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26241U - 数控机床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中的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控机床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中的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26241U
CN205226241U CN201521106778.7U CN201521106778U CN205226241U CN 205226241 U CN205226241 U CN 205226241U CN 201521106778 U CN201521106778 U CN 201521106778U CN 205226241 U CN205226241 U CN 205226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evel gear
axle sleeve
output
transmiss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067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超
陈刚
庞权如
李东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5211067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26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26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262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数控机床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中的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其上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双联齿轮、组合齿轮和第二双联齿轮;第一双联齿轮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第一斜齿轮;第二双联齿轮通过平键与传动轴连接,其包括第二锥齿轮和第二斜齿轮;组合齿轮包括轴套、齿圈和两第三锥齿轮,轴套可转动套装在传动轴上,各第三锥齿轮可转动套装在安装轴上并与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啮合,安装轴上固定有调整块,齿圈套在两第三锥齿轮外部,并与轴套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的齿数及模数均相等。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能有效避免双轴输出供给系统中因输出齿轮和进给齿条的制造误差而导致输出齿轮弹性形变过大和断齿的问题。

Description

数控机床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中的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属于数控机床双轴输出供给系统中齿轮减速箱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本案申请人在专利号为ZL201320101552.2的实用新型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数控龙门镗铣床的双输出轴进给结构,包括进给齿条和设置在所述进给齿条上方的进给齿轮箱,所述的进给齿轮箱内设有同步转动的输出轴一和输出轴二,所述的输出轴一和所述输出轴二上分别设有齿轮一和齿轮二,所述的齿轮一和齿轮二均与所述进给齿条啮合。上述专利文献中通过在一套进给齿轮箱中设置两根输出轴,两根输出轴上的齿轮同时与进给齿条啮合传动,传动力由两根输出轴共同承担,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保证齿条平稳传动,并增大进给齿条的扭矩,然而本案实用新型人在后续实践中发现如下问题:由于输出齿轮、进给齿条存在制造误差,这会引起输出齿轮与进给齿条的两啮合点间距不断变化,而两根输出轴轴心线间距是固定不变的,这会引起过大的弹性变形,甚至引起断齿,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数控机床的双输出轴进给系统的结构仍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对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双轴输出供给系统中因输出齿轮与进给齿条的制造误差而容易导致输出齿轮弹性形变过大,甚至引起断齿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数控机床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中的传动装置,能有效避免发生因输出齿轮和进给齿条的制造误差而导致输出齿轮弹性形变过大和断齿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数控机床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中的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装有轴承,所述传动轴上沿轴向依次设有第一双联齿轮、组合齿轮和第二双联齿轮;所述第一双联齿轮可转动套装在所述传动轴上,其包括靠近所述组合齿轮设置的第一锥齿轮和远离所述组合齿轮设置的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二双联齿轮通过平键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其包括靠近所述组合齿轮设置的第二锥齿轮和远离所述组合齿轮设置的第二斜齿轮;所述组合齿轮包括轴套、齿圈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三锥齿轮,所述轴套可转动套装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各第三锥齿轮可转动套装在所述轴套的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安装轴上并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及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安装轴上固定有用于轴向限位所述第三锥齿轮的调整块,所述齿圈套在两第三锥齿轮外部,并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和所述第三锥齿轮的齿数及模数均相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齿圈通过四个螺钉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安装于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时,上级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所述第一双联齿轮中的所述第一斜齿轮和所述第二双联齿轮中的第二斜齿轮分别与带动两输出轴(输出齿轮安装在其上)转动的下级齿轮啮合,齿轮减速箱在运行时,上级齿轮转动带动所述齿圈转动,所述齿圈转动时带动所述轴套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轴套上的两第三锥齿轮转动,再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双联齿轮和所述第二双联齿轮转动,所述第一双联齿轮和所述第二双联齿轮再分别将转动传至下级齿轮。