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29515U - 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29515U
CN205129515U CN201520982038.3U CN201520982038U CN205129515U CN 205129515 U CN205129515 U CN 205129515U CN 201520982038 U CN201520982038 U CN 201520982038U CN 205129515 U CN205129515 U CN 205129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gh strength
strength steel
module
oil
fuel 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820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波
姚佳志
饶春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Mingri Aerospac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Mingri Aerospac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Mingri Aerospac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Mingri Aerospac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820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29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29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29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其包括:储油模块,所述储油模块内部储存油;混合模块,所述储油模块连通所述混合模块,所述混合模块上连接有冷气源,所述储油模块输出的油和所述冷气源输出的冷气在所述混合模块内混合形成喷雾;喷射模块,所述喷射模块安装于所述混合模块上,用于输出所述喷雾,所述喷射模块包括两个喷嘴,用于从两个方向向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铣削加工处喷射所述喷雾,用于冷却和排屑;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提高冷却效果、减少积屑瘤现象的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Description

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方式的切削加工中,会产生热量和切削屑,热量超出一定范围后会造成不良影响,切削屑累计过多也会造成堵塞,影响工件的加工;
所以,在现有技术中,会在切削加工中,持续地或者间接地跟随着刀具,喷射矿物油,实现降温,同时,冲洗切削液;
但是矿物油在使用完后,大量的矿物油极其不易回收和处理,而废矿物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成份有C15-C36的烷烃、多环芳烃(PAHS)、烯烃、苯系物、酚类等,一旦进入外环境,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现在在本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干式切削的理念,但是具体落实在实践中,还有非常多的问题,基本是一个非常冷门的领域,大家都处于研发阶段;
而在航空领域,也涉及到这么一个问题,这个领域中,高强度钢的使用率非常高,使用传统方法加工高强度钢工件,也会出现所述的污染问题,现在在这个干式切削领域,大家也都在尝试,基本上使用最多的是设置一个涡流管,跟随着刀具移动,对着加工处进行喷射冷气,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虽然达到降温效果,但也会有不稳定的积屑瘤现象出现,而且,降温和排屑都存在不同的死角,导致加工及其不稳定,航空领域的高强度钢工件加工质量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针对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提高冷却效果、减少积屑瘤现象的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其包括:
储油模块,所述储油模块内部储存油;
混合模块,所述储油模块连通所述混合模块,所述混合模块上连接有冷气源,所述储油模块输出的油和所述冷气源输出的冷气在所述混合模块内混合形成喷雾;
喷射模块,所述喷射模块安装于所述混合模块上,用于输出所述喷雾,所述喷射模块包括两个喷嘴,用于从两个方向向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铣削加工处喷射所述喷雾,用于冷却和排屑。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在航空领域,特别是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加工领域,干式切削还是一个非常非常冷门的概念,大家都还处于研发阶段,本申请的方案,在实际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高强度钢这种材料,加工时,会产生很大的热量,但是,它的熔点一般又不高,特别对于航空领域来说,这个领域所采用的高强度钢一般不是用于高温环境,追求的是轻和高的强度、刚度,所以其熔点大部分甚至比一般情况还要低,那么,在加工中,铣削部位产生的热量不好控制,非常容易温度过高,造成工件的变形,所以,按照常规的理论上的用一个涡流管进行降温,经过实践,效果不是很理想,存在一定的冷却死角;
