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29682U -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感光元件和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感光元件和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29682U
CN205229682U CN201521065958.5U CN201521065958U CN205229682U CN 205229682 U CN205229682 U CN 205229682U CN 201521065958 U CN201521065958 U CN 201521065958U CN 205229682 U CN205229682 U CN 205229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power transmission
power
rotation
intermediate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659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均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Cheng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XINWEI PRINTING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XINWEI PRINTING SUPPL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XINWEI PRINTING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659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29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29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29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具有此动力传递装置的感光元件和处理盒,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具有旋转轴线L1的凸缘、凸缘支架、安装在凸缘中的动力接收件和动力传递件以及活动件,所述凸缘支架用于支撑凸缘,所述动力传递件安装在动力接收件中,所述动力接收件穿过活动件,活动件安装在凸缘和凸缘支架之间,当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与动力输出装置结合或脱离时,不需要借助打印机盖门的作用力,从而有效保证了安装有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感光元件或者处理盒能够被广泛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感光元件和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具有此动力传递装置的感光元件和处理盒。
背景技术
打印机是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一种,可拆卸地安装于打印机中的处理盒是其中的消耗品,处理盒通过从打印机中接收驱动力而工作,为使处理盒获得工作所需的驱动力,一般会在打印机中设置动力输出装置,处理盒中设置动力传递装置,当处理盒被装入打印机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与动力输出装置结合,接收并传递驱动力;当处理盒需要从打印机中拆卸下来时,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与动力输出装置脱离结合。
图1是现有处理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处理盒中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处理盒C包括处理盒壳体1以及可旋转地安装在处理盒壳体中的感光元件11,处理盒C沿图中Y方向装入打印机,定义所述Y方向为横向,与所述Y方向垂直的X方向为纵向。为了接收来自打印机的驱动力,在感光元件11的一个纵向末端安装有动力受口12,当处理盒装入打印机时,动力受口12伸出与打印机中的动力输出装置结合,并接收驱动力;当处理盒需要从打印机中拆卸下来时,动力受口12缩回,此时,动力受口12与打印机中的动力输出装置脱离结合。
为了实现动力受口12的上述伸出和缩回过程,处理盒C中还设置有控制动力受口12伸缩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弹簧18和按压杆13,所述按压杆13与动力受口12连接,所述弹簧18的一端与按压杆13的另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处理盒壳体1连接;所述按压杆13上与动力受口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推出面13a、缩进面13b以及位于推出面和缩进面之间的倾斜面13c,在按压杆13不受外力时,缩进面13b与动力受口12接触,此时动力受口12处于缩回状态;如图2所示,当按压杆13受到外力F作用时,按压杆13向着Y方向运动,动力受口12与倾斜面13c接触,通过倾斜面13c沿X方向施加在动力受口12上的作用力,推动动力受口12沿X方向运动而伸出,并最终到达推出面13a,此时,动力受口12由推出面13a支撑。同时,为稳定按压杆13的运动轨迹,所述处理盒壳体1上还开设有导向槽19,按压杆13安装在导向槽19中。