在实际工作状况下,由于所述输出齿轮、进给齿条有制造误差,造成双轴输出系统的两根输出轴上的斜齿轮将受到来自进给齿条的不同反作用力,不同反作用力经过传递,最终会传至组合齿轮的两第三锥齿轮上,而两第三锥齿轮在受到不同反作用力的作用时,会发生适量自转,第一双联齿轮和第二双联齿轮中受力大的一个的转速将会变慢,而受力小的一个的转速相对变快,直到达到新的力平衡,最终使得两根输出齿轴的转速形成细微的差别,从而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进给系统所不能解决的进给齿条误差累积造成输出齿轮弹性形变过大和断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装置的正向视图;
图2为图1所示传动装置沿A-A线剖切时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传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所示传动装置沿B-B线剖切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去掉齿圈和轴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传动装置中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传动轴;2-第一双联齿轮;21-第一锥齿轮;22-第一斜齿轮;3-第二双联齿轮;31-第二锥齿轮;32-第二斜齿轮;4-轴套;41-安装轴;5-齿圈;6-第三锥齿轮;7-调整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传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做以说明:
一种数控机床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中的传动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其包括传动轴1,所述传动轴1的两端装有轴承,所述传动轴1上沿轴向依次设有第一双联齿轮2、组合齿轮和第二双联齿轮3;所述第一双联齿轮2可转动套装在所述传动轴1上,其包括靠近所述组合齿轮设置的第一锥齿轮21和远离所述组合齿轮设置的第一斜齿轮22;所述第二双联齿轮3通过平键与所述传动轴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双联齿轮3包括靠近所述组合齿轮设置的第二锥齿轮31和远离所述组合齿轮设置的第二斜齿轮32;所述组合齿轮包括轴套4、齿圈5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三锥齿轮6,所述轴套4可转动套装在所述传动轴1上,所述各第三锥齿轮6可转动套装在所述轴套4的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安装轴41上并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1及所述第二锥齿轮31啮合,所述安装轴41端部固定有用于轴向限位所述第三锥齿轮6的调整块7,所述齿圈5套在两第三锥齿轮6外部,并与所述轴套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21、所述第二锥齿轮31和所述第三锥齿轮6的齿数及模数均相等,以保证组合齿轮、第一双联齿轮2和第二双联齿轮3以相同的转速转动。本实施例的传动装置安装于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时,上级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所述第一双联齿轮2中的所述第一斜齿轮22和所述第二双联齿轮3中的第二斜齿轮32分别与带动两输出轴(输出齿轮安装在其上)转动的下级齿轮啮合,上级齿轮与下级齿轮设于齿轮减速箱内,为现有的齿轮组结构,此处对其结构不做赘述,齿轮减速箱在运行时,上级齿轮转动带动所述齿圈5转动,所述齿圈5转动时带动所述轴套4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轴套4上的两第三锥齿轮6转动,再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双联齿轮2和所述第二双联齿轮3转动,所述第一双联齿轮2和所述第二双联齿轮3再分别将转动传至下级齿轮。在实际工作状况下,由于所述输出齿轮、进给齿条有制造误差,造成双轴输出系统的两根输出轴上的斜齿轮将受到来自进给齿条的不同反作用力,不同反作用力经过传递,最终会传至组合齿轮的两第三锥齿轮6上,而两第三锥齿轮6在受到不同反作用力的作用时,会发生适量自转,第一双联齿轮2和第二双联齿轮3中受力大的一个的转速将会变慢,而受力小的一个的转速相对变快,直到达到新的力平衡,最终使得两根输出齿轴的转速形成细微的差别,从而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进给系统所不能解决的进给齿条误差累积造成输出齿轮弹性形变过大和断齿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齿圈5通过四个螺钉与所述轴套4固定连接;进一步,为了增加系统运行可靠性,所述齿圈5与轴套4之间除了螺钉连接之外,还在两者之间设置平键(图中未示出),以传递扭矩。
再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轴套4如图6所示,所述轴套4中心位置成型有圆形套孔42,所述轴套4上成型有两个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所述安装轴41,两个安装轴41呈圆柱状,且关于所述圆形套孔42中轴线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安装轴41的外端面上成型有第一螺孔43。本实施例的轴套在安装时,将轴套4套接在传动轴1上,并将两个第三锥齿轮6分别套装在两个安装轴41上,通过螺丝与第一螺孔43配合将轴套4、齿圈5及调整块7固定连接,其结构简化合理,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轴套41上还成型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固定轴44,所述固定轴44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安装轴41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固定轴44的外端面上成型有第二螺孔45,通过螺丝与第二螺孔45配合能够使齿圈5与轴套4固定连接更为牢靠。
