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06534U - 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06534U
CN205206534U CN201520948739.5U CN201520948739U CN205206534U CN 205206534 U CN205206534 U CN 205206534U CN 201520948739 U CN201520948739 U CN 201520948739U CN 205206534 U CN205206534 U CN 205206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piece
base plate
locker
drive division
h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487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国才
王美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487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06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06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06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和车辆,所述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包括:锁销、底板、第一锁止件、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二锁止件与所述底板可转动地相连,且所述第二锁止件上设有用于锁止所述锁销的一级锁钩且和所述第二锁止件可选择性地锁止;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相对所述底板可转动且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适于驱动所述第一锁止件以使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第二锁止件解锁,且所述第二驱动部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第二锁止件解锁后适于驱动所述第二锁止件以使所述锁销从所述一级锁钩脱离。本实用新型锁扣装置,底板可以重复使用,锁扣装置可以更快地解除对引擎罩的一级锁止,且引擎罩的锁扣装置的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和设置有该锁扣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引擎罩通常位于车辆的前侧,用于遮盖机舱,在引擎罩完全锁定的状态下,引擎罩与引擎罩下面的坚硬点(例如车身)之间的间隙较小。在发生碰撞时,如果引擎罩完全锁定,那么引擎罩与这些坚硬点之间的缓冲小,会对行人造成的伤害大。
进一步地,发明人发现对于设置有行人安全气囊的车辆,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行人安全气囊从引擎罩的后端展开,如果只是抬升引擎罩的后端且引擎罩的前端被完全锁止,引擎罩的后端的间隙较小,不利于行人安全气囊的完全展开,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响应速度快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引擎罩的锁扣装置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包括:锁销,所述锁销适于与所述引擎罩相连;底板,所述底板适于与车身相连;第一锁止件,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底板可转动地相连;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二锁止件与所述底板可转动地相连,且所述第二锁止件上设有用于锁止所述锁销的一级锁钩,所述第一锁止件和所述第二锁止件可选择性地锁止;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相对所述底板可转动且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适于驱动所述第一锁止件以使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第二锁止件解锁,且所述第二驱动部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第二锁止件解锁后适于驱动所述第二锁止件以使所述锁销从所述一级锁钩脱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通过驱动件的转动来驱动锁扣装置一级解锁,且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的运动行程较短,可以避免由于第一驱动部的行程过大而损坏底板或其它零部件,底板可以重复使用,锁扣装置可以更快地解除对引擎罩的一级锁止,且引擎罩的锁扣装置的结构紧凑,便于安装。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拨叉,所述拨叉的两个分叉分别构造为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
可选地,所述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还包括:致动器;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连接在所述致动器与所述驱动件之间,以使所述致动器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驱动件转动。
