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97757U - 安全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安全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97757U
CN205197757U CN201520978201.9U CN201520978201U CN205197757U CN 205197757 U CN205197757 U CN 205197757U CN 201520978201 U CN201520978201 U CN 201520978201U CN 205197757 U CN205197757 U CN 205197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tery supplement
supplement cup
gangbar
processing machine
bow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782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洪波
侯书刚
董希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hengyang Lif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hengyang Lif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hengyang Lif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hengyang Lif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782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97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97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9775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辅食杯;辅食杯盖;以及联锁机构,设置于所述辅食杯手柄内而具有为第一型面驱动部向上驱动的第一部分和为所述第二型面驱动部水平驱动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上端具有第一锁部,用于第一部分上行止点状态时对第二部分及辅食杯盖的锁定,且第一部分下行预定距离后脱锁;第二部分具有第二锁部,以在该第二部分位于初始位置时锁定第一部分,并在被第二型面驱动部分水平驱动预定距离后脱锁。依据上述结构可以防止误操作,使用更安全。

Description

安全食品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中的食品加工机技术领域,具体是安全性高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一种食材加工机,包括主机与辅食杯,所述主机中包含动力输出装置和蒸汽发生装置,诉述辅食杯中设置搅拌粉碎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与蒸汽通道相连,通过蒸汽通道将蒸汽导入辅食杯中对食物进行蒸熟,继而通过搅拌粉碎装置对食物进行粉碎,辅食杯上口部设置辅食杯盖,这种食材加工机一般具有合盖接通电源的安全装置,目的是防止未装辅食杯盖机启动机器,搅拌粉碎装置对人身造成伤害,但此种安全装置仍然存在安全隐患:一、机器工作过程中辅食杯盖能够被打开,一旦打开,电机虽然能够停止运转,但由于其本身具有的惯性,仍有一定可能导致搅拌粉碎装置割伤人;二、若在蒸煮过程中打开辅食杯盖,高温蒸汽对用户存在烫伤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食品加工机,可以防止误操作,使用更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食品加工机,包括:
主机,该主机上端具有辅食杯座和位于辅食杯座一侧的第一型面驱动部;
辅食杯,底部安装于所述辅食杯座,且所配的中空的辅食杯手柄在辅食杯周向的位置与所述型面驱动部相同;
辅食杯盖,配装于所述辅食杯,且该辅食杯盖具有与辅食杯手柄位置相应的第二型面驱动部;以及
联锁机构,设置于所述辅食杯手柄内而具有为第一型面驱动部向上驱动的第一部分和为所述第二型面驱动部水平驱动的第二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的上端具有第一锁部,用于第一部分上行止点状态时对第二部分及辅食杯盖的锁定,且第一部分下行预定距离后脱锁;
