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20805U - 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220805U CN205220805U CN201520965378.5U CN201520965378U CN205220805U CN 205220805 U CN205220805 U CN 205220805U CN 201520965378 U CN201520965378 U CN 201520965378U CN 205220805 U CN205220805 U CN 2052208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arm
- mentioned
- control structure
- stent
- slotted ey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该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包括侧臂支架,该侧臂支架的一端贯通结合有螺栓,而螺栓的另一端结合有螺母,以用于将侧臂安装到副车架上;在上述侧臂支架上形成至少一个断裂诱导部,以在车辆发生小面积重叠碰撞时,诱导上述侧臂提前断裂,从而使上述侧臂脱离侧臂支架而与车轮一同行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通过在连接侧臂的侧臂支架的前方部形成作为断裂诱导部的槽孔,从而在车辆发生小面积重叠碰撞时,诱导侧臂支架前方部提前断裂,以使侧臂从侧臂支架脱离而与车轮一同行动,因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乘客舱的车体变形量,使得乘客所受的冲击减少到最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在车辆发生小面积重叠碰撞时,可使侧臂与车轮一同行动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在行驶中与前方其他车辆或物体(下称“被撞体”)碰撞时减少车辆的损伤以及保护乘客,车辆上安装有各种前方碰撞安全装置。
现有的前方碰撞安全装置包括位于车辆的最前方并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保险杠、位于上述保险杠的后方并吸收通过保险杠传递的冲击能量的碰撞吸能盒(crashbox)等。
上述保险杠和碰撞吸能盒被安装并支撑于组成前方车体且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前纵梁(frontsidemember)上。
另外,上述前纵梁接收由上述保险杠或碰撞吸能盒传递的冲击能量,沿车辆的长度方向朝后方变形,藉以吸收冲击能量。
但是,在发生小面积重叠碰撞时,上述前纵梁不会沿长度方向变形,而是沿车辆的宽度方向朝内侧或外侧弯曲,因而不能正常发挥冲击吸收功能,上述被撞体会避开前纵梁而撞击车轮。
此时,车轮的侧臂是通过侧臂支架连接于副车架上的,与被撞体碰撞的车轮与侧臂(lateralarm)和侧臂支架一同行动而被推向车辆的后方,从而加重乘客舱的车体变形量,造成乘客伤害值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在车辆发生小面积重叠碰撞时,使上述侧臂脱离侧臂支架与车轮一同行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乘客舱的车体变形量,使得乘客所受的冲击减少到最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
该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包括侧臂支架,该侧臂支架的一端贯通结合有螺栓,而螺栓的另一端结合有螺母,以用于将侧臂安装到副车架上;
在上述侧臂支架上形成至少一个断裂诱导部,以在车辆发生小面积重叠碰撞时,诱导上述侧臂提前断裂,从而使上述侧臂脱离侧臂支架而与车轮一同行动。
另外,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中,
上述断裂诱导部包括形成于上述侧臂支架的前方部的槽孔。
另外,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中,
上述断裂诱导部包括以椭圆形状形成于上述侧臂支架的前方部的槽孔。
另外,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中,
上述断裂诱导部包括形成于上述侧臂支架的前方部的槽孔,该槽孔的内侧部的中央沿车辆的长度方向以半圆形状延伸。
另外,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中,
上述断裂诱导部包括形成于上述侧臂支架的前方部的槽孔,该槽孔的内侧部的上下部沿车辆的长度方向以顶点形式延伸。
另外,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中,
上述断裂诱导部的槽孔在上述侧臂支架的前方部沿车高方向形成。
另外,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中,
上述断裂诱导部的槽孔相对于紧固孔的直径在车高方向上形成得更长,上述紧固孔贯穿形成于上述侧臂支架,以利用螺栓和螺母紧固上述侧臂。
另外,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中,
在上述紧固孔与上述槽孔之间还形成有切开部,以在车辆发生小面积重叠碰撞时,通过上述断裂诱导部诱导上述侧臂支架提前断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通过在连接侧臂的侧臂支架的前方部形成作为断裂诱导部的槽孔,从而在车辆发生小面积重叠碰撞时,诱导侧臂支架前方部提前断裂,以使侧臂从侧臂支架脱离而与车轮一同行动,因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乘客舱的车体变形量,使得乘客所受的冲击减少到最低。
附图说明
下面的附图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时用来参考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受其限制。
图1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的侧臂设置于副车架上的状态的状态图。
图2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为示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的侧臂紧固孔中结合有螺栓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的工作状态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
1:车轮
3:副车架
5:侧臂
10:侧臂支架
11:紧固孔
13:切开部
20:断裂诱导部
21a、21b、21c、21d:槽孔
B: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而不受在此说明的实施例的限制。
为了更明确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与说明无关的内容,而且,在整个说明书中的相同或类似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记。
