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37330U - 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37330U
CN205137330U CN201520956691.2U CN201520956691U CN205137330U CN 205137330 U CN205137330 U CN 205137330U CN 201520956691 U CN201520956691 U CN 201520956691U CN 205137330 U CN205137330 U CN 205137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llery
tunnel
solar energy
dim light
corrid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566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贵川
蒋卫锋
喻良伟
易雷
王秀英
刘勇健
吴宏伊
袁海峰
林莉
魏昱
孙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5209566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37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37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373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72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in street lighting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它包括太阳能减光廊道、LED照明过渡段,太阳能减光廊道太阳能发电系统直供LED照明过渡段的LED灯,太阳能减光廊道包括廊道支架、镶嵌在廊道支架顶部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板、镶嵌在廊道支架侧面上部和下部的通风吸音板和镶嵌在廊道支架侧面中部的钢化玻璃,薄膜太阳能发电板透光率根据隧道入、出口适应曲线随廊道接近隧道口而降低;LED过渡段的LED灯与太阳能减光廊道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板连接。该照明系统综合集成廊道减光、太阳能发电技术,采用成本低、适合公路隧道环境的太阳能薄膜,将隧道入、出口段部分用廊道代替,免去入、出口段灯具投资,节省了照明耗电量最大的入、出口段供电。

