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40874U - 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40874U
CN205140874U CN201520788491.0U CN201520788491U CN205140874U CN 205140874 U CN205140874 U CN 205140874U CN 201520788491 U CN201520788491 U CN 201520788491U CN 205140874 U CN205140874 U CN 205140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frame
housing
installing rack
terminal box
cont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884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宇
张志文
肖体锋
池建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884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40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40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40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和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安装于壳体上,接线盒从壳体一侧水平装入壳体,并与壳体形成卡扣连接;所述壳体两侧内侧壁设有倒扣凸筋,所述接线盒相应的两侧外侧壁设有与倒扣凸筋配合安装的装配开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接线盒两侧的装配开槽与壳体两侧内侧壁的倒扣凸筋形成卡扣连接,装配效率高,装配结构稳定,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触器。
背景技术
现有接触器接线盒的装配结构,是在壳体上有一条开槽,然后在接线盒上设置对应位置和尺寸的筋,通过筋和开槽互相配合装配,达到防止接线盒脱落的效果。此结构装配较难,筋和开槽不易对准,造成对装配效率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装配快捷的接触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1和接线盒2;所述接线盒2安装于壳体1上,接线盒2从壳体1一侧水平装入壳体1,并与壳体1形成卡扣连接;所述壳体1两侧内侧壁设有倒扣凸筋11,所述接线盒2相应的两侧外侧壁设有与倒扣凸筋11配合安装的装配开槽21。
进一步,所述接线盒2包括多个接线框安装架22,接线框安装架22之间设有极间空腔221,所述壳体1设有与极间空腔221配合安装的安装隔板12,所述安装隔板12水平插入极间空腔221中将多个接线框安装架22分隔固定起来。
进一步,所述安装隔板12的两侧凸出设有卡扣凸台121,所述极间空腔221的两侧设有与卡扣凸台121卡扣配合的卡扣凹槽222。
进一步,所述装配开槽21为长方形条状,所述倒扣凸筋11为与装配开槽21相应的长条状;所述倒扣凸筋11朝向接线盒2的安装方向设有第一倒角111。
进一步,所述接线盒2包括多个接线框安装架22,接线框安装架22的一端开口,内部形成安装空腔223,接触器的接线框可从接线框安装架22的开口一端装入接线框安装架22中;所述接线框安装架22的一侧设有接线窗口224,另一侧设有让接触器的接线片穿过的安装通孔,所述装配开槽21设于接线盒2两侧接线框安装架22的相应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接线框安装架22的开口一端侧壁设有卡扣挂钩225,所述卡扣挂钩225包括连接板225a和连接在连接板225a一端朝向接线框安装架22内部设置的卡扣弯钩225b,所述接线框安装架22的侧壁从开口一端端部开设竖向凹槽2251,竖向凹槽2251之间形成连接板225a。
进一步,所述卡扣弯钩225b的端部设有第二倒角225c。
进一步,壳体1的中部设有安装接触器的触头支持的触头支持安装腔103,所述壳体1内部还设有容纳接触器的触头组件的容纳空腔101,所述容纳空腔101设有分隔触头组件的极间隔板102,所述壳体1内部下端设有静触头安装孔104。
进一步,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辅助触头组件3。
