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46476U - 一种玉米胚芽的分离干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玉米胚芽的分离干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46476U
CN205146476U CN201520990605.XU CN201520990605U CN205146476U CN 205146476 U CN205146476 U CN 205146476U CN 201520990605 U CN201520990605 U CN 201520990605U CN 205146476 U CN205146476 U CN 205146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pond
connects
group
cyclone separator
dry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906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超
高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ANGCHI JIANYUA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ANGCHI JIANYUA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ANGCHI JIANYUA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ANGCHI JIANYUA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906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46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46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46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Cyclones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胚芽的分离干燥系统,包括中转池和旋流分离器组,所述中转池包括中转池一、中转池二和中转池三,所述旋流分离器组分为一级旋流分离器组和二级旋流分离器组,所述中转池一连接一级旋流分离器组的进料管,一级旋流分离器组的溢流口通过管道连接胚芽筛,胚芽筛连接挤干机,挤干机连接管束干燥机,一级旋流分离器组的底流口通过管道连接中转池二,中转池二连接重力曲筛,重力曲筛连接凸齿磨,凸齿磨连接中转池三,中转池三连接二级旋流分离器组的进料管,二级旋流分离器组的溢流口通过管道连接中转池二。本实用新型旋流分离器的进料总管道上设置一个主阀门,统一控制,旋流效果好,出油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玉米胚芽的分离干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胚芽的分离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采用玉米淀粉的生产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原料净化、浸泡、破碎、胚芽分离、精磨、纤维洗涤、蛋白分离、脱水、干燥、包装入库。胚芽破碎分离一般经过两道工序,然后再进行细磨加工。现有的胚芽分离破碎工序,一般是一级破碎然后分离,再二级破碎再分离,一级筛分分离后的筛下浆料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胚芽破碎分离的不彻底,减少了胚芽的出油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胚芽的分离干燥系统,能够将胚芽进行彻底分离,胚芽分离稳定,出油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玉米胚芽的分离干燥系统,包括中转池和旋流分离器组,所述中转池包括中转池一、中转池二和中转池三,所述旋流分离器组分为一级旋流分离器组和二级旋流分离器组,所述中转池一连接一级旋流分离器组的进料管,一级旋流分离器组的溢流口通过管道连接胚芽筛,胚芽筛连接挤干机,挤干机连接管束干燥机,一级旋流分离器组的底流口通过管道连接中转池二,中转池二连接重力曲筛,重力曲筛连接凸齿磨,凸齿磨连接中转池三,中转池三连接二级旋流分离器组的进料管,胚芽筛连接中转池二的进料管。
进一步的,所述重力曲筛和二级旋流分离器组的溢流管道连接中转池二的进料管。
进一步的,所述旋流分离器组的总进料管道上设有主阀门,各旋流分离器的进料支管上均设有小阀门,顶部的溢流管道上设有溢流阀,底部的底流管道上设有放料阀。
进一步的,所述旋流分离器组的进料总管道上设有离心泵,用于将物料打入旋流分离器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胚芽分离系统,将胚芽进行两次破碎、两次分离,二次旋流后的浆料再次进行分离,胚芽分离效果好、出油率高;旋流分离器的进料总管道上设置一个主阀门,各进料支管到上设置小阀门,小阀门处于常开状态,只需调试主阀门即可,由主阀门统一控制,增强了旋流分离器的稳定性,旋流效果好,出油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转池一,2-离心泵,3-主阀门,4-小阀门,5-一级旋流分离器组,6-溢流阀,7-水泵,8-胚芽筛,9-挤干机,10-管束干燥机,11-中转池二,12-重力曲筛,13-凸齿磨,14-中转池三,15-二级旋流分离器组,16-放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玉米胚芽的分离干燥系统,包括中转池和旋流分离器组,所述中转池包括中转池一1、中转池二11和中转池三14,所述旋流分离器组分为一级旋流分离器组5和二级旋流分离器组15,所述中转池一1连接一级旋流分离器组5的进料管,一级旋流分离器组5的溢流口通过管道连接胚芽筛8,胚芽筛8连接挤干机9,挤干机9连接管束干燥机10,一级旋流分离器组5的底流口通过管道连接中转池二11,中转池二11连接重力曲筛12,重力曲筛12连接凸齿磨13,凸齿磨13连接中转池三14,中转池三14连接二级旋流分离器组15的进料管,胚芽筛8连接中转池二11的进料管。
进一步的,所述重力曲筛12和二级旋流分离器组15的溢流管道连接中转池二11的进料管。
进一步的,所述旋流分离器组的总进料管道上设有主阀门3,各旋流分离器的进料支管道上均设有小阀门4,顶部的溢流管道上设有溢流阀6,底部的底流管道上设有放料阀16。
进一步的,所述旋流分离器组的进料总管道上设有离心泵2,用于将物料打入旋流分离器内;一级旋流分离组5顶部的溢流管道上设有水泵7,用于将浆料输送至胚芽筛8,中转池二11与重力曲筛12之间的管道上也设有水泵7,用于将浆料输送至重力曲筛12。
工作时,旋流分离器组各进料支管道上的小阀门4处于常开状态,打开总进料管道上的大阀门3,根据压力调节大阀门3来统一控制进入旋流分离器组的浆料,进入一级旋流分离器组5分离后,胚芽、玉米皮壳等通过溢流管道流出,由水泵7通过胚芽筛8洗涤后输送至胚芽挤干机9,挤干后再进入管束干燥机10,筛下浆料则进入中转池二,进行再次分离;受离心力作用较大的胚乳粗粒、蛋白质与淀粉的悬浮液等浆料从底部的底流管道流出进入中转池二11,中转池二11中的浆料再由水泵7经过重力曲筛12对胚芽进行二次洗涤,筛上物进入凸齿磨13进行二次打磨,打磨后的浆料进入中转池三14,再经离心泵2打入二级旋流分离器组15进行再次分离,筛下浆料则回送至中转池二11,进行循环利用。二次旋流分离器底部出来的物料将进行下一道工序。

