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29240U - 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及其插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及其插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29240U
CN205229240U CN201521030169.8U CN201521030169U CN205229240U CN 205229240 U CN205229240 U CN 205229240U CN 201521030169 U CN201521030169 U CN 201521030169U CN 205229240 U CN205229240 U CN 205229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meter
grafting
electric energy
plug socket
high connducti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301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光耀
王放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ou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ou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ouy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ou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301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29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29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2924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及其插接机构,属于电能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电效果差等问题。本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包括电流插接棒体,该电流插接棒体能与电能表端子圆孔相插接的插接端具有圆锥形头部,圆锥形头部的小端外径小于电能表端子圆孔的孔径而大端外径则大于电能表端子圆孔的孔径,在上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中,电流插接棒体的圆锥形头部中镶接有弹性插接头等。本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电流插接棒体上的圆锥形头部和弹性插接头上的弹性体实现对电能表端子圆孔的双插接,增加了接触面积,提高了导电效果。

Description

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及其插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能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及其插接机构。
背景技术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火表,千瓦小时表,指测量各种电学量的仪表。随着科学的进步,电力领域的不断创新,各种功能新颖性电表不断产生,在家庭及企业使用非常频繁,因而安装及更换也非常频繁。目前绝大多数电表,都在专用表箱内进行,新电表安装,首先需打开接线盒的端盖,将套有绝缘外套的芯线插入电能表的接线端子孔内,再拧紧多颗压线螺钉,使导线与端子孔内壁紧密接触,然后将端子盖盖上并封印,接线即告完成,如果用户要更换或维修电表,必须先切断电源,拆除端盖封印,退出封印螺钉,打开端盖,退松所有的压线螺钉,取下旧表,再重新安装新表,存在拆装时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且无法保证安装质量等缺陷。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单相电能表表箱现场自动接线装置专用电流端子压接棒[申请号:201320525563.3],包括电流端子压接棒的压接顶棒头部与接线端子内孔的接触部分为圆锥斜面;压接顶棒头部开有凹槽且分成4-8个等分,凹槽内嵌有压接棒衬簧;压接顶棒头部斜面的接触点是指在接线端子进线孔与孔口120度倒角面的交点内侧接触的。
上述方案已解决了直插式插接导电的根本机理,但因受到其接触面积的限制,尚不能完全满足国标对温升限定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增加有效导电面积,使导电效果更好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导电效果好、安装拆卸方便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的插接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包括电流插接棒体,该电流插接棒体能与电能表端子圆孔相插接的插接端具有圆锥形头部,圆锥形头部的小端外径小于电能表端子圆孔的孔径而大端外径则大于电能表端子圆孔的孔径,在上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中,电流插接棒体的圆锥形头部中镶接有弹性插接头,弹性插接头与电流插接棒体固连且弹性插接头的前端轴向延伸至圆锥形头部之外,弹性插接头上开有若干自弹性插接头前端部沿轴向向后延伸的开口槽体,且开口槽体将弹性插接头前端分隔成若干弹性体,每一弹性体的前端外径分别具有当弹性插接头插入电能表端子圆孔内时能与电能表端子圆孔内壁形成过盈配合的接触面。通过电流插接棒体上的圆锥形头部和弹性插接头上的弹性体实现对电能表端子圆孔的双插接效果,弹性插接头的设置增加了与电能表端子圆孔的接触点的数量和面积,提高了导电能力。
