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87620U - 乘客输送设备及其梳齿板 - Google Patents

乘客输送设备及其梳齿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87620U
CN205187620U CN201520858832.7U CN201520858832U CN205187620U CN 205187620 U CN205187620 U CN 205187620U CN 201520858832 U CN201520858832 U CN 201520858832U CN 205187620 U CN205187620 U CN 205187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
recess
protuberance
groove
fish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588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市冈一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588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87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87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87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乘客输送设备及其梳齿板。该乘客输送设备具有移动体(102)、前沿板(105)、以及由本体(112)和复数个梳齿(114)组装而成的梳齿板(110)。在梳齿板的本体设有复数个槽(112b),在其槽壁设有凹部(312)。在梳齿设有与本体的凹部能够嵌合的凸部(314)。通过本体的凹部与梳齿的凸部相嵌合,可以使梳齿与本体组装到一起。梳齿与本体的嵌合强度调节在,使梳齿在通常使用的受力状态下不易从本体脱离,而当梳齿所受的外力接近可破坏梳齿的力时,本体或者梳齿或者该两者在嵌合部周围发生弹性形变,使梳齿能够脱离本体。据此,能够大幅度减少或完全避免梳齿的破损断裂,并防止破损的梳齿伤害乘客。

Description

乘客输送设备及其梳齿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等乘客输送设备,尤其涉及乘客输送设备的梳齿板。
背景技术
乘客输送设备通过环状连接、循环移动的移动体输送乘客。当乘客输送设备为自动扶梯时,所述移动体是梯级。当乘客输送设备为自动人行道时,所述移动体是踏板或输送带。通常在移动体的表面沿行进方向设有复数个齿槽。在移动体的出入口设有前沿板。在前沿板与移动体的交界处设有梳齿板,梳齿板具有复数个梳齿。梳齿板固定在前沿板,梳齿板的梳齿与移动体的齿槽相啮合,既可以去除移动体表面的异物,又可以防止乘客的脚夹在前沿板和移动体之间。梳齿一般使用易断裂的材料(例如,塑料、铝等)制成,以便当物体被夹在梳齿和移动体之间时可以解脱,从而保护移动体等乘客输送设备的其他部分。但是,即使有一个梳齿破损断裂,也需要更换整个梳齿板,这使维修需要花费高额的成本。
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9-84013公开了一种乘客输送设备的梳齿板。这种梳齿板由梳齿板本体和复数个梳齿组装而成。当有个别梳齿破损时,只要将破损的梳齿更换成新的梳齿即可,不需要更换整个梳齿板,从而降低维修成本。不过这个技术的思路依然是,当梳齿和移动体之间夹入物体、梳齿受到较大的力时,使梳齿破损断裂,从而使物体解脱,并保护乘客输送设备的其他部分。
但是,梳齿的断裂部分经常形成比较锋利的形状,在梳齿断裂的情况下继续使用乘客输送设备可能造成伤害乘客的严重事故。而事实上,由于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发现梳齿断裂等原因,使乘客输送设备在梳齿断裂的情况下继续运行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上述专利公报公开的梳齿板,如该公报的图4所示,在更换梳齿12时需要卸下盖压板13,更换后又需要重新安装盖压板13,使更换工序烦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梳齿破损断裂的梳齿板,以及具有这种梳齿板的乘客输送设备。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乘客输送设备,具有:环状连接,通过循环移动输送乘客,在其表面沿行进方向设有复数个齿槽的移动体;设置在所述移动体的出入口的前沿板;设置在所述前沿板与所述移动体的交界处,由本体和复数个梳齿组装而成的梳齿板。所述梳齿板固定在所述前沿板,所述梳齿与所述移动体的齿槽相啮合。在所述梳齿板的本体设有复数个用于插入所述梳齿的槽,在所述槽的槽壁设有凹部或凸部。在所述梳齿的后部设有与所述本体的凹部或凸部能够嵌合的凸部或凹部。所述梳齿的后部插入所述本体的槽,通过所述本体的凹部或凸部与所述梳齿的凸部或凹部相嵌合,使所述梳齿与所述本体组装到一起。所述梳齿与所述本体的嵌合强度调节在,使所述梳齿在通常使用的受力状态下不易从所述本体脱离,而当所述梳齿所受的外力接近可破坏梳齿的力时,所述本体或者所述梳齿或者该两者在嵌合部周围发生弹性形变,使所述梳齿能够脱离所述本体。