然而,由于处理盒C装入打印机后,所述按压杆13与弹簧18连接的一端是悬浮在外的自由端,所述外力F来自于打印机盖门,也就是说要使得所述动力受口12伸出,需要借助打印机盖门,必须保证打印机盖门沿Y方向关闭,并能够触碰到按压杆13,且打印机盖门能够持续的向按压杆13施加作用力,当打印机盖门松弛时,即使打印机盖门能够触碰到按压杆13,也不能向按压杆13提供持续的作用力,动力受口12的伸出将不能实现;当打印机盖门的关闭方向是垂直于X方向和Y方向的-Z方向时,打印机盖门将触碰不到按压杆13,因而,动力受口12将不能伸出,所述设置有动力受口12、按压杆13以及弹簧18的处理盒的适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安装在感光元件的一个纵向末端上,所述感光元件可旋转地安装在处理盒中,当处理盒装入打印机后,不需要借助打印机盖门,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即能够实现与打印机中的动力输出装置结合,并接收驱动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安装在处理盒的一个纵向末端上,当处理盒装入打印机后,不需要借助打印机盖门,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即能够实现与打印机中的动力输出装置结合,并接收驱动力。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具有旋转轴线L1的凸缘、凸缘支架、安装在凸缘中的动力接收件和动力传递件以及活动件,所述凸缘支架用于支撑凸缘,所述动力传递件安装在动力接收件中,所述动力接收件穿过活动件,活动件安装在凸缘和凸缘支架之间。
所述活动件包括活动板、设置在活动板上的第二通孔、以及与所述活动板连接的弹性元件,所述动力接收件穿过第二通孔,所述弹性元件抵接在活动板与凸缘支架之间或者抵接在活动板与凸缘之间。
所述动力接收件具有旋转轴线L2,包括中间杆、以及沿旋转轴线L2分别位于中间杆两个末端的第一末端部和第二末端部。
所述中间杆为圆柱体,在圆柱体的径向上开设有沿旋转轴线L2延伸的长孔。
所述第二末端部包括沿旋转轴线L2从中间杆向远离中间杆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以及安装在延伸部上的可自由滚动的球体。
所述延伸部为锥形体,其中,锥形体底部与中间杆连接,球体安装在锥形体顶部上。
所述凸缘包括凸缘开口、凸缘腔、从凸缘腔内壁沿径向向内突出的限位筋条、从凸缘腔内壁沿径向向内突出并沿旋转轴线L1延伸的多个动力接收部、沿旋转轴线L1与所述凸缘开口相对的底壁、沿旋转轴线L1从底壁上向凸缘开口延伸的锥形部以及位于所述锥形部顶端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用于容纳球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感光元件,包括感光筒以及如上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安装在感光筒末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如上所述的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可旋转地安装在处理盒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或者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感光元件、或者具有本实用新型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处理盒在与设置在打印机中的动力输出装置结合与脱离时,不需要借助打印机盖门的作用力,即使该打印机盖门松弛或者打印机盖门的关闭方向是垂直于X方向和Y方向的-Z方向均不会影响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与动力输出装置的结合与脱离,从而有效保证了安装有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感光元件或者处理盒能够被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处理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处理盒中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动力接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凸缘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8是动力输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A是动力传递装置向着动力输出装置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9B是图9A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图10A是动力传递装置与动力输出装置完成结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10B是图10A中E-E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3-图8、图9A、图9B、图10A和图10B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被安装在感光元件的一个末端,所述感光元件还包括感光筒,动力传递装置安装在感光筒的末端,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用于将接收到的驱动力传递至感光筒,并用于驱动整个感光元件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其中的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通过动力传递装置接收驱动力旋转,并与处理盒中的其他部件共同完成成像过程。