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24837U - 一种电子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24837U
CN205224837U CN201521100273.XU CN201521100273U CN205224837U CN 205224837 U CN205224837 U CN 205224837U CN 201521100273 U CN201521100273 U CN 201521100273U CN 205224837 U CN205224837 U CN 205224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lock
brace table
push rod
support
lock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002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崇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11002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24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24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248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锁,包括门锁钩和壳体,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锁定轮、锁杆、推杆、电磁铁和支撑缺口,所述支撑缺口边缘设置有支撑推杆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在支撑缺口处弯折成型,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推杆朝向支撑台的方向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套在支撑杆处,所述套筒外套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两端分别与支撑台和推杆抵触,通过上述设置,套筒与支撑杆在周向上限位,并且接触面积较大,推杆在运动时能稳定的顺着支撑杆的轴向移动,保证了推杆运行的稳定,支撑台直接在缺口处弯折成型,加工方便,支撑台与壳体的连接也更加稳固,保证了壳体内结构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子锁。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电子锁,由电磁铁的电磁力控制传动机构,由传动机构做运动和力的传递,最后由末端机构控制锁钩的闭合和开启。
申请号为CN201520026942.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红外电子锁,它包括门锁钩和壳体,壳体上设置有风车轮、动作拉杆、短推杆、行程开关和电磁铁,电磁铁、风车轮、动作拉杆和短推杆联动,这种电子锁虽然能探测物品的有无及是否有存取物品的动作,降低安全隐患,为盗窃事件提供证据,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短推杆压缩第二推杆弹簧时,推杆在内部结构中位置依靠设置与壳体的凸台防止其偏移,推杆处容易发生偏折,结构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电子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锁,包括门锁钩和壳体,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锁定轮、锁杆、推杆、电磁铁和支撑缺口,所述支撑缺口边缘设置有支撑推杆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在支撑缺口处弯折成型,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推杆朝向支撑台的方向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套在支撑杆处,所述套筒外套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两端分别与支撑台和推杆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门锁钩压缩推杆同时带动锁定轮转动,到达锁定位置,锁定轮在锁杆的抵触下无法复位,从而完成锁门的步骤;推杆运动时,套筒在支撑杆处里外移动,套筒与支撑杆在圆周方向上都具有限位,并且接触面积较大,推杆在运动时能稳定的顺着支撑杆的轴向移动,保证了推杆运行的稳定;支撑台直接在缺口处弯折成型,加工方便,并且支撑台与壳体的连接也更加稳固,保证了壳体内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安装外接电路板的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的设置可以在连接外接电路板时更加方便,安装孔设置在电子锁中间不会对结构造成碰撞的位置,从而在不影响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位电子锁的壳体增加了可以安装的位置,结构更加合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设置有防止推杆松动的限位凸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凸台的设置保证了推杆结构的稳定,从而保证了电子锁结构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轮设置为风车轮形状,所述锁定轮上设置有嵌入门锁钩的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车状结构的设置可以使锁定轮具有较多的安装位置,保证了电子锁的方便使用,轮槽可以卡住门锁钩,防止门锁钩的脱出,也保证了门锁钩在锁定轮处位置的稳定,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