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27050U -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27050U
CN205227050U CN201520983287.4U CN201520983287U CN205227050U CN 205227050 U CN205227050 U CN 205227050U CN 201520983287 U CN201520983287 U CN 201520983287U CN 205227050 U CN205227050 U CN 205227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backlight module
light
laser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832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汉帮
胡盛森
李尚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Overseas Electronics Hui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Overseas Electronics Hui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Overseas Electronics Huizhou Ltd filed Critical TCL Overseas Electronics Hui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8328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27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27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270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器,其中,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及激光光源,导光板具有反光面、与反光面呈相对设置的出光面,以及设于反光面与出光面之间的第一入光面,激光光源朝向第一入光面设置,且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光光线与第一入光面呈夹角设置,并使得穿过第一入光面的激光光线在导光板内发生全反射,反光面设有用以对导光板内的激光光线进行散射的光学微结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使得进入导光板内的激光光线发生全发射,并且进入导光板内的激光光线经反光面上的光学微结构的散射后,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从而避免了背光模组漏光现象的发生,而且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亮度。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显示器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以及向导光板提供光的光源,该光源设于导光板的入光侧面,而光源的光线在向入光侧面发射的同时,还会向其他方向发散,如此,使得光线射向导光板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散射现象,从而产生漏光的问题,进而影响视觉观看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旨在解决背光模组漏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背光模组,其包括导光板,以及激光光源,所述导光板具有反光面、与所述反光面呈相对设置的出光面,以及设于反光面与出光面之间的第一入光面,所述激光光源朝向第一入光面设置,且所述激光光源出射的激光光线与第一入光面呈夹角设置,并使得穿过第一入光面的激光光线在所述导光板内发生全反射,所述反光面设有用以对所述导光板内的激光光线进行散射的光学微结构。
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主体板、以及凸设于所述主体板的一表面的安装框,所述主体板与所述安装框共同围设形成安装空间,所述导光板固定安装于主体板上并容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反光面与所述主体板抵接,所述激光光源设于安装框临近导光板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激光光源包括两个呈长条状设置的发光条,所述发光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端、第二侧端,以及设于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之间的发光面,所述发光条沿靠近所述第一入光面的方向上的厚度,自所述第一侧端向第二侧端呈渐厚设置,两个所述发光条的第一侧端邻近设置。
优选地,所述发光条为直角三棱柱状。
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调整块,所述调整块设于所述安装框与所述发光条之间。
优选地,所述反光面与主体板之间设有用于反射导光板内激光光线的反射片。
优选地,所述光学微结构为形成于所述导光板的反光面上的网点。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设有光学膜片。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具有与所述第一入光面呈相对设置的第二入光面,所述背光模组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入光面的激光光源。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器,其包括显示器本体,该显示器还包括装配于显示器本体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以及激光光源,所述导光板具有反光面、与所述反光面呈相对设置的出光面,以及设于反光面与出光面之间的第一入光面,所述激光光源朝向第一入光面设置,且激光光源出射的激光光线与第一入光面呈夹角设置,并使得穿过第一入光面的激光光线在所述导光板内发生全反射,所述反光面设有用以对所述导光板内的激光光线进行散射的光学微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激光光源,保证了进入导光板的激光光线的方向,避免了激光光线在进入导光板之前发生散射而导致背光模组出现漏光的问题发生,并且,激光光源的激光光线与导光板之间的夹角可调整设置,如此可通过调整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光光线与导光板的第一入光面之间的夹角,而使得进入导光板内的激光光线发生全发射现象,并且,进入导光板内的激光光线经反光面上的光学微结构的散射后,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从而避免了背光模组出现漏光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光路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背光模组 110 导光板
120 激光光源 111 反光面
112 出光面 113 第一入光面
130 背板 131 主体板
132 安装框 121 发光条
1211 第一侧端 1212 第二侧端
1213 发光面 140 反射片
150 光学膜片 1111 网点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模组。