[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动力接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凸缘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3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如图3和图4所示,动力传递装置20包括凸缘21、凸缘支架22、安装在凸缘中的动力接收件23和动力传递件27以及安装在凸缘和凸缘支架之间的活动件24,所述凸缘支架22用于支撑凸缘21,所述动力传递件27安装在动力接收件23中,所述动力接收件23穿过活动件24,并随着活动件24的移动而移动;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0具有旋转轴线L1,动力接收件23具有旋转轴线L2,在图3所示状态下,旋转轴线L1和L2共轴,即二者重合。优选的,所述动力传递件27为销钉,沿垂直于旋转轴线L2的方向,所述销钉的长度为d5。
如图4所示,凸缘21整体呈圆筒状,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0的旋转轴线L1即为凸缘21的旋转轴线,凸缘21包括凸缘开口211以及与凸缘开口相邻设置的旋转面212,凸缘支架22包括第一通孔221以及与第一通孔相邻设置的支撑面222;所述活动件24包括活动板240、设置在活动板上的第二通孔241、以及与所述活动板连接的弹性元件243;当动力传递装置20被组装后,所述支撑面222用于支撑旋转面212,弹性元件243抵接在活动板240与凸缘支架22之间或者抵接在活动板240与凸缘21之间。
所述活动板240优选为长方体块,沿垂直于旋转轴线L2的方向,所述活动板的长度为d4,满足:d4>d5。如图4所示,所述活动板240还包括位于活动板长度方向上的第一末端部240a和第二末端部240b,所述第一末端部和第二末端部分别位于活动板长度方向的两个末端。
如图5所示,动力接收件23包括中间杆230、以及沿旋转轴线L2分别位于中间杆两个末端的第一末端部231和第二末端部232,所述中间杆230、第一末端部231和第二末端部232一体形成,也可以是所述两个末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与中间杆分体形成,即第一末端部231与中间杆230分体形成,第二末端部232与中间杆230一体形成;或者第一末端部231与中间杆230一体形成,第二末端部232与中间杆230分体形成;或者第一末端部231、第二末端部232均与中间杆230分体形成。
所述中间杆230为圆柱体,在圆柱体的径向上开设有长孔233,所述长孔233为通孔,且沿旋转轴线L2延伸,包括靠近第一末端部的长孔顶部233a以及靠近第二末端部的长孔底部233b,所述动力传递件27穿过长孔233,并与设置在凸缘21内的动力接收部214(如图6所示)结合,从而将驱动力传递至凸缘21。
所述第一末端部231用于与打印机中的动力输出装置结合,并接收驱动力,如图5所示,第一末端部231包括支撑台231a以及从支撑台上突出的突出部231b,所述突出部231b沿旋转轴线L2从支撑台231a向远离中间杆230的方向突出,优选的,所述突出部231b的数量为两个,且在支撑台上径向相对设置;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231a不是必需的,此种情况下,突出部231b直接从中间杆230上沿旋转轴线L2向远离中间杆的方向突出。
所述第二末端部232包括沿旋转轴线L2从中间杆230向远离中间杆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232a以及安装在延伸部232a上的球体232b,优选的,所述延伸部232a为锥形体,其中,锥形体底部与中间杆230连接,球体232b安装在锥形体顶部上,且球体232b可自由滚动。
如图6所示,所述凸缘21还包括在其中形成的凸缘腔210、从凸缘腔内壁沿径向向内突出的限位筋条213、从凸缘腔内壁沿径向向内突出并沿旋转轴线L1延伸的多个动力接收部214、沿旋转轴线L1与所述凸缘开口211相对的底壁215、沿旋转轴线L1从底壁215上向凸缘开口211延伸的锥形部216以及位于所述锥形部顶端的容纳部217。所述底壁215与凸缘21之间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也可以采用一体式结构,同样的,锥形部216与底壁215之间也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或者一体式结构,优选的,所述底壁215、凸缘21和锥形部216一体形成,且所述动力接收部214为径向相对设置的两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筋条213的内径为d1,凸缘开口211的内径为d2,凸缘开口的外径为d3,满足:d1<d2<d3,为满足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0的组装要求,所述各尺寸之间还满足:d1<d5<d2<d3,且d1<d5<d2<d4,所述凸缘开口外径d3与活动板240的长度d4之间的关系不做特别限定,优选的,所述凸缘开口外径d3与活动板240的长度d4之间满足:d3≤d4,因此,所述各尺寸之间的关系为:d1<d5<d2<d3≤d4。
如图4和图7所示,动力传递装置20的组装过程为:
a.将中间杆230与活动板240结合的步骤;
b.安装动力传递件27的步骤;
c.安装动力接收件23的步骤;
d.结合凸缘21与凸缘支架22的步骤;
e.安装弹性元件243的步骤。
所述步骤a是通过将动力接收件的中间杆230穿过活动板240上的第二通孔241实现;步骤b是通过将动力传递件27穿过中间杆230上的长孔233;所述步骤c是将穿有动力传递件27的中间杆230装入凸缘21,且动力传递件27抵靠限位筋条213,同时活动板240位于凸缘21上;所述步骤d完成后,凸缘的旋转面212与凸缘支架的支撑面222结合;所述步骤e是通过将弹性元件243安装在活动板240与凸缘支架22之间实现,或者是通过将弹性元件243安装在活动板240与凸缘21之间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弹性元件243位于活动板240与凸缘支架22之间,且弹性元件243为弹簧,当然,所述弹性元件243还可以是弹性橡胶、弹性钢片等。