再进一步,所述固定轴44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所述圆形套孔42轴线中心对称设置,具体参看图6。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数控机床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中的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1),所述传动轴(1)的两端装有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上沿轴向依次设有第一双联齿轮(2)、组合齿轮和第二双联齿轮(3);所述第一双联齿轮(2)可转动套装在所述传动轴(1)上,其包括靠近所述组合齿轮设置的第一锥齿轮(21)和远离所述组合齿轮设置的第一斜齿轮(22);所述第二双联齿轮(3)通过平键与所述传动轴(1)固定连接,其包括靠近所述组合齿轮设置的第二锥齿轮(31)和远离所述组合齿轮设置的第二斜齿轮(32);所述组合齿轮包括轴套(4)、齿圈(5)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三锥齿轮(6),所述轴套(4)可转动套装在所述传动轴(1)上,所述各第三锥齿轮(6)可转动套装在所述轴套(4)的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安装轴(41)上并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1)及所述第二锥齿轮(31)啮合,所述安装轴(41)上固定有用于轴向限位所述第三锥齿轮(6)的调整块(7),所述齿圈(5)套在两第三锥齿轮(6)外部,并与所述轴套(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21)、所述第二锥齿轮(31)和所述第三锥齿轮(6)的齿数及模数均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中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5)通过四个螺钉与所述轴套(4)固定连接。
CN201521106778.7U 2015-12-28 2015-12-28 数控机床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中的传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26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06778.7U CN205226241U (zh) 2015-12-28 2015-12-28 数控机床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中的传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06778.7U CN205226241U (zh) 2015-12-28 2015-12-28 数控机床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中的传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26241U true CN205226241U (zh) 2016-05-11

Family

ID=55901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0677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26241U (zh) 2015-12-28 2015-12-28 数控机床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中的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262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2743A (zh) * 2015-12-28 2016-03-23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数控机床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中的传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2743A (zh) * 2015-12-28 2016-03-23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数控机床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中的传动装置
CN105422743B (zh) * 2015-12-28 2018-01-16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数控机床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中的传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00693U (zh) 改良型减速机
CN202622077U (zh) 一种精度加工齿轮的立式铣床
CN202251691U (zh) 一种增速形变速箱
CN205226241U (zh) 数控机床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中的传动装置
CN103111852A (zh) 数控机床用回转工作台
CN204512626U (zh) 一种行星减速器
CN203560401U (zh) 柔性驱动联接机构
CN105422743A (zh) 数控机床双轴输出供给齿轮减速箱中的传动装置
CN201931308U (zh) 一种大扭矩回转强力铣头
CN204755760U (zh) 均载的功率双分流减速机
CN204437188U (zh) 一种电梯蜗轮蜗杆减速装置
CN202129274U (zh) 冷轧管机的进给机构
CN203176270U (zh) 一种给量变速箱
CN103104665B (zh) 一种双出轴反向传动减速装置
CN205190703U (zh) 斜齿轮减速机
CN204878545U (zh) 改良型马达减速机
CN203230794U (zh) 工业管机械设备用无间隙的蜗轮蜗杆减速机
CN204186886U (zh) 机动绞磨机的渐开线一齿差行星减速器
CN205244257U (zh) 数控机床双轴输出齿轮传动系统
CN206257216U (zh) 一种切刀动力装置
CN203248620U (zh) 双级齿轮减速机
CN103302347B (zh) 横切机齿轮侧隙调整机构
CN202545703U (zh) 一种推土机及其中央传动装置
CN205780237U (zh) 一种双联齿轮
CN104193146A (zh) 一种玻璃压延机副辊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61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