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所述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件上;齿杆,所述齿杆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致动器与所述齿杆相连以驱动所述齿杆移动。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为气体发生器,所述齿杆为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推杆。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部被构造成在所述驱动部转动至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第二锁止件解锁时止抵所述第二锁止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锁止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底板可转动地相连,且所述本体部上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二锁止件上的第二锁止面锁止的第一锁止面;锁止臂,所述锁止臂从所述本体部向与所述本体部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锁止臂适于与所述第一驱动部止抵。
可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本体部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以适于通过止抵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两个侧壁止挡所述本体部;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设在所述底板上以适于止挡所述第二锁止件。
可选地,所述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二锁止件与所述底板之间,以使所述第一锁止件锁止所述第二锁止件。
可选地,所述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还包括:限位板;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依次穿过所述限位板、所述第一锁止件和所述底板以使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底板可转动地相连;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依次穿过所述限位板、所述第二锁止件和所述底板以使所述第二锁止件与所述底板可转动地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二锁止件的至少部分期间内,所述第一驱动部不驱动所述第一锁止件。
可选地,所述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还包括:第三锁止件,所述第三锁止件与所述底板可转动地相连,且所述第三锁止件上设有二级锁钩,所述第三锁止件被构造成在所述锁销脱离所述一级锁钩时,所述二级锁钩可选择性地锁止所述锁销。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引擎罩;车身;传感器;锁扣装置,所述锁扣装置为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且所述锁销与所述引擎罩相连,所述底板与车身相连,所述驱动件根据所述传感器的信号可选择性地相对所述底板转动。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锁扣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件驱动第一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锁止件与第二锁止件锁止的状态,未示出第二弹性件);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锁销从一级锁钩脱离的状态,未示出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
附图标记:
锁扣装置100,
第一锁止件110,本体部111,第一锁止面112,第一销轴113,锁止臂114,凸起1141,缆线安装部115,第一限位槽116,
第二锁止件120,一级锁钩121,第二锁止面122,第二销轴123,限位板124,挡块125,
第三锁止件130,二级锁钩131,扳手132,销134,弹簧垫135,
驱动件140,第一驱动部141,拨叉142,拨叉轴1421,第二驱动部143,
底板150,第一限位件151,第二限位件152,套管安装槽153,
第一弹性件161,第二弹性件162,第三弹性件163,
致动器170,传动组件171,齿轮172,齿杆173,止位销174,键175,
锁销1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首先参照图1-图7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100,如图1-图7所示,引擎罩的锁扣装置100包括锁销180、底板150、第一锁止件110、第二锁止件120和驱动件140。
其中,锁销180适于与引擎罩相连,可选地,锁销180适于设在引擎罩的前端。底板150适于与车身相连,可选地,底板150适于设在车身的前端,且底板150可以位于车辆的机舱内。
第一锁止件110与底板150可转动地相连,第二锁止件120与底板150可转动地相连,第一锁止件110和第二锁止件120可选择性地锁止,第二锁止件120上设有一级锁钩121,一级锁钩121用于锁止锁销180,在一级锁钩121勾住锁销180时,引擎罩被锁扣装置100锁止在车身上。
驱动件140相对底板150可转动,且驱动件140包括第一驱动部141和第二驱动部143,第一驱动部141适于驱动第一锁止件110以使第一锁止件110与第二锁止件120解锁,第二驱动部143被构造成在第一锁止件110与第二锁止件120解锁后适于驱动第二锁止件120以使锁销180从一级锁钩121脱离。
可以理解的是,在初始位置,第一锁止件110与第二锁止件120锁止,以限制第二锁止件120的转动,使锁销180被一级锁钩121锁止。在车辆遇到紧急状况时,驱动件140被触发以转动,其中,第一驱动部141先驱动第一锁止件110转动,且第一锁止件110至少转动至第一锁止件110与第二锁止件120解锁。在第一锁止件110与第二锁止件120解锁后,第二驱动部143才驱动第二锁止件120转动,且第二锁止件120至少转动至锁销180从一级锁钩121脱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100,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形式的第一驱动部141与第二驱动部143,通过驱动件140的转动来驱动锁扣装置100一级解锁,且第一驱动部141和第二驱动部143的运动行程较短,可以避免由于第一驱动部141的行程过大而损坏底板150或其它零部件,底板150可以重复使用,锁扣装置100可以更快地解除对引擎罩的一级锁止,且引擎罩的锁扣装置100的结构紧凑,便于安装。
