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57855U - 光纤配线架及光纤配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纤配线架及光纤配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57855U
CN205157855U CN201520863965.3U CN201520863965U CN205157855U CN 205157855 U CN205157855 U CN 205157855U CN 201520863965 U CN201520863965 U CN 201520863965U CN 205157855 U CN205157855 U CN 205157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e
optical fiber
fiber
frame
tail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639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振华
欧阳星涛
邹铜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e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e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e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e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639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57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57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57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提供光纤配线架及光纤配线装置,光纤配线架包括顶盖、底座以及骨架,骨架包括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将光纤配线架依次划分为尾纤管理区、装配区以及跳纤管理区,装配区设有若干用于安装设备单元和/或配线单元的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尾纤管理区设置有若干用于收容尾纤的储纤柱,跳纤管理区设置有若干用于收容跳纤的导纤柱组。利用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进行分成区管理,提高了装配区的兼容性,同时两安装位之间的距离更近,有效的减少连接设备单元与配线单元的跳纤使用量。分区管理尾纤与跳纤,使得尾纤与跳纤走线清晰,无交叉集合利于日常管理维护。

Description

光纤配线架及光纤配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配线架以及具有该光纤配线架的配线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基础网络(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ODN)是一个无源网络,其每个节点设备都是哑资源,没有用于传送业务的帧格式定义,没有用于网络管理的开销字节定义,也不能终结光纤传输的业务信号,由于其本身不具有管理和维护的特性,因此管理和维护全部依赖人工。这种管理方式主要是将资源作为数据静态地存储在资源管理系统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数据校验和管理措施,导致大量光纤在后续建设时无法利旧使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光纤配线架,是光缆和光通信设备之间或光通信设备之间的配线连接设备。它和光纤熔接柜配套使用,应用于光纤分配网络的汇聚层机房或中心机房,实现光纤线路的连接、分配和调度功能。
传统光纤配线架的设备侧与线路侧之间存在明确的分区,安装时需一一对应兼容性较差,同时拉长了设备侧与线路侧之间的距离造成连接跳纤的使用长度较长,此外,还存在尾纤与跳纤走线混乱、故障排查效率低的问题,无法实现对光纤智能化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光纤配线架的缺陷,提供一种光纤配线架,集设备侧与线路侧为一体,并分区管理尾纤与跳纤,为实现光纤线路的智能化管理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光纤配线架,包括顶盖、底座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与所述底座之间的骨架,所述骨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顶盖与所述底座之间的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第二安装架将光纤配线架依次划分为尾纤管理区、集设备侧与线路侧为一体的装配区以及跳纤管理区,所述尾纤管理区与所述装配区相连通,所述装配区的正背面自上而下设有若干用于安装设备单元和/或配线单元的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和所述第二安装位之间相贯通,所述尾纤管理区设置有若干用于收容尾纤的储纤柱,所述跳纤管理区设置有若干用于收容跳纤的导纤柱组。
具体地,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外侧的安装板,所述储纤柱自上而下相对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正背面。
