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12046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12046U
CN205212046U CN201520995202.4U CN201520995202U CN205212046U CN 205212046 U CN205212046 U CN 205212046U CN 201520995202 U CN201520995202 U CN 201520995202U CN 205212046 U CN205212046 U CN 205212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housing
hole
electric connector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952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952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12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12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120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一壳体,其上设有一挡止孔;一第二壳体,其上设有一扣持臂,所述扣持臂包括一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一侧侧向延伸的一延伸部,所述扣持臂扣持于所述挡止孔,所述挡止孔对应所述主体部设有一主孔,所述主孔挡止所述主体部位移,所述挡止孔对应所述延伸部设有一延伸孔,所述延伸孔挡止所述延伸部位移。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在所述第一壳体加工一所述挡止孔,在所述第二壳体加工一所述扣持臂即可使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的一壳体固定,简化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的构造,减少对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的破坏,加强所述电连接器对外界干扰的屏蔽效果。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两个壳体之间定位稳定且结构简单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两个壳体之间定位稳定且结构简单的电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第一壳体加工一挡止孔,在第二壳体加工一扣持臂,从而使两壳体之间定位稳定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一第一壳体,包覆所述绝缘本体前端,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一挡止孔,所述挡止孔包括一主孔及自所述主孔一侧侧向延伸的一延伸孔;一第二壳体,包覆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壳体且收容所述绝缘本体后端,所述第一壳体设有一扣持臂,所述扣持臂扣持于所述挡止孔,所述扣持臂包括对应所述主孔的一主体部及对应所述延伸孔的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自所述主体部一侧侧向延伸形成,所述主孔挡止所述主体部位移,所述延伸孔挡止所述延伸部位移。
进一步,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对应形成一90°夹角,所述主孔与所述延伸孔之间对应形成一90°夹角。
进一步,所述第二壳体包覆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后端外侧。
进一步,所述主体部依次包括一第一弯折、自所述第一弯折延伸的过渡段及一第二弯折,所述过渡段导引所述第二壳体装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外,所述第二弯折使所述延伸部平行于所述延伸孔。
进一步,所述挡止孔的数量为二,所述二挡止孔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壳体对应设有数量为二的所述扣持臂,所述二扣持臂对应扣持于所述二挡止孔。
进一步,所述挡止孔的数量为二,所述二挡止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壳体对应设有数量为二的所述扣持臂,所述二扣持臂对应扣持于所述二挡止孔。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凸出部,所述挡止孔对应所述凸出部及所述主体部设有一所述主孔,所述主孔及所述凸出部结合共同挡止所述主体部位移。
进一步,所述扣持臂自所述主体部另一侧侧向延伸一加固部,所述挡止孔对应所述加固部设有一加固孔,所述加固孔挡止所述加固部位移。
进一步,所述挡止孔侧向延伸一加强孔,所述加强孔与所述延伸孔对称设置,所述扣持臂的数量为二,所述二扣持臂具有数量为二的所述主体部及数量为二的所述延伸部,所述二主体部位于所述主孔内,其中一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延伸孔内,另一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加强孔内。
进一步,所绝缘本体具有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二主体部中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一所述挡止孔,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一所述扣持臂,通过所述挡止孔的所述主孔挡止所述扣持臂的所述主体部位移,通过所述挡止孔的所述延伸孔挡止所述扣持臂的所述延伸部位移,即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电连接器在所述第一壳体加工一所述挡止孔,在所述第二壳体加工一所述扣持臂即可使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的一壳体固定,简化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的构造,降低生产难度;同时减少对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破坏,加强电连接器对外界干扰的屏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绝缘本体1 第一壳体2 第二壳体3 扣持臂31
主体部311 延伸部312 挡止孔21 主孔211
延伸孔212 第一弯折3111 过渡段3112 第二弯折3113
加固部314 加固孔214 加强孔213 凸出部11
挡止部12 第一侧面111 第二侧面112 第三侧面121
接触面122 壁面22 墙面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是一种USB-TypeC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1;多个导电端子(未图示),固持于绝缘本体1;一第一壳体2,包覆所述绝缘本体1的前端;一第二壳体3,包覆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2的后端外侧且收容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端。为了描述方便,以下涉及上下左右时一律以图1为参照,其中所述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为前端,另一端为后端。