本实用新型通过接线盒两侧的装配开槽与壳体两侧内侧壁的倒扣凸筋形成卡扣连接,装配效率高,装配结构稳定,提高生产效率。壳体沿接线盒的安装方向垂直设有安装隔板与接线盒的接线框安装架之间的极间空腔相互配合,提高接线盒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接触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触器倒扣凸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3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接触器,包括壳体1和接线盒2。所述接线盒2安装于壳体1上,接线盒2从壳体1一侧水平装入壳体1,并与壳体1形成卡扣连接;所述壳体1两侧内侧壁设有倒扣凸筋11,所述接线盒2相应的两侧外侧壁设有与倒扣凸筋11配合安装的装配开槽21。本实用新型通过接线盒两侧的装配开槽与壳体两侧内侧壁的倒扣凸筋形成卡扣连接,装配效率高,装配结构稳定,提高生产效率。装配开槽21与倒扣凸筋11的结构也可以互换。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接触器还包括触头支持和触头组件,触头组件包括静触头和动触头,动触头设于触头支持上,动触头的触点伸出触头支持两侧;两个接线盒2安装于壳体1的两侧用于接线。所述壳体1内部下端设有静触头安装孔104,静触头通过静触头安装孔104固定安装于壳体内部。壳体1的中部设有安装接触器的触头支持的触头支持安装腔103,所述壳体1内部还设有容纳接触器的触头组件的容纳空腔101,所述容纳空腔101设有分隔触头组件的极间隔板102,极间隔板102将每对触点分隔开来,防止发生短路。所述壳体1的一侧还设有辅助触头组件3。安装时,触头支持活动安装在壳体1的中部,静触头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靠近底部一端,触头支持上的动触头上下移动与壳体内的静触头的触点闭合和分开来控制接触器的通断。
如图1、3所示,所述接线盒2包括多个接线框安装架22,接线框安装架22之间设有极间空腔221,所述壳体1设有与极间空腔221配合安装的安装隔板12,所述安装隔板12水平插入极间空腔221中将多个接线框安装架22分隔固定起来。壳体沿接线盒2的安装方向垂直设有安装隔板12与接线盒2的接线框安装架之间的极间空腔221相互配合,提高接线盒2安装的稳定性。所述安装隔板12的两侧凸出设有卡扣凸台121,所述极间空腔221的两侧设有与卡扣凸台121卡扣配合的卡扣凹槽222,有效利用安装隔板12和极间空腔221两侧的牢固结构,适用于水平侧面插入的限位固定。安装隔板12的两侧凸出设有卡扣凸台121,极间空腔221的两侧设有卡扣凹槽222,卡扣凸台121与卡扣凹槽222配合,一方面可以准确的定位安装,另一方面可以限制接线盒2垂直移动,结构更加稳定。
如图1-3所示,所述装配开槽21为长方形条状,所述倒扣凸筋11为与装配开槽21相应的长条状;所述倒扣凸筋11朝向接线盒2的安装方向设有第一倒角111。倒扣凸筋11朝向接线盒2的安装方向设有第一倒角111,接线盒2可顺利滑入壳体1中与壳体1配合连接,安装方便快捷。倒扣凸筋11与装配开槽21的数量和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如图3所示,所述接线盒2包括多个接线框安装架22,接线框安装架22的一端开口,内部形成安装空腔223,接触器的接线框可从接线框安装架22的开口一端装入接线框安装架22中;所述接线框安装架22的一侧设有接线窗口224,另一侧设有让接触器的接线片穿过的安装通孔,所述装配开槽21设于接线盒2两侧接线框安装架22的相应的外侧壁上。所述接线框安装架22的开口一端侧壁设有卡扣挂钩225,所述卡扣挂钩225包括连接板225a和连接在连接板225a一端朝向接线框安装架22内部设置的卡扣弯钩225b,所述接线框安装架22的侧壁从开口一端端部开设两个竖向凹槽2251,竖向凹槽2251之间形成连接板225a。接线框安装架22的开口一端侧壁设有卡扣挂钩225,卡扣挂钩225与置于接线框安装架22内部的接线框配合连接,结构稳固。所述卡扣弯钩225b的端部设有第二倒角225c。卡扣弯钩225b的端部设有第二倒角225c便于接线框装入。
安装时,两个接线盒2分别从壳体1的两侧推入,直至壳体1两侧内侧壁倒扣凸筋11卡入接线盒2相应的两侧外侧壁的装配开槽21,两者形成卡扣连接;与此同时,壳体1内的安装隔板12,插入接线框安装架22极间空腔221中,安装隔板12的两侧的卡扣凸台121与极间空腔221两侧的卡扣凹槽222配合安装。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1)和接线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2)安装于壳体(1)上,接线盒(2)从壳体(1)一侧水平装入壳体(1),并与壳体(1)形成卡扣连接;所述壳体(1)两侧内侧壁设有倒扣凸筋(11),所述接线盒(2)相应的两侧外侧壁设有与倒扣凸筋(11)配合安装的装配开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2)包括多个接线框安装架(22),接线框安装架(22)之间设有极间空腔(221),所述壳体(1)设有与极间空腔(221)配合安装的安装隔板(12),所述安装隔板(12)水平插入极间空腔(221)中将多个接线框安装架(22)分隔固定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隔板(12)的两侧凸出设有卡扣凸台(121),所述极间空腔(221)的两侧设有与卡扣凸台(121)卡扣配合的卡扣凹槽(22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开槽(21)为长方形条状,所述倒扣凸筋(11)为与装配开槽(21)相应的长条状;所述倒扣凸筋(11)朝向接线盒(2)的安装方向设有第一倒角(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2)包括多个接线框安装架(22),接线框安装架(22)的一端开口,内部形成安装空腔(223),接触器的接线框可从接线框安装架(22)的开口一端装入接线框安装架(22)中;所述接线框安装架(22)的一侧设有接线窗口(224),另一侧设有让接触器的接线片穿过的安装通孔,所述装配开槽(21)设于接线盒(2)两侧接线框安装架(22)的相应的外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框安装架(22)的开口一端侧壁设有卡扣挂钩(225),所述卡扣挂钩(225)包括连接板(225a)和连接在连接板(225a)一端朝向接线框安装架(22)内部设置的卡扣弯钩(225b),所述接线框安装架(22)的侧壁从开口一端端部开设竖向凹槽(2251),竖向凹槽(2251)之间形成连接板(225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弯钩(225b)的端部设有第二倒角(225c)。