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03666U - 液体容器及液体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器及液体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03666U
CN205203666U CN201521107261.XU CN201521107261U CN205203666U CN 205203666 U CN205203666 U CN 205203666U CN 201521107261 U CN201521107261 U CN 201521107261U CN 205203666 U CN205203666 U CN 205203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ner housing
liquid container
sensor
body sk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072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永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072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03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03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03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容器及液体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液体容器,包括:壳体和用于检测所述壳体内液体剩余量的传感器;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入口和第一液体出口;所述内壳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液体出口相对设置有第二液体出口;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传感器检测液体的剩余量,并根据剩余量自动、及时的停止让气体进入容器,从而避免当液体剩余较少时,气体进入内壳体内,使液体中产生气泡。

Description

液体容器及液体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储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容器及液体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成产中,各行各业都会用到液体,例如,生产玩具、工艺礼品的过程中用到液体硅胶;生产家具等产品的过程中用到油漆;生产印刷电路板的过程中会用到光刻胶等。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液体,都会涉及到使用什么样的容器盛装、运输以及如何从容器中获取液体的问题,例如,生产印刷电路板中使用的光刻胶,要求光刻胶中不能存在气泡。
现有技术中用于盛装液体的液体容器,在液体容器内的液体快要用尽的时候,容易混入大量的气体,容易导致工艺缺陷,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容器及液体控制系统,以避免当液体剩余较少时,气体进入内壳体内,使液体中产生气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容器,包括:壳体和用于检测所述壳体内液体剩余量的传感器;
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
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入口和第一液体出口;
所述内壳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液体出口相对设置有第二液体出口;
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上述液体容器中,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内壁底部。
进一步地,上述液体容器中,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地,上述液体容器中,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外壁底部或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底部;所述液体容器内壳体的外壁上或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所述传感器的位置的材料是透明材料或者半透明材料。
进一步地,上述液体容器中,还包括输出管;
所述输出管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液体出口固定连接;
所述输出管的底部位于所述内壳体的底部,在所述气体入口有气体输入时,所述内壳体内液体经由所述输出管流出所述液体容器。
进一步地,上述液体容器中,,所述内壳体的底部外壁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撑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体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处理器和如上所述的液体容器;
所述液体容器中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液体容器中传感器向所述处理器输出剩余量指示信号,所述处理器接收该信号后通过控制器停止向所述液体容器内输入气体。
进一步地,上述液体控制系统中,还包括警报器:
所述警报器通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液体容器及液体控制系统,包括壳体和用于检测壳体内液体剩余量的传感器,其中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入口和第一液体出口,内壳体的顶部与第一液体出口相对设置有第二液体出口,传感器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传感器向处理器输出剩余量指示信号,处理器接收该信号后通过控制器停止从所述气体入口向所述外壳体内输入气体,避免所述内壳体内液体继续流出所述液体容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液体容器,容易导致液体内混入气泡的问题,实现了利用传感器检测液体的剩余量,并根据剩余量自动、及时的停止气体进入容器,从而避免当液体剩余较少时,气体进入内壳体内,使液体中产生气泡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容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容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容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容器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容器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