第二部分具有第二锁部,以在该第二部分位于初始位置时锁定第一部分,并在被第二型面驱动部分水平驱动预定距离后脱锁。
上述安全食品加工机,可选地,所述联锁机构包括对第一部分上行复位的第一复位部件和对第二部分水平驱动反向复位的第二复位部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为一设置在辅食杯手柄内并被辅食杯手柄上下导向的联动杆;所述第一复位部件为座端设置在辅食杯手柄上的第一弹簧。
可选地,联动杆与辅食杯手柄配合形成上下布设的移动副。
可选地,所述移动副构造为:
在联动杆上开有上下方向上的长条孔;
相应地,在辅食杯手柄上则设有与长条孔配合而在水平方向约束该长条孔并在上下方向导引该长条孔的导引块。
可选地,在联动杆上开有一上下布设的弹簧容腔;
一从辅食杯手柄本体垂直于弹簧容腔悬伸的限位块构成第一弹簧的弹簧座。
可选地,所述辅食杯盖与所述辅食杯的配装为旋转配装;
相应地,第二型面驱动部为驱动斜面;
所述第二部分为在辅食杯盖径向被导引的部件,且该第二部分的离心端为与所述驱动斜面配合的被驱动端,而将第二部分向心驱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复位部件为沿辅食杯盖径向设置的第二弹簧。
可选地,形成有驱动斜面的部分开有上盖限位槽;
相应地,在第一部分的上端具有与所述上盖限位槽配合而构成接插锁合结构的联动限位槽。
可选地,所述辅食杯与辅食杯座基于转动组配;
相应地,所述第一型面驱动部为一具有凸台导向斜面的凸台;
而第一部分的下端则具有与所述凸台导向斜面配合而被上下驱动的联动杆顶块。
依据本实用新型,所配置的联锁机构具有竖直移动的第一部分和水平移动的第二部分,基于前述的结构,而具有以下关系:第一部分上行能够对第二部分锁定,从而锁定辅食杯盖,相应地,第一部分上行基于辅食杯装在主机上;第二部分复位,则第一部分无法上行,相应地,第二部分复位基于辅食杯盖没有盖在辅食杯上。从而,基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这种关系,在辅食杯装在主机上时不能够打开杯盖,而在杯盖没有盖上时则不能将辅食杯装在主机上,从而不会出现背景技术中的误操作,使用安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安全食品加工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限位支架复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限位支架锁定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限位支架锁定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限位支架解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限位支架复位过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7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食品加工机第一实施例的相关图示,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说明书附图详述第一实施例,并围绕第一实施例建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可用技术手段、优选技术手段,以及推荐的较佳的技术手段。
应知,关于食品的粉碎,通常基于旋转粉碎,因而,在本实用新型中,有关于安全食品加工机主体结构上的径向、离心和向心是为粉碎机或者安全食品加工机的主轴所限定的,而不受例如辅食杯盖物理形状限制的参考系。
图1所示的一种安全的食材加工机的局部分解结构,其特别之处主要在图中的分解部分,且其基本结构包括位于下部的具有辅食杯座的主机1和底部安装于辅食杯座上的辅食杯2,辅食杯2具有辅食杯手柄21,辅食杯手柄21为中空结构,形成腔体,在该腔体内则设有联锁机构。
关于主机1与辅食杯2的配合为已知的配合,其配合方式及其中部件的传动关系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
与本实用新型特别之处有关的结构主要是主机1与辅食杯2的装配形式,常规地,主机1与辅食杯2具有两种装配关系,一种是辅食杯2直接座置在主机1上预制的辅食杯座上,依靠辅食杯的自重即辅食杯2与辅食杯座的型面配合即可获得稳定的结构。
另一种则是辅食杯2与辅食杯座之间存在辅助连接,一般是接插结构,接插结构又有两种,一种是对向接插,另一种是转动所实现的接插。
其中转动所实现的接插往往是部分螺纹结构、多头螺纹结构或者在辅食杯2的底部周向设有三到六段扇形凸环,凸环的厚度沿周向属于渐变结构。而在辅食杯座上则设有与扇形凸环相应的扇形的嵌槽,安装时,先让凸环避开嵌槽下放在嵌槽之间,转动辅食杯2旋入嵌槽,基于渐变的凸环厚度而将辅食杯2锁紧在辅食杯座上。
辅食杯2在主机1上的两种装配结构使辅食杯2在装到主机1上的过程中具备两个基本操作,一种是上下的移动,另一种则是转动。应知无论哪种,其运动形式被辅食杯2及主机1已知的装配结构所限定。
