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20145U - 一种超声波触发器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声波触发器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20145U
CN205120145U CN201520826953.3U CN201520826953U CN205120145U CN 205120145 U CN205120145 U CN 205120145U CN 201520826953 U CN201520826953 U CN 201520826953U CN 205120145 U CN205120145 U CN 205120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sound wave
protecgulum
transmission device
trigger shell
lead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269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润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SSEN SMART ACCE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SHENG DOOR-CONTROL APPARATUS Co Ltd JIANGX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SHENG DOOR-CONTROL APPARATUS Co Ltd JIANGXI filed Critical BAISHENG DOOR-CONTROL APPARATUS Co Ltd JIANGXI
Priority to CN2015208269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20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20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20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ducers F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Measurement Of Velocity Or Position Using Acoustic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触发器外壳,包括前盖和后盖,前盖的边缘和后盖的边缘可对应闭合连接,前盖和后盖相连接后的内部形成有内部空间,且前盖上向内开设有一喇叭口,喇叭口与内部空间相连通;喇叭口由呈圆柱状的前段和呈喇叭状的后段相连接构成,后盖内设置有用以固定安装超声波发射装置的安装位,且超声波发射装置的超声波发射口与前段的开口相对准,超声波发射装置产生的超声波依次通过喇叭口的前段和后段发射出去。其技术方案结构简单,采用前后盖结构,前盖中特定的喇叭口结构可以有效控制超声波在空气中形成一束,有效控制超声波的检测范围;喇叭口的特定尺寸可进一步有效控制道闸防撞与触发的检测范围,减少因此引起的误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超声波触发器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波触发器外壳。
背景技术
超声波检测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尤其在于道闸等停车场管理设备领域中,但是由于超声波传播的扩散性,在一定距离后其覆盖的范围较大,凡是在超声波的覆盖范围内都会成为其检测的范围,在其范围超出需要检测的范围时,就会导致道闸或停车场管理中的误操作。
因此,需求能够有效控制超声波在空气中形成一束且有效控制超声波检测范围的超声波触发器外壳,以应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有效控制超声波在空气中形成一束且有效控制超声波检测范围的超声波触发器外壳,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声波触发器外壳,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的边缘和所述后盖的边缘可对应闭合连接,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相连接后的内部形成有用以安置超声波发射装置的内部空间,且所述前盖上向内开设有一喇叭口,所述喇叭口与所述内部空间相连通;
所述喇叭口由呈圆柱状的前段和呈喇叭状的后段相连接构成,所述后盖内设置有用以固定安装所述超声波发射装置的安装位,且所述超声波发射装置安置于所述内部空间后,所述超声波发射装置的超声波发射口与所述前段的开口相对准,所述超声波发射装置产生的超声波依次通过所述喇叭口的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发射出去。
呈圆柱状的所述前段的内部开口的直径为17mm,呈喇叭状的所述后段的开口锥度在12-18度之间。
所述后段的开口锥度为15.86度。
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构成的所述喇叭口的整体轴向长度为50mm。
所述前段轴向长度为11.1mm。
较佳的,所述超声波发射装置包括相连的超声波控制电路板和超声波发射模块,所述的超声波发射口位于所述超声波发射模块上,且所述前段面向所述内部空间的开口套设于所述超声波发射模块上。
较佳的,所述超声波控制电路板可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
较佳的,所述后盖外部还具有外壳安装位。
较佳的,所述外壳安装位为所述后盖上设置的螺栓连接孔。
较佳的,所以前盖和所述后盖闭合连接后形成的外壳外形可设置为圆形或方形或多边形。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所述超声波触发器外壳采用前后盖结构,前盖中特定的喇叭口结构可以有效控制超声波在空气中形成一束,有效控制超声波的检测范围;
(2)喇叭口前段和后段的特定尺寸可进一步有效控制道闸防撞与触发的检测范围,减少因此引起的误操作;
(3)可对应闭合的前后盖结构可以起到密封作用,使其可安装在室外;
(4)外壳安装位的设置,可以使整个触发器既可以直接安装在道闸或收费系统箱体内部,也可以外接一个安装支架后单独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触发器外壳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触发器外壳的前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触发器外壳结合超声波发射装置后的超声波在停车场管理系统中的使用原理图;