11—外壳体
111—气体入口
112—第一液体出口
12—内壳体
121—第二液体出口
122—凹槽
2—传感器
3—处理器
4—控制器
5—输出管
6—支撑块
7—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容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容器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可以包括:壳体1和用于检测壳体1内液体剩余量的传感器2。
其中,如图1所示,壳体1包括外壳体11和内壳体12,外壳体11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入口111和第一液体出口112,内壳体12的顶部与第一液体出口112相对设置有第二液体出口121,传感器2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液体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3、控制器4和液体容器。
如图3所示,液体容器中传感器2通过连接线与处理器3电连接,处理器3与控制器4电连接;液体容器中传感器2向处理器3输出剩余量指示信号;处理器3接收该信号后向控制器4输出相应的信号,控制器4接收相应的信号后停止向液体容器内输入气体。
具体地,随着液体容器中的液体流出,当液体容器中传感器2检测液体容器内液体的剩余量时,向处理器3输出剩余量指示信号;处理器3接收该剩余量指示信号后向控制器4输出相应的信号,控制器4接收相应的信号后控制用于向气体入口111输入气体的设备停止向外壳体11内输入气体,以避免液体容器内液体继续流出液体容器。
如图1所示,具体地,外壳体11的结构可以是分体式结构,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当外壳体11的结构为分体式结构时,其顶部可以打开,以便于当内壳体12内盛装的液体用完后,可以进行内壳体12的更换。
如图1所示,当气体,例如氮气,从外壳体11的气体入口111进入外壳体11后,外壳体11内的压力逐渐增大,当外壳体11内的压力大于外壳体11外的大气压力时,内壳体12内盛装的液体,例如光刻胶,就会从内壳体12的第二液体出口121沿着外壳体11的第一液体出口112溢出,传感器2对内壳体12内的液体剩余量进行检测,当内壳体12内的液体剩余量达到传感器2所在的位置时,传感器2向处理器3输出剩余量指示信号,处理器3接收该剩余量信号后,通过控制器4控制用于向气体入口111输入气体的设备停止向外壳体11内输入气体,以避免当内壳体12内的液体剩余量过少时,进入内壳体12的气体会融入液体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当停止从气体入口111向外壳体11内输入气体后,内壳体12中的液体不会流出,从而使得液体无法出现气泡。
例如,当液体容器内盛装的液体为光刻胶,且内壳体12内的液体剩余量达到传感器2所在的位置时,传感器2向处理器3发出剩余量指示信号,处理器3接收到剩余量信号后,通过控制器4控制用于向气体入口111输入气体的设备停止向外壳体11内输入气体,避免内壳体12内剩余的光刻胶中产生气泡。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传感器2设置在内壳体12的内壁底部。
如图1所示,例如,传感器2可以为对射式传感器或者反射式传感器等。
如图1所示,传感器2可以与外壳体11或内壳体12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支架与外壳体11或内壳体12连接。
如图1所示,传感器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或者,当传感器2使用对射式传感器时,传感器2的数量至少两个,且设置的位置需对称,以利于其中一个发射的信号可以被另一个接收到。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容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传感器2的位置可以设置在外壳体11的内壁底部。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传感器2设置在内壳体12的外壁底部,且液体容器内壳体12的外壁上或外壳体11的内壁上设置传感器2的位置的材料是透明材料或者半透明材料。
如图4所示,具体地,利用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的目的在于,能够使得传感器2发射的信号透过内壳体12,通过发射的信号在液体内和空气中的反射率不同的原理,对内壳体12内盛装的液体进行检测。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容器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还可以包括输出管5。输出管5的顶部与第一液体出口112固定连接;输出管5的底部位于内壳体12的底部,内壳体12内液体在气体入口111有气体输入时,内壳体12内液体经由输出管5流出液体容器。
如图5所示,具体地,设置输出管5的目的在于使得液体容器内的液体流出的更加容易,且流量与流速均可以控制,内壳体12的第二液体出口121与输出管5之间留有空隙,以利于外壳体11内充入的气体可以进入内壳体12中,使得在外壳体11内的压力大于外壳体11外的压力时,内壳体12内的液体从输出管5向外输出,输出管5的位置位于内壳体12的底部,可以使得内壳体12底部的液体能够尽量流出,减少内壳体12内盛装的液体的浪费,提高内壳体12内盛装的液体利用率。
图6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容器的第四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内壳体12的底部设置有凹槽122;输出管5的底部位于凹槽122内。液体容器内的液体流出时,由于输出管5的底部与内壳体12的底部有一定的距离,会使得内壳体12内的液体有残留,设置凹槽122的目的在于减少内壳体12内的液体残留,凹槽122的形状可以与输出管5底部的形状相匹配,最大程度上提高液体的利用率。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内壳体12的底部外壁与外壳体11的底部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撑块6。当凹槽122与外壳体11的底部内壁接触面积比较小的时候,内壳体12会出现不稳定的状况,例如,容易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内壳体12的底部外壁与外壳体11的底部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撑块6,支撑块6的高度与内壳体12远离外壳体11的底部内壁的距离相匹配,支撑块6至少有一个,优选双数倍数使用,且放置的位置对称。
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包括壳体1和用于检测壳体1内液体剩余量的传感器2,其中壳体1包括外壳体11和内壳体12,外壳体11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入口111和第一液体出口112,内壳体12的顶部与第一液体出口112相对设置有第二液体出口121,传感器2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传感器2向处理器3输出剩余量指示信号,所述处理器3接收该信号后通过控制器4停止从气体入口111向外壳体11内输入气体,避免内壳体12内液体继续流出液体容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液体容器,容易导致液体内混入气泡的问题,实现了利用传感器2检测液体的剩余量,并根据剩余量自动、及时的停止气体进入容器,从而避免当液体剩余较少时,气体进入内壳体12内,使液体中产生气泡的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液体控制系统,在上述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液体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液体控制系统还包括:警报器7。
