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68899U - 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68899U CN205168899U CN201520876853.1U CN201520876853U CN205168899U CN 205168899 U CN205168899 U CN 205168899U CN 201520876853 U CN201520876853 U CN 201520876853U CN 205168899 U CN205168899 U CN 2051688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rtical fin
- unmanned plane
- wing
- machine body
- main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IXSZQYVWNJNRAL-UHFFFAOYSA-N etoxazole Chemical compound CCOC1=CC(C(C)(C)C)=CC=C1C1N=C(C=2C(=CC=CC=2F)F)OC1 IXSZQYVWNJNRA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机身、尾翼和设置在主机身两侧的主翼,所述主机身的下方设有前起落架,所述尾翼为双垂尾尾翼,所述主机身与所述双垂尾尾翼之间通过尾撑梁连接,所述主翼的外侧端部由前向后翘起,并且呈水滴状后掠。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飞行不够平稳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或机载计算机程控系统进行操控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不但能完成有人驾驶飞机执行的任务,更适用于有人飞机不宜执行的任务。
当前几乎全部的摄影测量单位都处于有“测量”而无“摄影”的状态,小区域高精度地形图测绘,一直依赖于全野外的人工作业方式。作为传统航空航天遥感手段的补充,无人机测绘技术成为了遥感领域新的研究热点。目前的无人飞机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的无人机的前起落架一般是直杆式的,所以在无人机落地的时候,其不具备缓冲作用,进而容易造成无人机受损;2.现有的无人机一般要么是单翼要么是采用双翼,但是双翼的设置方式一般是呈倒V形的,这样就会造成尾翼的垂直断面小,进而导致无人机的抗侧风能力弱;3.现有的无人机的主翼一般是呈平面设置的,并且是呈平直设置的,所以在起飞与降落的时候受到的气流波动会比较大,进而使得无人机的起飞与降落不稳定;4.现有的无人机的主机身之间的连接是通过锁紧机构固定的,其具有结构复杂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行更加平稳的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包括主机身、尾翼和设置在主机身两侧的主翼,所述主机身的下方设有前起落架,所述尾翼为双垂尾尾翼,所述主机身与所述双垂尾尾翼之间通过尾撑梁连接,所述主翼的外侧端部由前向后翘起,并且呈水滴状后掠。
较佳的,所述主机身上设有撑梁套,所述尾撑梁与所述撑梁套螺纹连接。
较佳的,所述尾撑梁的端部旋转连接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与所述撑梁套螺纹连接。
较佳的,所述尾撑梁的数量为两根。
较佳的,所述主翼上设有导流孔。
较佳的,所述主机身上每一侧的主翼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导流孔,且两侧的主翼上的导流孔关于主机身对称设置。
较佳的,所述主机身由前向后呈先小后大再小的体型设置。
较佳的,所述前起落架呈向前凸出的弓形设置。
较佳的,所述尾撑梁连接于所述双垂尾尾翼垂直方向上的中部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的尾翼为双垂尾尾翼,双垂尾尾翼相比于现有的倒V形尾翼,其在垂直方向上的端面面积更大,所以其抗侧风能力更强,进而使得该无人机的飞行更加稳定;其次,主机身与双垂尾尾翼之间通过尾撑梁连接,这样能够减小主机身的体积,而尾撑梁的设置能够减小整个无人机的重量,进而使得该无人机的重量减轻,进而使得其飞行更加平稳;再者,主翼的外侧端部由前向后翘起,并且呈水滴状后掠,这样在无人机起飞降落的时候,无人机所受到的阻力减小,并且由于气流是由前向后上升的,所以气流不会产生波动,进而使得无人机的飞行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的轴测图。
图中:1、主机身;2、主翼;21、导流孔;22、撑梁套;3、尾撑梁;31、旋转套;4、双垂尾尾翼;5、前起落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包括主机身1、尾翼和设置在主机身1两侧的主翼2,主机身1的下方设有前起落架5,尾翼为双垂尾尾翼4,主机身1与双垂尾尾翼4之间通过尾撑梁3连接,主翼2的外侧端部由前向后翘起,并且呈水滴状后掠。其中,双垂尾尾翼4相比于现有的倒V形尾翼,其在垂直方向上的端面面积更大,所以其抗侧风能力更强,进而使得该无人机的飞行更加稳定;其次,主机身1与双垂尾尾翼4之间通过尾撑梁3连接,这样能够减小主机身1的体积,而尾撑梁3的设置能够减小整个无人机的重量,进而使得该无人机的重量减轻,进而使得其飞行更加平稳;再者,主翼2的外侧端部由前向后翘起,并且呈水滴状后掠,这样在无人机起飞降落的时候,无人机所受到的阻力减小,并且由于气流是由前向后上升的,所以气流不会产生波动,进而使得无人机的飞行更加平稳。
