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35672U - 一种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35672U
CN205235672U CN201521013106.1U CN201521013106U CN205235672U CN 205235672 U CN205235672 U CN 205235672U CN 201521013106 U CN201521013106 U CN 201521013106U CN 205235672 U CN205235672 U CN 205235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clone
circular cone
cone ring
pair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131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云才
王亮
吴明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OROMO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田鹏程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田鹏程 filed Critical 田鹏程
Priority to CN2015210131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35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35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3567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包括设置在外气旋筒内部的若干个双气旋器,所述双气旋器包括内气旋筒,所述内气旋筒内部设有盲筒,所述盲筒内设有冲洗水管,所述内气旋筒外侧设有外气旋叶片,所述盲筒外设有内气旋叶片,所述双气旋器为多个且为上下串联方式连接的多级双气旋器,所述外气旋筒的内表面上在每个双气旋器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雾滴防逃逸装置,所述内气旋筒的内表面的上部设置有第二雾滴防逃逸装置。所述第一雾滴防逃逸装置、第二雾滴防逃逸装置均呈上大下小的圆锥环状;所述圆锥环状的雾滴防逃逸装置,便于气旋筒内形成液膜,降低了雾滴逃逸,提高了除尘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为201520197916.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多级双气旋除雾除尘器及含有多级双气旋除雾除尘器的脱硫吸收塔。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吸收塔内烟气的动能,使烟气经过气旋器时在气旋器的叶片与气旋筒壁产生气液撞击使烟气中的细小液滴、细微粉尘颗粒、气溶胶等微小颗粒物互相碰撞团聚凝聚成大液滴,大液滴再被气旋筒表面液膜捕获达到去除微小颗粒物的净化目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最末级气旋为开口结构,吸附在气旋筒表面的雾滴在气旋筒内旋转烟气的带动下会有部分逃离气旋筒进入到烟气中,从而造成除尘效果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防止雾滴逃逸、提高除尘效果的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所述除雾除尘器包括设置在外气旋筒内部的若干个双气旋器,所述双气旋器包括内气旋筒,所述内气旋筒内部设有盲筒,所述盲筒内设有冲洗水管,所述内气旋筒外侧设有外气旋叶片,所述盲筒外设有内气旋叶片,所述内气旋筒内部在冲洗水管上设有第一冲洗喷嘴,在所述内气旋筒外部的冲洗水管上设有第二冲洗喷嘴,所述双气旋器为多个且为上下串联方式连接的多级双气旋器,所述外气旋筒的内表面上在每个双气旋器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雾滴防逃逸装置,所述内气旋筒的内表面的上部设置有第二雾滴防逃逸装置,所述第一雾滴防逃逸装置、第二雾滴防逃逸装置均呈上大下小的圆锥环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雾滴防逃逸装置为第一圆锥环;所述第二雾滴防逃逸装置为第二圆锥环,所述第一圆锥环的顶面的外圆周固定在外气旋筒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圆锥环的顶面的外圆周固定在内气旋筒的内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锥环的轴线、第二圆锥环的轴线和内气旋筒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内气旋筒的中心轴线和外气旋筒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锥环、第二圆锥环的侧面的倾斜度均为30~45°;所述倾斜度为第一圆锥环或第二圆锥环的侧面相对于其中心轴线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锥环和第二圆锥环的厚度均为3mm~4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锥环的侧面的长度为30mm~35mm;所述第二圆锥环的侧面的长度为20mm~2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锥环、第二圆锥环、外气旋筒、内气旋筒的材料相同;所述第一圆锥环焊接固定在外气旋筒上,所述第二圆锥环焊接固定在内气旋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锥环的底面连接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的直径和第一圆锥环的底面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圆锥环的底面连接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的直径和第二圆锥环的底面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圆环的轴线、第二圆环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环的高度为3mm~5mm,所述第二圆环的高度为2mm~3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锥环、第二圆锥环、第一圆环、第二圆环的表面均设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外面设有雾滴吸附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基于圆锥环状的雾滴防逃逸装置后,气旋筒内更容易形成液膜:由于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是利用气旋筒内的液膜对雾滴及粉尘进行捕捉,增加第一圆锥环和第二圆锥环后,对气旋筒内的液膜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使得液膜不容易被气旋筒内的旋转气体打碎,因而液膜更连续均匀;