在上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中,弹性插接头呈筒状体,弹性体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呈筒状体的弹性插接头增加了与电能表端子圆孔的接触面,增强了导电效果。
在上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中,电流插接棒体呈筒状体,电流插接棒体与弹性插接头之间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一起。呈筒状体的电流插接棒体制造、安装方便,降低了制造难度。
在上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中,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电流插接棒体内的环形定位圈,环形定位圈中穿设有紧固螺钉,紧固螺钉一端的头部抵靠在环形定位圈一端,另一端与弹性插接头螺纹连接从而使弹性插接头的内端抵靠在环形定位圈上实现压配。电流插接棒体与弹性插接头之间通过压配并加紧固螺钉固定在一起,连接更牢固。
在上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中,弹性体前端具有径向向外凸出的凸部,接触面位于凸部上。弹性体前端的凸部使弹性插接头的外径大于电能表端子圆孔,它们呈过盈配合状态,增加了弹性插接头与电能表端子圆孔间的接触面积,因此增强了导电效果。
在上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中,开口槽体的内端延伸至电流插接棒体内。插接更省力。
在上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中,开口槽体的数量为偶数个。便于加工,插接后,压力分布更均匀,连接更牢固。
在上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中,弹性体在插入电能表端子圆孔内时能根据电能表端子圆孔的孔径相互收拢且各凸部分别与电能表端子圆孔形成过盈配合。弹性插接头的外径,在插入电能表端子圆孔内时会根据端子孔径大小自动分别与电能表端子圆孔成过盈配合,插接方便,连接牢固,增强了导电效果。
在上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中,凸部的前端具有导向面,中部具有所述接触面,后端具有过渡面。
上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的插接机构如下所述:本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的插接机构,包括电能表端子和高导电能力插接棒,电能表端子具有电能表端子圆孔,高导电能力插接棒设置在电能表表箱插接座上,其特征在于,电能表表箱插接座内设有推力弹簧,推力弹簧的一端作用在电能表表箱插接座上,另一端作用在高导电能力插接棒上,且推力弹簧对高导电能力插接棒的轴向作用力大于当高导电能力插接棒插入电能表端子圆孔时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头部的弹性插接头与电能表端子圆孔之间的轴向摩擦阻力。有效地保证了推力弹簧能将高导电能力插接棒体的圆锥形头部与电能表端子圆孔孔口接触良好,防止电流插接棒体上的圆锥形头部不能和电能表端子圆孔的孔口接触的危险情况出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电流插接棒体上的圆锥形头部和弹性插接头上的弹性体实现对电能表端子圆孔的双插接,增加了接触面积,提高了导电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的剖面图。
图2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中的电流连接棒体的剖面图。
图3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中的弹性插接头的主视图。
图4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中的弹性插接头的剖面图。
图5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的插接机构的剖面图。
图中,电流插接棒体1、电能表端子圆孔2、圆锥形头部3、弹性插接头4、开口槽体41、弹性体42、接触面43、凸部44、导向面44a、过渡面44b、固定结构5、环形定位圈51、紧固螺钉52、电能表端子6、高导电能力插接棒7、电能表表箱插接座8、推力弹簧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至5所示,本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包括电流插接棒体1,该电流插接棒体1能与电能表端子圆孔2相插接的插接端具有圆锥形头部3,圆锥形头部3的小端外径小于电能表端子圆孔2的孔径而大端外径则大于电能表端子圆孔2的孔径,这里的电流插接棒体1的圆锥形头部3中镶接有弹性插接头4,弹性插接头4与电流插接棒体1固连且弹性插接头4的前端轴向延伸至圆锥形头部3之外,弹性插接头4上开有若干自弹性插接头4前端部沿轴向向后延伸的开口槽体41,且开口槽体41将弹性插接头4前端分隔成若干弹性体42,每一弹性体42的前端外径分别具有当弹性插接头4插入电能表端子圆孔2内时能与电能表端子圆孔2内壁形成过盈配合的接触面43,通过电流插接棒体1上的圆锥形头部3和弹性插接头4上的弹性体42实现对电能表端子圆孔2的双插接效果,弹性插接头4的设置增加了与电能表端子圆孔2的接触点的数量和面积,提高了导电能力。