原则上所述第二壳体3为一体式,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3也可以是非一体式,所述第二壳体3设有一扣持臂31,所述扣持臂31包括一主体部311及自所述主体部311一侧侧向延伸的一延伸部312,在以下实施例中,原则上所述主体部311与所述延伸部312之间对应形成一90°夹角,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311与所述延伸部312之间也可对应形成其它角度的夹角。所述第一壳体2设有一挡止孔21,所述扣持臂31扣持于所述挡止孔21,所述挡止孔21对应所述主体部311设有一主孔211,所述主孔211挡止所述主体部311位移,所述挡止孔21对应所述延伸部312设有一延伸孔212,所述延伸孔212挡止所述延伸部312位移,相应地,所述主孔211与所述延伸孔212之间对应形成一90°夹角。
所述主体部311依次具有一第一弯折3111、一过渡段3112及一第二弯折3113,所述第一弯折3111使所述扣持臂31向所述第二壳体3内延伸,所述第二弯折3113使所述延伸部312平行于所述延伸孔212,所述过渡段3112自所述第一弯折3111延伸形成,具有导引所述第二壳体3装设于第一壳体2外的作用。
所述第一壳体2具有相对的二壁面22,所述第二壳体3具有相对的二墙面32。图1、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作为最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2的其中一所述壁面22上设有数量为一的所述挡止孔21,所述挡止孔21包括所述主孔211、所述延伸孔212及自所述主孔211侧向延伸的一加强孔213,所述加强孔213与所述延伸孔212对称设于所述主孔211两侧。
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一凸出部11及位于其后方的一挡止部12。所述凸出部11包括位于前端的一第一侧面111及位于后端的一第二侧面112,所述挡止部12包括与所述第二侧面112相对的第三侧面121及一接触面122。所述第一侧面111为斜面,用以导引所述绝缘本体1在对接方向上从后往前插入所述第一壳体2;所述第二侧面112及所述第三侧面121均垂直所述绝缘本体1的表面,所述第二侧面112抵靠所述主孔211的内壁,挡止所述绝缘本体1相对所述第一壳体2延对接方向向后位移,所述第三侧面121抵靠所述第一壳体后缘,挡止所述绝缘本体1相对所述第一壳体2延对接方向向前位移,所述接触面122贴靠所述第二壳体3的内表面,增加所述第二壳体3内表面与所述电连接其他构件在对接方向上的接触长度,防止所述第二壳体3翻转脱离所述电连接器的其他部件。
所述第二壳体3的其中一所述墙面32上,所述扣持臂31数量为二,所述二扣持臂31包括数量为二的所述主体部311及数量为二的所述延伸部312。所述二主体部311及所述凸出部11位于所述主孔211内,所述凸出部11位于所述二主体部311中间,所述凸出部11及所述主孔211结合共同挡止所述二主体部311位移,其中一所述延伸部312位于所述延伸孔212内,另一所述延伸部312位于所述加强孔213内。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扣持臂31、凸出部11及挡止孔21的数量和位置均不限于此。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挡止孔21具有所述主孔211及所述延伸孔212,所述凸出部11及所述扣持臂31位于所述挡止孔21内,所述扣持臂31包括所述主体部311及所述延伸部312,所述凸出部11及所述主体部311位于所述主孔211内,所述主孔211及所述凸出部11结合共同挡止所述主体部311位移,所述延伸部312位于延伸孔212内;或者,所述挡止孔21包括所述主孔211、所述延伸孔212及所述加强孔213,所述扣持臂31的数量为二,所述二扣持臂31具有数量为二的所述主体部311及数量为二的所述延伸部312,所述二主体部311位于所述主孔211内,其中一所述延伸部312位于所述延伸孔212内,另一所述延伸部312位于所述加强孔213内。
图4、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所述壁面22上对称设有数量为二的所述挡止孔21,其中一所述墙面32上对应设有数量为二的所述扣持臂31,所述二扣持臂31对应扣持于所述二挡止孔21。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所述第一壳体2的设有数量为一的所述挡止孔21,所述第二壳体3对应设有数量为一的所述扣持臂31,所述扣持臂31对应扣持于所述挡止孔21;或者,所述第一壳体2的所述二壁面22分别设有数量为一的所述挡止孔21,所述第二壳体3的所述二墙面32分别对应设有数量为一的所述扣持臂31,所述二扣持臂31对应扣持于所述二挡止孔21;或者,所述挡止孔21及对应的所述扣持臂31的数量为多个,位于所述电连接器的不同位置。上述扣持臂31及对应挡止孔21的数量和位置均不限于此。
图6、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3的其中一所述墙面32上设有数量为一的所述扣持臂31,所述扣持臂31包括所述主体部311、所述延伸部312及自所述主体部311另一侧侧向延伸的一加固部314,所述加固部314及所述延伸部312对称设于所述主体部311两侧。所述第一壳体2的其中一所述壁面22上对应设有数量为一的所述挡止孔21,所述挡止孔21包括所述主孔211、所述延伸孔212及对应所述加固部314自所述主孔211另一侧延伸的加固孔214。所述扣持臂31扣持于所述挡止孔21,所述主体部311位于所述挡止孔21的所述主孔211内,所述主孔211挡止所述主体部311位移,所述延伸部312位于所述挡止孔21的所述延伸孔212内,所述延伸孔212挡止所述延伸部312位移,所述加固部314位于所述加固孔214内,所述加固孔214挡止所述加固部314位移。上述扣持臂31及对应的挡止孔21的数量和位置均不限于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下列有益效果:
(1)所述主体部311包括所述第一弯折3111、所述过渡段3112及所述第二弯折3113,所述第一弯折3111使所述扣持臂31向所述第二壳体3内延伸,所述第二弯折3113使所述延伸部312平行于所述延伸孔212,如此,所述第一弯折3111与所述第二弯折3113使所述主体部311呈Z形布置,所述过渡段3112位于所述第一弯折3111及所述第二弯折3113的中间,该结构在所述第二壳体3延对接方向从后往前装设于所述第一壳体2外时起到导引的作用,此外,当所述过渡段3112位于所述主孔211内时,与所述挡止孔21的内壁抵靠,使所述第二壳体3侧向定位。
(2)所述第一壳体2具有一所述挡止孔21,所述第二壳体3具有一所述扣持臂31,通过所述挡止孔21的所述主孔211挡止所述扣持臂31的所述主体部311位移,通过所述挡止孔21的所述延伸孔212挡止所述扣持臂31的所述延伸部312位移,利用一所述挡止孔21及一所述扣持臂31,使得所述第二壳体3相对所述第一壳体2固定,简化所述第一壳体2及所述第二壳体3的构造,降低生产难度;同时减少对所述第一壳体2及所述第二壳体3的破坏,加强电连接器对外界干扰的屏蔽效果。
(3)如实施例一所述,进一步将所述凸出部11设于所述挡止孔21内,以避免所述第一壳体2再设置对应扣合结构的需要,简化所述第一壳体2的构造,降低生产难度。
(4)如实施例一所述,所述挡止部12位于所述第一壳体2外,其所述第三侧面121挡止所述绝缘本体1相对所述第一壳体2延对接方向向前位移,其所述接触面122贴靠所述第二壳体3的内表面,增加所述第二壳体3内表面与所述电连接其他构件在对接方向上的接触长度,防止所述第二壳体3在对接时翻转脱离其他构件,增加所述电连接器的稳定性。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
多个端子,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
