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52673U - 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 - Google Patents

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52673U
CN205152673U CN201520712707.5U CN201520712707U CN205152673U CN 205152673 U CN205152673 U CN 205152673U CN 201520712707 U CN201520712707 U CN 201520712707U CN 205152673 U CN205152673 U CN 205152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garment steamer
calandria
water inlet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127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祖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127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52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52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52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r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包括:机体;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由壳体、加热体、进水口及出汽口构成,所述加热本体包括进水通道、出汽通道及设置在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汽通道中央的加热管,所述进水通道沿所述加热本体的长度方向竖直开设在所述加热本体的一端,所述出汽通道对应设置在所述加热本体的另一端,所述进水通道的一端与设置在基座上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进水通道的另一端开口以供蒸汽流出,在与所述基座连接端的所述出汽通道上设有蒸汽进入孔;蒸汽喷头。本实用新型的挂烫机具有瞬时加热功能且加热效果好,水转换成蒸汽的效率高,蒸汽中含水率低,同时解决了挂烫机中加热管道易堵塞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烫机,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
背景技术
一般挂烫机加水通电后,挂烫机内芯采用的发热器使常温水汽化成高温(一般温度在98度以上)、高压水蒸气,并通过蒸汽导管和喷头将灼热水蒸气释放。使用中只需对准衣物皱褶处喷射,并配合使用裤线夹、毛刷、除尘刷、熨衣衬板等挂烫机附件,通过“拉”、“压”、“喷”的动作平整衣服和布料,使衣物达到平整、柔顺和除螨、除菌、除尘的效果。
现有的用于挂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通常为锅炉式或盘管式,其中锅炉式蒸汽加热装置采用对储水容器中的水不断加热后由液态水表面产生蒸汽,但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储存于容器中的水每次使用后必须及时排出,否则会变质产生污水,且在产生蒸汽时液态水的沸腾会造成设备漏水现象;盘管式蒸汽加热装置的盘管分别分别连接水源与蒸汽出口,来自水源的水流在盘管中通过热交换体与加热装置进行热交换后汽化成蒸汽,盘管在热交换中处于串接的关系,导致前后温差差异较大,使得整个蒸汽加热装置的发热效率及热量利用率较低,同时降低了蒸汽的干燥度,且进水口与出水口位于加热管的外侧,转换成蒸汽的效果较差,蒸汽中仍会夹有部分水珠,出汽效果不佳,同时,盘管的体积小,混有杂质的水进入容易造成堵塞,由此蒸汽发生器的性能低。
同时,现有的加热体进水喷嘴的进水口都是圆形通孔结构,水通过进水口直接喷到加热体底部,未利用加热锅的进水管道内壁的热量,如此转化成蒸汽的效果差,导致从加热体出来的蒸汽湿度比较高,汽化效果不好,降低了加热体使用性能。
因此,现在亟需一种既可以提高水转换成蒸汽的效率,充分利用热能,又可防堵塞的、用于挂烫机的加热装置,由此可见,一种具有瞬时加热功能且熨烫效果好的蒸汽加热装置对挂烫机来说极其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来熨烫衣服,水从水箱中进入进水喷嘴,散落到加热体进水管道的内壁上,得到了充分加热,瞬时汽化成蒸汽。本实用新型的挂烫机具有瞬时加热功能且加热效果好,水转换成蒸汽的效率高,蒸汽中含水率低,同时解决了挂烫机中加热管道易堵塞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包括:
机体,其内设置有容置空腔,所述容置空腔内设置有储水箱;
加热装置,其固定在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加热装置由壳体、加热体、进水口及出汽口构成,所述加热体包括基座及自基座一侧垂直延伸的加热本体,所述基座盖设于所述壳体上部,加热本体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加热体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本体包括进水通道、出汽通道及设置在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汽通道中央的加热管,所述进水通道沿所述加热本体的长度方向竖直开设在所述加热本体的一端,所述出汽通道对应设置在所述加热本体的另一端,所述进水通道的一端与设置在基座上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进水通道的另一端开口以供蒸汽流出,在与所述基座连接端的所述出汽通道上设有蒸汽进入孔,所述加热腔中的蒸汽从所述蒸汽进入孔进入出汽通道中再从出汽通道上的敞开端喷出,所述敞开端与设置在加热本体上的出汽口连通,所述壳体设有供出汽口延伸至外侧的壳体开孔;