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储纤柱相对应的第一过纤孔,所述第一安装位与所述第二安装位之间设有用于收容尾纤的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的槽口与第一过纤孔的开孔相对应。
进一步地,还包括尾纤限位板,所述尾纤限位板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过纤孔的开孔外侧。
具体地,所述导纤柱组包括主纤柱以及设于所述主纤柱下方的若干子纤柱,所述主纤柱与所述子纤柱呈三角分布且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外侧。
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位和所述第二安装位设有用于固定设备单元和/或配线单元的安装面板,所述安装面板的底部沿垂直面板向其两侧伸出形成用于约束跳纤的过纤板,所述过纤板的下方设有用于撑托跳纤的导纤板,所述导纤板的下方设有贯穿尾纤管理区、装配区以及跳纤管理区的水平过线槽,所述水平过线槽的一端设有进入所述跳纤管理区的第二过纤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面板的一侧绕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外侧壁或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外侧壁沿水平方向旋转开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配线架,利用平行间隔设于顶盖与底座之间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将整个光纤配线架划分为尾纤管理区、集设备侧与线路侧为一体的装配区以及跳纤管理区,装配区自上而下在其正背面设有若干用于安装设备单元和/或配线单元的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的背面相连通,因此,位于装配区同一层的两个安装位既可安装设备单元又可安装配线单元,提高了装配区的兼容性,同时安装位之间的距离更近,有效的减少连接设备单元与配线单元的跳纤使用量。分区管理尾纤与跳纤,并在尾纤管理区中设置储纤柱收容尾纤以及在跳纤管理区中设置导纤柱组收容跳纤,这样,尾纤与跳纤走线清晰,无交叉集合利于日常管理维护。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纤配线装置,包括若干具有收发各端口位置信号的配线单元、若干汇总所述配线单元各端口位置信号的框控板以及电连接智能管理终端与所述框控板的主控制器,还包括上述所述的光纤配线架,所述配线单元设于所述光纤配线架的安装面板内,所述框控板设于所述光纤配线架的安装面板的背面,所述主控制器设于所述光纤配线架的顶盖内侧,所述配线单元的各端口设于具有标识作用的电子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配线单元包括若干并排连接的适配器安装条,所述适配器安装条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设于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围成形成空腔内的卡条、设于所述卡条正背面的若干个光纤端口以及设于所述卡条一端的数据端口,所述卡条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设有电连接各所述光纤端口与电子标签的PCB板。
进一步地,所述框控板包括设有电连接于所述数据端口的第一RS485端口以及电连接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一RJ45端口,所述主控制器包括电连接于所述第一RJ45端口的第二RS485端口、电连接于智能控制终端的汇总端口以及具有提示作用的指示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配线装置,配线单元之间通过跳纤管理区的跳纤实现通信,主控制器、框控板、配线单元以及智能管理终端通过数据线实现相互通信,当光纤接入设有电子标签的各配线单元端口内后,其位置信号数据通过数据线汇总于框控板,再通过各框控板汇总于主控制器,最终反馈于外置的智能管理终端,对接入于各端口光纤的位置信号进行实时更新,提高光纤部署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手动操作导致的光纤连接及光纤资源错误率,同时降低日常维护成本,能够实现对光纤智能化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架的(正面)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架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尾纤的走线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跳纤的走线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架的局部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线单元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线单元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安装条的爆炸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架1包括顶盖11、底座12以及固定连接于顶盖11与底座12之间的骨架13,骨架13包括平行间隔设置于顶盖11