一第一壳体,包覆所述绝缘本体前端,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一挡止孔,所述挡止孔包括一主孔及自所述主孔一侧侧向延伸的一延伸孔;
一第二壳体,包覆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壳体且收容所述绝缘本体后端,所述第一壳体设有一扣持臂,所述扣持臂扣持于所述挡止孔,所述扣持臂包括对应所述主孔的一主体部及对应所述延伸孔的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自所述主体部一侧侧向延伸形成,所述主孔挡止所述主体部位移,所述延伸孔挡止所述延伸部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对应形成一90°夹角,所述主孔与所述延伸孔之间对应形成一90°夹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覆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后端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一第一弯折及自所述第一弯折延伸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导引所述第二壳体装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一第二弯折,所述第二弯折使所述延伸部平行于所述延伸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孔的数量为二,所述二挡止孔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壳体对应设有数量为二的所述扣持臂,所述二扣持臂对应扣持于所述二挡止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孔的数量为二,所述二挡止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壳体对应设有数量为二的所述扣持臂,所述二扣持臂对应扣持于所述二挡止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凸出部,所述挡止孔对应所述凸出部及所述主体部设有一所述主孔,所述主孔及所述凸出部结合共同挡止所述主体部位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臂自所述主体部另一侧侧向延伸一加固部,所述挡止孔对应所述加固部设有一加固孔,所述加固孔挡止所述加固部位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孔侧向延伸一加强孔,所述加强孔与所述延伸孔对称设置,所述扣持臂的数量为二,所述二扣持臂具有数量为二的所述主体部及数量为二的所述延伸部,所述二主体部位于所述主孔内,其中一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延伸孔内,另一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加强孔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绝缘本体具有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二主体部中间。
CN201520995202.4U 2015-12-07 2015-12-07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5212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95202.4U CN205212046U (zh) 2015-12-07 2015-12-07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95202.4U CN205212046U (zh) 2015-12-07 2015-12-07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12046U true CN205212046U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49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95202.4U Active CN205212046U (zh) 2015-12-07 2015-12-07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1204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77503B2 (en) 2016-12-30 2019-01-08 Lotes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n insulator molded over front and rear shielding shells
CN110178274B (zh) * 2017-02-06 2021-03-0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屏蔽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77503B2 (en) 2016-12-30 2019-01-08 Lotes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n insulator molded over front and rear shielding shells
CN110178274B (zh) * 2017-02-06 2021-03-0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屏蔽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91368U (zh) 电连接器
CN204243350U (zh) 电连接器
CN204835012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204309Y (zh) 电连接器
CN204538364U (zh) 电连接器
CN203445293U (zh) 浮动式电连接器
CN105428860A (zh) 高速率插座连接器
CN204315842U (zh) 电连接器
CN105390853A (zh) 电连接器
CN104218344A (zh) 高速卡缘连接器及具有该高速卡缘连接器的高速卡缘连接器组件
CN205790740U (zh) 电连接器
CN106684618B (zh) 电连接器
CN204947184U (zh) 电连接器
CN104733923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3579796B (zh) 音频连接器
CN205212046U (zh) 电连接器
CN204103108U (zh) 电连接器
CN205452597U (zh) 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203466343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5452701U (zh) 电连接器
CN204243358U (zh) 插头连接器及与其对接的插座连接器
CN204947244U (zh) 电连接器
CN204947179U (zh) 电连接器
CN204720615U (zh) 一种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CN103746201A (zh) 高频数据插头和电子配线线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