图1至图7是一种基于转动实现主机1与辅食杯2间装配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以转动为主要运动形式描述第一实施例,并辅助直线运动实现装配的实施例作为辅助说明,基于转动描述的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辅助描述的基础上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知晓在直线运动实现装配的食品加工机中联锁结构的配置方式。
辅食杯手柄21是辅食杯2的惯常设计,且可知,辅食杯手柄21通常为上下设置的耳型结构,那么对于两种装配关系的主机1和辅食杯2均需要传动来实现主机1与辅食杯盖3的关联,在结构上,藉由位于辅食杯手柄21容腔内的联锁机构实线关联。
辅食杯手柄21为有利于抓握,一般具备相对较大的横断面,因而,在构造腔体结构时,对其结构强度的减弱不会影响其作为手柄功能的实现。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满足联锁机构的装配设置,辅食杯手柄21是一个总成结构,其主要部分为作为主体的与辅食杯2固定连接的辅食杯手柄21,另一主要部分为图中所示的手柄盖5。
辅食杯手柄21为具有底和两侧壁的槽型结构,手柄盖5配装于槽型结构的槽口,而形成容腔,该容腔用于安装所述联锁机构,也可以安装该安全食品加工机的其他附件,甚至用于布设例如线缆。
辅食杯手柄21与手柄盖5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连接件实现连接,例如通过螺钉进行连接,而在一些实施例中,两者自身配有连接结构,例如在手柄盖5设置单边扣,而在辅食杯手柄21上设置单边扣的扣槽,实现扣合。
关于所述联锁机构,其包括锁部和传动部,锁部主要有两个,传动部的第一构成是上下传动,例如图2中所示的联动杆4。联动杆4被图2中所示的凸台11所驱动实现向上运动,而第一弹簧6则用于驱动端解除后的联动杆4的向下复位。
图1和图2中所示的联动杆4的基础结构为仿形辅食杯手柄21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联动杆4可选具有上下结构的两力杆,并在第一实施例中基于转动实现对其的向上驱动,而在第二实施例中采用直接的直线推动。
在第一实施例中,凸台11具有沿主机1周向设置的凸台导向斜面111,基于该凸台导向斜面111在主机1周向的不同位置,该凸台导向斜面111的支撑高度不一致,从而当基于转动实现辅食杯2与主机1的装配时,辅食杯手柄21与凸台导向斜面111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而导致竖直方向对应点的距离发生变化,实现转动到直线运动的转换,其原理与圆柱凸轮结构相类似。
于此,可替换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主机1的相应于辅食杯手柄21的位置设置部分圆柱凸轮结构。相应地,联动杆4构成凸轮机构的从动件。
联动杆4作为从动件,或者说被驱动件,为获得确定的运动,其需要被导向和限位。
一方面,联动杆4需要被上下限位,形成其工作行程的上止点和下止点,在如图1和2所示的容腔结构中,联动杆4的上下限位可以为容腔壁所直接限位。
另一个方面,联动杆4需要被导向,以获得确定的上下运动,由于联动杆4为杆性件,而在机械领域,杆性件的导向结构是最为简单的导向结构,常规的,基于轴孔配合的导向结构最为常见,且可以理解的,移动副是机械中的最基础的运动副,实现联动杆4上下运动的导向基于此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替换为机械领域对移动副的移动约束结构。
联动杆4的基本运动是上下运动,即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如图1和2所示的图面上的纵向的运动,被联锁的另一主要构件实现的是水平方向的运动,例如图4中所示的限位支架8,所实现的是图2中图面所示的横向运动,实质是辅食杯盖3的径向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在第一实施例中,其工作行程为在辅食杯盖3的径向方向上的工作行程,该工作行程的止点为离心侧止点和向心侧止点。受辅食杯手柄21容腔结构的限制,离心侧止点和向心侧止点的约束结构均可以构造为辅食杯手柄21的壁面,也可以辅助其他约束结构。
限位支架8既是约束联动杆4向上运动的构件,又是在既定的条件下的被限制件。
在下述结构中可见:联动杆4在辅食杯2装配在主机1上时为所述凸台11所驱动而上移,并在主机1与辅食杯2脱开后,由第一弹簧6反推而复位。
若限位支架8处于其工作行程的离心侧,此时限位支架8位于联动杆4向上行进的路径上,从而在限位支架8位于其工作行程的离心侧时,联动杆4上端被约束而无法上行,换言之,在此条件下,辅食杯2因联动杆4的干涉而不能正确的或者可靠的装配在主机1上。
