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06013U - 溢流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溢流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06013U
CN205206013U CN201521026751.7U CN201521026751U CN205206013U CN 205206013 U CN205206013 U CN 205206013U CN 201521026751 U CN201521026751 U CN 201521026751U CN 205206013 U CN205206013 U CN 205206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flow
partition wall
weir
pipe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267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龙
胡世琴
唐群
王碧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267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06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06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06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溢流控制系统,至少包括溢流井、连通于所述溢流井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还包括从溢流井顶部向下延伸的第一隔墙,所述第一隔墙将所述溢流井分隔为底部贯通的合流制系统和溢流系统,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合流制系统内;所述溢流系统内设置有与河道连通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系统内还设置有第二隔墙,所述第二隔墙从所述溢流井底部向上延伸,所述第二隔墙的顶部设置有可在液压差的作用下自动调节高度的溢流堰,当溢流堰两侧的液压差较大时,雨污水从所述合流制系统流入所述溢流系统,并跨越所述溢流堰流入所述溢流管,从所述溢流管排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拦截污水中的颗粒污染物且不影响现有系统防汛减灾能力。

Description

溢流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溢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水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未经处理的合流制污水或雨水如果直接排入江河胡泊,将会对水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随着公众对城市水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排水系统的溢流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各种为防止溢流的控制系统也应运而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工程人员通常在排水系统的河道溢流口处设置溢流井,并通过在溢流井内设置高度固定的溢流堰来解决雨污水溢流污染的问题。
但是,上述结构的溢流井容易导致下述问题:
第一,由于初期雨水中污染物浓度较高,普通合流制污水中也混杂了各种污染物(尤其是颗粒污染物),当降雨量过大而产生溢流时,部分含有较高浓度污染物的雨水(或合流污水)未经处理即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水体污染,对下游水体水质及观感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高度固定的溢流堰的设置提升了管道系统的水位标高,如遇超强降雨可能造成内涝或者洪水灾害,降低了原系统防汛减灾能力。
第三,由于溢流堰的高度固定,当河道水位较高,溢流堰无法阻止河水倒灌,容易引起内涝或者洪水灾害,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究一种结构简单、可拦截污水中的颗粒污染物且不影响现有系统防汛减灾能力的溢流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拦截污水中的颗粒污染物且不影响现有系统防汛减灾能力的溢流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溢流控制系统,至少包括溢流井、连通于所述溢流井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还包括从溢流井顶部向下延伸的第一隔墙,所述第一隔墙将所述溢流井分隔为底部贯通的合流制系统和溢流系统,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合流制系统内;所述溢流系统内设置有与河道连通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系统内还设置有第二隔墙,所述第二隔墙从所述溢流井底部向上延伸,所述第二隔墙的顶部设置有可在液压差的作用下自动调节高度的溢流堰,当溢流堰两侧的液压差较大时,雨污水从所述合流制系统流入所述溢流系统,并跨越所述溢流堰流入所述溢流管,从所述溢流管排出。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溢流堰通过铰链设置于所述第二隔墙的顶部,当作用于所述溢流堰两侧的液压差大于所述铰链的设定力矩时,所述溢流堰在液压差的压力作用下绕所述铰链向远离所述第一隔墙的方向倾斜,且可随液压差的减小逐渐自动复位。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溢流堰的倾斜角度为0至90°。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墙与所述第二隔墙之间还设置有过滤格栅。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格栅倾斜或水平安装于所述第一隔墙与所述第二隔墙之间。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格栅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隔墙与所述溢流井底部之间。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溢流堰与所述铰链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设计,将溢流井分设为合流制系统和溢流系统,在进入溢流井的水量不大的情况下,雨污水通过出水管排入废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出,解决了雨污水直接排入江河胡泊污染水质的问题;当进入溢流井的雨污水较大时,溢流堰两侧的液压差较大,当液压差超过铰链的设定力矩时,溢流堰向远离第一隔墙的一侧倾斜,管道系统的水位标高随之降低,雨污水流经合流制系统、溢流系统,并越过溢流堰流入溢流管,从溢流管排出,从而在起截流作用的同时,不增加水位标高,避免降低原系统防汛减灾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设计,溢流堰只能单向倾斜,当作用于溢流堰两侧的压差低于铰链的设定力矩时,溢流堰自动回位,可以提高溢流堰堰顶的标高,有效防止河道水位倒灌现象的发生。同时,由于溢流堰可以自动回位,不需外加动力,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管理养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设计,由于在第一隔墙和第二隔墙之间设置有过滤格栅,过滤格栅可有效拦截雨污水中的颗粒污染物,截流的污染物可通过出水管排至污水处理厂,提高了下游的水质,节约了对水质管理养护的成本。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溢流井1,溢流井顶部11,溢流井底部12,进水管2,出水管3,第一隔墙4,过滤格栅5,第二隔墙6,溢流堰7,铰链8,溢流管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溢流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溢流井1、连通于溢流井1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3。
如图1所示,该系统还包括从溢流井顶部11向下延伸的第一隔墙4,第一隔墙4将溢流井1分隔为底部贯通的合流制系统A和溢流系统B,进水管2和出水管3设置于合流制系统A内。
如图2所示,溢流系统内设置有第二隔墙6,第二隔墙6从溢流井底部12向上延伸,第二隔墙6的顶部设置有可在液压差的作用下自动调节高度的溢流堰7。溢流系统内B还设置有与河道连通的溢流管9。