还设置有与加强缺口,所述加强缺口设置有辅助撑台,所述辅助撑台上铆接有辅助撑杆,所述辅助撑杆上套设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撑杆外套设有辅助弹簧,所述辅助弹簧分别与辅助撑台和辅助杆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设辅助撑杆帮助门锁钩与电子锁分离,一方面避免了门锁钩卡在锁定轮处,保证了电子锁能正常分离,同时也可以为支撑弹簧提供辅助,可以选用弹性较小的支撑弹簧,原件更容易取得,安装也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杆的末端具有突出壳体的开锁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杆具有突出壳体的一端,从而在使用时可以手动对电子锁进行分离,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保证了开关门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轮设置有卸力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轮在使用时应力较为集中,卸力缝的设置可以将应力进行一定的补偿,避免锁定轮应力过大发生损坏,保证了电子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轮设置为四叶风车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轮设置为五叶风车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轮设置为六叶风车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车轮的选用可以根据门锁钩的宽度进行调整;六叶风车轮相对于四叶具有更多的安装位置,并且夹紧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壳体与推杆处的结构式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的正视图。
图中:1.门锁钩;2.壳体;21.锁定轮;211.轮槽;212.卸力缝;22.锁杆;221.开锁端;23.推杆;231.套筒;24.电磁铁;25支撑缺口;26.支撑台;261.支撑杆;27.支撑弹簧;28.安装孔;3.限位凸台;4.加强缺口;41.辅助撑台;42.辅助撑杆;43.辅助杆;44.辅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做出说明。
一种电子锁,包括门锁钩1和壳体2,其中: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锁定轮21、锁杆22、推杆23、电磁铁24和支撑缺口25,所述支撑缺口25边缘设置有支撑推杆23的支撑台26,所述支撑台26在支撑缺口25处弯折成型,所述支撑台26上设置有支撑杆261,所述推杆23朝向支撑台26的方向上设置有套筒231,所述套筒231套在支撑杆261处,所述套筒231外套设有支撑弹簧27,所述支撑弹簧27两端分别与支撑台26和推杆23抵触,所述壳体2上还设置有安装外接电路板的安装孔28;所述壳体2设置有防止推杆23松动的限位凸台3;所述锁定轮21设置为风车轮形状,所述锁定轮21上设置有嵌入门锁钩1的轮槽211;所述壳体2还设置有与加强缺口4,所述加强缺口4设置有撑台,所述辅助撑台41上铆接有辅助撑杆42,所述辅助撑杆42上套设有辅助杆43,所述撑杆辅助42外套设有辅助弹簧44,所述辅助弹簧44分别与撑台和辅助杆43抵触;所述锁杆22的末端具有突出壳体2的开锁端221;所述锁定轮21设置有卸力缝212;所述锁定轮21设置为四叶风车轮。
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门锁钩1压缩推杆23同时带动锁定轮21转动,到达锁定位置,锁定轮21在锁杆22的抵触下无法复位,从而完成锁门的步骤;推杆23运动时,套筒231在支撑杆261处里外移动,套筒231与支撑杆261在圆周方向上都具有限位,并且接触面积较大,推杆23在运动时能稳定的顺着支撑杆261的轴向移动,保证了推杆23运行的稳定;支撑台26直接在缺口处弯折成型,加工方便,并且支撑台26与壳体2的连接也更加稳固,保证了壳体2内结构的稳定性;安装孔28的设置可以在连接外接电路板时更加方便,安装孔28设置在电子锁中间不会对结构造成碰撞的位置,从而在不影响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位电子锁的壳体2增加了可以安装的位置,结构更加合理;限位凸台3的设置保证了推杆23结构的稳定,从而保证了电子锁结构的稳定;风车状结构的设置可以使锁定轮21具有较多的安装位置,保证了电子锁的方便使用,轮槽211可以卡住门锁钩1,防止门锁钩1的脱出,也保证了门锁钩1在锁定轮21处位置的稳定,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加设辅助杆43帮助门锁钩1与电子锁分离,一方面避免了门锁钩1卡在锁定轮21处,保证了电子锁能正常分离,同时也可以为支撑弹簧27提供辅助,可以选用弹性较小的支撑弹簧27,原件更容易取得,安装也更加方便;锁杆22具有突出壳体2的一端,从而在使用时可以手动对电子锁进行分离,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保证了开关门的可能;锁定轮21在使用时应力较为集中,卸力缝212的设置可以将应力进行一定的补偿,避免锁定轮21应力过大发生损坏,保证了电子锁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参照图6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做出说明。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差别仅在于:锁定轮21设置为六叶风车轮。