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94370U - 防爆控制电缆 - Google Patents

防爆控制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94370U
CN205194370U CN201520872400.1U CN201520872400U CN205194370U CN 205194370 U CN205194370 U CN 205194370U CN 201520872400 U CN201520872400 U CN 201520872400U CN 205194370 U CN205194370 U CN 205194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explosion
intraware
proof control
control cab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724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子元
郭永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Langxing Wire &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Langxing Wire &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Langxing Wire &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Langxing Wire &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724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94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94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943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爆控制电缆,包括:电缆外部组件以及包裹在电缆外部组件内的多组电缆内部组件,电缆外部组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的护套、镀锡铜线编制层、第一聚酯薄膜层、总屏蔽层和第二聚酯薄膜层;每组电缆内部组件均包括绝缘线芯以及包裹在绝缘线芯外的分屏蔽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爆控制电缆,包括电缆外部组件以及包裹在电缆外部组件内的多组电缆内部组件,电缆外部组件包括总屏蔽层,各组电缆内部组件包括分屏蔽层;一方面通过总屏蔽层对该防爆控制电缆整体加以总屏蔽,另一方面,通过分屏蔽层对各组电缆内部组件加以分屏蔽,从而防止电缆内、外因电磁干扰而产生的电流、达到电缆防爆的目的,提供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防爆控制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爆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
常用的多股导体线芯防爆电缆,一般包括6层保护层,由内而外分别为乙丙橡胶聚乙烯绝缘层、镀银镍丝屏蔽层、镀银铝带铠装层、聚全氟聚烯烃绝缘层、镀锌镍塑铜带复合包带层以及氯磺化聚乙烯护套层,该种电缆具有耐酸碱腐蚀、抗氧化以及防水防油、抗撕拉的特点。
但是,这种电缆的屏蔽效果差,容易由于电磁干扰产生电流,易爆,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控制电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缆的屏蔽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爆控制电缆,所述防爆控制电缆包括:电缆外部组件以及包裹在所述电缆外部组件内的多组电缆内部组件,所述电缆外部组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的护套、镀锡铜线编制层、第一聚酯薄膜层、总屏蔽层和第二聚酯薄膜层;
每组所述电缆内部组件均包括绝缘线芯以及包裹在所述绝缘线芯外的分屏蔽层。
进一步地,所述总屏蔽层的材质为铝聚酯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分屏蔽层的材质为铝聚酯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外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二聚酯薄膜层与所述总屏蔽层之间的第一地线。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电缆内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绝缘线芯与所述分屏蔽层之间的第二地线。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的材质为耐光热聚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的材质为125℃低烟无卤辐照聚烯烃。
进一步地,所述多组电缆内部组件包括15-25组电缆内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内部组件的组数为19组。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电缆内部组件中分别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所述绝缘线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爆控制电缆,包括电缆外部组件以及包裹在所述电缆外部组件内的多组电缆内部组件,所述电缆外部组件包括总屏蔽层,各组电缆内部组件包括分屏蔽层;一方面通过总屏蔽层对该防爆控制电缆整体加以总屏蔽,另一方面,通过分屏蔽层对各组电缆内部组件加以分屏蔽,从而防止电缆内、外因电磁干扰而产生的电流、达到电缆防爆的目的,提供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防爆控制电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电缆外部组件;20-电缆内部组件;