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乘客输送设备的梳齿板由本体和复数个梳齿组装而成。在所述梳齿板的本体设有复数个用于插入所述梳齿的槽,在所述槽的槽壁设有凹部或凸部。在所述梳齿的后部设有与所述本体的凹部或凸部能够嵌合的凸部或凹部。所述梳齿的后部插入所述本体的槽,通过所述本体的凹部或凸部与所述梳齿的凸部或凹部相嵌合,使所述梳齿与所述本体组装到一起。所述梳齿与所述本体的嵌合强度调节在,使所述梳齿在通常使用的受力状态下不易从所述本体脱离,而当所述梳齿所受的外力接近可破坏梳齿的力时,所述本体或者所述梳齿或者该两者在嵌合部周围发生弹性形变,使所述梳齿能够脱离所述本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乘客输送设备的梳齿板由本体和复数个梳齿组装而成。这种组装通过本体的凹部(或凸部)与梳齿的凸部(或凹部)相嵌合而实现。由于梳齿与本体的嵌合强度调节在,使梳齿在通常使用的受力状态下不易从本体脱离,而当梳齿所受的外力接近可破坏梳齿的力时梳齿能够脱离本体的状态,所以,当由于某种原因梳齿受到较大的力时,梳齿在破损之前会从本体脱落,从而能够大幅度减少或完全避免梳齿的破损断裂,并防止破损的梳齿伤害乘客。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梳齿板的组装只需将梳齿的后部插入本体的槽,就可以通过本体的凹部(或凸部)与梳齿的凸部(或凹部)相嵌合而实现,操作简单、方便。当梳齿从本体脱落时,只需将脱落的梳齿重新插入本体的槽,就可以完成维修,不仅大幅度减少了维修的成本和负担,而且可以大幅度缩短维修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乘客输送设备的出入口的立体图。
图2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梳齿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3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梳齿板的本体与梳齿的结合部的结构。
图4是说明本实用新型梳齿板的梳齿与本体的装配过程的简略示意图。
图5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梳齿板受力状态的示意图。
图6简略地表示图5所示B-B面的剖视图。
图7简略地表示在梳齿板本体的凹部以及梳齿的凸部设置倾斜角的例子。
图8是简略地表示设置在本体的导线与设置在梳齿的导线连成一个整体导线的示意图。
图9是简略地表示复数个梳齿板的整体导线相连接并与检测装置形成回路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
100-自动扶梯、101-出入口、102-梯级、103-扶手栏板、104-扶手带、105-前沿板、110-梳齿板、112-本体、112a-本体侧面、112b-槽、112c-槽侧壁、114-梳齿、114a-梳齿前部、114b-梳齿后部、114c-梳齿侧面、116-螺栓孔、312-凹部、312a-梯形凹部、312b-矩形凹部、312c-台阶、314-凸部、314a-梯形凸部、314b-矩形凸部、314c-台阶、320-导线、320a-端部、800-检测装置、820-外部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1实施例>
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乘客输送设备的出入口的立体图。图1作为乘客输送设备的一种表示的是自动扶梯100,但这不是将本实用新型限定在自动扶梯,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自动人行道等乘客输送设备。图1可以适用于本说明书的所有实施例。如图1所示,自动扶梯100包括梯级102、扶手栏板103、扶手带104、前沿板105以及梳齿板110。
梯级102是移动体的一种。复数个梯级102环状连接,通过循环移动输送乘客。在图1中虽然没有示出,在梯级102表面沿行进方向设有复数个齿槽。在梯级102的两侧设有扶手栏板103以及伴随梯级同步移动的扶手带104,以保证乘客的安全。在梯级102的出入口101(也是自动扶梯100的出入口101)设有前沿板105。在前沿板105与梯级102的交界处设有梳齿板110。
图2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梳齿板结构的示意图。为了叙述方便,图2中标出了“前”“后”“左”“右”等方向,但这些标注仅仅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在后续附图的说明中也将沿用这些方向的表述。梳齿板110由本体112和复数个梳齿114组装而成。在本体112的前部设有复数个用于插入梳齿114的槽112b。在每个槽112b内插入一个梳齿114,便可以组装成一个梳齿板110。本体112还具有两个螺栓孔116。通过螺栓孔116,利用螺栓可以将梳齿板110固定在前沿板105。固定在前沿板105的梳齿板110的每个梳齿114分别与梯级102表面的一个齿槽相啮合。如图1所示,通常,复数个梳齿板110沿左右方向横向排成一列,固定在前沿板105。