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六叶风车轮具有较多的轮槽211,在使用时,每个轮槽211都可以受力,门锁钩1在轮槽211内受力较大,与轮槽211的内壁摩擦比较大,磨损较大,多个轮槽211从而具有较多的工作单元,减少了单个轮槽211磨损的几率,从而保证了风车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锁,包括门锁钩(1)和壳体(2),其特征是: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锁定轮(21)、锁杆(22)、推杆(23)、电磁铁(24)和支撑缺口(25),所述支撑缺口(25)边缘设置有支撑推杆(23)的支撑台(26),所述支撑台(26)在支撑缺口(25)处弯折成型,所述支撑台(26)上设置有支撑杆(261),所述推杆(23)朝向支撑台(26)的方向上设置有套筒(231),所述套筒(231)套在支撑杆(261)处,所述套筒(231)外套设有支撑弹簧(27),所述支撑弹簧(27)两端分别与支撑台(26)和推杆(23)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是:所述壳体(2)上还设置有安装外接电路板的安装孔(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是:所述壳体(2)在设置有防止推杆(23)松动的限位凸台(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是:所述锁定轮(21)设置为风车轮状,所述锁定轮(21)上设置有嵌入门锁钩(1)的轮槽(2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是:所述壳体(2)还设置有与加强缺口(4),所述加强缺口(4)设置有辅助撑台(41),所述辅助撑台(41)上铆接有辅助撑杆(42),所述辅助撑杆(42)上套设有辅助杆(43),所述辅助撑杆(42)外套设有辅助弹簧(44),所述辅助弹簧(44)分别与辅助撑台(41)和辅助杆(43)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是:所述锁杆(22)的末端具有突出壳体(2)的开锁端(2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是:所述锁定轮(21)设置有卸力缝(2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是:所述锁定轮(21)设置为四叶风车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是:所述锁定轮(21)设置为五叶风车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是:所述锁定轮(21)设置为六叶风车轮。
CN201521100273.XU 2015-12-25 2015-12-25 一种电子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24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00273.XU CN205224837U (zh) 2015-12-25 2015-12-25 一种电子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00273.XU CN205224837U (zh) 2015-12-25 2015-12-25 一种电子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24837U true CN205224837U (zh) 2016-05-11

Family

ID=55899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0027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24837U (zh) 2015-12-25 2015-12-25 一种电子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248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1020A (zh) * 2018-03-26 2018-09-21 厦门美科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电子锁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1020A (zh) * 2018-03-26 2018-09-21 厦门美科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电子锁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24837U (zh) 一种电子锁
CN207484777U (zh) 一种幕墙用拼装用亚克力板
CN20401151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
CN105926919A (zh) 可快速通过塔吊附臂的升降式脚手架
CN202645400U (zh) 防盗隐形纱窗
CN203129737U (zh) 一种锁具护板内移动装置
CN205531418U (zh) 一种电梯井平面防护架
CN204957513U (zh) 一种安全垃圾压缩处理设备
CN203559661U (zh) 卷闸门防撬锁具
CN211228985U (zh) 一种用于核岛结构的自锁装配式防屈曲支撑
CN203891915U (zh) 矿用无压风门
CN208731464U (zh) 一种可折叠周转钢管码放支架
CN105134061B (zh) 一种三辊闸机芯及应用其的三辊闸运行方法
CN206633769U (zh) 扣压式公交车快速逃生安全护栏
CN204502638U (zh) 新型过滤网组件
CN204264760U (zh) 一种用于智能物流存储柜门锁开合的机构
CN102889023B (zh) 锁具护板内移动装置
CN204343940U (zh) 一种防盗窗
CN205516169U (zh) 健腹轮哑铃
CN204760337U (zh) 一种防跳跃弹簧操作机构
CN103711090B (zh) 一种可移动插拔式活动防护栏
CN204384832U (zh) 安全支撑组件
CN208941457U (zh) 一种抗震床
CN204311807U (zh) 立体停车设备的机械式防坠装置
CN210828412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临边防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612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