与底座12之间的第一安装架131与第二安装架132,第一安装架131与第二安装架132将光纤配线架1依次划分为尾纤管理区2、集设备侧与线路侧为一体的装配区3以及跳纤管理区4,尾纤管理区2与装配区3相连通,装配区3的正背面自上而下设有若干用于安装设备单元和/或配线单元的第一安装位31和第二安装位32,第一安装位31和第二安装位32之间相贯通这里,第一安装位31与第二安装位32处于同一层,第一安装位31与第二安装位32之间留有供尾纤5排布的空间,每一层的第一安装位31和第二安装位32上下接替对齐形成一列,尾纤管理区2设置有若干用于收容尾纤5的储纤柱21,跳纤管理区4设置有若干用于收容跳纤6的导纤柱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光纤配线架1利用平行间隔设于顶盖11与底座12之间的第一安装架131和第二安装架132将整个光纤配线架1划分为尾纤管理区2、集设备侧与线路侧为一体的装配区3以及跳纤管理区4,装配区3自上而下在其正背面设有若干用于安装设备单元和/或配线单元的第一安装位31和第二安装位32,第一安装位31和第二安装位32的背面相连通,因此,位于装配区3同一层的两个安装位既可安装设备单元又可安装配线单元,提高了装配区3的兼容性,同时两安装位之间的距离更近,有效的减少连接设备单元与配线单元的跳纤6使用量。分区管理尾纤5与跳纤6,并在尾纤管理区2中设置储纤柱21收容尾纤5以及在跳纤管理区4中设置导纤柱组收容跳纤6,这样,尾纤5与跳纤6走线清晰,无交叉集合利于日常管理维护。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架131外侧的安装板23,储纤柱21自上而下相对设置于安装板23的正背面。这里,储纤柱21等距间隔固定连接于安装板23上并呈一竖列,各储纤柱21与同层安装位一一对应。第一安装架131上设有若干与储纤柱21相对应的第一过纤孔24,第一安装位31与第二安装位32之间设有用于收容尾纤5的走线槽22,走线槽22的槽口与第一过纤孔24的开孔相对应。这里,第一过纤孔24呈一竖列分布于第一安装架131上,走线槽22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架131与第二安装架132之间。还包括尾纤限位板25,尾纤限位板25设于安装板23上且位于第一过纤孔24的开孔外侧。具体地,尾纤限位板25呈鱼骨状,用于固定从总缆熔接出的各尾纤5,尾纤限位板25与储纤柱21交替等距间隔设置于安装板23上。
具体地,请参考图4,在上述实施例中,尾纤5的排布走向为:尾纤5从顶盖11处引入,经过尾纤限位板25的固定限位后绕于储纤柱21上,得到固定与导向后的尾纤5通过第一过纤孔24进入装配区3,这时,所有尾纤5固定于走线槽22内,各尾纤5接头连接位于第一安装位31和/或第二安装位32内的配线单元的背面端口。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导纤柱组41包括主纤柱411以及设于主纤柱411下方的若干子纤柱412,主纤柱411与子纤柱412呈三角分布且垂直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架132的外侧。这里,主纤柱411与子纤柱412呈三角分布的目的在于,当跳纤6的长度一定时,可通过在各导纤柱组41间的主纤柱411与子纤柱412之间折叠缠绕,节省了跳纤6的存储空间且易于梳理。第一安装位31和第二安装位32设有用于固定设备单元和/或配线单元的安装面板36,安装面板36的底部沿垂直面板向其两侧伸出形成用于约束跳纤6的过纤板33,具体地,过纤板33上设有若干并排分布并用于固定跳纤6的卡孔,过纤板33的下方设有用于撑托跳纤6的导纤板34,导纤板34的下方设有贯穿尾纤管理区2、装配区3以及跳纤管理区4的水平过线槽35,水平过线槽35的一端设有用于跳纤6走线至跳纤管理区4的第二过纤孔37。水平过线槽35的设计目的在于,当跳纤6需要跨配线架排布时,起到对跳纤6支撑和收容的的作用,防止其因自身重量造成对配线单元或设备单元的端口的牵拉。
具体地,请参考图,安装面板36的一侧绕于第一安装架131的外侧壁或第二安装架132的外侧壁沿水平方向旋转开合。当尾纤5连接配线单元或设备单元的背面端口时,安装面板36可呈水平90°开合,方便操作整个连接过程。
具体地,请参考图,在上述实施例中,跳纤6的排布走向为:跳纤6从设于第一安装位31或第二安装位32的配线单元的正面端口引出,经过纤板33固定后分布于导纤板34内,通过第二过纤孔37进入跳纤管理区4,跳纤6在呈三角分布的导纤柱组41内形成“之”形布线,即绕于低层的子纤柱412,再绕于高层的主纤柱411,最后绕回于同层的子纤柱412后连接于下一配线单元或设备单元,这样使得长度较长跳纤6折叠收容,易于管理。
优选地,请参考图4和图5,装配区3的正背面自上而下各设有6个并列的第一安装位31和第二安装位32,共计12个安装位。同层每两个安装位对应设有一对储纤柱21,以及一组导纤柱组41。实现光纤模块式管理,并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减单元模块,最大化的兼容具体装配环境。
请参考图1、图4、图5、图7、图8、图9和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纤配线装置,包括若干具有收发各端口位置信号的配线单元组7、若干汇总配线单元组7各端口位置信号的框控板8以及电连接智能管理终端与框控板8的主控制器9,还包括上述的光纤配线架1,配线单元组7设于光纤配线架1的安装面板36内,框控板8设于光纤配线架1的安装面板36的背面,主控制器9设于光纤配线架1的顶盖11内侧,配线单元组7的各端口设于具有标识作用的电子标签71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装置,配线单元组7之间通过跳纤管理区4的跳纤6实现通信,主控制器9、框控板8、配线单元组7以及智能管理终端通过数据线实现相互通信,当光纤接入设有电子标签717的各配线单元组7端口内后,其位置信号数据通过数据线汇总于框控板8,再通过各框控板8汇总于主控制器9,最终反馈于外置的智能管理终端,对接入于各端口光纤的位置信号进行实时更新,提高光纤部署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手动操作导致的光纤连接及光纤资源错误率,同时降低日常维护成本,能够实现对光纤智能化管理。