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任意表示了各构件的大小及厚度,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附图的限制,而且为了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及区域,放大示出了厚度。
另外,在下述详细说明中,将构件的名称用第一、第二等来加以区分是为了区分结构相同的构件,在下述说明中不受顺序的限制。
在说明书中,某个部分“包括”某个构件时,除非有明显相反的记载,否则表示还可包括其他构件,而不是排出其他构件。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单元”、“装置”、“部”、“部件”等术语是指完成至少一个功能或动作的概括性的构件单位。
图1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的侧臂设置于副车架上的状态的状态图。
首先,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可适用于侧臂支架10,该侧臂支架10用于将侧臂5安装于副车架3上。
此处,上述侧臂5与车轮1连接并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控制左右移动,以吸收车辆的震动,改善车辆的行驶性能。
而且,上述侧臂支架10用于将侧臂5连接于车体的副车架3上。
另外,上述侧臂5的一端安装于上述侧臂支架10而连接到副车架3上。即,上述侧臂5的一端设置于上述侧臂支架10,而螺栓B贯穿连接侧臂支架10与侧臂5的一端。
另外,在上述螺栓B的另一端拧合有螺母(未图示),将上述侧臂5连接于副车架3上。
具体而言,上述螺栓B从上述侧臂支架10的前方到后方贯穿连接上述侧臂5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不只适用于如上所述的用于连接上述侧臂5和副车架3的侧臂支架10,还可适用于连接在车轮1上并通过支架安装到副车架3上的各种结构的臂体。
图2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断裂诱导部20形成于上述侧臂支架10以诱导上述侧臂支架10提前断裂。
上述断裂诱导部20可以以各种形状形成在上述侧臂支架10上,而且可由沿车高方向以各种形状形成于上述侧臂支架10的前方部的槽孔21a、21b、21c、21d组成。
对于上述槽孔21a、21b、21c、21d的各自形状,将在下面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上述断裂诱导部20在上述侧臂支架10的前方部形成为槽孔21a。
具体而言,上述槽孔21a在上述侧臂支架10的前方部以长孔形状沿车高方向形成。
图3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上述断裂诱导部20在上述侧臂支架10的前方部形成为椭圆形状的槽孔21b。
具体而言,上述槽孔21b在上述侧臂支架10的前方部以椭圆形状沿车高方向形成。
图4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上述断裂诱导部20可由上述侧臂支架10的内侧部的中央沿车辆的长度方向以半圆形状延伸的槽孔21c构成。
具体而言,上述槽孔21c在上述侧臂支架10的前方部以长孔形状沿车高方向形成。
图5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上述断裂诱导部20可由如下的该槽孔21d构成,该槽孔21d在上述侧臂支架10的前方部,其内侧部的上下部沿车辆长度方向以顶点形式延伸。
具体而言,上述槽孔21d在上述侧臂支架10的前方部以长孔形状沿车高方向形成。
如上所述的上述断裂诱导部20的槽孔21a、21b、21c、21d在车辆发生小面积重叠碰撞时,诱导上述侧臂支架10提前断裂。
即,上述断裂诱导部20诱导上述侧臂支架10提前断裂,以使上述侧臂5的一端脱离侧臂支架10而与车轮1一同行动。
图6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的侧臂紧固孔中紧固有螺栓的状态的侧视图。
如上所述的上述断裂诱导部20的槽孔21a、21b、21c、21d相对于紧固孔11的直径可在车高方向上形成得更长,上述紧固孔11贯穿形成于上述侧臂支架10上,以利用螺栓B和螺母(未图示)连接上述侧臂5。
此处,在不会降低上述侧臂支架10的耐久性的范围内,对上述槽孔21a、21b、21c、21d的直径长度进行调节。
另外,在上述紧固孔11和上述槽孔21a、21b、21c、21d之间还形成有切开部13,以在车辆发生小面积重叠碰撞时,通过上述断裂诱导20部诱导上述侧臂支架10提前断裂。
另外,上述断裂诱导部20的槽孔21a、21b、21c、21d设置于侧臂支架10前方部。
即,在车辆发生小面积重叠碰撞时,撞击能量传递到侧臂支架10的前方,产生上述侧臂5在侧臂支架10上向后方旋转并推挤侧臂支架10的前方的杠杆现象。
因此,上述侧臂5使应力集中于侧臂支架10的前方部,因而为了利用应力集中使上述侧臂支架10提前断裂,将槽孔21a、21b、21c、21d设置于侧臂支架10的前方部。
图7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的工作状态的状态图。
如图7所示,上述侧臂5处于如下状态:一端安装于侧臂支架10并连接到副车架3,另一端与车轮1连接。
此时,如果车辆发生小面积重叠碰撞,则由于碰撞能量,上述侧臂支架10的前方沿碰撞能量的方向形成作用点,而上述侧臂支架10的后方形成支撑侧臂5的支点。
即,若上述侧臂支架10因车辆的小面积重叠碰撞而被推向后方,则上述侧臂5向车辆的后方旋转,产生侧臂5的前方推挤侧臂支架10的前方的杠杆现象。
进而,对于上述侧臂支架10,因车辆的碰撞能量和侧臂5的杠杆的力,应力集中于上述槽孔21a、21b、21c、21d和切开部13,从而槽孔21a、21b、21c、21d和切开部13使侧臂支架10的前方部尽快断裂。
因此,上述侧臂5从上述侧臂支架10脱离并与上述车轮1一同向车辆的后方移动。
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通过在安装侧臂5的一端的侧臂支架10的前方部形成作为断裂诱导部20的槽孔21a、21b、21c、21d,从而当车辆发生小面积重叠碰撞时,诱导侧臂支架10的前方部提前断裂,以使侧臂5从侧臂支架10脱离并与车轮1一同行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乘客舱的车体变形量,使得乘客所受的冲击减少到最低。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变形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包括侧臂支架,该侧臂支架的一端贯通结合有螺栓,而螺栓的另一端结合有螺母,以用于将侧臂安装到副车架上;