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中部设有安装接触器的触头支持的触头支持安装腔(103),所述壳体(1)内部还设有容纳接触器的触头组件的容纳空腔(101),所述容纳空腔(101)设有分隔触头组件的极间隔板(102),所述壳体(1)内部下端设有静触头安装孔(104)。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辅助触头组件(3)。
CN201520788491.0U 2015-10-12 2015-10-12 接触器 Active CN205140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8491.0U CN205140874U (zh) 2015-10-12 2015-10-12 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8491.0U CN205140874U (zh) 2015-10-12 2015-10-12 接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40874U true CN205140874U (zh) 2016-04-06

Family

ID=55626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88491.0U Active CN205140874U (zh) 2015-10-12 2015-10-12 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408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7661A (zh) * 2016-12-23 2018-07-03 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接线盒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7661A (zh) * 2016-12-23 2018-07-03 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接线盒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
CN108237661B (zh) * 2016-12-23 2023-07-04 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接线盒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40874U (zh) 接触器
CN103454471B (zh) 一种单相多表位电能表插件
CN201667518U (zh) 汽车机舱保险盒
CN203482117U (zh) 一种适用于降压和星三角启动装置的智能控制器
CN104684330A (zh) 电路板固定结构及使用该电路板固定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04225336U (zh) 具有防震弹片的吊顶电器安装结构
CN204128270U (zh) 冰箱玻璃搁架用固定卡及冰箱
CN204068109U (zh) 一种机柜顶置封闭式线框
CN202217094U (zh) 分光箱的分光路器安装结构
CN101931068A (zh) 电池固定装置
CN203787777U (zh) 分离式计量箱托架
CN205071544U (zh) 电冰箱电路板安装盒组件
CN105116189A (zh) 电能表快速安装固定架
CN205124180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安装外壳
CN104333994A (zh) 便于电线摆放的电气柜
CN204578018U (zh) 一种新型明装线盒
CN204168677U (zh) 具有电线布局结构的电气柜
CN204168673U (zh) 便于固定电线的电气柜用的插线槽
CN204168681U (zh) 便于安装电子元器件及电线插放的电气柜
CN203467103U (zh) 一种导轨
CN216311634U (zh) 灯座控制面板的可拆卸安装结构
CN204967176U (zh) 一种电缆分支箱
CN202513086U (zh) 常闭辅助触头模块及其单极交流接触器
CN204168651U (zh) 便于调节底板空间的电气柜
CN102768920A (zh) 一种常闭辅助触头模块及其单极交流接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