可选地,如图1-图7所示,第一锁止件110可以通过第一销轴113与底板150可转动地相连,第二锁止件120可以通过第二销轴123与底板150可转动地相连。
优选地,引擎罩的锁扣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限位板124。第一销轴113可以依次穿过限位板124、第一锁止件110和底板150以使第一锁止件110与底板150可转动地相连。第二销轴123可以依次穿过限位板124、第二锁止件120和底板150以使第二锁止件120与底板150可转动地相连。
通过设置限位板124,增强了第一锁止件110和第二锁止件120与底板150安装强度,可以防止锁销180将第二锁止件120顶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6所示,驱动件140可以包括拨叉142,拨叉142的两个分叉可以分别构造为第一驱动部141和第二驱动部143,可选地两个分叉相对设置。也就是说,拨叉142的两个分叉可以分别用于驱动第一锁止件110和第二锁止件120,由此,驱动件140的运动行程短,且锁扣装置100的结构小巧。
可选地,拨叉142可以设在第一锁止件110与第二锁止件120的下方,且靠近第二锁止件120的一侧。
可选地,拨叉142可以构造为大体“U”型、“V”型或“Y”型等形状,且拨叉142的转动轴线可以穿过拨叉142的中部,也就是转动轴线可以穿过拨叉142的两个分叉的连接处。
具体地,如图1所示,拨叉142上可以设有拨叉轴1421,拨叉轴1421可以设置在拨叉142的两个分叉的连接处,拨叉142可以通过拨叉轴1421可转动地连接在底板150上。
优选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锁扣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致动器170和传动组件171,其中,传动组件171可以连接在致动器170与驱动件140之间,以使致动器170可以通过传动组件171驱动驱动件140转动。
也就是说,致动器170可以提供驱动件140转动的动能,传动组件171用于将致动器170输出的动能传导给驱动件140。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传动组件171可以包括齿轮172和齿杆173。其中,齿轮172可以与驱动件140固定连接,即齿轮172与驱动件140可一起转动,齿杆173可以与齿轮172啮合,致动器170与齿杆173相连以驱动齿杆173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致动器170被触发以驱动齿杆173移动时,与齿杆173啮合的齿轮172转动,从而带动与齿轮172固定连接连的驱动件140转动。
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齿轮172可以构造为环形,环形的齿轮172可以套设在拨叉142的拨叉轴1421上,并通过止位销174和键175与拨叉轴1421固定连接。
当然,传动组件171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形式,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比如曲柄连杆机构等。
优选地,致动器170可以为气体发生器,齿杆173可以为气体发生器的推杆。也就是说,驱动件140可以通过气体发生器驱动,点爆气体发生器时,推杆可以移动以带动齿轮172转动。气体发生器的响应速度快,锁扣装置100可以快速解锁。
当然,致动器170还可以为其他装置,并不限于气体发生器,比如致动器170还可以为高速电动源、高压液力驱动源、高压气体蓄能装置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二驱动部143驱动第二锁止件120的至少部分期间内,第一驱动部141不驱动第一锁止件110。也就是说,在第一锁止件110转动至第一锁止件110与第二锁止件120解锁后,且在第二驱动部143驱动第二锁止件120的期间内,第一驱动部141不总是驱动第一锁止件11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驱动部141驱动第一锁止件110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使第一锁止件110解除对第二锁止件120的锁止,在第二驱动部143驱动第二锁止件120的期间,如果第一驱动部141继续转动会耗费致动器170的能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影响第二驱动部143对第二锁止件120的驱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100,第一驱动部141驱动第一锁止件110转动的时间较少、行程较短,可以避免由于第一驱动部141的行程过大而损坏底板150或其它零部件,底板150可以重复使用,且耗能更少,第二驱动部143驱动第二锁止件120效率更高,锁扣装置100可以更快地解除对引擎罩的一级锁止。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143被构造成在驱动件140转动至第一锁止件110与第二锁止件120解锁时(第二驱动部143)止抵第二锁止件120。
换言之,在第一驱动部141驱动第一锁止件110转动至第一锁止件110与第二锁止件120解锁时,第二驱动部143刚好止抵第二锁止件120,在第一锁止件110与第二锁止件120锁止时,第二驱动部143与第二锁止件120间隔开,由此,可以缩短驱动件140在转动过程中的空行程,锁扣装置100的解锁效率更高。
如图3-图6所示,第一锁止件110可以包括本体部111和锁止臂114,本体部111与底板150可转动地相连,第一销轴113可以依次穿过限位板124、本体部111和底板150以使第一锁止件110与底板150可转动地相连,锁止臂114可以从本体部111向与本体部111垂直的方向延伸,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垂直为大体垂直,且锁止臂114适于与第一驱动部141止抵,比如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锁止臂114可以从本体部111向车辆的前方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驱动部141可以通过止抵锁止臂114以驱动第一锁止件110转动,由此,第一驱动部141与第一锁止件110的接触位置和第二驱动部143与第二锁止件120的接触位置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可以间隔开,可以防止第一驱动部141与第二驱动部143相互干扰。