101-护套;102-镀锡铜线编制层;
103-第一聚酯薄膜层;104-总屏蔽层;
105-第二聚酯薄膜层;106-第一地线;
201-绝缘线芯;202-分屏蔽层;
203-第二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防爆控制电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爆控制电缆,如图1所示,所述防爆控制电缆包括:电缆外部组件10以及包裹在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内的多组电缆内部组件20,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的护套101、镀锡铜线编制层102、第一聚酯薄膜层103、总屏蔽层104和第二聚酯薄膜层105;每组所述电缆内部组件20均包括绝缘线芯201以及包裹在所述绝缘线芯201外的分屏蔽层202。
在本实施例中,电缆外部组件10共包括五层,五层依次包裹,其中,位于第一聚酯薄膜层103和第二聚酯薄膜层105之间的总屏蔽层104用于对该防爆控制电缆整体进行屏蔽,防止由于电磁干扰产生电流,防爆,提高该防爆控制电缆的安全性。
其中,多组电缆内部组件20位于第二聚酯薄膜层105内部,每组电缆内部组件20均包括绝缘线芯201和分屏蔽层202共两层,分屏蔽层202用于屏蔽各组电缆内部组件20,防止由于电磁干扰产生电流,防爆,提高该防爆控制电缆的安全性。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爆控制电缆,包括电缆外部组件10以及包裹在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内的多组电缆内部组件20,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包括总屏蔽层104,各组电缆内部组件20包括分屏蔽层202;一方面通过总屏蔽层104对该防爆控制电缆整体加以总屏蔽,另一方面,通过分屏蔽层202对各组电缆内部组件20加以分屏蔽,从而防止电缆内、外因电磁干扰而产生的电流、达到电缆防爆的目的,提供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爆控制电缆包括:电缆外部组件10以及包裹在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内的多组电缆内部组件20,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的护套101、镀锡铜线编制层102、第一聚酯薄膜层103、总屏蔽层104和第二聚酯薄膜层105;每组所述电缆内部组件20均包括绝缘线芯201以及包裹在所述绝缘线芯201外的分屏蔽层202。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总屏蔽层104的材质为铝聚酯薄膜。
聚酯薄膜(PET)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再经双向拉伸制成的薄膜材料。厚度一般为0.012mm。
聚酯薄膜通常为无色透明、有光泽的薄膜,机械性能优良,刚性、硬度及韧性高,耐穿刺,耐摩擦,耐高温和低温,耐化学药品性、耐油性、气密性和保香性良好,并且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因此,采用铝聚酯薄膜作为总屏蔽层104非常适合,不仅能够起到较好的屏蔽效果,还能够提高该防爆控制电缆的机械性能。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爆控制电缆包括:电缆外部组件10以及包裹在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内的多组电缆内部组件20,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的护套101、镀锡铜线编制层102、第一聚酯薄膜层103、总屏蔽层104和第二聚酯薄膜层105;每组所述电缆内部组件20均包括绝缘线芯201以及包裹在所述绝缘线芯201外的分屏蔽层202。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分屏蔽层202的材质为铝聚酯薄膜。
聚酯薄膜的特性在实施例2中已经描述过,此处不再赘述。
采用铝聚酯薄膜作为分屏蔽层202能够起到较好的屏蔽效果,并且能够提高该防爆控制电缆的机械性能。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爆控制电缆包括:电缆外部组件10以及包裹在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内的多组电缆内部组件20,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的护套101、镀锡铜线编制层102、第一聚酯薄膜层103、总屏蔽层104和第二聚酯薄膜层105;每组所述电缆内部组件20均包括绝缘线芯201以及包裹在所述绝缘线芯201外的分屏蔽层202。本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聚酯薄膜层105与所述总屏蔽层104之间的第一地线106,参见图1。第一地线106能将电缆外部组件10中由于电磁干扰产生的电流引入大地,防止电缆爆裂,提供安全性。
具体地,第一地线106的直径可以为7/0.2mm,即3.5mm。
实施例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爆控制电缆包括:电缆外部组件10以及包裹在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内的多组电缆内部组件20,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的护套101、镀锡铜线编制层102、第一聚酯薄膜层103、总屏蔽层104和第二聚酯薄膜层105;每组所述电缆内部组件20均包括绝缘线芯201以及包裹在所述绝缘线芯201外的分屏蔽层202。本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每组所述电缆内部组件2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绝缘线芯201与所述分屏蔽层202之间的第二地线203,参见图1。第二地线203能将电缆内部组件20中由于电磁干扰产生的电流引入大地,防止电缆爆裂,提供安全性。