具体地,请参考图7至图9,在本实施例中,配线单元组7包括若干并排连接的适配器安装条71,适配器安装条71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盖板716与第二盖板715、设于第一盖板716与第二盖板715围成形成空腔内的卡条711、设于卡条711正背面的若干个光纤端口712以及设于卡条711一端的数据端口713,卡条711与第二盖板715之间设有电连接各光纤端口712与电子标签717的PCB板714。这里,PCB板714设于端口的电子标签717以及连接于端口的光纤之间实现数据通信连接,一旦出现光纤从端口脱出或是损坏时,该光纤的位置信号则反馈于智能管理终端,对该光纤的位置进行锁定,便于人工排查。
具体地,请参考图8和图10,框控板8包括设有电连接数据端口713的第一RS485端口81以及电连接于主控制器9的第一RJ45端口82,主控制器9包括电连接于第一RJ45端口82的第二RS485端口91、电连接于智能控制终端的总端口93以及具有提示作用的指示灯92。
优选地,请参考图8和图10,上述实施例中的配线单元组7为由16个6芯适配器安装条71组成的96芯配电单元,每个适配器安装条71包括正背面各6个光连接端口以及一个数据端口713,框控板8包括16个与数据端口713电连接的第一RS485端口81以及一个第一RJ45端口82,主控制器9包括12个与第一RJ45端口82电连接的第二RS485端口91、两个总端口93以及两个提示功能的指示灯9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光纤配线架,包括顶盖、底座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与所述底座之间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顶盖与所述底座之间的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第二安装架将光纤配线架依次划分为尾纤管理区、集设备侧与线路侧为一体的装配区以及跳纤管理区,所述尾纤管理区与所述装配区相连通,所述装配区的正背面自上而下设有若干用于安装设备单元和/或配线单元且的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和所述第二安装位之间相贯通,所述尾纤管理区设置有若干用于收容尾纤的储纤柱,所述跳纤管理区设置有若干用于收容跳纤的导纤柱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外侧的安装板,所述储纤柱自上而下相对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正背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储纤柱相对应的第一过纤孔,所述第一安装位与所述第二安装位之间设有用于收容尾纤的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的槽口与第一过纤孔的开孔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纤限位板,所述尾纤限位板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过纤孔的开孔外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纤柱组包括主纤柱以及设于所述主纤柱下方的若干子纤柱,所述主纤柱与所述子纤柱呈三角分布且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和所述第二安装位设有用于固定设备单元和/或配线单元的安装面板,所述安装面板的底部沿垂直面板向其两侧伸出形成用于约束跳纤的过纤板,所述过纤板的下方设有用于撑托跳纤的导纤板,所述导纤板的下方设有贯穿尾纤管理区、装配区以及跳纤管理区的水平过线槽,所述水平过线槽的一端设有进入所述跳纤管理区的第二过纤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板的一侧绕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外侧壁或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外侧壁沿水平方向旋转开合。
8.光纤配线装置,包括若干具有收发各端口位置信号的配线单元、若干汇总所述配线单元各端口位置信号的框控板以及电连接智能管理终端与所述框控板的主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纤配线架,所述配线单元设于所述光纤配线架的安装面板内,所述框控板设于所述光纤配线架的安装面板的背面,所述主控制器设于所述光纤配线架的顶盖内侧,所述配线单元的各端口设于具有标识作用的电子标签。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单元包括若干并排连接的适配器安装条,所述适配器安装条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设于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围成形成空腔内的卡条、设于所述卡条正背面的若干个光纤端口以及设于所述卡条一端的数据端口,所述卡条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设有电连接各所述光纤端口与电子标签的PCB板。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控板包括设有电连接于所述数据端口的第一RS485端口以及电连接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一RJ45端口,所述主控制器包括电连接于所述第一RJ45端口的第二RS485端口、电连接于智能控制终端的汇总端口以及具有提示作用的指示灯。