蒸汽喷头,其通过蒸汽软管与所述出汽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为“U”型加热管,在所述加热管的两个“U”型顶端部各设有向外延伸出所述基座的电极。
优选的,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汽通道位于所述加热管的一对竖直加热管的正中间。
优选的,所述加热体的基座上设置卡扣,所述壳体的对接面上设置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槽,加热体与壳体采用卡扣、卡槽的方式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与加热体的基座的对接面上设置壳体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壳体开孔的孔径等于出汽口与该壳体开孔相交面的直径,同时在该相交面处设置出汽口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加热本体的外径小于所述基座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贯穿所述基座,所述进水口的外部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进水口的内部末端设置与所述进水口相通的喷头,水从进水口流入,通过喷头散射到进水通道的管壁上。
优选的,所述机体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两端向上延伸设置有伸缩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纵向贯穿所述机体且上端设置有衣架,所述蒸汽软管从所述机体上端引出,且中部固定在所述衣架上。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出水口依次通过设置在所述容置空腔内的过滤器和水泵后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容置空腔内还设置有电源控制板,所述电极通过所述电源控制板与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挂烫机中,中从水箱中流出,在压力作用下,从进水喷嘴散落在加热体的进水管道内壁上,采用特殊喷头结构的设计,可使水流分散,使水喷向较大的空间,水流可以更加充分地被加热,随之转换为蒸汽的效率提高,水与加热体进水管道内壁充分接触,汽化效果明显,充分利用了加热体的热量,提高了加热体的整体使用性能,挂烫机瞬时产出蒸汽用于熨烫衣服,效率更高;
2、进水口和出汽口直接设置于加热体上,进水通道、出汽通道均设置于加热体的加热本体内部,既提高了水转换成蒸汽的效率,又充分利用了加热体的热能,大大减小了挂烫机的能耗;
3、进水口、进水通道与出汽口、出汽通道分别位于加热本体的一面与另一面,由此蒸汽环绕加热体的各个部位而进行加热,可充分利用到加热体的热量,使得蒸汽转换的效率更高、蒸汽质量更好,熨烫衣服的效果更好;
4、进水通道由于设计在加热体内部,不占用外部空间,因此可以设计为较大的通道体积,避免了因有杂质而带来的通道堵塞问题,有利保障了挂烫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的挂烫机蒸汽产出瞬时可靠,蒸汽质量高,熨烫效果好,节能高效,提高了挂烫机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机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机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加热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加热装置与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所述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所述加热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所述加热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所述加热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所述加热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所述壳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所述进水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所述出汽口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所述加热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所述进水口与进水通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所述出汽口与壳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所述加热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所述加热体第一视角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所述加热体第二视角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用的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包括:
机体100,其内设置有容置空腔,所述容置空腔内设置有储水箱110,所述机体100下端设置有底座200。