动力传递装置20处于图3和图7所示的位置时,动力接收件23处于伸出状态,如图7所示,球体232b位于容纳部217中,动力传递件27位于长孔底部233b,弹性元件243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动力接收件23的旋转轴线L2与动力传递装置的旋转轴线L1共轴。
为防止所述弹性元件243脱落,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0还包括用于定位弹性元件243的定位柱242,如图4所示,所述定位柱242从活动板240的侧边突出,弹性元件243安装在定位柱242上;为稳定动力传递件27的运动轨迹,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0还包括外径为d6的限位圈26,所述限位圈的外径d6满足:d6=d2,即限位圈的外径与凸缘开口211的内径相同,限位圈26被所述动力接收部214支撑,如图7所示,动力传递件27位于限位圈26与限位筋条213形成的轨道G中;同时,为稳定动力接收件23在凸缘腔210内的运动轨迹,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0还包括限位件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25为至少一对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沿凸缘21的径向相对布置,为安装限位弹簧,如图5所示,所述动力接收件23还包括设置在中间杆230上的定位突起234,优选的,所述定位突起234为从中间杆230上沿径向向外突起的一圈筋条,如图7所示,限位弹簧25的一端套接在中间杆230上,并位于定位突起234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凸缘21上。
[动力输出装置的结构]
图8是动力输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动力输出装置包括动力输出件3以及与所述动力输出件3相邻设置的支撑件4,所述动力输出件3具有旋转轴线L3,包括旋转轴30以及从旋转轴上向外突出的两个动力输出杆31,所述两个动力输出杆31在旋转轴30上相对设置;所述支撑件4包括支撑件本体40以及从所述支撑件本体上向动力输出件3的方向突出的支撑部41,在所述支撑部41的端部还设置有凹槽41a,因而,所述支撑件4和动力输出件3之间形成开放空间S,所述开放空间S包括支撑件本体40与旋转轴30之间形成的开放空间S1以及支撑部41与旋转轴30之间形成的开放空间S2,所述开放空间S1允许动力输出杆31自由通过。
[动力传递装置与动力输出装置的结合和脱离]
图9A是动力传递装置向着动力输出装置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9B是图9A中B-B截面的剖视图;图10A是动力传递装置与动力输出装置完成结合的状态示意图;图10B是图10A中E-E截面的剖视图。
如图9A所示,动力传递装置20沿着图中Y方向向靠近动力输出装置运动,此时,活动板240在弹性元件243的弹力作用下移动至凸缘21上沿Y方向的下游,由于动力接收件23穿过活动板上的第二通孔241,因此,活动板240沿Y方向的移动必将带动动力接收件23也沿Y方向移动,此时,动力接收件23也位于安装方向Y的下游。如图9B所示,活动板240被弹性元件243推至凸缘21的边缘,所述球体232b位于底壁215上,限位弹簧25处于拉伸状态,因而,弹性元件243对活动板240施加的推力必定大于限位弹簧25对动力接收件23施加的拉力,沿Y方向,所述动力接收件23的第一末端部231整体处于开放空间S2的范围内,也就是说,从安装方向看去,所述第一末端不231整体位于旋转轴30中邻近动力输出杆31的末端32与所述支撑部41的自由末端41b之间,即在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L2或旋转轴的旋转轴线L3的方向上,突出部231b的末端231b1比所述动力输出杆31的末端32更靠近凸缘底壁215,且支撑台231a与中间杆230的交界面231a1比所述支撑部的自由末端41b更远离凸缘底壁215。此时,动力接收件23处于缩回状态,且在旋转轴线L2的方向上相对于底壁215的高度为零,动力传递件27位于长孔顶部233a,凸缘的旋转轴线L1、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L2和旋转轴的旋转轴线L3相互平行。
当动力接收件23触碰到所述支撑部上的凹槽41a时,继续沿着Y方向移动动力传递装置20,凹槽41a将对中间杆230施加一个沿-Y方向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将推动动力接收件23向-Y方向移动,同时,动力接收件23带动活动板240压缩弹性元件243向-Y方向移动,如图10A、图10B所示,当动力接收件23受到-Y方向的作用力时,球体232b在动力接收件23的带动下滚动,由于所述锥形部216的存在,球体232b从底壁215向锥形部216表面的滚动将会使得动力接收件23在旋转轴线L2的方向上相对于底壁215的高度逐渐增大,因而,动力接收件23逐渐伸出,其旋转轴线L2也逐渐靠近凸缘21的旋转轴线L1,同时,凸缘21的旋转轴线L1也逐渐靠近旋转轴30的旋转轴线L3,直至所述球体232b进入位于锥形部顶端的容纳部217,此时,动力接收件23完全伸出,支撑台231a的一部分进入开放空间S1中,弹性元件243被压缩,动力传递件27运动至长孔底部233b,凸缘的旋转轴线L1、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L2和旋转轴的旋转轴线L3共轴,动力接收件23完成与动力输出件3的结合,即动力传递装置与动力输出装置完成结合。
当需要将动力传递装置20拆卸下来时,沿-Y方向拉动凸缘21,由于动力接收件23仍然处于与动力输出件3结合的状态,因此,动力接收件23将相对于凸缘21向Y方向移动,随着凸缘21继续沿-Y方向移动,动力接收件23上的球体232b将沿着锥形部216的表面滚动,在旋转轴线L2的方向上,动力接收件23相对于底壁215的高度逐渐降低,动力接收件23逐渐与动力输出件3脱离结合,直至球体232b到达底壁215上,此时,动力接收件23到达图9B所示的缩回位置,即动力接收件23位于安装方向Y的下游,动力传递装置与动力输出装置完成脱离结合,凸缘的旋转轴线L1、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L2和旋转轴的旋转轴线L3相互平行。