再看限位支架8,为其配置驱动和复位两部分结构,其初始位置在其工作行程的离心侧,使用第二弹簧7进行保证,在不采用例如第二弹簧7的条件下,也可以采用其他弹性部件,或者直接采用手动复位。相等价的,如前所述的第一弹簧6也可以不设置,联动杆4基于自身重力复位。
在第一实施例中,限位支架8的工作行程是在辅食杯盖3径向方向上的行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行程还可以是辅食杯盖3切向的行程,为辅食杯盖3转动所驱动,因此,可以采用例如齿轮齿条机构实现转动与直线运动的转换。即将限位支架8的移动方向配置为辅食杯盖3的切向或与某一切向相平行的方向,限位支架8部分地被构成齿条,辅食杯盖3上设置与齿条相啮合的部分齿轮(又称扇形齿轮),在此条件下,其复位不需要额外的复位部件,只需要辅食杯盖3的反向转动就能够驱动限位支架8做向心运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辅食杯盖3做上下的盖的动作,基于此可以采用斜楔机构来实现运动转换,即将辅食杯盖3的上下运动转换成限位支架8的水平运动。
斜楔机构是机械领域的一种常用机构,是通过斜楔和滑块的配合使用,变垂直运动为水平运动或倾斜运动的机械机构。相适应地,限位支架8构造斜楔机构中的为滑块,而在辅食杯手柄21上再构造一个被垂直导向且具有向上复位功能的斜楔。这里的复位功能一般也采用弹簧来实现。
基于上述结构可知,斜楔的斜面即构成为相应的型面驱动部中的斜面。
联动离不开锁部,其中前述的限位支架8在离心侧时对联动杆4的约束构成一类锁,用于保证在辅食杯盖3没有盖上时,辅食杯2不能装在主机1上。另一类锁则用于保证在辅食杯2装在主机上时,辅食杯盖3不能被取下。
另一类锁所实现的是在转动辅食杯盖3用以取下的第一实施例中能够约束辅食杯盖3的转动,而在通过上下移动取下辅食杯盖3的第二实施例中则应当约束辅食杯盖3的上下运动。
在第一实施例中,联动杆4位于上行止点时,应当直接与辅食杯盖3配合形成约束,该种配合一方面由于联动杆4构造为杆性件,易于形成接插结构,通过上下的接插结构实现对辅食杯盖3转动的约束,类同于插销。
在一些实施例中,联动杆4的上端可以构造为挡销,联动杆4的上端或者附属结构在其位于上行止点时位于辅食杯盖3转动回程的路径上,构成挡销实现对辅食杯盖3的约束。
若辅食杯盖3是下行的运动形式,即前述的第二实施例中情形,由于联动杆4也是上下运动,在此条件下,需要附配其他结构用于辅食杯盖3的锁定,例如前述的斜楔机构,斜楔配置在联动杆4上,相应的滑块设置在辅食杯手柄21上,滑块构成插销,在辅食杯盖上设置插销孔。
基于前文的描述,联锁机构的基本构成已经比较清楚,其基本原理是若辅食杯盖3没有盖在辅食杯2上时,由于限位支架8的约束(也类同于挡销),联动杆4无法上行,而不能正确安装在主机1上;而如果杯盖3到位,则限位支架8向心运动到位,解除了对联动杆4的上行约束,而允许辅食杯2安装到主机1上;同时由于联动杆4的上行,联动杆4的上端又对辅食杯盖3形成了约束,使得其不能够脱开。基于此,有效的克服了背景技术中辅食杯盖3与主机1的无关联的缺陷,并因此使其使用安全性大大提高。
在图1-图7例示的结构中,所述限位支架8和联动杆4作为从动件,又作为锁部承载件,在被关联的主机1上设有凸台(实际构成斜楔机构的斜楔构件)1,在被关联的辅食杯盖3上则设有推板32(实际构成斜楔机构的斜楔构件),这些构件构成斜楔机构的滑块和斜楔。再基于联动杆4与限位支架8工作行程的交叉,以及联动杆4上止点状态对推杆32的约束实现安全食品加工机的联锁机构,从而实现主机1与辅食杯盖3的关联和基于上述原理的锁定和脱锁,以实现使用安全之目的。
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中,给予正常装配而实现的联锁也可以通过人为的干涉,例如,不盖上辅食杯盖3,人工推动限位支架8而解除对联动杆4上行的约束,但该种人为的接入并不表示上述联锁功能的丧失。
关于联动杆4,其自身结构及可替换结构,其约束结构、导向结构,其复位结构具体如下:
首先,如前所述,联动杆4的主体是杆性件,在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中,其含有随容腔结构或者说辅食杯手柄21结构上下两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结构,该结构不影响其作为上下运动构件的运动。
应当理解,锁定与脱锁一般都依赖于某些构件的行程来实现,但并不表示所需要的行程特别大。如前所述,辅食杯手柄为满足抓握的舒适,其断面相对比较大。可以理解的,联动杆4传动的力并不需要太大,基于理论力学关于机械结构的设计,其断面可以相对较小,在此条件下,容腔的空间满足在容纳联动杆4的条件下,仍然具备一定的空间裕度,该裕度能够满足其工作行程的设置。
为满足抓握,辅食杯手柄21通常为耳型结构,即含有竖直部分,也含有水平部分或者竖直向水平过渡或者倾斜的部分,例如图2中所示的结构,此结构在工作行程不大的应用中不会产生对工作行程的限制或者对可动件的过多干涉。
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联动杆4的下端设有一个向下延伸的联动杆顶块41,相应地,在辅食杯手柄21的下端开有用于对联动杆顶块41进行导向的过孔,该过孔构成对联动杆4的第一导向结构,也是竖直方向上联动杆4下止点的约束结构。