其次,由于部分高强度钢的硬度、塑性的参数不是很理想,还是有一定几率产生积屑瘤,再加上上述的温度问题,会有剧烈的金属变形,极易产生积屑瘤;
同时,如果只用涡流管进行冷却,铣刀和工件的表面摩擦力不好控制,极易产生和平时相比更强烈摩擦,产生积屑瘤;
在经过一系列的研发之后,确定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喷射模块的设置方式,在铣刀四周设置两个喷嘴,喷射油气混合的喷雾,对于航空结构件的高强度钢材料加工中,是最优的;
在实际参数显示中,设置1个喷嘴,对于铣加工处的覆盖还是会有一定的死角,降温上来讲,其实也是可以勉强满足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的加工,但是如上述所述,航空领域的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熔点较低,对温度的控制要求很高,采用1个喷射装置,需要覆盖360°的弧度,以锥形的方式喷射喷雾,范围还是较大,实际加工中不太稳定,容易出现上述的温度,还有摩擦力的问题(本申请采用油和冷气的方式,可以把油控制在一定范围,减小工件和铣刀之间的摩擦,防止因为摩擦过大产生积屑瘤,同时,又不会造成像以前那样大的污染);
在实际参数显示中,设置3个喷嘴,可以有效地覆盖铣加工的区域,但是,实际操作中,对于喷射装置的控制又因为太密集而存在一些弊端,覆盖范围太大,以至于一些范围的交汇处,喷雾的量过多,造成油的浪费,引起不必要多于的污染,同时,交叉处的喷雾重叠,不易控制,易产生过大的压力,反而会引起积屑瘤;
所以,最终,根据实际实验的效果,本方案针对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这个特殊领域的工件,采用本申请的结构,设置两个喷嘴喷射喷雾,不会出现上述设置1个和3个的缺点,所有参数都刚好合适,加工效果也非常理想,在实际加工中,积屑瘤基本不会出现,而且品控非常稳定,冷却效果也很好,各个参数的控制,比如喷雾的压力,油量的调节,都在一个非常合适的范围,所以,在实际加工中,至少目前,在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加工领域,使用这种结构的加工方式处于最优选行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润滑系统还包括制冷模块,用于制造冷气,与所述混合模块连通,提供冷气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制冷模块为涡流管,方便采购,成本低,制冷效果好,更换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混合模块包括:
壳体;
分油装置,所述分油装置安装于壳体内,包含两个对称设置的曲面,均向对称平面凹陷,曲面两个曲面顶部交接处形成人字结构,分油装置下部分别通过管道连接两个所述喷嘴;
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为下部开口的腔体,设置在分油装置上半部分,开口向下,所述保护罩上设置有定位油管,所述储油模块通过一输入油管连通所述混合模块,所述定位油管一端连通所述输入油管,另一端竖直向下通过一排出口排出储油模块输入的油,所述排出口中心轴线和所述人字结构中心轴线重合。
如果只采用一个管道的话,只设置一个喷嘴,那么,该方案中分油装置的具体结构就没有必要,但是,我们这里因为是特殊的两喷嘴设计,那么,采用这种结构,可以精确地控制整体的油量输出,通过统一的排出口排出,因为油量使用很慢,大部分情况是液滴的形式输出,通过所述人字结构,把液滴均分为两个部分,然后通过冷气向下的力,带动油流入管道,形成喷雾,通过喷嘴排出,这样在油接触冷气之前,就把他进行均分,而不是形成喷雾后(这种结构需要保证两个管道一模一样,等径等长,这种管道里的压力才均等,喷出的油总量才相同,覆盖在加工处的量才均匀,防积屑瘤效果才更好),而我们这种方案从最开始就均分油,那么后续的管道不在乎多长,最终分别输出的喷雾中油的含量都是一样的,可以使油的喷出保持均匀(而如果采用分别的两个储油模块单独给各个管道供油,设备成本又太高),解除了多余的限制条件,减少了润滑系统的制造成本,而由于这种特殊的方式,我们设置了保护罩,使油可以在竖直方向往下输入,被人字结构均分,均分时被保护罩保护,不会受到冷气流动的影响,均分后,才从所述弧形的曲面向下流,露出保护罩后,就被冷气带入管道,形成所需的喷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冷气源设置在混合模块正上方,冷气从所述保护罩上方的所述壳体向下输入,使冷气向下带入所述曲面上的油时,给予油的力更均匀,形成喷雾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管道一端安装于混合模块外部的壳体上,并伸入壳体,管道开口分别与所述分油装置的两个曲面底部连接,管道开口包裹对应的曲面底部,所述管道另一端安装所述喷嘴,包裹的设置方式,可以保证油准确流入管道,不会形成浪费,提高装置整体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曲面底部伸入所述管道中,油量过多时,防止油的溅出,保证油准确流入管道,不会形成浪费,提高装置整体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喷嘴以相邻呈180°绕加工处对称分布,设置更对称,各项参数更好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排出口油的流量为10-14ml/h,实际使用中所选择的参数,在这一段参数中,经过对实际加工过程的监控,效果最好,可以和两个喷嘴的设置方式相配合,较好地防止积屑瘤的形成,同时,减小废油的污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针对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提高冷却效果、减少积屑瘤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混合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1-油量开关,2-油杯,3-油,4-滤网,5-调节阀,6-混合模块,7-制冷模块,8-壳体,9-管道,10-喷嘴,11-定位油管,12-分油装置,13-保护罩,14-输入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3,一种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其包括:
储油模块,所述储油模块内部储存油3(具体包括油杯2、油量开关1、调节阀5、输入油管14,油杯2上安装有所述油量开关1,通过负压原理控制输入油管14最终向混合模块6输出的油量,调节阀5为开关装置,实现打开和关闭,输入油管14的入口还设置有滤网4,使输入混合模块6的油品质更高);
混合模块6,所述储油模块连通所述混合模块6,所述混合模块6上连接有冷气源,所述储油模块输出的油3和所述冷气源输出的冷气在所述混合模块6内混合形成喷雾;
喷射模块,所述喷射模块安装于所述混合模块6上,用于输出所述喷雾,所述喷射模块包括两个喷嘴10,用于从两个方向向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铣削加工处喷射所述喷雾,用于冷却和排屑;
制冷模块7,用于制造冷气,与所述混合模块6连通,提供冷气源,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模块7为涡流管。
如图2、3,所述混合模块6包括:
壳体8(本实施例为磁性材料,可以吸附在机床上,方便安装);
分油装置12,所述分油装置12安装于壳体8内,包含两个对称设置的曲面,均向对称平面凹陷,曲面两个曲面顶部交接处形成人字结构,分油装置12下部分别通过管道9连接两个所述喷嘴10,两个所述喷嘴10以相邻呈180°绕加工处对称分布;
保护罩13,所述保护罩13为下部开口的腔体,设置在分油装置12上半部分,开口向下,所述保护罩13上设置有定位油管11,所述储油模块通过一输入油管14连通所述混合模块6,所述定位油管11一端连通所述输入油管14,另一端竖直向下通过一排出口排出储油模块输入的油(所述排出口油的流量为10-14ml/h),所述排出口中心轴线和所述人字结构中心轴线重合。
所述涡流管设置在混合模块6正上方(图3中箭头指示冷气的流向),冷气从所述保护罩13上方的所述壳体8向下输入,所述管道9一端安装于混合模块6外部的壳体8上,并伸入壳体8,管道9开口分别与所述分油装置12的两个曲面底部连接,管道9开口包裹对应的曲面底部(本实施例中,所述曲面底部伸入所述管道9中),所述管道9另一端安装所述喷嘴1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除和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方案外,所述排出口油的流量为12-14ml/h;
和实施例1中区别结构为管道9的设置,排除管道9的这种设置,采用固定的喷射装置,在所述喷射装置上均设置移动装置,用于调整相邻喷射装置布置位置间的弧度(铣削加工时,由于加工的路径不一样,还有铣刀转动存在一个方向,所以每个部位的温度都不一样,也就是说,温度的分布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根据实际的情况,通过所述移动装置来进行调整(比如某一处的温度较高,移动相邻的喷雾装置靠近该处,在保证整体冷却覆盖的情况下,加强对这一点的降温),可以使整个工件保持一个比较好的整体状态,不会因为降温效果不同而造成受热范围不对称,最终导致最后成品整体的性能参数不达标或者不够优化的情况。),且喷射装置内使用的油,即喷雾中的油是植物油,相比矿物油,污染低很多,虽然成本高,但是因为采用了本实施例的方式,使用量非常小,所以总体成本还是比现有技术中使用矿物油低很多,且使用后方便处理,无污染。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除和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方案外,所述排出口油的流量为10-12ml/h;
和实施例1中区别结构为管道9的设置,排除管道9的这种设置,采用固定的旋转装置(而不是实施例2中的所述移动装置),用于调整单个喷射装置的安装角度,改变喷雾朝向(铣削加工时,由于加工的路径不一样,还有铣刀转动存在一个方向,所以每个部位的温度都不一样,也就是说,温度的分布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根据实际的情况,通过所述旋转装置来进行调整(比如某一处的温度较高,旋转相邻的喷雾装置,使其喷雾方向向该处调整,在保证整体冷却覆盖的情况下,加强对这一点的降温),可以使整个工件保持一个比较好的整体状态,不会因为降温效果不同而造成受热范围不对称,最终导致最后成品整体的性能参数不达标或者不够优化的情况)。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除和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方案外,所述排出口油的流量为12ml/h,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油的这个流量在10-14ml/h这个范围内,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的加工效果相对于这个范围内的其他值,是最优的。
在本实施例中,航空领域的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的加工中,实际采用¢20的铣刀,切削深度3mm,转速4000r/min,同时,和这套参数匹配的喷嘴10的输入压力>0.7Mpa,输出压力控制在0.3~0.5Mpa,喷雾温度小于-5°,大于-15°,进给速度2.5M/min;
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在油的流量为12ml/h时,这套参数下,加工效果非常好,降温效果理想,不仅是加工中的降温效果,同时加工完成后,工件整体的性能都非常好,而且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出现过积屑瘤的现象,加工状态非常稳定。

Claims (9)

1.一种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其包括:
储油模块,所述储油模块内部储存油;
混合模块,所述储油模块连通所述混合模块,所述混合模块上连接有冷气源,所述储油模块输出的油和所述冷气源输出的冷气在所述混合模块内混合形成喷雾;