图3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梳齿板的本体与梳齿的结合部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图中将梳齿114在前后方向大概地分为梳齿前部114a和梳齿后部114b。图3中所示的部分技术特征属于第2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对于这些技术特征将在第2实施例中加以说明。
如图3所示,在本体112的每个槽112b的左右的槽侧壁112c设有凹部312,而在梳齿114的后部(即梳齿后部114b)设有与凹部312能够嵌合的凸部314。具体地讲,凸部314设置在梳齿114的后部的左右的梳齿侧面114c,凸部314的位置和形状与凹部312的位置和形状相对应,两者可以嵌合。当梳齿114的后部被插入本体112的槽112b,凹部312与凸部314相嵌合,便可以使梳齿114与本体112组装到一起。只要凹部312能够与凸部314相嵌合从而使梳齿114与本体112组装到一起,本实用新型对凹部312与凸部314的形状没有限定。下面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凹部312与凸部314的形状。
图4是说明本实用新型梳齿板的梳齿与本体的装配过程的简略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A-A面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凹部312由梯形凹部312a、矩形凹部312b以及台阶312c构成。矩形凹部312b设在本体112的前端部,使凹部312形成一个朝前的开口。当将梳齿114插入本体112的槽112b时,这个开口可以诱导梳齿114的凸部314顺利与凹部312嵌合,从而使梳齿114与本体112的组装顺利完成。梯形凹部312a横向设置在矩形凹部312b的后侧,其下底边与矩形凹部312b相连。梯形凹部312a的下底边宽度大于矩形凹部312b的上下方向的宽度,使两者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312c。与凹部312的形状相对应,凸部314由梯形凸部314a、矩形凸部314b以及台阶314c构成。
沿着图4所示箭头的方向,将梳齿114的后部从前向后插入本体112的槽112b时,首先是凸部314的梯形凸部314a的窄小的上底边一侧(即图4中梯形凸部314a的左端部)从矩形凹部312b形成的开口插入矩形凹部312b。当梯形凸部314a的接近下底边的部分达到矩形凹部312b的开口时,用力插入梳齿114,宽度较大的梯形凸部314a的下底边部分将撑大矩形凹部312b,使本体112在矩形凹部312b的周围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梯形凸部314a强行通过矩形凹部312b到达梯形凹部312a的位置,并使矩形凸部314b到达矩形凹部312b的位置,实现凸部314与凹部312的嵌合。这时,凸部314的台阶314c恰好卡在凹部312的台阶312c,从而可以防止梳齿114沿原路退出本体112而脱落。
梳齿114与本体112的嵌合强度调节在,使梳齿114在通常使用的受力状态下不易从本体112脱离,而当梳齿114所受的外力接近可破坏梳齿114的力时,本体112或者梳齿114或者该两者在嵌合部周围发生弹性形变,使梳齿114能够脱离本体112。在此,所谓“嵌合强度”是指相互嵌合的物体能够抵抗外力作用维持嵌合状态的能力。
图5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梳齿板受力状态的示意图。由于在结构设计上梳齿与梯级表面的齿槽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所以在通常的使用状态下梳齿不会受到太大的力。而当梳齿和梯级之间夹入异物时,梳齿将受到较大的外力。在图5中,将梳齿114所受的外力简化成F,并将这时在凸部314与凹部312的嵌合部形成的由凸部314施加于凹部312的分力简化成F1。当然,这时凸部314也将受到来自凹部312的反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的梳齿板110的梳齿114与本体112之间所具有的嵌合强度可以使梳齿114在通常使用的受力状态下不易从本体112脱离,而当梳齿114所受的外力F接近可破坏梳齿114的力时,在分力F1的作用下,本体112在嵌合部周围发生弹性形变,使梳齿114能够脱离本体112。或者,当外力F接近可破坏梳齿114的力时,在来自凹部312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梳齿114在嵌合部周围发生弹性形变,使梳齿114能够脱离本体112。或者,当外力F接近可破坏梳齿114的力时,在F1以及来自凹部312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本体112与梳齿114两者在嵌合部周围发生弹性形变,使梳齿114能够脱离本体112。
在本实施例中,自动扶梯100的梳齿板110由本体112和复数个梳齿114组装而成。这种组装通过本体112的凹部312与梳齿114的凸部314相嵌合而实现。由于梳齿114与本体112的嵌合强度调节在,使梳齿114在通常使用的受力状态下不易从本体112脱离,而当梳齿114所受的外力接近可破坏梳齿114的力时梳齿114能够脱离本体112的状态,所以,当由于某种原因梳齿114受到较大的力时,梳齿114在破损之前会从本体112脱落,从而能够大幅度减少或完全避免梳齿114的破损断裂,并防止破损的梳齿伤害乘客。