在辅食杯手柄21的中部设有两个螺钉9,这两个螺钉9可以是含有光杆段的螺钉,其中的光杆段用于导引,也可以是全螺纹结构,用于将套型件安装在辅食杯手柄21上,套型件的侧面用于导引。于此构成第二导向结构。
相应地,联动杆4相应于两个螺钉9开有两个长条孔44,两个螺钉9或者为螺钉9所固定的部件,例如套型件或方形件与长条孔44配合形成导引结构。
图1中,在辅食杯手柄21上相应于螺钉9设有螺钉孔,而螺钉孔被预设到辅食杯手柄21上形成的安装柱213上,使螺钉9具有比较长的接合长度,保证其安装可靠性。并且安装柱213对导向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安装柱213自身可以直接构造为导引结构。螺钉9仅用于装配。
进而,螺钉9还可以作为装配螺钉,用于联动杆4在辅食杯手柄21上的装配,螺钉头或者垫片等用于限位,不施加预紧力,从而不影响联动杆4的上下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导向结构的配置,并不需要螺钉9等结构的配置。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联动杆4作整体导引,若其竖直部分为圆柱结构,可以直接利用轴孔配合结构实现导引。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轨道副进行导引,例如矩形导轨副,燕尾槽导轨副,在联动杆4的竖直部分设置燕尾轨道面或者矩形轨道面,与设置在辅食杯手柄21上的燕尾槽轨道或者矩形轨道配合形成导引。
应知,在第一实施例和在第二实施例中,对联动杆4的导引精度要求均不需要太高,因此优选成本相对较低的导向结构。
附加地,在图1所示的上端,联动杆限位槽43的上侧还设有一个凸起,据此还可以形成第三导引结构,三个导引结构的配合实现联动杆4的平稳导引。
尤其是,由于斜楔机构会产生有害的分力,即传动所不需要的分力,该分力会产生附加载荷,影响传动,多点导引有利于消除或者减弱附加载荷的影响,避免局部摩擦过于剧烈而导致过早失效。
关于斜楔机构,会涉及到型面配合或者型面联接的问题,在机械领域,型面联接专指用于传递扭矩的一种连接,但在其他领域,型面泛指立体面、空间曲面等零部件的轮廓面、配合面,在本实用新型中,用于指面-面的接合和/或联接结构。
图1中,凸台11的右端上侧,配有凸台导向斜面111,为减少附加载荷,凸台导向斜面111的型面与联动杆顶块41运行轨迹的周廓在主机1的周向最好一致。
上面为斜楔配合的结构,也是第一实施例的优选结构,当主机1与辅食杯2之间的装配不需要依赖于转动实现连接时,例如直接放置通过接插或者仅仅是依赖于重力辅食杯座与辅食杯2的型面配合实现结合,即上下的装配结构,则联动杆4可以配置为顶杆,实现起来更容易。
关于联动杆4的复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利用其自重进行复位,而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则需要单独配备复位部件,在图1和2所示的结构中,复位部件采用压缩弹簧,即图中所示的第一弹簧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簧6还可以采用拉伸弹簧,与压缩弹簧相比,两者的弹簧座设置方位相反。
第一弹簧6可以设置在联动杆4的上端、下端或者中部,例如设置在下端时,设置在联动杆顶块41所在联动杆4面的相对面。设置在中部时,可以将第一弹簧6套装在联动杆4上,弹簧座则设置在辅食杯手柄21上。
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联动杆4的中部设有一个容纳孔,该容纳孔是一个竖直方向上的长条孔。相应于该容纳孔,在辅食杯手柄21上设有一个向外悬伸的限位块214,该限位块214一方面可以与容纳孔配合实现对联动杆4的辅助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又作为第一弹簧6的弹簧座。该第一弹簧6的下端用于支撑于容纳孔的下端,形成复位配置。
压缩弹簧属于容易失稳的部件,为了防止第一弹簧6在压缩过程中失稳,为其设置弹簧导柱,即图2中所示的第一弹簧导柱42,该第一弹簧导柱42设置在容纳孔的下端,向上伸长,第一弹簧6套在第一弹簧导柱42上,在其压缩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失稳。
关于限位支架8,其自身结构及可替换结构,其约束结构、导向结构,其复位结构具体如下:
限位支架8属于滑块类部件,也可以理解为直线运动副的移动部件,其导向也是基于直线运动副的导向,因而可以参考前面对联动杆4的描述的导向结构、复位结构等。
限位支架8的复位结构优选基于第二弹簧7的复位结构,同时为避免第二弹簧7的失稳,也为其配置弹簧导柱,例如图2上端所示的第二弹簧限位柱211,作为弹簧导柱的第二弹簧限位柱211可以设置在限位支架8,基于弹簧领域简单的要素转换,第二弹簧限位柱211还可以设置在辅食杯手柄21的相适应位置。