加热装置,其通过设置在其两侧壁上的安装件700固定在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加热装置由壳体1、加热体2、进水口3及出汽口4构成。
壳体1,其内设置一端敞开的容置空腔,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用于输出蒸汽的开孔10;
加热体2,其包括基座21及自基座一侧垂直延伸的加热本体22,所述基座21盖设于所述壳体敞开部,所述加热本体22设置在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加热体2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本体22包括进水通道5、出汽通道6及设置在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汽通道中央的加热管8,所述进水通道5沿所述加热本体22的长度方向竖直开设在所述加热本体22的一端,所述出汽通道6对应设置在所述加热本体22的另一端,所述进水通道5的一端开口以供蒸汽流出,进水口3与所述进水通道5的另一端连通。在与所述基座21连接端的所述出汽通道6上设有蒸汽进入孔7,所述加热腔中的蒸汽从所述蒸汽进入孔7进入出汽通道6中再从出汽通道6上的敞开端喷出;
进水口3,如图11所示,其贯通所述基座21,所述进水口3一端突出设置在所述基座21上,用于与水源连接,所述进水口3另一端设置有喷头且延伸入所述进水通道5内部,所述喷头底部斜向开设有出水缝31,水从进水口3上端流入,水进入进水喷嘴后,在压力作用下,从进水喷嘴底部的斜置细缝中挤出,呈抛物线状态散落在加热体的进水管道内壁上,采用特殊喷头结构的设计,可使水流分散,使水喷向较大的空间,水流可以更加充分地被加热,随之转换为蒸汽的效率提高,水与加热体进水管道内壁充分接触,汽化效果明显,充分利用了加热体的热量,提高了加热体的整体使用性能;以及
出汽口4,如图9所示,其设置在所述加热本体22上,所述出汽口4一端与所述敞开端连通,所述出汽口4另一端从所述开孔10中向所述壳体1外侧延伸;
蒸汽喷头600,其通过蒸汽软管500与所述出汽口4连通。
具体地,所述加热管8呈“U”型,在所述加热管的两个“U”型顶端部各设有向上延伸出所述基座的电极9,所述电极9一端与加热管8的端部连接,另一端通过电线(图未示)与电源(图未示)连接。所述进水通道5设置在所述加热本体2的一面,且所述进水通道位于所述“U”型加热管8的一对竖直加热管的范围之间。所述进水口3为中空管状,设置于加热体的上端,与加热体一体成型或密封连接,同时在进水口3的下方设置与之相通的喷头,水通过进水口流入,通过喷头散射到进水通道5的管壁上,采用喷头的设计,可以使水流分散,水喷向较大的空间,水分子与进水通道5的内壁的接触面积大,因此水流可以更加充分地被加热,随之转换为蒸汽的效率提高,同时进水通道5由于设计在加热体内部,不占用外界体积,因此可以设计为较大的通道体积,水通过喷头喷向更大的空间,避免了因有杂质而带来的通道堵塞问题。所述进水通道5的上端与设置在加热体上端的进水口3连通,下端具备开口,供蒸汽由进水通道5流至加热腔中,由于进水通道5直接设置在加热体内部,因此进水通道5具有极高的温度,当水喷入进水通道5中时,在高温下,水可以迅速被转换为蒸汽,转换效率高、能耗小、加热体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提升。经过转换的蒸汽,沿着进水通道5从下端开口流出,并充满加热体2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的加热腔中,围绕加热体再次被加热。
壳体1与加热体2的基座可采用卡扣、锁扣等密封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比如在加热体2的基座上设置卡扣,在壳体1的对接面上设置与卡扣相匹配的卡槽,或是在基座及壳体上设置相对应的螺丝孔,两者通过螺丝连接。另外在壳体1与加热体2的基座对接面上设置密封圈11,防止水和蒸汽外溢,以进一步保证壳体1与加热体2之间的密封性能。
所述出汽通道6设置于与所述进水通道位置相对的所述加热本体的另一面,且出汽通道6位于所述“U”型加热管8的一对竖直加热管之间。所述出汽通道6与设置在加热体下端的出汽口4连通,壳体1底端设有供出汽口4向外伸出的壳体开孔10,所述壳体开孔10的孔径等于出汽口4与该壳体开孔相交面的直径,为进一步保证密封性,在该相交面侧设置出汽口密封圈12,防止水和蒸汽外溢。出汽通道6上设有蒸汽进入孔7,蒸汽进入孔7连通出汽通道6与所述加热腔,所述经进水通道5转换的蒸汽围绕加热腔经再次加热后,因出汽通道6中的压强较小,因此蒸汽从蒸汽进入孔7进入出汽通道6中,此时,由于出汽通道6直接设置在加热体的内部,因此出汽通道6具有极高的温度,蒸汽又一次被高温加热,加热后的蒸汽沿着出汽通道6、出汽口4流出加热装置。
进水口3、进水通道5与出汽口4、出汽通道6分别位于加热本体的一面与另一面,且正好位于所述“U”型加热管8的一对竖直加热管之间,从图中可看出,加热管的一对竖直加热管的中心在一条竖直线上,进水通道5与出汽通道6设置的位置在“U”型加热管的两对竖直加热管的中心与水平线呈45°之间的夹角内浮动,优选的,进水通道5与出汽通道6位于“U”型加热管的两对竖直加热管的正中间。由此蒸汽环绕加热体的各个部位而进行加热,可以充分利用加热体的热量,使得蒸汽转换的效率更高、蒸汽更干、质量更好。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进水口3、进水通道5与出汽口4、出汽通道6也可位于加热本体的同面,且不在“U”型加热管8的一对竖直加热管之间,只需改变相应的开孔位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进水口与出汽口直接设置于加热体上,进水通道与出汽通道均设置于加热体内部,占用更小的体积,因此可以做的更大,水通过喷头散射到进水通道内,充分加热成蒸汽,蒸汽流满加热体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的加热腔中,围绕加热体再次加热,之后通过蒸汽进入孔进入出汽通道中,蒸汽又一次被高温加热,加热后的蒸汽沿着出汽通道、出汽口流出加热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装置,可以充分利用到加热体的热量,蒸汽转换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同时防止堵塞问题,提高加热装置的性能。
