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02450U - 一种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02450U
CN205102450U CN201520832882.8U CN201520832882U CN205102450U CN 205102450 U CN205102450 U CN 205102450U CN 201520832882 U CN201520832882 U CN 201520832882U CN 205102450 U CN205102450 U CN 205102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temperature level
outlet
import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328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志利
臧润清
刘圣春
郭江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Priority to CN2015208328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02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02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0245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2Heat recovery pumps, i.e. heat pump based systems or units able to transfer the thermal energy from one area of the premises or part of the facilities to a different one, improving the overall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本实用新型由高温级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和低温级的二氧化碳亚临界循环复叠而成,在综合系统中高温级和低温级均有水系统和冷媒系统构成,通过控制冷媒截止阀组中各个冷媒截止阀的开关状态来实现综合实验台中各个系统之间的切换;操作相应的冷媒截止阀的开关状态实现模拟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的风冷制冷系统、空气源热泵、水冷式制冷系统、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水源热泵、水冷式冷水机组系统和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的综合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高校使用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实验系统大多都是简单的热泵系统,其功能比较单一,设备的利用率较低,在无形中便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分散的、功能单一的试验台会占用较大的实验室面积;各高校急需将功能单一的热泵系统进行整合,以减小占地面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学校在实验方面的浪费,提升学校实验设备的综合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可以模拟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具有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型式的风冷制冷系统、空气源热泵、水冷式制冷系统、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水源热泵、水冷式冷水机组系统和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等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单式空调机一、电加热器一、二氧化碳翅片管化热器一、冷媒截止阀一、流量计一、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冷媒截止阀二、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一、水泵一、流量计二、第一保温水箱、电磁阀一、节流阀一、二氧化碳高温级气液分离器、二氧化碳高温级压缩机、二氧化碳高温级油分离器、阀门一、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流量计三、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二、二氧化碳低温级气液分离器、二氧化碳低温级压缩机、阀门二、二氧化碳低温级油分离器、电磁阀二、节流阀二、冷媒截止阀三、单式空调机二、电加热器二、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冷媒截止阀四、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流量计四、水泵二和第二保温水箱;
所述二氧化碳高温级压缩机15有1个出口③、1号进口①和2号进口②;所述二氧化碳高温级压缩机15的1号进口①接二氧化碳高温级气液分离器14的排气口,2号进口②通过阀门一17与二氧化碳高温级油分离器16的2号出口②相连接,出口③接二氧化碳高温级油分离器16的进气口;
所述二氧化碳高温级油分离器16有1个进口③、1号出口①和2号出口②;所述二氧化碳高温级油分离器16的进气口③接二氧化碳高温级压缩机15的排气口③,1号出口①分别通过冷媒截止阀一4和冷媒截止阀二7与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3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的①相连接,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一17相连接;
所述冷媒截止阀一4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3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3的出口接流量计一5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一5的出口接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一8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一8的出口接电磁阀一12的进口;所述电磁阀一12的的出口接节流阀一13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一13的出口接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的高温级循环的工质的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的高温级循环的工质的出口②接高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14的进口;所述高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14的出口接高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15的1号进口①;
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有1个冷媒进口①、1个冷媒出口②、一个冷却水进口③和1个冷却水出口④;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的冷媒进口①接冷媒截止阀二7的出口,冷媒出口②接流量计一5的进口,壳侧冷却水的进口③接水泵一9的出口,冷却水的出口④接流量计二的进口;
所述二氧化碳低温级压缩机22有1个出口③、1号进口①和2号进口②;所述二氧化碳低温级压缩机22的1号进口①接二氧化碳低温级气液分离器21的排气口,2号进口②通过阀门一23与二氧化碳低温级油分离器24的2号出口②相连接,出口③接二氧化碳低温级油分离器24的2号进口②;
所述二氧化碳低温级油分离器24有1个进口③、1号出口①和2号出口②;所述二氧化碳低温级油分离器24的进气口③接二氧化碳低温级压缩机22的排气口③,1号出口①分别通过冷媒截止阀三17和冷媒截止阀四31与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30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相连接,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二23相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低温级循环工质的出口④接流量计三19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三19的出口接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20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的出口接电磁阀二25的进口;所述电磁阀二25的出口接节流阀二26进口,节流阀二26的出口冷媒截止阀三27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三27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30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30的出口接低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21的进气口;