另外,梳齿板110的组装只需将梳齿114的后部插入本体112的槽112b,就可以通过本体112的凹部312与梳齿114的凸部314相嵌合而实现,操作简单、方便。当梳齿114从本体112脱落时,只需将脱落的梳齿114重新插入本体112的槽112b,就可以完成维修,不仅大幅度减少了维修的成本和负担,而且可以大幅度缩短维修的时间。
梳齿114与本体112的嵌合强度的调节,可以通过选择本体112的凹部312以及梳齿114的凸部314的形状而完成。
图6简略地表示图5所示B-B面的剖视图。图6是说明通过选择凹部312以及凸部314的形状调节嵌合强度的示意图。在这里将图5的分力F1进一步分解成两个分力F2。如果在F2的作用下本体112在嵌合部周围发生弹性形变,使梳齿114能够向上移动,脱离本体112,就可以避免梳齿114的破损断裂。显而易见,凹部312与凸部314嵌合所形成的嵌合部的宽度W越大,嵌合强度就越大,梳齿114脱离本体112越难。反之,宽度W越小,嵌合强度就越小,梳齿114脱离本体112越容易。所以,通过选择凹部312以及凸部314的形状改变嵌合部的宽度W,能够调节嵌合强度。为了便于说明,图6中夸大地表示了宽度W。
如果在来自凹部312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梳齿114在嵌合部周围发生弹性形变,使梳齿114能够向上移动,脱离本体112,也可以避免梳齿114的破损断裂。另外,如果在F2以及来自凹部312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本体112与梳齿114两者在嵌合部周围发生弹性形变,使梳齿114能够向上移动,脱离本体112,也可以避免梳齿114的破损断裂。在这些情况下,同样是嵌合部的宽度W越大,嵌合强度就越大,宽度W越小,嵌合强度就越小。
图7简略地表示在梳齿板本体的凹部以及梳齿的凸部设置倾斜角的例子。如图7所示,可以在凹部312以及凸部314设置倾斜角α。倾斜角α越大,嵌合强度就越小,梳齿114脱离本体112越容易。反之,倾斜角α越小,嵌合强度就越大,梳齿114脱离本体112越难。所以,通过选择凹部312以及凸部314的倾斜角α,即改变倾斜角α,能够调节嵌合强度。
在图5至图7中,为了叙述方便,将嵌合部所受的力简化为F1或F2。但是,实际上嵌合部所受的力通常不是集中在一个或两个点上的力,而是分布在凹部312与凸部314相接触的某些面上的力。所以,不限于上述的宽度W和倾斜角α,只要能够改变受力面的面积或受力状态的形状变化都可以改变嵌合强度。即通过选择不同形状的凹部312及凸部314,能够调节嵌合强度。
如上所述,为了把梳齿114与本体112组装到一起,以及为了在梳齿114所受的外力接近可破坏梳齿114的力时使梳齿114能够脱离本体112,需要本体112或者本体112与梳齿114两者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所以,梳齿114与本体112的嵌合强度的调节,也可以通过选择具有不同弹性形变能力的本体112以及梳齿114的材料而完成。也就是说,通过变换本体112的材料,或者通过变换梳齿114的材料,或者通过变换本体112以及梳齿114的材料可以实现对嵌合强度的调节。例如,作为本体112或者梳齿114的材料,可以从各种塑料或金属等材料中进行选择。作为塑料,例如有聚碳酸酯树脂、AAS树脂等。本体112和梳齿114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此外,梳齿114与本体112的嵌合强度的调节,也可以通过选择凹部312和凸部314的形状、以及本体112和梳齿114的材料而完成。也就是,可以通过同时变换形状和材料而实现对嵌合强度的调节。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本体112设有凹部312,在梳齿114设有凸部314,通过凹部312与凸部314的嵌合,使梳齿114与本体112组装到一起。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种结构。也可以在本体112设置凸部,而在梳齿114设置与该凸部能够嵌合的凹部,通过凸部和凹部的嵌合实现梳齿114与本体112的组装。也可以在本体112既设置凸部又设置凹部,而在梳齿114既设置与本体112的凸部能够嵌合的凹部,又设置与本体112的凹部能够嵌合的凸部,通过对应的凸部和凹部的嵌合实现梳齿114与本体112的组装。采用这些结构同样可以实现上述的实用新型效果。
<第2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上述的对第1实施例的说明均适用于本实施例。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在梳齿114的内部设有横贯梳齿114的导线320。而且,在本体112的内部,在相邻的两个槽112b之间,以及在本体侧面112a与相邻的槽112b之间,也分别设有导线320。
图8是简略地表示设置在本体的导线与设置在梳齿的导线连成一个整体导线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当本体112的所有槽112b都装配有梳齿114时,本体112的所有导线320与梳齿114的导线320相接通,形成一个横贯梳齿板110的整体导线320(图8中用虚线表示的导线320)。整体导线320从本体112的一个本体侧面112a延伸到另一个本体侧面112a,而且其端部320a暴露在本体侧面112a(如图3所示)。而当有某个梳齿114脱离本体112,将导致该整体导线断线。