[其他说明]
如上所述,由于动力输出装置包括与动力输出件3相邻设置的支撑件4,当沿着安装方向Y移动动力传递装置20时,动力接收件23的中间杆230被支撑件4上的支撑部41施加一个沿-Y方向的作用力,从而迫使所述球体232b沿锥形部216表面滚动。
当动力输出装置不包括所述支撑件4,而是仅包括动力输出件3时,如果仍然沿Y方向移动动力传递装置20,所述活动板240的第一末端部240a和第二末端部240b将会与打印机内壁触碰,同样的,活动板240受到-Y方向的作用力,并克服弹性元件243的作用力向-Y方向移动,同时,带动动力接收件23也沿-Y方向移动,此时,位于动力接收件23上的球体232b沿锥形部216的表面从底壁215向容纳部217运动,从而使得动力接收件23伸出与动力输出件3结合,动力传递装置与动力输出装置完成结合;当需要将动力传递装置与动力输出装置脱离结合时,同样的,沿-Y方向拉动凸缘21,球体232b从容纳部217滚动至锥形部216的表面,并沿着锥形部216的表面带动动力接收件23向底壁215滚动,使得动力接收件23相对于底壁215的高度逐渐降低的同时,动力接收件23与动力输出件3脱离结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20与设置在打印机中的动力输出装置结合与脱离时,不需要借助打印机盖门的作用力,即使该打印机盖门松弛或者打印机盖门的关闭方向是垂直于X方向和Y方向的-Z方向均不会影响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0与动力输出装置的结合与脱离,从而有效保证了安装有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0的感光元件或者处理盒能够被广泛使用。

Claims (11)

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具有旋转轴线L1的凸缘、凸缘支架、安装在凸缘中的动力接收件和动力传递件以及活动件,所述凸缘支架用于支撑凸缘,所述动力传递件安装在动力接收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件穿过活动件,活动件安装在凸缘和凸缘支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活动板、设置在活动板上的第二通孔、以及与所述活动板连接的弹性元件,所述动力接收件穿过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抵接在活动板与凸缘支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抵接在活动板与凸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件具有旋转轴线L2,包括中间杆、以及沿旋转轴线L2分别位于中间杆两个末端的第一末端部和第二末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杆为圆柱体,在圆柱体的径向上开设有沿旋转轴线L2延伸的长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末端部包括沿旋转轴线L2从中间杆向远离中间杆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以及安装在延伸部上的可自由滚动的球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为锥形体,其中,锥形体底部与中间杆连接,球体安装在锥形体顶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包括凸缘开口、凸缘腔、从凸缘腔内壁沿径向向内突出的限位筋条、从凸缘腔内壁沿径向向内突出并沿旋转轴线L1延伸的多个动力接收部、沿旋转轴线L1与所述凸缘开口相对的底壁、沿旋转轴线L1从底壁上向凸缘开口延伸的锥形部以及位于所述锥形部顶端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用于容纳球体。
10.一种感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光筒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安装在感光筒末端。
11.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可旋转地安装在处理盒中。
CN201521065958.5U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感光元件和处理盒 Active CN205229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65958.5U CN205229682U (zh)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感光元件和处理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65958.5U CN205229682U (zh)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感光元件和处理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29682U true CN205229682U (zh) 2016-05-11

Family

ID=55904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65958.5U Active CN205229682U (zh)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感光元件和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2968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0337A (zh) * 2016-02-26 2016-12-07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盒
