CN205239866U -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39866U
CN205239866U CN201521023357.8U CN201521023357U CN205239866U CN 205239866 U CN205239866 U CN 205239866U CN 201521023357 U CN201521023357 U CN 201521023357U CN 205239866 U CN205239866 U CN 205239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valve
switch
gas tank
control circuit
resc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233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10233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39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39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398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包括便携式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压缩气罐,与压缩气罐通过连接管连接的待充气救生圈,连接管上设置电磁阀,电磁阀电连接开关控制电路,通过启动开关控制电路的自救开关或救援开关,最终使电磁阀得电开启,将压缩气罐中压缩气体释放给待充气救生圈充气。本实用新型便于手投或机器投射,距离更远,可以救人更可以自救;体积小巧,方便携带,造价便宜,适合民用;开关控制方式使自救或救援更加灵活;压缩气罐能充气或补充气使用更加安全;救生圈分离装置,使救生圈可以在充气后与主体分离,减少了救生圈的重量,提高了救生圈的救援能力;可以较长时间地放置,比市场上的化学药品充气系统更稳定,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全球每天约有1050人死于溺水,每年约有38.8万人死于溺水。多数溺水者因为距离岸边较远,救生圈扔不到,当救援人员到达时,早已溺亡。这主要是因为救生圈充气后不易携带,或者即使携带了充气的救生圈,但由于充气的救生圈受到阻力的原因而扔不远或仍不准,很难扔到被救援者的手边,这都给救援带来了障碍。
一些救援器只能随身携带或者使用化学药品不稳定、造价较高、不适合民用。申请人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机械式延时救生圈和电控便携式自充气救生圈。原理上均采用延时充气的方式,但在实际操作时,存在无法计算和控制延时时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远距离投射救援或自救的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包括便携式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压缩气罐,与压缩气罐通过连接管连接的待充气救生圈,连接管上设置电磁阀,电磁阀电连接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电源,与电源负极连接的电磁阀和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电磁阀另一端,电源正极与二极管D1、电阻R3串联至三极管的集电极,自救开关一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另一端通过电阻R2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水压传感器一端通过救援开关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通过启动开关控制电路的自救开关或救援开关,最终使电磁阀得电开启,将压缩气罐中压缩气体释放给待充气救生圈充气;或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和三路开关电路,其中一路通过水压传感器连接控制模块和电磁阀连接,一路通过无线接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和电磁阀连接,一路直接通过手动开关和电磁阀连接,通过启动开关控制电路的任意一路使电磁阀得电开启,将压缩气罐中压缩气体释放给待充气救生圈充气。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为圆柱体或方形体,箱体内以隔板分为放置压缩气罐、电磁阀、开关控制电路的部件室和放置待充气救生圈的救生圈室,水压传感器安装在部件室外表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救生圈室由四片与隔板活动连接的壁板以及扣接四片壁板的顶板组成。
更进一步的,所述待充气救生圈与连接管之间设置分离装置,用于快速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选用木质或轻质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表面设置挂钩,用于携带或挂绳索。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气罐与电磁阀之间还设置有气压计,压缩气罐与箱体连接处设置充气口,用于对压缩气罐充气或补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便于手投或机器投射,距离更远,不仅可以救人,更可以自救;体积小巧,方便携带,造价便宜,适合民用;开关控制方式使自救或救援更加灵活;根据气压计确定压缩气罐中的气压充气或补充气,使用更加安全;救生圈分离装置,使救生圈可以在充气后与主体分离,减少了救生圈的重量,提高了救生圈的救援能力;可以较长时间地放置,比市场上的化学药品充气系统更稳定,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图。
图中:1、箱体,2、压缩气罐,3、连接管,4、待充气救生圈,5、电磁阀,6、水压传感器,7、部件室,8、救生圈室,9、分离装置,10、挂钩,11、气压计,12、充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的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包括便携式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压缩气罐2,与压缩气罐2通过连接管3连接的待充气救生圈4,连接管3上设置电磁阀5,电磁阀5电连接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电源,与电源负极连接的电磁阀5和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电磁阀另一端,电源正极与二极管D1、电阻R3串联至三极管的集电极,自救开关一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另一端通过电阻R2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水压传感器6一端通过救援开关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通过启动开关控制电路的自救开关或救援开关,最终使电磁阀得电开启,将压缩气罐中压缩气体释放给待充气救生圈充气。
所述箱体1为圆柱体或方形体,箱体1内以隔板分为放置压缩气罐2、电磁阀5、开关控制电路的部件室7和放置待充气救生圈4的救生圈室8,水压传感器6安装在部件室外表面。
所述救生圈室8由四片与隔板活动连接的壁板以及扣接四片壁板的顶板组成。当充气时,救生圈膨胀,将顶板顶掉,四个壁板自动分开,救生圈快速完成充气并可使用。
所述待充气救生圈4与连接管3之间设置分离装置9,用于快速分离。分离装置可以设置成最简单的结构,如环形刀,用于将连接管剪短。当然这个结构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很多方式,目的是将两者分离即可。
所述箱体1选用木质或轻质塑料制成。
所述箱体1外表面设置挂钩10,用于携带或挂绳索。挂钩可以设置在外表面不同的位置,目的是方便挂绳索或携带,也可以不设置。