喷射模块,所述喷射模块安装于所述混合模块上,用于输出所述喷雾,所述喷射模块包括两个喷嘴,用于从两个方向向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铣削加工处喷射所述喷雾,用于冷却和排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冷模块,用于制造冷气,与所述混合模块连通,提供冷气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块为涡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模块包括:
壳体;
分油装置,所述分油装置安装于壳体内,包含两个对称设置的曲面,均向对称平面凹陷,曲面两个曲面顶部交接处形成人字结构,分油装置下部分别通过管道连接两个所述喷嘴;
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为下部开口的腔体,设置在分油装置上半部分,开口向下,所述保护罩上设置有定位油管,所述储油模块通过一输入油管连通所述混合模块,所述定位油管一端连通所述输入油管,另一端竖直向下通过一排出口排出储油模块输入的油,所述排出口中心轴线和所述人字结构中心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源设置在混合模块正上方,冷气从所述保护罩上方的所述壳体向下输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一端安装于混合模块外部的壳体上,并伸入壳体,管道开口分别与所述分油装置的两个曲面底部连接,管道开口包裹对应的曲面底部,所述管道另一端安装所述喷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底部伸入所述管道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喷嘴以相邻呈180°绕加工处对称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口油的流量为10-14ml/h。
CN201520982038.3U 2015-12-02 2015-12-02 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Active CN205129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82038.3U CN205129515U (zh) 2015-12-02 2015-12-02 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82038.3U CN205129515U (zh) 2015-12-02 2015-12-02 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29515U true CN205129515U (zh) 2016-04-06

Family

ID=55615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82038.3U Active CN205129515U (zh) 2015-12-02 2015-12-02 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295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9393A (zh) * 2015-12-02 2016-01-27 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9393A (zh) * 2015-12-02 2016-01-27 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15112B (zh) 一种内圆磨削砂轮及内冷却系统
CN207080795U (zh) 用于机械加工的微量润滑油雾供应系统
CN202607417U (zh) 切削加工冷却装置
CN103753349A (zh) 一种提高金属加工件表面亮度的切削工艺及设备
CN205129515U (zh) 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CN103894648B (zh) 一种设有负压抽屑装置的多功能高速深孔钻机
CN203853635U (zh) 钛合金油管接头的加工装置
CN205237705U (zh) 钛合金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CN102848259A (zh) 一种易生灰粉类零件切削加工防护用水帘系统
CN106112685A (zh) 一种环形水帘装置
CN202705406U (zh) 局部热处理加工装置
CN205237706U (zh) 铝合金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CN105269392A (zh) 钛合金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CN105269393A (zh) 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CN206716262U (zh) 一种高精度切削液喷头
CN103551914B (zh) 半干式切削加工系统
CN105345592A (zh) 铝合金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CN104002187A (zh) 气雾冷却系统及同时具有气冷和雾冷功能的机床
CN205968450U (zh) 一种环形水帘装置
CN203484975U (zh) 一种应用于印制板数控钻铣床的酒精喷雾装置
CN105345109A (zh) 铝合金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润滑铣削技术
CN105269051A (zh) 钛合金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润滑铣削技术
CN102581692A (zh) 环型多角度强力切削液喷头
CN105750997A (zh) 用于刀具冷却系统的螺旋喷头
CN105269050A (zh) 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润滑铣削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