Description

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公路隧道建设已经逐渐开始向高海拔地区扩展,特别是四川省在“构建枢纽、打开通道、完善路网、支撑高地”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发展背景下,公路网不断往川西高原推进,需大量采用隧道工程方案,以缩短路线里程、绕避不良地质病害(如冰雪、滑坡、泥石流等)、优化路线平纵线型指标、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运输效率等。总结四川省川西高原高海拔公路隧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是隧道数量多、规模大、海拔高和隧道长。目前已建和在建高海拔隧道数十座,长度6km以上的超特长隧道已达到4座,主要分布在川藏北线和南线两条进藏通道上。如巴郎山隧道长7940米,洞口海拔3850米;雀儿山隧道长7035米,洞口海拔达4380米。
二是低交通量与高建设成本冲突。四川西部地区,人烟稀少、相对分散,交通量较小,川西高海拔地区山高谷深,隧道占路线的比例极高,且运营期交通量较低,带来建设和运营费用双高的难题。雅康路二郎山隧道现有交通量1873辆每天;巴朗山隧道现有交通量为521辆每天,尤其是对于非高速公路不收费项目,运营费用更成问题,“养不起”非常突出。
三是运营管理和养护难度大。高原隧道多位于偏远高山区,人烟稀少,条件艰苦,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隧道管养难度极大。
隧道是公路运营的耗能大户,其中,照明设施运营耗电占有最大比重。如四川藏区在建的雅康高速公路二郎山特长隧道长度超过13公里,经过初步测算,建成后,每年照明系统电耗为300万度以上,用于照明的电费将超过隧道年营运费用的60%以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该照明系统利用隧道照明内外亮度正相关的特点,综合集成廊道减光、太阳能发电技术,采用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寿命长、适合公路隧道环境、具有不同透光率的太阳能薄膜,将隧道入、出口段部分用廊道代替,实现入、出口段光线平滑过渡,且亮度变化完全与外界自然光同步,免去了入、出口段灯具投资,使隧道照明耗电量最大的入、出口段完全免供电。廊道发出的电能直供过渡段LED照明,实现过渡段亮度变化完全与外界自然光同步调节,因采用直供方式,免去常见太阳能发电工程中的逆变设备和储能设备,降低投资,减少运维工作量及成本,提高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它包括太阳能减光廊道、LED照明过渡段,太阳能减光廊道太阳能发电系统直供LED照明过渡段的LED灯,所述的太阳能减光廊道包括廊道支架、镶嵌在廊道支架顶部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板、镶嵌在廊道支架侧面上部和下部的通风吸音板和镶嵌在廊道支架侧面中部的钢化玻璃,所述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板透光率随廊道接近隧道口而降低;LED过渡段的LED灯与太阳能减光廊道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板连接。
该照明系统还包括直流升压电路和直流降压电路,直流升压电路与薄膜太阳能发电板连接,升压电路通过传输线路与直流降压电路连接,直流降压电路与LED等连接。
所述的太阳能减光廊道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板透光率根据适应曲线分段取值设置。
所述的太阳能减光廊道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板透光率分段取值段数,入口廊道不少于两段,出口廊道为一段。
所述的LED照明过渡段根据适应曲线分段取值设置,由太阳能电池板直供的LED灯具总功率与太阳能发电总额定功率相等。
所述的太阳能减光廊道入口段长度表示为:
Ds表示照明停车视距,h表示隧道内净空高度。
所述的LED照明过渡段长度表示为:
D T R = D T H + 5 v t 3
其中DTH表示入口段长度,vt表示设计速度。
所所述的太阳能减光廊道的出口段长度取40m。
所述的钢化玻璃上贴有防爆太阳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该照明系统利用隧道照明内外亮度正相关的特点,综合集成廊道减光、太阳能发电技术,采用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寿命长、适合公路隧道环境、可实现不同透光率的太阳能薄膜,将隧道入、出口段部分用廊道代替,实现入、出口段光线平滑过渡,且亮度变化完全与外界自然光同步,大大减少了入、出口段灯具投资,使隧道照明耗电量最大的入、出口段完全免供电。廊道发出的电能直供过渡段LED照明,实现过渡段亮度变化完全与外界自然光同步调节,因采用直供方式,免去了常见太阳能发电工程中的逆变设备和储能设备,降低了投资,减少了运维工作量及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同时,过渡段LED灯具可免用恒流电源,灯具成本可节省8%~10%。
附图说明
图1为太阳能减光廊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廊道支架,2-薄膜太阳能发电板,3-通风吸音板,4-钢化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它包括太阳能减光廊道、LED照明过渡段,太阳能减光廊道太阳能发电系统直供LED照明过渡段的LED灯,所述的太阳能减光廊道包括廊道支架1、镶嵌在廊道支架1顶部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板2、镶嵌在廊道支架1侧面上部和下部的通风吸音板3和镶嵌在廊道支架1侧面中部的钢化玻璃4,所述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板透光率随廊道接近隧道口而降低;LED过渡段的LED灯与太阳能减光廊道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板2连接。
该照明系统还包括直流升压电路和直流降压电路,直流升压电路与薄膜太阳能发电板连接,升压电路通过传输线路与直流降压电路连接,直流降压电路与LED等连接。
所述的太阳能减光廊道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板透光率根据适应曲线分段取值设置。
所述的太阳能减光廊道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板透光率分段取值段数,入口廊道不少于两段,出口廊道为一段。
所述的LED照明过渡段根据适应曲线分段取值设置,由太阳能电池板直供的LED灯具总功率与太阳能发电总额定功率相等。
所述的减光廊道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板透光率自40%~0%(40、30、25、20、15、10、5、0)分8段设置,廊道选取汉能生产的非晶硅薄膜组件HNS-BT63、HNS-BT59.5TK、HNS-BT56.5TK、HNS-BT53.5TK、HNS-BT50TK、HNS-BT45TK、HNS-BT42TK、HNS-BT35.5TK。
所述的太阳能减光廊道入口段长度表示为:
Ds表示照明停车视距,h表示隧道内净空高度。
以设计速度80km,纵坡0,隧道净空高度7m为典型值,则有Ds=100,取85m。
因出口适应较入口适应快,出口段按40米设置,发出电能与入口廊道所发电能一起供给入口廊道所属隧道的过渡段和出口Ⅰ段。
所述的LED照明过渡段长度表示为:
D T R = D T H + 5 v t 3
其中DTH表示入口段长度,vt表示设计速度。
LED照明过渡段分为TR1、TR2两段布置,由太阳能电池板直供的LED灯具总功率与太阳能发电总额定功率相等,长度表示为:
D T R 1 = D T H 3 + v t 1.8
D T R 2 = 2 v t 1.8
其中DTH表示入口段长度,vt表示设计速度,对应2S内的行驶距离。
以设计速度80Km,纵坡0,隧道净空高度7m为典型值,有DTR1=72m,DTR2=89m。
TR1、TR2各段单位长度LED灯具功率比为3:1。
全廊道侧面的钢化玻璃4上均贴有透光率5%的防爆太阳膜。