另外,本实施例的自动扶梯100还具有检测梳齿114是否从本体112脱离的检测装置800。
图9是简略地表示复数个梳齿板的整体导线相连接并与检测装置形成回路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复数个梳齿板110沿其左右方向横向排成一列,相邻梳齿板110的本体侧面112a相互接触,使每个梳齿板110的整体导线320与相邻梳齿板110的整体导线320相接通,并通过外部导线820与检测装置800形成一个回路。而当有某个梳齿114脱离本体112,将导致该回路断路。当检测装置800检测到断路,将发出报警信号。作为检测装置800,可以使用能够检测回路断路的任一种检测装置。
由于检测装置800通过检测断路能够检测到有梳齿114脱离本体112,并发出报警信号,所以可以使管理人员及时发现梳齿114的脱落,尽早采取维修措施。
为了保证本体112的导线320与梳齿114的导线320相接通,本体112的导线320的位于槽112b的端部320a需要暴露在槽壁,而梳齿114的导线320的端部320a需要暴露在与该槽壁相接触的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可以将本体112的导线320的位于槽112b的端部320a设在槽侧壁112c的凹部312,而将梳齿114的导线320的端部320a设在梳齿侧面114c的凸部314。这样可以使梳齿114的导线320的端部320a与本体112的导线320的端部320a实现良好的接触。
当本体112的材料为塑料等具有绝缘功能的材料时,导线320可以直接设在本体112的孔内。如果本体112的材料为金属等导电材料,则在导线320周围可能与本体112接触的部分需要设置绝缘层。同样,当梳齿114的材料为塑料等具有绝缘功能的材料时,导线320可以直接设在梳齿114的孔内。如果梳齿114的材料为金属等导电材料,则在导线320周围可能与梳齿114接触的部分需要设置绝缘层。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当本体112和梳齿114的材料为塑料等具有绝缘功能的材料时,可以在本体112的槽侧壁112c的凹部312表面设置与本体112的导线320电连接的金属层,并在梳齿114的梳齿侧面114c的凸部314表面设置与梳齿114的导线320电连接的金属层。这样可以提高梳齿114的导线320与本体112的导线320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两者电连接的可靠性。
不言而喻,当在本体112设置凸部,在梳齿114设置凹部,而实现两者嵌合时,可以将本体112的导线320的端部320a设在本体112的凸部,而将梳齿114的导线320的端部320a设在梳齿114的凹部。并且可以在本体112的凸部设置与本体112的导线320电连接的金属层,在梳齿114的凹部设置与梳齿114的导线320电连接的金属层。
图9所示的实施例是将设置在一个出入口101的所有梳齿板110的整体导线320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回路,使用一个检测装置800进行检测的例子。也可以以一个梳齿板110或几个梳齿板110的组合为单位,针对每个单位形成一个回路进行检测,这样可以检测出梳齿脱落发生在哪个梳齿板或哪个梳齿板组合。还可以以一个梳齿或几个梳齿的组合为单位,针对每个单位形成一个回路进行检测,这样可以检测出梳齿脱落发生在哪个梳齿或哪个梳齿组合。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其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例如,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理解,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于具有所有上述组成部分的实施例中。另外,可以将某实施例的部分技术特征置换为其他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还可以将某实施例的部分组成追加到其他的实施例中。此外,对每个实施例的组成的局部,可以用其他技术特征进行追加、置换,或者将其删除。

Claims (12)

1.一种乘客输送设备,其具有:环状连接,通过循环移动输送乘客,在其表面沿行进方向设有复数个齿槽的移动体;设置在所述移动体的出入口的前沿板;设置在所述前沿板与所述移动体的交界处,由本体和复数个梳齿组装而成的梳齿板,
所述梳齿板固定在所述前沿板,所述梳齿与所述移动体的齿槽相啮合,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梳齿板的本体设有复数个用于插入所述梳齿的槽,在所述槽的槽壁设有凹部或凸部,
在所述梳齿的后部设有与所述本体的凹部或凸部能够嵌合的凸部或凹部,
所述梳齿的后部插入所述本体的槽,通过所述本体的凹部或凸部与所述梳齿的凸部或凹部相嵌合,使所述梳齿与所述本体组装到一起,
所述梳齿与所述本体的嵌合强度调节在,使所述梳齿在通常使用的受力状态下不易从所述本体脱离,而当所述梳齿所受的外力接近可破坏梳齿的力时,所述本体或者所述梳齿或者该两者在嵌合部周围发生弹性形变,使所述梳齿能够脱离所述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的所述凹部或凸部设置在所述槽的槽侧壁,