请参照图1至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光路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该背光模组100包括导光板110、以及激光光源120,导光板110具有反光面111、与反光面111呈相对设置的出光面112,以及设于反光面111与出光面112之间的第一入光面113,激光光源120朝向第一入光面113设置,且激光光源120出射的激光光线与第一入光面113呈夹角设置,以使得穿过第一入光面113的激光光线在导光板110内发生全反射,反光面111设有用以对导光板110内的激光光线进行散射的光学微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可以应用于手机、电视机等等;该激光光源120可通过调整发出白光、蓝光或其他颜色,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光学微结构可以是网点1111、沟槽、小孔或者其他具有能够散射激光光线的结构,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应当注意的是,如图3所示,反光面111和出光面112要实现全反射,须符合斯涅尔定律,n1sinc=n2sinθ,其中,n1和n2分别是两个介质的折射率,c和θ分别是入射光(或折射光)与界面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和折射角。也即原理如下:如果入射角c等于某一个角β时,折射光线会沿折射界面的切线进行,即折射角为90°,此时会有sinθ=1,则可推得sinβ=sinc=n2/n1。但如果入射角c大于这一个值β时,入射角的正弦sinc>n2/n1,会推得sinθ>1。这在数学上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此时,不存在折射光,而只存在反射光,于是便发生全反射。根据斯涅尔定律,调整激光光源120发出的激光光线与第一入光面113的夹角,以使得经折射进入导光板110内的激光光线符合斯涅尔定律,在导光板110内发生全反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激光光源120,保证了进入导光板110的激光光线的方向,从而避免了激光光线在进入导光板110之前发生散射,而导致该背光模组100出现漏光的问题发生,并且,激光光源120出射的激光光线与导光板110之间的夹角可调整设置,如此可通过调整激光光源120出射的激光光线与导光板110的第一入光面113之间的夹角,而使得进入导光板110内的激光光线发生全发射现象,并且,进入导光板110内的激光光线经反光面111上的光学微结构的散射后,从导光板100的出光面112射出,从而避免了背光模组100出现漏光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亮度。
应当说的是,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采用激光做光源,该激光光源120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好、以及光亮度高的优点,单色性好可以提高导光板110的色彩明度,进而提高了显示器的色彩鲜明度,方向性好方便了调整激光光源120出射的激光光线与第一入光面113的夹角,保证了激光光线可在导光板110内发生全反射,光亮度高能够进一步的提高了导光板110的亮度。
优选地,背光模组100还包括背板130,背板130包括主体板131、以及自主体板131的一侧边垂直凸设形成的安装框132,主体板131与安装框132共同围设形成安装空间(未标示),导光板110限位于安装空间内,且反光面111与主体板131抵接,激光光源120对应设于安装框132临近导光板110的表面。如此设置,方便了导光板110与背板130的组装;并且,于本实施例中,该激光光源120通过固定胶粘接于安装框132的表面,如此,方便了激光光源120的固定安装。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该激光光源120亦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与安装框132固定连接,例如螺钉连接,卡接等等。
优选地,为了方便安装、以及调整激光光源120,于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将激光光源120设置为两个呈长条状设置的发光条121,发光条121包括呈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端1211、第二侧端1212,以及设于第一侧端1211和第二侧端之间的发光面1213,发光条121固定于安装框132上时,二发光条121的发光面1213呈夹角设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的实施例中,该发光条121沿靠近第一入光面113的方向上的厚度,自第一侧端1211向第二侧端1212呈渐厚设置,两个发光条121的第一侧端1211邻近或邻接设置。如此设置,使得两个发光条121的发光面1213均自安装框132的所述表面向第一入光面113倾斜,进而使得发光条121的发光面1213发出的光全部投射至第一入光面113上,从而充分的利用了激光光源120发出的激光光线,节约了能源;并且,还可以通过调整发光条121的位置,以调整发光条121的激光光线投射于第一入光面113的投射区域,从而能够避免导光板110发光不均匀的问题发生。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安装,在本实施例中,发光条121呈直角三棱柱状设置,发光条121的一侧表面与安装框132粘接。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发光条121亦可设置成其他形状,例如梯形、楔形等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的方便发光条121的位置的调整,在本实施例中,于安装框132与发光条121之间设置调整块(未图示),通过改变调整块的厚度调整发光条121与第一入光面113之间的间距。该调整块优选为三棱柱状,如此,通过更换调整块调整发光面1213与第一入光面113之间的倾斜角度,以改变发光面1213发出的激光光线与第一入光面113的入射夹角,从而方便调整激光光线与第一入光面113之间的入射角。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进入导光板110内的激光光线能够完全从导光板110反射出,在反光面111与主体板131之间设置反射片140,如此,使得传至反光面111的激光光线经反光面111和反射片140的作用而完全反射出导光板110,进而提高了该导光板110的亮度。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为了提高反光面111的发射效果,还可在反光面111上涂反射材料。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微结构为设于导光板110的反光面111上的网点1111,进入导光板110内的激光光线通过网点1111的散射后,从导光板110的出光面112均匀射出,如此,不仅保证了导光板110内的激光光线均匀射出,而且还避免了导光板110出现暗斑的问题发生。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为了使导光板110发光均匀,亦可在导光板110的反光面111上开设沟槽或者其他微结构,以使导光板110内的激光光线可发生反射和折射,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导光板110的发光更均匀,导光板110的出光面112设有光学膜片150,该光学膜片150不仅可以使穿过出光面112的激光光线发散的更均匀,而且,还能有效的保护导光板110的出光面112。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110具有与第一入光面113呈相对设置的第二入光面(未标示),背光模组100还包括朝向第二入光面的激光光源120。采用双面入光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该背光模组100的亮度,而且还能保证导光板110的发光的均匀性,避免了导光板110的远离激光光源120的一侧亮度低于靠近激光光源120的一侧的亮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器,该显示器包括显示器本体(未图示)及装配于显示器本体的背光模组100,该背光模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激光光源,所述导光板具有反光面、与所述反光面呈相对设置的出光面,以及设于反光面与出光面之间的第一入光面,所述激光光源朝向第一入光面设置,且所述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光光线与第一入光面呈夹角设置,并使得穿过第一入光面的激光光线在所述导光板内发生全反射,所述反光面设有用以对所述导光板内的激光光线进行散射的光学微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主体板、以及凸设于所述主体板的一表面的安装框,所述主体板与所述安装框共同围设形成安装空间,所述导光板固定安装于主体板上并容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反光面与所述主体板抵接,所述激光光源设于所述安装框临近导光板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包括两个呈长条状设