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倒置在机体100的容置空腔中,进水口3朝下,出汽口4朝上,水从水箱110中通过进水口3进入进水通道5中,水被散射到进水通道内壁上瞬间汽化成蒸汽,蒸汽从进水通道中流出进入并流满加热体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的加热腔中,围绕加热体再次加热,之后通过蒸汽进入孔7进入出汽通道6中,蒸汽又一次被高温加热,加热后的蒸汽沿着出汽通道、出汽口4流出加热装置,进入蒸汽软管500,最后从喷头600中喷出,用于熨烫衣物。
所述壳体开孔10的孔径等于出汽口4与该壳体开孔10相交面的直径,同时在该相交面处设置出汽口密封圈,进一步保证壳体1与出汽口4之间的密封性能。
所述开孔10沿周向设置有环形凸台101,所述出汽口4密封圈卡设在所述出汽口中部,所述凸台101抵顶在出汽口密封圈底部,从而进一步保证加热腔内的蒸汽不从开孔10中溢出壳体外。
所述加热本体22的外径小于所述基座21的外径,从而保证基座22与壳体1密封设置,加热本体22收容在壳体1内。
所述进水通道5一端与所述基座21内侧壁接触,所述进水口3贯穿所述基座21,且交界面密封,所述喷头密封设置在所述进水通道5上,且所述喷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进水通道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喷头上端敞开,且与所述进水通道5连通,水源通过过滤器与所述进水口3连通。
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箱110出水口依次通过设置在所述容置空腔内的过滤器120和水泵130后与所述进水口3连通,经过滤后的水可以有效滤除水中杂质,避免堵塞管路,水泵130用于提供水流压力,机体容置空腔内还设置有电源控制板140,所述电极通过所述电源控制板与电源连接。
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00下端设置有底座200,所述底座200两端向上延伸设置有伸缩支撑杆300,所述支撑杆纵向贯穿所述机体且上端设置有衣架400,所述蒸汽软管500连接出汽口4,从所述机体上端引出,且中部固定在所述衣架400上。
由上所述,现有的挂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通常为锅炉式或盘管式,都有很大弊端,锅炉式的易产生死水,盘管式的加热效果不佳,蒸汽产生不及时,且都采用加热体进水喷嘴的进水口都是圆形通孔结构,水通过进水口直接喷到加热体底部,未利用加热锅的进水管道内壁的热量,如此转化成蒸汽的效果差,导致从加热体出来的蒸汽湿度比较高,汽化效果不好,降低了加热体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挂烫机,在加热装置进水喷嘴进水口结构是在进水喷嘴底部斜向开设狭缝,水进入进水喷嘴后,在压力作用下,从狭缝中挤出,呈抛物线状态散落在加热体的进水管道内壁上,水与加热体进水管道内壁充分接触,汽化效果明显,充分利用了加热体的热量,提高了加热体的整体使用性能。挂烫机瞬时产出蒸汽用于熨烫衣服,效率更高;进水口和出汽口直接设置于加热体上,进水通道、出汽通道均设置于加热体的加热本体内部,既提高了水转换成蒸汽的效率,又充分利用了加热体的热能,大大减小了挂烫机的能耗;进水口、进水通道与出汽口、出汽通道分别位于加热本体的一面与另一面,由此蒸汽环绕加热体的各个部位而进行加热,可充分利用到加热体的热量,使得蒸汽转换的效率更高、蒸汽质量更好,熨烫衣服的效果更好;进水通道由于设计在加热体内部,不占用外部空间,因此可以设计为较大的通道体积,避免了因有杂质而带来的通道堵塞问题,有利保障了挂烫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挂烫机蒸汽产出瞬时可靠,蒸汽质量高,熨烫效果好,节能高效,提高了挂烫机的性能。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其内设置有容置空腔,所述容置空腔内设置有储水箱;
加热装置,其固定在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加热装置由壳体、加热体、进水口及出汽口构成,所述加热体包括基座及自基座一侧垂直延伸的加热本体,所述基座盖设于所述壳体上部,加热本体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加热体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本体包括进水通道、出汽通道及设置在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汽通道中央的加热管,所述进水通道沿所述加热本体的长度方向竖直开设在所述加热本体的一端,所述出汽通道对应设置在所述加热本体的另一端,所述进水通道的一端与设置在基座上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进水通道的另一端开口以供蒸汽流出,在与所述基座连接端的所述出汽通道上设有蒸汽进入孔,所述加热腔中的蒸汽从所述蒸汽进入孔进入出汽通道中再从出汽通道上的敞开端喷出,所述敞开端与设置在加热本体上的出汽口连通,所述壳体设有供出汽口延伸至外侧的壳体开孔;