所述压缩气罐2与电磁阀5之间还设置有气压计11,压缩气罐2与箱体1连接处设置充气口12,用于对压缩气罐充气或补气。
实施例2
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和三路开关电路,其中一路通过水压传感器(6)连接控制模块和电磁阀(5)连接,一路通过无线接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和电磁阀(5)连接,一路直接通过手动开关和电磁阀(5)连接,通过启动开关控制电路的任意一路使电磁阀得电开启,将压缩气罐中压缩气体释放给待充气救生圈充气。
实施例2的设计方案更多考虑的是,当任意一路出现故障时,其他路能用于对救生圈充气,成本并未过多提高,但实用性会更强,安全系数更高。
本实用新型既可以自救,又可以远距离救援,功能强大,中远距离救援可以直接手投,比目前市场上的救援设备更加小巧,超远距离救援可使用投射器。为了确保投射的准确,施救人员在岸上开启救援开关,将装置手投或投射器投至被救援者,当本装置落水时,由于重力作用进水瞬间,水压传感器工作,开启电磁阀,救生圈充气,使得被救者能及时抓住救生圈,获得救援。自救开关是指落水者将本装置携带在身上时,及时按下此开关即可完成救生圈充气。
由于本装置体积小巧,方便携带,造价便宜,适合民用;根据气压计确定压缩气罐中的气压充气或补充气,使用更加安全;救生圈分离装置,使救生圈可以在充气后与主体分离,减少了救生圈的重量,提高了救生圈的救援能力;可以较长时间地放置,比市场上的化学药品充气系统更稳定,使用安全。本产品造价便宜,既可以远距离救援又可以自救,性能稳定,可以长时间放置,适合民用,可广泛运用于落水救援、抗洪抢险、海边救援、轮船救生、消防救援、家庭救急、夏游防险、远距离高难度救援、机动救援、海上搜救等各个领域。在一些大型水上娱乐场、岸边、消防救援部队等可大量配备。
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基础上无创造性的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便携式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压缩气罐(2),与压缩气罐(2)通过连接管(3)连接的待充气救生圈(4),连接管(3)上设置电磁阀(5),电磁阀(5)电连接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电源,与电源负极连接的电磁阀(5)和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电磁阀(5)另一端,电源正极与二极管D1、电阻R3串联至三极管的集电极,自救开关一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另一端通过电阻R2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水压传感器(6)一端通过救援开关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通过启动开关控制电路的自救开关或救援开关,最终使电磁阀(5)得电开启,将压缩气罐(2)中压缩气体释放给待充气救生圈(4)充气;或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和三路开关电路,其中一路通过水压传感器(6)连接控制模块和电磁阀(5)连接,一路通过无线接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和电磁阀(5)连接,一路直接通过手动开关和电磁阀(5)连接,通过启动开关控制电路的任意一路使电磁阀得电开启,将压缩气罐中压缩气体释放给待充气救生圈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圆柱体或方形体,箱体(1)内以隔板分为放置压缩气罐(2)、电磁阀(5)、开关控制电路的部件室(7)和放置待充气救生圈(4)的救生圈室(8),水压传感器(6)安装在部件室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圈室(8)由四片与隔板活动连接的壁板以及扣接四片壁板的顶板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充气救生圈(4)与连接管(3)之间设置分离装置(9),用于快速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选用木质或轻质塑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外表面设置挂钩(10),用于携带或挂绳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罐(2)与电磁阀(5)之间还设置有气压计(11),压缩气罐(2)与箱体(1)连接处设置充气口(12),用于对压缩气罐充气或补气。
CN201521023357.8U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39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3357.8U CN205239866U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3357.8U CN205239866U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39866U true CN205239866U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38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2335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39866U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398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0181A (zh) * 2015-12-11 2016-04-06 尹仕杰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0181A (zh) * 2015-12-11 2016-04-06 尹仕杰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76070U (zh) 一种智能水上应急救生装置
CN205499299U (zh) 一种水上快速遥控救生装置
CN105083499A (zh) 基于声控技术的自动定位救生圈
CN203428008U (zh) 小型无人自动救生艇
CN205239866U (zh)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CN205239867U (zh) 一种电控便携式自充气救生圈
CN206433975U (zh) 一种带救生浮力功能的包
CN202615570U (zh) 一种落水人员定位发射装置
CN107364555A (zh) 充气式智能定位搜救筏
CN205022831U (zh) 便捷式自动充气防溺手环
CN107434013A (zh) 一种救生衣
CN105460181B (zh)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CN207450195U (zh) 一种多功能水上救援机器人
CN205418032U (zh) 一种溺水救援装置
CN207274515U (zh) 一种无人机水上应急救援装置
CN205239864U (zh) 一种便携式自充气水上救生圈
CN105438418A (zh) 一种电控便携式自充气救生圈
CN202754123U (zh) 一种带充气囊的服装
CN207157458U (zh) 一种用于水上救生器的智能应急遥控装置
CN205034319U (zh) 设有gps定位系统的救生衣
CN201597738U (zh) 快速充气救生设备
CN204674799U (zh) 一种带定位系统的多功能海上救生服
KR101653495B1 (ko) 실시간 구난 상황 송수신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투구형 쾌속 팽창식 구명 뗏목
CN110203364A (zh) 海底高压管充气自救系统
CN203419254U (zh) 水中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