图4为超声波发射装置的运行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会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相同构造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描述。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触发器外壳的结构剖视示意图;结合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触发器外壳的前盖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所述触发器外壳包括前盖1和后盖2,前盖1的边缘和后盖2的边缘可对应闭合连接,前盖1和后盖2相连接后的内部形成有用以安置超声波发射装置5的内部空间20,且前盖1上向内开设有一喇叭口3,喇叭口3与所述内部空间20相连通;
喇叭口3由呈圆柱状的前段31和呈喇叭状的后段32相连接构成,后盖2内设置有用以固定安装超声波发射装置5的安装位4,且超声波发射装置5安置于所述内部空间20中后,所述超声波发射装置5的超声波发射口与所述前段31的开口相对准,从而超声波发射装置5产生的超声波正好依次通过喇叭口3的前段31和后段32发射出去。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1所示,所述超声波发射装置5包括相连的超声波控制电路板51和超声波发射模块52,其中,图中仅示出超声波发射装置5各部件的安装位置,具体结构省略绘出,所述的超声波发射口位于超声波发射模块52上,且所述超声波控制电路板51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位4上,喇叭口3的前段31面向所述内部空间20的开口套设于所述超声波发射模块52上,从而可保证超声波发射模块52发出的超声波经由喇叭口3发出后形成一束超声波束,有效控制超声波的检测范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2所示,呈喇叭状的后段32的开口锥度a在12-18度之间,且a优选为15.86度。呈圆柱状的前段31内部开口的直径d为17mm。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前段31轴向长度L1为11.1mm,前段31和后段32构成的喇叭口3的整体轴向长度L2为50mm。且前段31和后段32是一体的。优选的,喇叭口3设置于前盖1侧面的中心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超声波发射装置5安装在喇叭口3后面,超声波通过喇叭口3发射出来,经过实践检验,通过此喇叭口3发射出来的超声波会在3米左右发射范围内形成有效的一束,前段直径范围控制在200-300mm之间,这样就有效控制了超声波的检测范围在此波束范围内。可对应闭合的前后盖2结构可以起到密封作用,使其可安装在室外。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1所示,所述后盖2外部还具有外壳安装位6,通过外壳安装位6可将整个触发器直接安装于道闸或收费系统箱体的内部,或外接安装支架后单独安装。且本实施例中,外壳安装位6采用在后盖2上设置螺栓连接孔的方式,但也可以是设置卡接口的方式,不局限于此。
且值得指出的是,因为外壳可采用开模形式生产,所以前盖1和后盖2闭合后形成的外形可具体设置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等任意需要的形状,可根据具体应用进行选择。
以下,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描述之结构、工艺、选材仅用以说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并无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意图。
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触发器外壳结合超声波发射装置后的超声波在停车场管理系统中的使用原理图;结合图4,为超声波发射装置的运行结构图。
如图中所示,所述触发器外壳G通过外壳安装位6安装于道闸箱体7上,且内部安置有超声波发射装置5,超声波发射装置5的超声波发射口经由喇叭口3发出并形成图示的超声波束N。
利用该触发器外壳结构将使超声波技术在智能停车场及道路管理领域发挥极大的作用,可以替代地感线圈,用来检测车辆通过情况;还可用作为触发信号,防砸车或防轧人(触发起杆或触发摄像);由于此结构可以有效控制超声波发射路径形成一束,所以大大降低产品因超声波的发射形成的检测范围较大造成的提前起杆和多车跟进的情况,并且通过软件控制可以实现超声波的检测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随时调整:
确定好需要检测的距离L后,在确定好的距离处放置一平板H(非透明材料),接好电源(12VDC),长按"设置键"91,指示灯92闪烁时松开。
拿开平板H后,超声波发射装置5就记住了平板离模块的距离。以后在平板H到模块之间有物体M时,超声波发射装置5就可以检测到后输出一个开关信号。
如果超声波发射装置5的输出接到道闸控制器8的“地感”上时,则超声波与地感功能一样,如果超声波发射装置5的输出接到道闸控制器8的“红外”上时,则超声波与压力波功能一样。
且超声波触发器外壳G结合超声波发射装置5后在停车场管理系统中安装使用可达到的效果为:闸杆71在下降时开启超声波保护;有人或车时,使闸杆71停止下降并上升,防止砸车或砸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超声波触发器外壳采用前后盖2结构,前盖1中特定的喇叭口3结构可以有效控制超声波在空气中形成一束,有效控制超声波的检测范围;喇叭口3前段31和后段32的特定尺寸可进一步有效控制道闸防撞与触发的检测范围,减少因此引起的误操作;可对应闭合的前后盖2结构可以起到密封作用,使其可安装在室外;外壳安装位6的设置,可以使整个触发器既可以直接安装在道闸或收费系统箱体内部,也可以外接一个安装支架后单独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超声波触发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1)和后盖(2),所述前盖(1)的边缘和所述后盖(2)的边缘可对应闭合连接,所述前盖(1)和所述后盖(2)相连接后的内部形成有用以安置超声波发射装置(5)的内部空间(20),且所述前盖(1)上向内开设有一喇叭口(3),所述喇叭口(3)与所述内部空间(20)相连通;