2.降低雾滴逃逸,提高除尘效果:气旋筒内表面设置圆锥环后,对气旋筒内表面的液膜起到了阻挡作用,较不设置第一圆锥环和第二圆锥环的光滑气旋筒而言,形成液膜的雾滴不易被气旋筒内旋转上升的烟气带离气旋筒表面。同时,当液膜达到一定厚度后,由于重力作用会自行向下流动;
3.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第一圆锥环和第二圆锥环的防止雾滴逃逸的作用,圆环结构的设置便于被阻挡的雾滴沿着圆环竖直向下流动,进一步提高了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第一圆锥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第一圆锥环带有第一圆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的脱硫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述的脱硫吸收塔的俯视图。
图中:100-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1-冲洗水管,2-外气旋叶片,3-内气旋叶片,4-盲筒,5-内气旋筒,6-外气旋筒,7-第一冲洗喷嘴,8-第二冲洗喷嘴,9-第一圆锥环,10-第二圆锥环,11-脱硫吸收塔,12-烟气进口,13-烟气出口,14-侧面的倾斜度,15-第一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所述除雾除尘器100包括设置在外气旋筒6内部的若干个双气旋器,所述双气旋器包括内气旋筒5,所述内气旋筒5内部设有盲筒4,所述盲筒4内设有冲洗水管1,所述内气旋筒5外侧设有外气旋叶片2,所述盲筒4外设有内气旋叶片3,所述内气旋筒5内部在冲洗水管1上设有第一冲洗喷嘴7,在所述内气旋筒5外部的冲洗水管1上设有第二冲洗喷嘴8,所述双气旋器为多个且为上下串联方式连接的多级双气旋器,所述外气旋筒6的内表面上在每个双气旋器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雾滴防逃逸装置,所述内气旋筒5的内表面的上部设置有第二雾滴防逃逸装置。所述第一雾滴防逃逸装置、第二雾滴防逃逸装置均呈上大下小的圆锥环状。
所述第一雾滴防逃逸装置为第一圆锥环9;所述第二雾滴防逃逸装置为第二圆锥环10。
所述第一圆锥环9的顶面的外圆周固定在外气旋筒6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圆锥环10的顶面的外圆周固定在内气旋筒5的内表面上。
所述第一圆锥环9的轴线、第二圆锥环10的轴线和内气旋筒5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内气旋筒5的中心轴线和外气旋筒6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第一圆锥环9、第二圆锥环10的侧面的倾斜度14均为30~45°;所述倾斜度为第一圆锥环或第二圆锥环的侧面相对于其中心轴线的角度。
所述第一圆锥环9和第二圆锥环10的厚度均为3mm~4mm。
所述第一圆锥环9的侧面的长度为30mm~35mm;所述第二圆锥环10的侧面的长度为20mm~25mm。
所述第一圆锥环9、第二圆锥环10、外气旋筒6、内气旋筒5的材料相同;所述第一圆锥环9焊接固定在外气旋筒6上,所述第二圆锥环10焊接固定在内气旋筒5上。
所述第一圆锥环9、第二圆锥环10、第一圆环15、第二圆环的表面均设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外面设有雾滴吸附层。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圆锥环9的底面连接有第一圆环15,所述第一圆环15的直径和第一圆锥环9的底面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圆锥环10的底面连接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的直径和第二圆锥环10的底面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圆环15的轴线、第二圆环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第一圆环15的高度为3mm~5mm,所述第二圆环的高度为2mm~3mm。
除此之外,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所述除雾除尘器包括设置在外气旋筒内部的若干个双气旋器,所述双气旋器包括内气旋筒,所述内气旋筒内部设有盲筒,所述盲筒内设有冲洗水管,所述内气旋筒外侧设有外气旋叶片,所述盲筒外设有内气旋叶片,所述内气旋筒内部在冲洗水管上设有第一冲洗喷嘴,在所述内气旋筒外部的冲洗水管上设有第二冲洗喷嘴,所述双气旋器为多个且为上下串联方式连接的多级双气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气旋筒的内表面上在每个双气旋器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雾滴防逃逸装置,所述内气旋筒的内表面的上部设置有第二雾滴防逃逸装置,所述第一雾滴防逃逸装置、第二雾滴防逃逸装置均呈上大下小的圆锥环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雾滴防逃逸装置为第一圆锥环;所述第二雾滴防逃逸装置为第二圆锥环;所述第一圆锥环的顶面的外圆周固定在外气旋筒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圆锥环的顶面的外圆周固定在内气旋筒的内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锥环的轴线、第二圆锥环的轴线和内气旋筒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内气旋筒的中心轴线和外气旋筒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锥环、第二圆锥环的侧面的倾斜度均为30~45°;所述倾斜度为第一圆锥环或第二圆锥环的侧面相对于其中心轴线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锥环和第二圆锥环的厚度均为3mm~4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锥环的侧面的长度为30mm~35mm;所述第二圆锥环的侧面的长度为20mm~25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锥环、第二圆锥环、外气旋筒、内气旋筒的材料相同;所述第一圆锥环焊接固定在外气旋筒上,所述第二圆锥环焊接固定在内气旋筒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锥环的底面连接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的直径和第一圆锥环的底面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圆锥环的底面连接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的直径和第二圆锥环的底面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圆环的轴线、第二圆环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的高度为3mm~5mm,所述第二圆环的高度为2mm~3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锥环、第二圆锥环、第一圆环、第二圆环的表面均设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外面设有雾滴吸附层。