CN106896686A (zh) * 2015-12-17 2017-06-27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感光元件和处理盒
CN108107696A (zh) * 2016-09-28 2018-06-01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组件及其处理盒和电子成像装置
CN108196436A (zh) * 2018-01-21 2018-06-22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作用杆以及具有该作用杆的处理盒
CN108563104A (zh) * 2018-01-27 2018-09-21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6686A (zh) * 2015-12-17 2017-06-27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感光元件和处理盒
CN106896686B (zh) * 2015-12-17 2019-08-23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感光元件和处理盒
CN106200337A (zh) * 2016-02-26 2016-12-07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盒
CN108107696A (zh) * 2016-09-28 2018-06-01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组件及其处理盒和电子成像装置
CN108107696B (zh) * 2016-09-28 2022-08-05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组件及其处理盒和电子成像装置
CN108196436A (zh) * 2018-01-21 2018-06-22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作用杆以及具有该作用杆的处理盒
CN108196436B (zh) * 2018-01-21 2024-01-30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作用杆以及具有该作用杆的处理盒
CN108563104A (zh) * 2018-01-27 2018-09-21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N108563104B (zh) * 2018-01-27 2019-11-15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29682U (zh)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感光元件和处理盒
CN106896686A (zh)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感光元件和处理盒
CN101607603B (zh) 一种薄壁套筒式空间展开机构
CN101786563B (zh) 玻纤纱锭快速四杆装拆装置
CN106826300A (zh) 适用于电气柜的夹紧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00544904C (zh) 实现屈曲和旋转运动的机器人的肘关节
CN201590955U (zh) 一种具有电脑平台装置的通信机柜
CN203542600U (zh) 下料机械手
CN205173895U (zh) 一种液压作动筒支座
CN104897355A (zh) 一种折叠翼非线性颤振试验装置
CN204213209U (zh) 一种拖缆机嵌入式离合器的推动装置
CN207332544U (zh) 一种脚踏式驻门器
CN205177742U (zh) 塑壳断路器牵引杆
CN103425192A (zh) 电子装置及其扣合机构
CN202965102U (zh) 一种横走式机械手
CN206608427U (zh) 一种螺栓
CN205270369U (zh) 一种用于十八辊冷轧机的换辊连接装置
CN202848696U (zh) 麦拉片旋转吸取式取料装置
CN202074199U (zh) 万能收纳型座架
CN208013391U (zh) 一种可调式bms测试设备
CN204201418U (zh) 一种计算机多媒体安装架
CN204201419U (zh) 一种三维度调节型投影仪安装架
CN206639740U (zh) 铸造拐臂箱
CN207078588U (zh) 一种能够提高垃圾储存能力的智能动车组用垃圾箱
CN204549437U (zh) 一种磁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12

Address after: 528467 Guangdong City, Tanzhou Province town of Torch Road, No. 57, A building, a layer, layer, layer three, 302-306,

Patentee after: Zhongshan Chengwe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467 factory building, No. 57 Torch Road, Tanzhou Town, Guangdong, Zhongshan, A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XINWEI PRINTING SUPPLIE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