具体地,如图2-图4所示,锁止臂114上可以设有朝向第一驱动部141突出的凸起1141,第一驱动部141可以通过止抵凸起1141以驱动第一锁止件110转动。
优选地,锁止臂114的凸起1141可以作光顺处理,以利于第一驱动部141驱动第一锁止件110。
如图2-图5所示,第二锁止件120上朝向第二驱动部143的一侧,可以设有挡块125,第二驱动部143可以通过止抵挡块125以驱动第二锁止件120。
如图4-图6所示,本体部111上可以设有第一锁止面112,第二锁止件120上可以设有第二锁止面122,第一锁止面112适于与第二锁止面122锁止以使第一锁止件110与第二锁止件120锁止。
可选地,第一锁止件110的本体部111和第二锁止件120可以均构造为板状。
如图4和图7所示,引擎罩的锁扣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一限位件151。第一限位件151可以设在底板150上,本体部111上可以设有第一限位槽116,第一限位件151可以位于第一限位槽116内以适于通过止抵第一限位槽116的两个侧壁止挡本体部111。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锁止面112与第二锁止面122锁止时,第一限位件151可以邻近第一限位槽116的一个侧壁,或者第一限位件151可以止抵第一限位槽116的该侧壁,以防止第一锁止件110在第一弹性件161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转动的角度过大。在锁销180从一级锁钩121脱离时,第一限位件151可以止抵或邻近第一限位槽116的另一个侧壁,以防止在紧急状况下第一锁止件110转动过度。
可选地,第一限位槽116的底壁可以构造为圆弧形,且第一锁止件110的转动轴线可以穿过该圆弧形的圆心。
如图5-图6所示,引擎罩的锁扣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二限位件152,第二限位件152可以设在底板150上以适于止挡第二锁止件120。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驱动件140驱动第二锁止件120转动至锁销180脱离一级锁钩121时,第二限位件152可以邻近第二锁止件120,第二锁止件120继续转动一个较小的角度即可止抵第二限位件152。由此,可以防止第二锁止件120转动过度。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弹性件161和第二弹性件162。其中,第一弹性件161可以弹性连接在第一锁止件110与底板150之间且第二弹性件162可以弹性连接在第二锁止件120与底板150之间,以使第一锁止件110锁止第二锁止件12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件161的弹性力使第一锁止件110有沿第一方向(比如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趋势,第二弹性件162的弹性力使第二锁止件120有沿第二方向(比如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趋势,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由此,在无外力的作用下,第一锁止件110可以与第二锁止件120相互锁止,在第一驱动部141驱动第一锁止件110时,第一锁止件110沿第二方向(比如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使第一锁止件110与第二锁止件120解锁,在第一锁止件110与第二锁止件120解锁后,第二驱动部143驱动第二锁止件120沿第二方向(比如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且在第二弹性件162的弹性力的辅助下,使锁销180迅速从一级锁钩121脱离,以迅速解除锁扣装置100对引擎罩的一级锁止。
可选地,第一弹性件161和第二弹性件162可以均为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引擎罩的锁扣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三锁止件130,第三锁止件130与底板150可转动地相连,且第三锁止件130上可以设有二级锁钩131,第三锁止件130被构造成在锁销180脱离一级锁钩121时,二级锁钩131可选择性地锁止锁销180。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三锁止件13可以通过销134和弹簧垫135与底板150可转动地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二级锁钩131可以设在一级锁钩121的上方,以在锁销180脱离一级锁钩121时被二级锁钩131勾住,防止引擎罩完全弹起,危及行人的安全。由此,引擎罩的锁扣装置100的安全性能更好。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三锁止件130上可以设有扳手132。需要完全开启引擎罩时,在锁销180脱离一级锁钩121的基础上,通过握持扳手132转动第三锁止件130,可以使锁销180脱离二级锁钩131,从而开启引擎罩。
可选地,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三锁止件130与底板15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第三弹性件163,第三弹性件163作为复位件,可以使第三锁止件130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可以保持在二级锁钩131朝下的状态。
可选地,第三弹性件163可以为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锁扣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手动解锁装置,手动解锁装置可以与第一锁止件110相连,手动解锁装置用于驱动第一锁止件110至少转动至第一锁止件110与第二锁止件120解锁。
具体地,手动解锁装置还可以包括缆线和套管,套管可以套设在缆线外,且套管可以与底板150相连,如图1所示,底板150上可以设有套管安装槽153,套管可以卡设在套管安装槽153内,如图3-图4所示,第一锁止件110的锁止臂114上可以设有缆线安装部115,缆线的一端可以与缆线安装部115相连。