所述梳齿的所述凸部或凹部设置在所述梳齿的梳齿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梳齿与所述本体的嵌合强度的调节,是通过选择所述本体的凹部或凸部以及所述梳齿的凸部或凹部的形状而完成,或者是通过选择所述本体以及所述梳齿的材料而完成,或者是通过选择所述形状以及所述材料两者而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乘客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所述梳齿是否从所述本体脱离的检测装置,
每个所述梳齿的内部设有横贯所述梳齿的导线,
所述本体的内部,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槽之间,以及在本体侧面与相邻的所述槽之间,分别设有导线,
当所述本体的所有所述槽都装配有所述梳齿时,所述本体的所有导线与所述梳齿的导线相接通,形成一个横贯所述梳齿板的整体导线,与所述检测装置形成一个回路,
当有所述梳齿脱离所述本体,将导致所述回路断路,
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断路,将发出报警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的所述导线的位于所述槽的端部设在所述槽侧壁的所述凹部或凸部,
所述梳齿的所述导线的端部设在所述梳齿侧面的所述凸部或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客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侧壁的所述凹部或凸部的表面设有与所述本体的所述导线电连接的金属层,
所述梳齿侧面的所述凸部或凹部的表面设有与所述梳齿的所述导线电连接的金属层。
7.一种乘客输送设备的梳齿板,其由本体和复数个梳齿组装而成,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梳齿板的本体设有复数个用于插入所述梳齿的槽,在所述槽的槽壁设有凹部或凸部,
在所述梳齿的后部设有与所述本体的凹部或凸部能够嵌合的凸部或凹部,
所述梳齿的后部插入所述本体的槽,通过所述本体的凹部或凸部与所述梳齿的凸部或凹部相嵌合,使所述梳齿与所述本体组装到一起,
所述梳齿与所述本体的嵌合强度调节在,使所述梳齿在通常使用的受力状态下不易从所述本体脱离,而当所述梳齿所受的外力接近可破坏梳齿的力时,所述本体或者所述梳齿或者该两者在嵌合部周围发生弹性形变,使所述梳齿能够脱离所述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梳齿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的所述凹部或凸部设置在所述槽的槽侧壁,
所述梳齿的所述凸部或凹部设置在所述梳齿的梳齿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梳齿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梳齿与所述本体的嵌合强度的调节,是通过选择所述本体的凹部或凸部以及所述梳齿的凸部或凹部的形状而完成,或者是通过选择所述本体以及所述梳齿的材料而完成,或者是通过选择所述形状以及所述材料两者而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梳齿板,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梳齿的内部设有横贯所述梳齿的导线,
所述本体的内部,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槽之间,以及在本体侧面与相邻的所述槽之间,分别设有导线,
当所述本体的所有所述槽都装配有所述梳齿时,所述本体的所有导线与所述梳齿的导线相接通,形成一个横贯所述梳齿板的整体导线,
当有所述梳齿脱离所述本体,将导致所述整体导线断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梳齿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的所述导线的位于所述槽的端部设在所述槽侧壁的所述凹部或凸部,
所述梳齿的所述导线的端部设在所述梳齿侧面的所述凸部或凹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梳齿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侧壁的所述凹部或凸部的表面设有与所述本体的所述导线电连接的金属层,
所述梳齿侧面的所述凸部或凹部的表面设有与所述梳齿的所述导线电连接的金属层。