其中,主机身1上设有撑梁套22,尾撑梁3可以直接与撑梁套22螺纹连接。或者,尾撑梁3的端部旋转连接有旋转套31,旋转套31与撑梁套22螺纹连接,这样,在装配的时候,能够方便旋转套31与其螺纹连接,由于螺纹连接时需要转动,所以在这里就可以转动旋转套31,而尾撑梁3并不会转动,进而使得尾撑梁3能够先固定连接在尾翼上,进而再与主机身1连接。本实施例中,尾撑梁3的数量为两根,因为相比于尾撑梁3为一根时,这种结构强度更高,使得主机身1与尾翼之间不容易断裂,该无人机的使用寿命更长。更好的设置方式是,将尾撑梁3连接于双垂尾尾翼4垂直方向上的中部位置,这样能够使双垂尾尾翼4与尾撑梁3的连接更加稳定,如果尾撑梁3设置在尾翼顶端或者尾端都是连接不够稳定的,这样会造成尾翼的整体重量会集中在与尾撑梁3的连接处,并且其只具有一侧的受力点,相比于尾撑梁3设置在尾翼中部的两侧受力,其结构强度更高,使得尾撑梁3和尾翼的连接处不易断裂。
其次,主翼2上设有导流孔21,设置导流孔21能够更加有利于与无人机的飞行。因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的质量本身就比较轻,那么在飞行过程中遇到强气流时,能够通过设置的导流孔21进行分流,进而使得气流对主翼2的影响减小,不会将该无人机吹动得摇晃起来,保持了其飞行平稳。其中,主机身1上每一侧的主翼2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导流孔21,且两侧的主翼2上的导流孔21关于主机身1对称设置。设置的导流孔21的数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设置过多时会导致主翼2的结构强度变形,使其容易碰撞受到损坏;设置的导流孔21的数量过少时,如果气流较大,那么导流孔21就不能起到很好的分流作用,进而使得该无人机不能很稳定的飞行,所以这里导流孔21的数量一般设置为两个,其通风量也有一定要求,那就要求导流孔21的有效截面积是合理的,所以该导流孔21不易过大也不宜过小。
另外,主机身1由前向后呈先小后大再小的体型设置,这样的体型设置有利于主机身1的气流流动,进而使得机身所受到的阻力减小,进而提高该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以及稳定性。
再者,前起落架5呈向前凸出的弓形设置,这样能够分散了主机身1的压力负荷,在无人机降落的时候对该前起落架5产生较大的负荷,而这种弓形设置能够很好的分散这种负荷,起到缓冲作用,进而使得无人机的落地更加平稳,并且,对主机身1的冲击减小,进而减小了主机身1受冲击破损的概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包括主机身、尾翼和设置在主机身两侧的主翼,所述主机身的下方设有前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为双垂尾尾翼,所述主机身与所述双垂尾尾翼之间通过尾撑梁连接,所述主翼的外侧端部由前向后翘起,并且呈水滴状后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身上设有撑梁套,所述尾撑梁与所述撑梁套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撑梁的端部旋转连接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与所述撑梁套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撑梁的数量为两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翼上设有导流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身上每一侧的主翼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导流孔,且两侧的主翼上的导流孔关于主机身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身由前向后呈先小后大再小的体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起落架呈向前凸出的弓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撑梁连接于所述双垂尾尾翼垂直方向上的中部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76853.1U CN205168899U (zh) | 2015-11-05 | 2015-11-05 | 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76853.1U CN205168899U (zh) | 2015-11-05 | 2015-11-05 | 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68899U true CN205168899U (zh) | 2016-04-20 |
Family