所述喇叭口(3)由呈圆柱状的前段(31)和呈喇叭状的后段(32)相连接构成,所述后盖(2)内设置有用以固定安装所述超声波发射装置(5)的安装位(4),且所述超声波发射装置(5)安置于所述内部空间(20)中后,所述超声波发射装置(5)的超声波发射口与所述前段(31)的开口相对准,所述超声波发射装置(5)产生的超声波依次通过所述喇叭口(3)的所述前段(31)和所述后段(32)发射出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触发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呈圆柱状的所述前段(31)的内部开口的直径为17mm,呈喇叭状的所述后段(32)的开口锥度在12-18度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触发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32)的开口锥度为15.86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超声波触发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31)和所述后段(32)构成的所述喇叭口(3)的整体轴向长度为50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波触发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31)轴向长度为11.1mm。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超声波触发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发射装置(5)包括相连的超声波控制电路板(51)和超声波发射模块(52),所述的超声波发射口位于所述超声波发射模块(52)上,且所述前段(31)面向所述内部空间(20)的开口套设于所述超声波发射模块(52)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波触发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控制电路板(51)可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位(4)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波触发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2)的外部具有外壳安装位(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声波触发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安装位(6)为所述后盖(2)上设置的螺栓连接孔。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波触发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以前盖(1)和所述后盖(2)闭合连接后形成的外壳外形可设置为圆形或方形或多边形。
CN201520826953.3U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超声波触发器外壳 Active CN205120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6953.3U CN205120145U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超声波触发器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6953.3U CN205120145U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超声波触发器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20145U true CN205120145U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75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26953.3U Active CN205120145U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超声波触发器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201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9995A (zh) 基于物联网的安防预警系统
WO2013053361A3 (en) Radar weather detection for a wind turbine
CN102622849A (zh) 节能型仓库安全监控系统
CN203666558U (zh) 汽车后备箱自动开启感应装置
CN205120145U (zh) 一种超声波触发器外壳
CN205958639U (zh) 智能提醒高压带电显示装置
CN204691363U (zh) 一种应用于立体车库车位升降设备的避障系统
CN203338526U (zh) 一种智能警告装置
CN104484966A (zh) 一种智能报警系统
CN207352420U (zh) 机械车库载车板防碰撞警示控制系统
CN204840753U (zh) 一种智能消火栓箱
CN103900743A (zh) 一种基于应力感应技术的地下管道安全监测装置
CN106402754A (zh) 一种带湿度警报的智能浴室灯
CN105040741A (zh) 一种发光下水道井盖系统
CN202084123U (zh) 雷达式声光报警器
CN104700581A (zh) 一种天然气检测报警控制系统
CN204959806U (zh) 一种发光下水道井盖系统
CN202041354U (zh) 一种具有无线接收功能的防漏水装置
CN107514258B (zh) 一种连运一号车启停控制装置
CN203930062U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车斗防触碰瓷瓶报警装置
CN206042248U (zh) 一种基于超声波测距实现控制电视机的系统
CN202486928U (zh) 配电房室外安全警示控制装置
CN207073420U (zh) 一种新型的井下安全警示装置
CN204926403U (zh) 一种非接触检测的防触电警示器
CN204705893U (zh) 一种电动童车防碰撞装置及具有防碰撞装置的电动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220 Xiaolanzhong Avenue, Xiaol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ISSEN SMART ACCESS CO., LTD.

Address before: 330096 Private Science Park, Qingshan Lake Avenu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aisheng Door-Control Apparatus Co., Ltd., Jiang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