具体地,溢流堰7通过铰链8设置于第二隔墙6的顶部,当作用于溢流堰7两侧的液压差大于铰链8的设定力矩时,溢流堰7在液压差的压力作用下绕铰链8向远离第一隔墙4的方向倾斜,且可随压力的减小自动复位。也就是说,当溢流堰两侧的压力变化时,溢流堰的倾斜角度也随之变化,靠近第一隔墙的水位越高,溢流堰向下倾斜的角度越大,当溢流堰下降至水平方向时,其倾斜角度达到最大(即90°)。
因此,在进入溢流井的水量不大的情况下,雨污水通过出水管排入废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出,解决了雨污水直接排入江河胡泊污染水质的问题;当进入溢流井的雨污水较大时,溢流堰两侧的液压差较大,当液压差超过铰链的设定力矩时,溢流堰向远离第一隔墙的一侧倾斜,管道系统的水位标高随之降低,雨污水流经合流制系统、溢流系统,并越过溢流堰流入溢流管,从溢流管排出,从而在起截流作用的同时,不增加水位标高,避免降低原系统防汛减灾能力。
铰链的设定力矩的大小根据溢流堰两侧的水位差进行设定,具体值可以根据当地环境进行调整。当溢流堰两侧的水位差小于铰链的设定力矩时,溢流堰不旋转;当溢流堰两侧的水位差超过铰链的设定力矩时,溢流堰向远离第一隔墙的一侧倾斜,水位差越大,倾斜角度越大,直至达到90°。随着合流制系统内水位的下降,溢流堰两侧的液压差的减小,溢流堰逐渐向靠近第一溢流堰的方向回复,当溢流堰两侧的水位差小于铰链的设定力矩时,回到原始状态。
此外,上述结构设计中,溢流堰只能单向倾斜,当作用于溢流堰两侧的压差低于铰链的设定力矩时,溢流堰自动回位,可以提高溢流堰堰顶的标高,有效防止河道水位倒灌现象的发生。同时,由于溢流堰可以自动回位,不需外加动力,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管理养护成本。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溢流堰与所述铰链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为了有效拦截雨污水中的颗粒污染物,第一隔墙4与第二隔墙7之间还以倾斜或水平方式安装设置有过滤格栅5。过滤格栅5可以对雨污水中的颗粒污染物进行拦截,拦截的污染物可通过出水管3排至污水处理厂,提高了下游的水质,节约了对水质管理养护的成本。
作为优选,过滤格栅还可以垂直设置于第一隔墙与溢流井底部之间。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溢流控制系统,至少包括溢流井、连通于所述溢流井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溢流井顶部向下延伸的第一隔墙,所述第一隔墙将所述溢流井分隔为底部贯通的合流制系统和溢流系统,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合流制系统内;所述溢流系统内设置有与河道连通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系统内还设置有第二隔墙,所述第二隔墙从所述溢流井底部向上延伸,所述第二隔墙的顶部设置有可在液压差的作用下自动调节高度的溢流堰,当溢流堰两侧的液压差较大时,雨污水从所述合流制系统流入所述溢流系统,并跨越所述溢流堰流入所述溢流管,从所述溢流管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通过铰链设置于所述第二隔墙的顶部,当作用于所述溢流堰两侧的液压差大于所述铰链的设定力矩时,所述溢流堰在液压差的压力作用下绕所述铰链向远离所述第一隔墙的方向倾斜,且可随液压差的减小逐渐自动复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的倾斜角度为0至9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墙与所述第二隔墙之间还设置有过滤格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溢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格栅倾斜或水平安装于所述第一隔墙与所述第二隔墙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溢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格栅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隔墙与所述溢流井底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与所述铰链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CN201521026751.7U 2015-12-10 2015-12-10 溢流控制系统 Active CN205206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6751.7U CN205206013U (zh) 2015-12-10 2015-12-10 溢流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6751.7U CN205206013U (zh) 2015-12-10 2015-12-10 溢流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06013U true CN205206013U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43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26751.7U Active CN205206013U (zh) 2015-12-10 2015-12-10 溢流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060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4707A (zh) * 2015-12-10 2016-05-04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溢流控制系统
CN112112256A (zh) * 2020-10-01 2020-12-22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排水泵站防淤截污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4707A (zh) * 2015-12-10 2016-05-04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溢流控制系统
CN112112256A (zh) * 2020-10-01 2020-12-22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排水泵站防淤截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70904U (zh) 翻板式污水截流井
CN105714723B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处理和应用系统
CN207017395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湿地系统
CN204023750U (zh) 市政排水系统
CN105735449B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105780906B (zh) 一种分片弃流截污排放系统
CN209686564U (zh) 一种小型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
CN207392409U (zh) 一种多功能型截流井系统
CN103590484B (zh) 一种水力自动控制的跳越堰初期雨水截流井和截流方法
CN206360047U (zh) 一种土木工程中的环保型道路排水系统
CN205206013U (zh) 溢流控制系统
CN207003629U (zh) 一种污水处理分流井
CN208280268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203238699U (zh) 水力式雨水自动回收装置
CN110093966A (zh) 一种生物滞留设施溢流口结构
CN205530640U (zh) 雨污分流井
CN206529878U (zh) 一种市政排水社区雨水调蓄池
CN105544707A (zh) 溢流控制系统
CN111255042A (zh) 浮子自动控制初期雨水弃流的生态树池及工作方法
CN203559482U (zh) 一种水力自动控制的跳越堰初期雨水截流井
CN104005523B (zh) 一种平屋顶雨水调蓄装置及调蓄方法
CN206090797U (zh) 一体化截流井
CN205935164U (zh)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虹吸式排水过滤装置
CN205637033U (zh) 一种分片弃流截污排放系统
CN212294975U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溢流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