置的发光条,每一所述发光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端、第二侧端,以及设于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之间的发光面,所述发光条沿靠近所述第一入光面的方向上的厚度,自所述第一侧端向第二侧端呈渐厚设置,两个所述发光条的第一侧端邻近或邻接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条为直角三棱柱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调整块,所述调整块设于所述安装框与所述发光条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面与主体板之间设有用于反射导光板内激光光线的反射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微结构为形成于所述导光板的反光面上的网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设有光学膜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具有与所述第一入光面呈相对设置的第二入光面,所述背光模组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入光面的激光光源。
10.一种显示器,其包括显示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器还包括装配于显示器本体的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1520983287.4U 2015-11-30 2015-11-30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27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83287.4U CN205227050U (zh) 2015-11-30 2015-11-30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83287.4U CN205227050U (zh) 2015-11-30 2015-11-30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27050U true CN205227050U (zh) 2016-05-11

Family

ID=55902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8328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27050U (zh) 2015-11-30 2015-11-30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270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7042A (zh) * 2017-03-17 2017-05-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器件及显示装置
WO2019184446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波导元件及其控制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7042A (zh) * 2017-03-17 2017-05-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器件及显示装置
WO2018166154A1 (zh) * 2017-03-17 2018-09-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器件及显示装置
CN106647042B (zh) * 2017-03-17 2018-1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器件及显示装置
US10908343B2 (en) 2017-03-17 2021-02-0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Light source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9184446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波导元件及其控制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11391882B2 (en) 2018-03-30 2022-07-19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waveguide elemen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0708B (zh) 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KR100662540B1 (ko) 스트라이프 패턴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 장치용 도광판, 액정표시장치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0942490B1 (ko) 전면에 광학부재를 구비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용 도광판 및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9690034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781603B (zh) 光源装置
US10132966B2 (en) Optical element including strip-shaped prisms, light guide plate, prism,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05045313A1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当該装置を用いた機器
CN203849450U (zh) 一种导光板
CN102914907B (zh) 显示装置
CN106681052B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5334669A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设备
JP2009164101A (ja) バックライト
CN103542332A (zh) 一种手机及其侧入式背光模组
CN104964213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1881402A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
CN103912820A (zh) 发光装置及其相关显示系统
CN105333334A (zh) 一种led灯条及液晶显示模组
US20090128740A1 (en) Diffuser plate, backlight and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JP2012529670A (ja) 高い制御出力を備えたフラットパネル光学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CN205227050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KR100838322B1 (ko) 비대칭전면프리즘을 구비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백라이트유닛용 도광판
TWM445701U (zh) 背光模組及導光板
CN103901514A (zh) 一种光学棱镜、棱镜片、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KR101070686B1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용 복합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JP2009140905A (ja) 導光板及びバックライ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