如图3所示,警报器7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4连接。
具体地,随着液体容器中的液体不断流出液体容器,传感器2也在不断的进行检测,当液体容器中的液面下降至传感器2可以检测到的位置后,传感器2向处理器3发出告警提示信号,处理器3接收警示信号后向控制器4传输相应的信号,控制器4控制警报器7发出警示信号,例如告警提示音或告警灯亮起等方式,该告警信号用以提示用户需要进行内壳体12的更换,以便于使用其他内壳体12内盛装的液体继续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用于检测所述壳体内液体剩余量的传感器;
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
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入口和第一液体出口;
所述内壳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液体出口相对设置有第二液体出口;
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内壁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外壁底部或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底部;
所述液体容器内壳体的外壁上或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所述传感器的位置的材料是透明材料或者半透明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管;
所述输出管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液体出口固定连接;
所述输出管的底部位于所述内壳体的底部,在所述气体入口有气体输入时,所述内壳体内液体经由所述输出管流出所述液体容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底部外壁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撑块。
7.一种液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处理器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
所述液体容器中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液体容器中传感器向所述处理器输出剩余量指示信号,所述处理器接收该信号后通过控制器停止向所述液体容器内输入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报器,所述警报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CN201521107261.XU 2015-12-28 2015-12-28 液体容器及液体控制系统 Active CN205203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07261.XU CN205203666U (zh) 2015-12-28 2015-12-28 液体容器及液体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07261.XU CN205203666U (zh) 2015-12-28 2015-12-28 液体容器及液体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03666U true CN205203666U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41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07261.XU Active CN205203666U (zh) 2015-12-28 2015-12-28 液体容器及液体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036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4685A (zh) * 2016-07-15 2016-11-09 上海海事大学 基于plc和pc智能监控的油漆配料系统
CN113968425A (zh) * 2021-11-15 2022-01-25 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光刻胶储存容器及其储存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4685A (zh) * 2016-07-15 2016-11-09 上海海事大学 基于plc和pc智能监控的油漆配料系统
CN113968425A (zh) * 2021-11-15 2022-01-25 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光刻胶储存容器及其储存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03666U (zh) 液体容器及液体控制系统
CN104353307B (zh) 一种塑料造粒废气净化装置
CN206933101U (zh) 一种新型无人机用防荡药箱
CN209633260U (zh) 一种新型恒温恒湿陶瓷3d打印装置
CN204297143U (zh) 一种药瓶进药设备
CN203003080U (zh) 立式浇注轧辊装置
CN208670591U (zh) 一种二氧化碳储液罐
CN208377073U (zh) 一种植保无人机作业用药箱
CN207061962U (zh) 一种自动生产富氢水的装置
CN206140926U (zh) 一种3d打印机出料装置
CN203069229U (zh) 槽式手动设备的液位传感器感应系统
CN202642582U (zh) 一种塑料粒子储料罐的防溢料结构
CN206757194U (zh) Vr摄像头送风系统
CN214472638U (zh) 一种带有自动补水的盐雾腐蚀试验箱
CN204123401U (zh) 焊锡机器人控制盒
CN213792574U (zh) 一种用于生产漆包线的集中供气装置
CN204724140U (zh) 一种新型启普发生器
CN203829932U (zh) 一种气泡发生器
CN104310294B (zh) 自动计量液体灌装装置
CN104534608A (zh) 一种高压微雾加湿系统控制机组
CN209156253U (zh) 带警示功能的淋涂生产设备
CN104971928A (zh) 一种压力容器壳碱洗装置
CN106637277A (zh) 包含电磁阀驱动模块的光催化应用设备、光触媒催化剂应用设备
CN216879140U (zh) 一种石油化工助剂生产用自调控pH搅拌装置
CN207026166U (zh) 一种汽车后尾箱卷帘型材的挤压模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