蒸汽喷头,其通过蒸汽软管与所述出汽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为“U”型加热管,在所述加热管的两个“U”型顶端部各设有向外延伸出所述基座的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汽通道位于所述加热管的一对竖直加热管的正中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的基座上设置卡扣,所述壳体的对接面上设置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槽,加热体与壳体采用卡扣、卡槽的方式密封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加热体的基座的对接面上设置壳体密封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孔的孔径等于出汽口与该壳体开孔相交面的直径,同时在该相交面处设置出汽口密封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本体的外径小于所述基座的外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其特在征于,所述进水口贯穿所述基座,所述进水口的外部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进水口的内部末端设置与所述进水口相通的喷头,水从进水口流入,通过喷头散射到进水通道的管壁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其特在征于,所述机体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两端向上延伸设置有伸缩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纵向贯穿所述机体且上端设置有衣架,所述蒸汽软管从所述机体上端引出,且中部固定在所述衣架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其特在征于,所述储水箱出水口依次通过设置在所述容置空腔内的过滤器和水泵后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容置空腔内还设置有电源控制板,所述电极通过所述电源控制板与电源连接。
CN201520712707.5U 2015-09-14 2015-09-14 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 Active CN205152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2707.5U CN205152673U (zh) 2015-09-14 2015-09-14 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2707.5U CN205152673U (zh) 2015-09-14 2015-09-14 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52673U true CN205152673U (zh) 2016-04-13

Family

ID=55688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12707.5U Active CN205152673U (zh) 2015-09-14 2015-09-14 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526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8729A (zh) * 2015-09-14 2015-11-25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
CN105734945A (zh) * 2016-05-09 2016-07-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挂烫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8729A (zh) * 2015-09-14 2015-11-25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
CN105734945A (zh) * 2016-05-09 2016-07-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挂烫机
CN105734945B (zh) * 2016-05-09 2018-03-27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挂烫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4168B (zh) 蒸汽量可控的即热式挂烫机
CN105088729A (zh) 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
CN104896454A (zh) 一种用于蒸汽拖把的加热装置
CN105442287B (zh) 具有自动除垢功能的挂烫机及其除垢方法
CN105090920A (zh) 加热体进水口改进结构的蒸汽加热装置
CN105463816A (zh) 具有冷凝水回流结构的挂烫机
US2008004717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orming steam
CN205152673U (zh) 快速喷出高温蒸汽的挂烫机
CN206015366U (zh) 一种发热锅组件及具有发热锅组件的蒸汽装置
CN205155909U (zh) 加热体进水口改进结构的蒸汽加热装置
CN202613405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
CN205368831U (zh) 具有自动除垢功能的挂烫机
CN205368832U (zh) 蒸汽量可控的即热式挂烫机
CN205386071U (zh) 一种蒸汽料理机
CN205474505U (zh) 用在蒸汽挂烫机上的发热锅
CN105506945A (zh) 用在蒸汽挂烫机上的发热锅
CN205368833U (zh) 具有冷凝水回流结构的挂烫机
CN207227772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04829836U (zh) 一种用于蒸汽拖把的加热装置
CN212841489U (zh) 一种增压式蒸汽发生器
CN208725267U (zh) 一体式水暖床垫
CN206109827U (zh) 干衣机
CN208309236U (zh) 压力调节系统、熨烫设备和蒸汽清洁机
CN108978152A (zh) 分体式蒸气电熨斗
CN206143477U (zh) 洗衣机用蒸汽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