CN201520858832.7U 2015-10-30 2015-10-30 乘客输送设备及其梳齿板 Active CN205187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8832.7U CN205187620U (zh) 2015-10-30 2015-10-30 乘客输送设备及其梳齿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8832.7U CN205187620U (zh) 2015-10-30 2015-10-30 乘客输送设备及其梳齿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87620U true CN205187620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80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58832.7U Active CN205187620U (zh) 2015-10-30 2015-10-30 乘客输送设备及其梳齿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876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5773A (zh) * 2016-07-11 2016-08-31 鑫诺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扶梯用中后板连接固定装置
EP3473579A1 (en) * 2017-10-18 2019-04-24 Otis Elevator Company Comb plate and people conveyo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5773A (zh) * 2016-07-11 2016-08-31 鑫诺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扶梯用中后板连接固定装置
EP3473579A1 (en) * 2017-10-18 2019-04-24 Otis Elevator Company Comb plate and people conveyor
CN109678041A (zh) * 2017-10-18 2019-04-26 奥的斯电梯公司 梳齿板和人员输送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1321B (zh) 紧固设备
US20120251862A1 (en) Battery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electric vehicles
CN205187620U (zh) 乘客输送设备及其梳齿板
EP3218230B1 (de) Kraftfahrzeug-versorgungsnetz
US9583925B2 (en) Gasket for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of railcar and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of railcar
US8933338B2 (en) Terminal block for vehicle-mounted battery assembly
US20150171410A1 (en)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over-charge for battery of vehicle
CN204323022U (zh) 碰撞传感器、碰撞检测装置、防撞结构和电动车
US10992081B2 (en) Charging socket and bracket for charging socket
DE112016003395T5 (de) Fahrzeugkollisionssensor und fahrzeugkollisionsdetektionsvorrichtung, welche einen solchen verwendet
JP4687552B2 (ja) 一体型ヒューズ
JP2007317400A (ja) 電池パック
JP2006256442A (ja) 電源装置
US1062744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arcs
US20120100418A1 (en) Battery Fuse Terminal Cover with Latch
DE102017129845B4 (de) Batteriepackung, die mit einem Stoßabsorbieraufbau versehen ist
JP5062118B2 (ja) ヒュージブルリンクユニットおよび該ヒュージブルリンクユニットを収容した電気接続箱
US20200062098A1 (en) Vehicle underfloor structure
JP4690009B2 (ja) バッテリの電圧検出構造
CN207466570U (zh) 一种具有行人保护功能的汽车防撞横梁
JP6572006B2 (ja) 車両用アース接続装置
NL2030055B1 (en) Commercial vehicle comprising an impact device
KR200482372Y1 (ko) 파워릴레이 어셈블리
CN220210690U (zh) Fpc维修组件
RU2534031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ерывания силовой цеп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