CN201520863965.3U 2015-11-02 2015-11-02 光纤配线架及光纤配线装置 Active CN205157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63965.3U CN205157855U (zh) 2015-11-02 2015-11-02 光纤配线架及光纤配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63965.3U CN205157855U (zh) 2015-11-02 2015-11-02 光纤配线架及光纤配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57855U true CN205157855U (zh) 2016-04-13

Family

ID=55693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63965.3U Active CN205157855U (zh) 2015-11-02 2015-11-02 光纤配线架及光纤配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5785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2445A (zh) * 2017-12-14 2018-04-20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连接器的法兰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640575A (zh) * 2019-01-02 2019-04-16 中铁二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网络线机柜配线安装方法
CN110011727A (zh) * 2019-04-09 2019-07-12 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odf设备端口的检测系统
CN110275257A (zh) * 2019-06-21 2019-09-24 江苏通鼎宽带有限公司 光纤跳线架
CN114236721A (zh) * 2021-12-12 2022-03-25 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配线架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2445A (zh) * 2017-12-14 2018-04-20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连接器的法兰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640575A (zh) * 2019-01-02 2019-04-16 中铁二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网络线机柜配线安装方法
CN110011727A (zh) * 2019-04-09 2019-07-12 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odf设备端口的检测系统
CN110275257A (zh) * 2019-06-21 2019-09-24 江苏通鼎宽带有限公司 光纤跳线架
CN114236721A (zh) * 2021-12-12 2022-03-25 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配线架
CN114236721B (zh) * 2021-12-12 2024-03-29 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配线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57855U (zh) 光纤配线架及光纤配线装置
CN103093740A (zh) 拼接显示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WO2021047219A1 (zh) 一种光电分置式光口定位装置
CN208984851U (zh) 一种可整理尾纤的通信机柜
CN103809260A (zh) 光纤配线架及光纤配线架内的布线方法
CN106597622B (zh) Ftth综合信息楼道接入分纤箱
CN200941124Y (zh) 光交接配线柜
CN201477263U (zh) 用于电信业的中间光纤配线架
CN202383337U (zh) 一种光纤总配线架
CN212658867U (zh) 一种双开门式光纤箱
CN102621646B (zh) 一种大容量光缆交接箱
CN203299432U (zh) 一种信息网络集成配线箱
CN203490405U (zh) 一种光缆理线器
CN204044401U (zh) 一种机架式光电综合箱
CN210469617U (zh) 一种信息技术工程用配线架
CN203965684U (zh) 多网合一新型光缆分纤箱
CN206532003U (zh) 一种带旋转灯的圆筒形光缆交接箱
CN206178218U (zh) 一种mpo高密度单元箱
CN209044133U (zh) 一种信息网络集成配线箱
CN206421089U (zh) Ftth综合信息楼道接入分纤箱
CN110286452A (zh) 通信机房配线柜
CN202041698U (zh) 双层接地保护固定装置
CN201421510Y (zh) 高密度光纤配线装置
CN101344621B (zh) 光纤分配柜的并柜方法及可并柜扩容的光纤分配柜
CN204855897U (zh) 一种光纤配线整机机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