CN201521013106.1U 2015-12-08 2015-12-08 一种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35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3106.1U CN205235672U (zh) 2015-12-08 2015-12-08 一种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3106.1U CN205235672U (zh) 2015-12-08 2015-12-08 一种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35672U true CN205235672U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34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13106.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35672U (zh) 2015-12-08 2015-12-08 一种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3567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6409A (zh) * 2015-12-08 2016-03-16 田鹏程 一种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
CN106345185A (zh) * 2016-08-25 2017-01-25 山东应天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倒金字塔式管束除雾器
CN111714969A (zh) * 2020-07-08 2020-09-29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用于全粒径脱除的多级旋流式除尘除雾装置及除尘除雾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6409A (zh) * 2015-12-08 2016-03-16 田鹏程 一种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
CN105396409B (zh) * 2015-12-08 2018-01-09 田鹏程 一种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
CN106345185A (zh) * 2016-08-25 2017-01-25 山东应天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倒金字塔式管束除雾器
CN111714969A (zh) * 2020-07-08 2020-09-29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用于全粒径脱除的多级旋流式除尘除雾装置及除尘除雾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35672U (zh) 一种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
CN106237754B (zh) 气液多级分离离心雾化超重力旋转床
CN103203150A (zh) 一种湿法空气净化方法和空气净化设备
CN205796835U (zh) 高效旋转雾化除尘净化装置
CN112403160A (zh) 一种环保型烟气除尘装置
CN206168155U (zh) 一种湿式高效旋流脱除细微颗粒装置
CN101893390B (zh) 冷却塔防沙除尘装置
CN105396409B (zh) 一种改进的多级双气旋除尘除雾器
CN107433084B (zh) 一种粉尘回收吸收塔
CN106839028B (zh) 一种厨房油烟多级净化器
CN203540266U (zh) 一种废气净化塔
CN206325396U (zh) 涂料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处理器
CN206276198U (zh) 一种绿色环保的脱硫烟囱
CN205825180U (zh) 复合式餐饮业油烟净化装置
CN202682993U (zh) 一种潜孔钻机除尘罩
CN204093243U (zh) 一种工业除尘净化装置
CN106669320B (zh) 气液固三元相超混溶融净化塔
CN109236351A (zh) 一种煤层瓦斯抽采自动放水器
CN202844799U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205182449U (zh) 一种新型喷雾除尘器
CN211216087U (zh) 稀土制备用废气净化喷淋塔
CN207838609U (zh) 一种焊接平台除尘设备
CN206566689U (zh)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CN208757215U (zh) 一种高效率废气处理设备
CN206730723U (zh) 一种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17

Address after: 100097 Haidian District City, Changhua Road, No. 18, Crown Plaza building, room 32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NOROMO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 unit 25, broadcasting equipment building, No. seven, South regulation Road, Zhaodong, Heilongjiang, China 302

Patentee before: Tian Pengche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10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