在需要手动开启引擎罩时,只需拉动缆线,直至第一限位件151止抵第一限位槽116,即可使第一锁止件110与第二锁止件120解锁,第二锁止件120在第二弹性件162的弹性力作用下转动至锁销180脱离一级锁钩121,然后转动第三锁止件130,使锁销180脱离二级锁钩131,即可开启引擎罩。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100在车辆前部发生碰撞时的工作过程:
在初始位置,第一锁止件110在第一弹性件161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有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趋势,第二锁止件120在第二弹性件162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有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趋势,如图4所示,第一锁止件110的第一锁止面112与第二锁止件120的第二锁止面122相互咬合以锁止,以限制第二锁止件120的转动,使锁销180被一级锁钩121锁止。
车辆发生撞击时,设置在车辆前部的传感器(比如传感器可以安装在车辆的前保险杠上)检测到撞击信号,气体发生器(致动器170)可以响应传感器的信号以被点爆,如图6所示,气体发生器的推杆(齿杆173)移动以带动齿轮172和拨叉142转动,此时第一驱动部141止抵一锁止件110的凸起1141,第二驱动部143与第二锁止件120的挡块125间隔开。
气体发生器的推杆(齿杆173)在移动的过程中驱动拨叉14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5所示,第一驱动部141驱动第一锁止件11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在第一锁止件110转动至第一锁止面112与第二锁止面122解锁时,第二驱动部143开始止抵第二锁止件120。
如图7所示,气体发生器的推杆(齿杆173)继续移动的过程中,第一驱动部141继续驱动第一锁止件11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后与凸起1141脱离。
如图7所示,在第一锁止面112与第二锁止面122解锁时,气体发生器的推杆(齿杆173)继续向上移动,第二驱动部143可以驱动第二锁止件12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且在第二弹性件162的弹性力的辅助下,第二锁止件120可以迅速转动至锁销180从一级锁钩121脱离,以迅速解除一级锁钩121对引擎罩的锁止,使引擎罩的前端被抬起一定的距离。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100,通过将驱动件140构造为上述结构,第一驱动部141和第二驱动部143的运动行程较短,可以避免由于第一驱动部141的行程过大而损坏底板150或其它零部件,底板150可以重复使用,且第一驱动部141的耗能更少,致动器170的动能可以更多地用于驱动第二驱动部143,锁扣装置100可以更快地解除对引擎罩的一级锁止,且引擎罩的锁扣装置100的结构紧凑,占用的安装空间小。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如图1-图6所示,车辆包括引擎罩(图中未示出)、车身(图中未示出)、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锁扣装置100。其中,锁扣装置100为上述实施例描述的任一种引擎罩的锁扣装置100,且锁销180与引擎罩相连,底板150与车身相连,驱动件140根据传感器的信号可选择性地相对底板150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在车辆发生撞击时,锁扣装置100的响应速度快,可以快速解除对引擎罩的一级锁止,车辆的安全性能更高,且锁扣装置100的底板150可以重复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销,所述锁销适于与所述引擎罩相连;
底板,所述底板适于与车身相连;
第一锁止件,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底板可转动地相连;
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二锁止件与所述底板可转动地相连,且所述第二锁止件上设有用于锁止所述锁销的一级锁钩,所述第一锁止件和所述第二锁止件可选择性地锁止;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相对所述底板可转动且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适于驱动所述第一锁止件以使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第二锁止件解锁,且所述第二驱动部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第二锁止件解锁后适于驱动所述第二锁止件以使所述锁销从所述一级锁钩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拨叉,所述拨叉的两个分叉分别构造为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致动器;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连接在所述致动器与所述驱动件之间,以使所述致动器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驱动件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齿轮,所述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件上;
齿杆,所述齿杆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致动器与所述齿杆相连以驱动所述齿杆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为气体发生器,所述齿杆为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推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被构造成在所述驱动部转动至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第二锁止件解锁时止抵所述第二锁止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件包括:
本体部,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底板可转动地相连,且所述本体部上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二锁止件上的第二锁止面锁止的第一锁止面;
锁止臂,所述锁止臂从所述本体部向与所述本体部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锁止臂适于与所述第一驱动部止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
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本体部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以适于通过止抵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两个侧壁止挡所述本体部;
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设在所述底板上以适于止挡所述第二锁止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二锁止件与所述底板之间,以使所述第一锁止件锁止所述第二锁止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板;
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依次穿过所述限位板、所述第一锁止件和所述底板以使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底板可转动地相连;
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依次穿过所述限位板、所述第二锁止件和所述底板以使所述第二锁止件与所述底板可转动地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二锁止件的至少部分期间内,不驱动所述第一锁止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锁止件,所述第三锁止件与所述底板可转动地相连,且所述第三锁止件上设有二级锁钩,所述第三锁止件被构造成在所述锁销脱离所述一级锁钩时,所述二级锁钩可选择性地锁止所述锁销。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擎罩;
车身;
传感器;
锁扣装置,所述锁扣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擎罩的锁扣装置,且所述锁销与所述引擎罩相连,所述底板与车身相连,所述驱动件根据所述传感器的信号可选择性地相对所述底板转动。
CN201520948739.5U 2015-11-24 2015-11-24 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和车辆 Active CN205206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48739.5U CN205206534U (zh) 2015-11-24 2015-11-24 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48739.5U CN205206534U (zh) 2015-11-24 2015-11-24 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06534U true CN205206534U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44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48739.5U Active CN205206534U (zh) 2015-11-24 2015-11-24 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06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23021B (zh) 电动汽车底盘换电电池锁止机构
EP2946051B1 (en) Lock for a motor vehicle
JP5526004B2 (ja) 自動車用アクティブフードラッチシステム
CN101475014B (zh) 车钩及车钩防跳机构
JP6236678B2 (ja) 自動車ドアロック
CN105814269A (zh) 用于机动车的闭锁单元
JP2013527345A (ja) 車両の開閉式部分のための安全装置付きハンドル
KR20150126361A (ko) 자동차용 래치
CN103161360A (zh)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CN205224882U (zh) 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和车辆
CN205206534U (zh) 引擎罩的锁扣装置和车辆
CN104712196A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门闩装置
JP2008184079A (ja) 変速レバー機構
CN103287512B (zh) 用于车辆备胎的固定装置及具有该固定装置的车辆
CN203846896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
CN212027468U (zh) 一种用于锁止共享车辆的电池的开关机构以及用于共享车辆的智能锁和共享车辆
CN20436786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解锁机构
CN103786810A (zh) 用于电动车的遥控座桶锁
CN106740926B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列车的安全隔离装置
CN203701736U (zh) 一种锁芯不动的安全防盗锁
JP2012144110A (ja) パークロック構造
CN102108812B (zh) 车辆门锁系统
KR101028454B1 (ko) 자동차의 후드 리프트 장치
JP2009056973A (ja) 車両用フードの跳ね上げ装置
CN206297556U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列车的安全隔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