第二弹簧7受安装空间的限制,最好采用压缩弹簧,基于压缩弹簧的复位,限位支架8应处于被推的位置,因此,第二弹簧7应介于限位支架8与相应的弹簧座之间,其中的弹簧座即选定的相适应的在辅食杯手柄21上用于装置第二弹簧7的部位或者结构。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限位支架8具有限位支架导向斜面81,限位支架导向斜面81与辅食杯盖3所具有的推板32组成另一斜楔机构,推板32构成斜楔,限位支架8构成滑块,匹配装配。
图3-图7显示出了基于斜楔机构的限位支架8的运动形式,其中,图4表示的是辅食杯盖3转动到位的状态,图中的弧形箭头A表示辅食杯盖3的转动方向,图中的直线箭头B表示从动的限位支架8的移动方向。具体地,当辅食杯盖3旋转安装于辅食杯2时,推板32基于所构造的斜楔机构驱动限位支架8向辅食杯2中心方向运动,即向心运动,到达向心止点或者预留一定的裕度,即到达向心止点前,即消除限位支架8对联动杆4向上运动的约束,使联动杆4处于可被向上驱动的状态,从而能够将辅食杯2在主机1上安装到位。
进而,如图5所示,将辅食杯2在主机1上安装到位后,受凸台11的推动,联动杆8上行到位(到达上止点),呈现出图5所示的联动杆上行状态C,图5中联动杆4上端设置的联动杆限位槽43与上盖限位槽31接合,限制辅食杯盖3反向转动,或者说防止辅食杯盖3脱开。
进一步地,当需要辅食杯盖3反向拆卸时,就必然需要解除联动杆限位槽43对上盖限位槽31的限制。请参见说明书附图6,联动杆下行解锁的状态D,使联动杆限位槽43与上盖限位槽31完全脱开。然后沿图7中所示的逆时针的开盖方向E转动辅食杯盖3,至辅食杯盖3与限位支架导向斜面81完全脱开,限位支架8在第二弹簧7的压力下向辅食杯2的离心侧运动,即图7中所示的限位支架外移复位方向F。此时,限位支架8处于解锁状态,或者处于初始状态,该状态下会限制联动杆4向上运动。
基于前述的描述可知,联动杆4和限位支架8能够实现联锁,也就是辅食杯上盖3未旋转安装于辅食杯2时,将对联动杆4进行锁止,使联动杆4无法作向上运动,从而限定辅食杯2无法安装到主机1之上进行工作。
而当限位支架8被推杆32推送到位,即其处于工作状态,也就是辅食杯盖3旋转安装于辅食杯2时,联动杆4的上端的约束得以解锁,方可向上运动处于工作状态,辅食杯2方能安装于主机1之上,触发食材加工机安全开关装置,接通主机1电源进行工作。
相反,当食材加工机工作过程中,由于联动杆4上行到位,联动杆限位槽43与上盖限位槽31结合,防止辅食杯盖3反向转动,形成对辅食杯盖3的锁定,即食材加工机工作过程中无法打开辅食杯上盖3。只有当食材加工机工作停止,从主机1上反向旋转取下辅食杯2,联动杆4向下运动,联动杆限位槽43与上盖限位槽31脱开,而使工作状态解除,方能得以解锁,继而取下辅食杯盖3进行倾倒食物操作,保证了使用安全。
基于对第一实施例的描述,以及对第二实施例,以及所涉及技术手段的辅助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就能够知晓如何配置联动杆4以及限位支架8的锁定结构,从而实现联锁控制。

Claims (10)

1.一种安全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1),该主机(1)上端具有辅食杯座和位于辅食杯座一侧的第一型面驱动部;
辅食杯(2),底部安装于所述辅食杯座,且所配的中空的辅食杯手柄(21)在辅食杯(2)周向的位置与所述型面驱动部相同;
辅食杯盖(3),配装于所述辅食杯(2),且该辅食杯盖(3)具有与辅食杯手柄(21)位置相应的第二型面驱动部;以及
联锁机构,设置于所述辅食杯手柄(21)内而具有为第一型面驱动部向上驱动的第一部分和为所述第二型面驱动部水平驱动的第二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的上端具有第一锁部,用于第一部分上行止点状态时对第二部分及辅食杯盖(3)的锁定,且第一部分下行预定距离后脱锁;
第二部分具有第二锁部,以在该第二部分位于初始位置时锁定第一部分,并在被第二型面驱动部分水平驱动预定距离后脱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机构包括对第一部分上行复位的第一复位部件和对第二部分水平驱动反向复位的第二复位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为一设置在辅食杯手柄(21)内并被辅食杯手柄(21)上下导向的联动杆(4);所述第一复位部件为座端设置在辅食杯手柄(21)上的第一弹簧(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联动杆(4)与辅食杯手柄(21)配合形成上下布设的移动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副构造为:
在联动杆(4)上开有上下方向上的长条孔(44);
相应地,在辅食杯手柄(21)上则设有与长条孔(44)配合而在水平方向约束该长条孔(44)并在上下方向导引该长条孔(44)的导引块。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所述的安全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在联动杆(4)上开有一上下布设的弹簧容腔;