Claims (6)

1.一种玉米胚芽的分离干燥系统,包括中转池和旋流分离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池包括中转池一、中转池二和中转池三,所述旋流分离器组分为一级旋流分离器组和二级旋流分离器组,所述中转池一连接一级旋流分离器组的进料管,一级旋流分离器组的溢流口通过管道连接胚芽筛,胚芽筛连接挤干机,挤干机连接管束干燥机,一级旋流分离器组的底流口通过管道连接中转池二,中转池二连接重力曲筛,重力曲筛连接凸齿磨,凸齿磨连接中转池三,中转池三连接二级旋流分离器组的进料管,所述胚芽筛连接中转池二的进料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胚芽的分离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曲筛和二级旋流分离器组的溢流管道连接中转池二的进料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玉米胚芽的分离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器组的总进料管道上设有主阀门,各旋流分离器的进料支管上均设有小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玉米胚芽的分离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器组顶部的溢流管道上设有溢流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玉米胚芽的分离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器组底部的底流管道上设有放料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玉米胚芽的分离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器组的进料总管道上设有离心泵。
CN201520990605.XU 2015-12-03 2015-12-03 一种玉米胚芽的分离干燥系统 Active CN205146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90605.XU CN205146476U (zh) 2015-12-03 2015-12-03 一种玉米胚芽的分离干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90605.XU CN205146476U (zh) 2015-12-03 2015-12-03 一种玉米胚芽的分离干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46476U true CN205146476U (zh) 2016-04-13

Family

ID=55682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90605.XU Active CN205146476U (zh) 2015-12-03 2015-12-03 一种玉米胚芽的分离干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46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17037U (zh) 人参灵芝孢子粉生产线用破壁装置
CN106832009A (zh) 一种玉米湿磨生产工艺中利用纤维素酶制剂生产玉米淀粉的方法
CN103691538B (zh) 一种矿石的磨矿分级系统
CN101838335B (zh) 一种淀粉分离方法及设备
CN202105799U (zh) 滚筒式谷物风选机
CN104672336A (zh) 玉米淀粉生产工艺
CN205146476U (zh) 一种玉米胚芽的分离干燥系统
CN106084073A (zh) 玉米淀粉加工过程中的纤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206438061U (zh) 一种玉米淀粉生产系统
CN204939355U (zh) 玉米纤维压力曲筛筛分洗涤系统
CN205413325U (zh) 安全环保干法选煤机
CN208050190U (zh) 一种玉米胚芽分离系统
CN211226977U (zh) 一种玉米淀粉乳分离蛋白装置
CN210103802U (zh) 一种淀粉生产玉米浆料磨筛工序二次提浆处理装置
CN207126820U (zh) 一种除去玉米纤维洗涤中部分细纤维的生产系统
CN206424997U (zh) 麸皮分级加工系统
CN207812163U (zh) 一种高效的纸浆除渣系统
CN207680202U (zh) 一种秸秆粉碎用除尘装置
CN205613569U (zh) 干选高压辊磨系统
CN104494001A (zh) 一种高吸水性树脂颗粒连续生产系统
CN206512120U (zh) 玉米淀粉湿生产系统
CN206043338U (zh) 一种玉米深加工装置
CN205462695U (zh) 一种低强度还原铁的磨选系统
CN204769034U (zh) 具有自动分级功能的食品粉碎机
CN202760087U (zh) 豆腐磨浆分离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