具体地,这里的弹性插接头4呈筒状体,弹性体42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呈筒状体的弹性插接头4增加了与电能表端子圆孔2的接触面,增强了导电效果;这里的电流插接棒体1呈筒状体,电流插接棒体1与弹性插接头4之间通过固定结构5固定在一起,呈筒状体的电流插接棒体1制造、安装方便,降低了制造难度;这里的固定结构5包括设置在电流插接棒体1内的环形定位圈51,环形定位圈51中穿设有紧固螺钉52,紧固螺钉52一端的头部抵靠在环形定位圈51一端,另一端与弹性插接头4螺纹连接从而使弹性插接头4的内端抵靠在环形定位圈51上实现压配,电流插接棒体1与弹性插接头之间4通过压配并加紧固螺钉52固定在一起,连接更牢固;这里的弹性体42前端具有径向向外凸出的凸部44,接触面43位于凸部44上,弹性体42前端的凸部44使弹性插接头4的外径大于电能表端子圆孔2,它们呈过盈配合状态,增加了弹性插接头4与电能表端子圆孔2间的接触面积,因此增强了导电效果。
进一步地,这里的开口槽体41的内端延伸至电流插接棒体1内,插接更省力;这里的开口槽体41的数量为偶数个,便于加工,插接后,压力分布更均匀,连接更牢固;这里的弹性体42在插入电能表端子圆孔2内时能根据电能表端子圆孔2的孔径相互收拢且各凸部44分别与电能表端子圆孔2形成过盈配合,弹性插接头4的外径,在插入电能表端子圆孔2内时会根据端子孔径大小自动分别与电能表端子圆孔2成过盈配合,插接方便,连接牢固,增强了导电效果;这里的凸部44的前端具有导向面44a,中部具有所述接触面43,后端具有过渡面44b。
如图5所示,本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的插接机构如下所述:本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的插接机构,包括电能表端子6和高导电能力插接棒7,电能表端子6具有电能表端子圆孔2,高导电能力插接棒7设置在电能表表箱插接座8上,其特征在于,电能表表箱插接座8内设有推力弹簧9,推力弹簧9的一端作用在电能表表箱插接座8上,另一端作用在高导电能力插接棒7上,且推力弹簧9对高导电能力插接棒7的轴向作用力大于当高导电能力插接棒7插入电能表端子圆孔2时高导电能力插接棒7头部的弹性插接头4与电能表端子圆孔2之间的轴向摩擦阻力,有效地保证了推力弹簧9能将高导电能力插接棒体的圆锥形头部3与电能表端子圆孔2孔口接触良好,防止电流插接棒体1上的圆锥形头部3不能和电能表端子圆孔2的孔口接触的危险情况出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电流插接棒体1、电能表端子圆孔2、圆锥形头部3、弹性插接头4、开口槽体41、弹性体42、接触面43、凸部44、导向面44a、过渡面44b、固定结构5、环形定位圈51、紧固螺钉52、电能表端子6、高导电能力插接棒7、电能表表箱插接座8、推力弹簧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包括电流插接棒体(1),该电流插接棒体(1)能与电能表端子圆孔(2)相插接的插接端具有圆锥形头部(3),所述的圆锥形头部(3)的小端外径小于电能表端子圆孔(2)的孔径而大端外径则大于电能表端子圆孔(2)的孔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插接棒体(1)的圆锥形头部(3)中镶接有弹性插接头(4),所述的弹性插接头(4)与电流插接棒体(1)固连且弹性插接头(4)的前端轴向延伸至圆锥形头部(3)之外,所述的弹性插接头(4)上开有若干自弹性插接头(4)前端部沿轴向向后延伸的开口槽体(41),且开口槽体(41)将弹性插接头(4)前端分隔成若干弹性体(42),每一弹性体(42)的前端外径分别具有当弹性插接头(4)插入电能表端子圆孔(2)内时能与电能表端子圆孔(2)内壁形成过盈配合的接触面(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插接头(4)呈筒状体,所述的弹性体(42)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插接棒体(1)呈筒状体,所述的电流插接棒体(1)与弹性插接头(4)之间通过固定结构(5)固定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结构(5)包括设置在电流插接棒体(1)内的环形定位圈(51),所述的环形定位圈(51)中穿设有紧固螺钉(52),所述的紧固螺钉(52)一端的头部抵靠在环形定位圈(51)一端,另一端与弹性插接头(4)螺纹连接从而使弹性插接头(4)的内端抵靠在环形定位圈(51)上实现压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42)前端具有径向向外凸出的凸部(44),所述的接触面(43)位于凸部(4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槽体(41)的内端延伸至电流插接棒体(1)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槽体(41)的数量为偶数个。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42)在插入电能表端子圆孔(2)内时能根据电能表端子圆孔(2)的孔径相互收拢且各凸部(44)分别与电能表端子圆孔(2)形成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部(44)的前端具有导向面(44a),中部具有所述接触面(43),后端具有过渡面(44b)。