一从辅食杯手柄(21)本体垂直于弹簧容腔悬伸的限位块(214)构成第一弹簧(6)的弹簧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食杯盖(3)与所述辅食杯(2)的配装为旋转配装;
相应地,第二型面驱动部为驱动斜面;
所述第二部分为在辅食杯盖(3)径向被导引的部件,且该第二部分的离心端为与所述驱动斜面配合的被驱动端,而将第二部分向心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部件为沿辅食杯盖(3)径向设置的第二弹簧(7)。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安全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形成有驱动斜面的部分开有上盖限位槽(31);
相应地,在第一部分的上端具有与所述上盖限位槽(31)配合而构成接插锁合结构的联动限位槽(4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食杯(2)与辅食杯座基于转动组配;
相应地,所述第一型面驱动部为一具有凸台导向斜面(111)的凸台(11);
而第一部分的下端则具有与所述凸台导向斜面(111)配合而被上下驱动的联动杆顶块(41)。
CN201520978201.9U 2015-11-30 2015-11-30 安全食品加工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197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8201.9U CN205197757U (zh) 2015-11-30 2015-11-30 安全食品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8201.9U CN205197757U (zh) 2015-11-30 2015-11-30 安全食品加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97757U true CN205197757U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35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78201.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197757U (zh) 2015-11-30 2015-11-30 安全食品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97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66570A (zh) 安全食品加工机
CN106602351A (zh) 一种供电插接系统
CN108232789A (zh) 一种供电稳定的电源插接座装置
CN102401181B (zh) 防烫水龙头及饮水机
CN105178727A (zh) 智能锁
CN106654951B (zh) 一种电力抽屉式开关柜
CN106606291A (zh)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5197757U (zh) 安全食品加工机
CN210357413U (zh) 一种带搅拌机构的中草药粉碎装置
CN104188512A (zh) 电水壶
CN203871215U (zh) 高压环网柜五防联锁装置
CN110112671A (zh) 一种插拔式配电箱多功能联锁机构
CN205805217U (zh) 冰箱门锁装置
CN105442943B (zh) 自动锁
CN102843940B (zh) 用于烹饪器皿的、在轮毂中具有可伸缩的锁的枢转手柄
CN105534305B (zh) 一种具有安全锁的出水装置及饮水机
CN205963860U (zh) 一种食物处理器的盖合装置
CN208598226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用传动连接结构及食品加工机
CN203871216U (zh) 柜门和接地开关联锁装置
CN203892356U (zh) 转轴锁死装置
CN104712679B (zh) 由长臂扣件控制的啮合式离合器和食品加工机
CN207194625U (zh) 一种锁具离合器模块以及锁具
CN107012794B (zh) 一种桥梁施工设备
CN107130852A (zh) 一种智能门锁
CN201661154U (zh) 一种便捷机箱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41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