Claims (9)

1.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太阳能减光廊道、LED照明过渡段,太阳能减光廊道太阳能发电系统直供LED照明过渡段的LED灯,所述的太阳能减光廊道包括廊道支架(1)、镶嵌在廊道支架(1)顶部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板(2)、镶嵌在廊道支架(1)侧面上部和下部的通风吸音板(3)和镶嵌在廊道支架(1)侧面中部的钢化玻璃(4),所述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板透光率随廊道接近隧道口而降低;LED过渡段的LED灯与太阳能减光廊道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板(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照明系统还包括直流升压电路和直流降压电路,直流升压电路与薄膜太阳能发电板连接,升压电路通过传输线路与直流降压电路连接,直流降压电路与LED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减光廊道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板透光率根据适应曲线分段取值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减光廊道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板透光率分段取值段数,入口廊道不少于两段,出口廊道为一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照明过渡段根据适应曲线分段取值设置,由太阳能电池板直供的LED灯具总功率与太阳能发电总额定功率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减光廊道入口段长度表示为:
Ds表示照明停车视距,h表示隧道内净空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照明过渡段长度表示为:
D T R = D T H + 5 v t 3
其中DTH表示入口段长度,vt表示设计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所述的太阳能减光廊道的出口段长度取40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化玻璃(4)上贴有防爆太阳膜。
CN201520956691.2U 2015-11-25 2015-11-25 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 Active CN205137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56691.2U CN205137330U (zh) 2015-11-25 2015-11-25 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56691.2U CN205137330U (zh) 2015-11-25 2015-11-25 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37330U true CN205137330U (zh) 2016-04-06

Family

ID=55623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56691.2U Active CN205137330U (zh) 2015-11-25 2015-11-25 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373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0786A (zh) * 2015-11-25 2016-01-13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
CN109826642A (zh) * 2019-01-17 2019-05-31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隧道洞外调光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0786A (zh) * 2015-11-25 2016-01-13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
CN109826642A (zh) * 2019-01-17 2019-05-31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隧道洞外调光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0786A (zh) 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
CN202791776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路灯
CN103347178B (zh) 一种风光互补式应急照明监控装置
CN201764392U (zh) 一种风能太阳能互补led路灯
CN201636733U (zh) 一种智能led路灯
CN205137330U (zh) 基于自然光的隧道照明系统
CN202769515U (zh) 一种可智能调节灯泡亮度的低功耗太阳能路灯
CN202524621U (zh) 基于Zigbee技术的LED路灯节能控制系统
CN204460064U (zh) 一种大幅度延长亮灯时间的太阳能路灯
CN201885137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
CN201733251U (zh) 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
CN204668966U (zh) 一种基于路灯杆支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CN201629877U (zh) 隧道灯智能控制系统
CN204946474U (zh) 一种远程控制太阳能动态限速标志牌
CN204153664U (zh) 光伏市电互补用led公路隧道照明系统
CN208285059U (zh) 一种轨道交通叠合装配式集成预制管廊的供电系统
CN106764821A (zh) 一种经济环保led路灯
CN202484822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
CN202532377U (zh) 可有效减小风阻、稳定性好的高杆太阳能路灯
CN205878031U (zh) 可调节太阳能电池板倾角的智能计时微光太阳能路灯
CN201652134U (zh) 太阳能发电led照明系统
CN205984203U (zh) 一种节能广告牌
CN201093317Y (zh) 太阳能换画灯箱路灯
CN201475852U (zh) 垂直轴光能风能互补照明装置
CN201396682Y (zh) 太阳能led路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10000 No. 1 Hengjie, Wuhou Temple, Wuho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No. 1 Hengjie, Wuhou Temple, Wuho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