10.一种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的插接机构,包括电能表端子(6)和高导电能力插接棒(7),所述的电能表端子(6)具有电能表端子圆孔(2),所述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7)设置在电能表表箱插接座(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能表表箱插接座(8)内设有推力弹簧(9),所述的推力弹簧(9)的一端作用在电能表表箱插接座(8)上,另一端作用在高导电能力插接棒(7)上,且所述的推力弹簧(9)对高导电能力插接棒(7)的轴向作用力大于当高导电能力插接棒(7)插入电能表端子圆孔(2)时高导电能力插接棒(7)头部的弹性插接头(4)与电能表端子圆孔(2)之间的轴向摩擦阻力。
CN201521030169.8U 2015-12-11 2015-12-11 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及其插接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29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0169.8U CN205229240U (zh) 2015-12-11 2015-12-11 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及其插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0169.8U CN205229240U (zh) 2015-12-11 2015-12-11 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及其插接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29240U true CN205229240U (zh) 2016-05-11

Family

ID=55904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30169.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29240U (zh) 2015-12-11 2015-12-11 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及其插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292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8342A (zh) * 2015-11-12 2016-03-09 杭州厚域科技有限公司 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及其插接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8342A (zh) * 2015-11-12 2016-03-09 杭州厚域科技有限公司 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及其插接机构
CN105388342B (zh) * 2015-11-12 2018-02-09 杭州厚域科技有限公司 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及其插接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52801U (zh) 可换装插孔的接触件装置
CN205229240U (zh) 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及其插接机构
CN203465388U (zh) 35kV悬挂式试验终端
CN105388342A (zh) 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高导电能力插接棒及其插接机构
CN200987000Y (zh) 旋转式二工位降耗电源插座
CN205724042U (zh) 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嵌弹性体开槽插接棒
CN207426232U (zh) 一种防打弧复合结构大功率接触件
CN204680820U (zh) 一种防水音视频连接插头
CN207691504U (zh) 一种便于拆卸且用途广泛的抗雷击充电器
CN210074226U (zh) 一种适合开关接线的金属导体
CN209104427U (zh) 一种大电流接插件
CN206038736U (zh) 电表插头组件
CN208433719U (zh) 一种电气穿线连接套
CN215645224U (zh) 一种高防护等级的连接器
CN208656125U (zh) 一种螺口灯头转接体
CN208637827U (zh) 一种开关柜进出线套管
CN107302150B (zh) 一种汽车充电桩绝缘端子
CN201315300Y (zh) 油浸式全封闭高压限流熔断器
CN206332267U (zh) 一种电气专用插座
CN205029085U (zh) 高压电缆连接器
CN205385129U (zh) 弹簧接线连接器
CN209607985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电源连接器
CN202217821U (zh) 柔性插排
CN108471021A (zh) 一种电气插座及对应插头
CN220492253U (zh) 一种可拆线万向两脚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