ID=55732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87685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68899U (zh) | 2015-11-05 | 2015-11-05 | 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68899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67089A (zh) * | 2016-07-19 | 2016-11-30 | 深圳市创翼睿翔天空科技有限公司 | 尾翼结构及具有其的无人机 |
CN110282115A (zh) * | 2019-06-25 | 2019-09-27 |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 | 一种无人机机翼-尾撑连接的新型受力结构 |
CN110920862A (zh) * | 2019-11-26 | 2020-03-27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一种飞行器及其体襟翼 |
CN112429199A (zh) * | 2020-11-18 | 2021-03-02 | 北京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全动升降舵的无人机 |
-
2015
- 2015-11-05 CN CN201520876853.1U patent/CN20516889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67089A (zh) * | 2016-07-19 | 2016-11-30 | 深圳市创翼睿翔天空科技有限公司 | 尾翼结构及具有其的无人机 |
CN110282115A (zh) * | 2019-06-25 | 2019-09-27 |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 | 一种无人机机翼-尾撑连接的新型受力结构 |
CN110920862A (zh) * | 2019-11-26 | 2020-03-27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一种飞行器及其体襟翼 |
CN110920862B (zh) * | 2019-11-26 | 2022-04-08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一种飞行器及其体襟翼 |
CN112429199A (zh) * | 2020-11-18 | 2021-03-02 | 北京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全动升降舵的无人机 |
CN112429199B (zh) * | 2020-11-18 | 2021-09-24 | 北京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全动升降舵的无人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68899U (zh) | 固定翼双垂尾无人机 | |
CN205440869U (zh) | 一种垂直起降的鸭式布局固定翼长航时飞行器 | |
CN106741820A (zh) |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飞行器 | |
CN207346074U (zh) | 一种常规布局双尾撑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 |
CN106986032A (zh) | 一种设有喷洒系统的固定翼无人机 | |
CN107804469B (zh) | 飞机 | |
CN106672231A (zh) | 无人驾驶飞行器 | |
CN205730351U (zh) | 一种襟翼提高升阻比的航模飞机 | |
CN106005394A (zh) | 一种救援飞行器 | |
CN104964610B (zh) | 一种乘波体构型无人靶机 | |
CN106828911B (zh) | 串翼无人机 | |
CN209209026U (zh) | 一种复合式飞行器 | |
CN108674652A (zh) | 一种双整流的水陆两栖飞机 | |
CN206569267U (zh) | 超音速无人机 | |
CN206384148U (zh) | 固定翼无人机 | |
CN206394879U (zh) | 无人驾驶飞行器 | |
CN107054624A (zh) | 一种设有喷洒系统的三段式固定翼无人机 | |
CN205216194U (zh) |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机 | |
CN109229368B (zh) | 隐蔽式自主飞行微型无人机 | |
CN106741842A (zh) | 一种设有保护装置的三段式固定翼无人机 | |
CN110775250A (zh) | 一种变体倾转旋翼机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6384156U (zh) | 设有保护装置的固定翼无人机 | |
CN216580979U (zh) | 一种l型结构垂直起降飞行机构和飞行器 | |
CN110550203A (zh) | 一种超音速飞机 | |
CN106986001A (zh) | 一种三段式固定翼无人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