具体地,第二地线203的直径可以为7/0.2mm,即3.5mm。
实施例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爆控制电缆包括:电缆外部组件10以及包裹在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内的多组电缆内部组件20,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的护套101、镀锡铜线编制层102、第一聚酯薄膜层103、总屏蔽层104和第二聚酯薄膜层105;每组所述电缆内部组件20均包括绝缘线芯201以及包裹在所述绝缘线芯201外的分屏蔽层202。本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护套101的材质为耐光热聚乙烯。护套101起到外部绝缘的作用,聚乙烯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护套101采用性能优异的聚乙烯,以减少介质泄露电流。
实施例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爆控制电缆包括:电缆外部组件10以及包裹在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内的多组电缆内部组件20,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的护套101、镀锡铜线编制层102、第一聚酯薄膜层103、总屏蔽层104和第二聚酯薄膜层105;每组所述电缆内部组件20均包括绝缘线芯201以及包裹在所述绝缘线芯201外的分屏蔽层202。本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护套101的材质为125℃低烟无卤辐照聚烯烃。电缆的护套101采用125℃低烟无卤辐照聚烯烃,以达到电缆耐热和环保要求。
实施例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爆控制电缆包括:电缆外部组件10以及包裹在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内的多组电缆内部组件20,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的护套101、镀锡铜线编制层102、第一聚酯薄膜层103、总屏蔽层104和第二聚酯薄膜层105;每组所述电缆内部组件20均包括绝缘线芯201以及包裹在所述绝缘线芯201外的分屏蔽层202。本实施例8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多组电缆内部组件20包括15-25组电缆内部组件20。电缆内部组件20的组数可根据需要设置,可以是两组、三组、及三组以上的等各种适合的数目。
实施例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爆控制电缆包括:电缆外部组件10以及包裹在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内的多组电缆内部组件20,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的护套101、镀锡铜线编制层102、第一聚酯薄膜层103、总屏蔽层104和第二聚酯薄膜层105;每组所述电缆内部组件20均包括绝缘线芯201以及包裹在所述绝缘线芯201外的分屏蔽层202。本实施例9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电缆内部组件20的组数为19组。如图1所示,19组电缆内部组件20形成三层,三层依次包裹,其中,最内层有一组电缆内部组件20;中间有六组电缆内部组件20,六组电缆内部组件20呈圆环形布置;最外层有十二组电缆内部组件20,十二组电缆内部组件20呈圆环形布置。
实施例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爆控制电缆包括:电缆外部组件10以及包裹在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内的多组电缆内部组件20,所述电缆外部组件10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的护套101、镀锡铜线编制层102、第一聚酯薄膜层103、总屏蔽层104和第二聚酯薄膜层105;每组所述电缆内部组件20均包括绝缘线芯201以及包裹在所述绝缘线芯201外的分屏蔽层202。本实施例10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每组所述电缆内部组件20中分别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所述绝缘线芯201,参见图1。两根所述绝缘线芯201的颜色可以不相同,以进行区分。
当防爆控制电缆包括19组电缆内部组件20,每组电缆内部组件20均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绝缘线芯201时,从第一组电缆内部组件20至第十九组电缆内部组件20,每组当电缆内部组件20的中的两根绝缘线芯201依次为白色和蓝色,红色和绿色,红色和白色,红色和蓝色,红色和黄色,红色和褐色,红色和橙黄,绿色和蓝色,绿色和白色,绿色和褐色,绿色和橙黄;绿色和黄色,黑色和橙黄,黑色和白色,黑色和绿色,黑色和蓝色,黑色和褐色,黑色和黄色。由此可见,没有颜色完全相同的两组电缆内部组件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爆控制电缆中的电缆外部组件10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耐光热聚乙烯护套,镀锡铜线编制层102,第一聚酯薄膜层103,铝聚酯薄膜总屏蔽层,第二聚酯薄膜层105。电缆外层由内到外的聚酯薄膜与铝聚酯薄膜总屏蔽层之间设有第一地线10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爆控制电缆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设置,可以是10m、20m、30m等各种尺寸。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爆控制电缆的直径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爆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外部组件以及包裹在所述电缆外部组件内的多组电缆内部组件,所述电缆外部组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的护套、镀锡铜线编制层、第一聚酯薄膜层、总屏蔽层和第二聚酯薄膜层;