在上述侧臂支架上形成至少一个断裂诱导部,以在车辆发生小面积重叠碰撞时,诱导上述侧臂提前断裂,从而使上述侧臂脱离侧臂支架而与车轮一同行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断裂诱导部包括形成于上述侧臂支架的前方部的槽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断裂诱导部包括以椭圆形状形成于上述侧臂支架的前方部的槽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断裂诱导部包括形成于上述侧臂支架的前方部的槽孔,该槽孔的内侧部的中央沿车辆的长度方向以半圆形状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断裂诱导部包括形成于上述侧臂支架的前方部的槽孔,该槽孔的内侧部的上下部沿车辆的长度方向以顶点形式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断裂诱导部的槽孔在上述侧臂支架的前方部沿车高方向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断裂诱导部的槽孔相对于紧固孔的直径在车高方向上形成得更长,上述紧固孔贯穿形成于上述侧臂支架,以利用螺栓和螺母紧固上述侧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紧固孔与上述槽孔之间还形成有切开部,以在车辆发生小面积重叠碰撞时,通过上述断裂诱导部诱导上述侧臂支架提前断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5-0052199 | 2015-04-14 | ||
KR1020150052199A KR101673344B1 (ko) | 2015-04-14 | 2015-04-14 | 래터럴 암의 휠 거동 제어 구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220805U true CN205220805U (zh) | 2016-05-11 |
Family
ID=55895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965378.5U Active CN205220805U (zh) | 2015-04-14 | 2015-11-27 | 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1673344B1 (zh) |
CN (1) | CN20522080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16226A (zh) * | 2016-11-04 | 2018-05-11 | 本特勒汽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控制臂的车轮悬挂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572251B1 (en) * | 2018-05-22 | 2020-11-25 | Volvo Car Corporation | Front wheelhub assembly disconnection arrangement for a road vehic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320499B1 (ko) * | 1997-10-15 | 2002-05-13 | 이계안 | 자동차의전륜현가장치 |
JP4026815B2 (ja) * | 2002-09-06 | 2007-12-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サブフレームの取り付け構造 |
JP5329575B2 (ja) * | 2011-01-26 | 2013-10-3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車体前部 |
JP5949600B2 (ja) * | 2013-03-05 | 2016-07-06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2015
- 2015-04-14 KR KR1020150052199A patent/KR10167334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11-27 CN CN201520965378.5U patent/CN20522080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16226A (zh) * | 2016-11-04 | 2018-05-11 | 本特勒汽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控制臂的车轮悬挂系统 |
CN108016226B (zh) * | 2016-11-04 | 2021-03-19 | 本特勒汽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控制臂的车轮悬挂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673344B1 (ko) | 2016-11-07 |
KR20160122402A (ko) | 2016-10-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56013B (zh) | 机动车辆 | |
US8500191B1 (en) | Frangible connector for a vehicle | |
KR101898097B1 (ko) | 철도차량 연결기용 충격흡수장치 | |
CN203094189U (zh) | 一种汽车副车架的吸能结构 | |
EP3375649B1 (en) | An engine assembly | |
CN106536332A (zh) | 将发动机托架固定到车辆底板的可程序化断裂的固定装置 | |
CN205220805U (zh) | 侧臂的车轮行动控制结构 | |
US9586612B2 (en) | Steering gear box, front body for vehicle frame and method | |
CN102849121A (zh) | 一种乘员舱形状保持装置及安装有该装置的汽车 | |
CN204452340U (zh) | 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 | |
CN105313986B (zh) | 汽车仪表板横梁 | |
KR102567273B1 (ko) | 차량의 차체구조물 | |
KR101664042B1 (ko) | 차량의 프론트 사이드 멤버 | |
GB2329877A (en) | Vehicle subframe attached to a structure by non-frangible and frangible mountings | |
KR101855750B1 (ko) | 차체 보강 유닛 | |
EP3297892B1 (en) | Sub-frame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releasing a front section of the sub-frame | |
CN108137098B (zh) | 机动车辆的结构部件和包括该部件的前下部部段 | |
CN108349543B (zh) | 车辆和用于车辆的安全装置 | |
CN106697056B (zh) | 前置前驱汽车 | |
CN207416946U (zh) | 衬套支架 | |
CN203186260U (zh) | 一种汽车蓄电池固定结构 | |
US20200079432A1 (en) |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 |
JP4628813B2 (ja) | 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 |
GB2503095A (en) | Double crash box between front bumper and vehicle frame | |
CN203094192U (zh) | 可失效的副车架连接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