每组所述电缆内部组件均包括绝缘线芯以及包裹在所述绝缘线芯外的分屏蔽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屏蔽层的材质为铝聚酯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屏蔽层的材质为铝聚酯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外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二聚酯薄膜层与所述总屏蔽层之间的第一地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电缆内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绝缘线芯与所述分屏蔽层之间的第二地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的材质为耐光热聚乙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的材质为125℃低烟无卤辐照聚烯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电缆内部组件包括15-25组电缆内部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内部组件的组数为19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电缆内部组件中分别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所述绝缘线芯。
CN201520872400.1U 2015-11-03 2015-11-03 防爆控制电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94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2400.1U CN205194370U (zh) 2015-11-03 2015-11-03 防爆控制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2400.1U CN205194370U (zh) 2015-11-03 2015-11-03 防爆控制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94370U true CN205194370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87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7240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94370U (zh) 2015-11-03 2015-11-03 防爆控制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943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13217A1 (de) * 2019-10-21 2021-04-28 Dräger Safety AG & Co. KGaA Eigensichere energieübertragungseinheit zur versorgung eines elektrogeräts mit erhöhter leistun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13217A1 (de) * 2019-10-21 2021-04-28 Dräger Safety AG & Co. KGaA Eigensichere energieübertragungseinheit zur versorgung eines elektrogeräts mit erhöhter leistung
US11563321B2 (en) 2019-10-21 2023-01-24 Dräger Safety AG & Co. KGaA Intrinsically safe energy transmission unit for supplying an electrical device with increased pow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94370U (zh) 防爆控制电缆
CN105139956A (zh) 一种交联聚乙烯防潮阻水工业电缆
CN207624400U (zh) 一种严酷环境下使用的长寿命耐强辐射仪表电缆
CN104867551A (zh) 一种采煤机引流软电缆
CN205194369U (zh) 防爆计算机电缆
CN204792127U (zh) 新型新能源汽车车载环保电缆
CN203850042U (zh) 一种圆形潜油泵电缆
CN204480785U (zh) 一种航空用铠装电力软电缆
CN202871374U (zh) 本安型计算机控制电缆
CN207624403U (zh) 一种严酷环境下使用的耐强辐射测量电缆
CN207909514U (zh) 一种耐强辐射的长寿命控制电缆
CN207302663U (zh) 一种严酷环境用低压电力电缆
CN203150240U (zh) 一种船舶和水上平台用计算机电缆
CN202940020U (zh) 一种汽车用油箱传感电缆
CN104409166A (zh) 圆整型车载通信控制复合电缆
CN105206325A (zh) 耐热轻型本安计算机软电缆及其制造工艺
CN104616816A (zh) 一种航空用铠装电力软电缆
CN204178808U (zh) 圆整型车载通信控制复合电缆
CN104282391A (zh) 车载通信控制复合电缆
CN204480793U (zh) 一种交联聚乙烯防潮阻水工业电缆
CN103943213A (zh) 一种防紫外线加强电缆
CN203746496U (zh) 一种航空用控制防护套电缆
CN204130254U (zh) 车载通信控制复合电缆
CN204130203U (zh) 一种防爆型本安控制电缆
CN204130253U (zh) 车载通信控制高屏蔽复合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

Termination date: 20181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