所述水泵一9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二10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二10的出口接第一保温水箱11的进水口;所述第一保温水箱11的出水口接水泵一的进水口;
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有1个冷媒进口①、1个冷媒出口②、一个水进口③和1个水出口④;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的冷媒进口①接冷媒截止阀四31的出口,冷媒出口②接二氧化碳低温级气液分离器21的进口,壳侧水的进口③接水泵二34的出口,水的出口④接流量计四33的进口;
所述水泵二34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四33的进口;所述流量计四33的出口接第二保温水箱35的进水口;所述第二保温水箱35的出水口接水泵二的进水口。
其中单式空调机一1、电加热器一2和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3设置一个保温空间内,所述单式空调机二28、电加热器二29和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30安装于另一个保温空间内。
通过控制冷媒截止阀组中冷媒截止阀的开关状态来进行不同实验状态之间的切换;通过控制单式空调机一1、单式空调机二28、电加热器一2和电加热器二29使模拟库温恒定;依据系统实验目的的不同,通过控制单式空调机一1、单式空调机二28、电加热器一2、电加热器二29、第一保温水箱11和第二保温水箱35来模拟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3、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30、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用于实现模拟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型式的风冷式制冷系统、水冷式制冷系统、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水冷式冷水机组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水源热泵系统和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及其实验方法利用上述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泵热水器和制冷机组实验台在下述系统之间进行切换,用以模拟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
1)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制冷系统(空气源热泵):关闭冷媒截止阀二7和冷媒截止阀四31,开启冷媒截止阀一4和冷媒截止阀三27,见附图2;
2)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制冷系统(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关闭冷媒截止阀一4和冷媒截止阀四31,开启冷媒截止阀二7和冷媒截止阀三27,见附图3;
3)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水源热泵系统):关闭冷媒截止阀二7和冷媒截止阀三27,开启冷媒截止阀一4和冷媒截止阀四31,见附图4;
4)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冷水机组系统(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关闭冷媒截止阀一4和冷媒截止阀三27,开启冷媒截止阀二7和冷媒截止阀四31,见附图5。
所述制冷、制热工况的切换主要通过控制单式空调机组和电加热器组对模拟库温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其相互切换。
所述阀门一17和阀门二23依据实验的目的进行选取;所述各种工况,阀门一17应依据高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15内润滑油量的多少进行启、闭,以保证高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15正常高效的工作;阀门二23应依据低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22内润滑油量的多少进行启、闭,以保证低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22正常高效的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缺点,由高温级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和低温级的二氧化碳亚临界循环复叠而成,在综合系统中高温级和低温级均有水系统和冷媒系统构成,能够实现不同形式的热泵、热水器和制冷机组系统。通过相应的冷媒截止阀的切换可实现模拟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型式的风冷式制冷、水冷式制冷、风冷式冷水机组、水冷式冷水机组、空气源热泵、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水源热泵和水源冷凝热回收等不同的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原理图;
图2是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制冷(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原理图;
图3是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制冷(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的原理图;
图4是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冷水机组(水源热泵)系统的原理图;
图5是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冷水机组(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包括单式空调机一1、电加热器一2、二氧化碳翅片管化热器一3、冷媒截止阀一4、流量计一5、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冷媒截止阀二7、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一8、水泵一9、流量计二10、第一保温水箱11、电磁阀一12、节流阀一13、二氧化碳高温级气液分离器14、二氧化碳高温级压缩机15、二氧化碳高温级油分离器16、阀门一17、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流量计三19、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二20、二氧化碳低温级气液分离器21、二氧化碳低温级压缩机22、阀门二23、二氧化碳低温级油分离器24、电磁阀二25、节流阀二26、冷媒截止阀三27、单式空调机二28、电加热器二29、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30、冷媒截止阀四31、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流量计四33、水泵二34和第二保温水箱35;所述二氧化碳高温级压缩机15和二氧化碳低温级压缩机22分别有1个出口③、1号进口①和2号进口②;所述二氧化碳高温级油分离器16和二氧化碳低温级油分离器分别有1个进口③、1号出口①和2号出口②;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分别有1个冷媒进口①、1个冷媒出口②、一个冷却水进口③和1个冷却水出口④。
依据实验目的的不同,通过控制冷媒介质阀组中冷媒介质阀的开关状态及调节单式空调机一1、单式空调机二28、电加热器一2和电加热器二29来模拟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3、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30、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用于实现模拟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形式的风冷式制冷、水冷式制冷、风冷式冷水机组、水冷式冷水机组、空气源热泵、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水源热泵和水源冷凝热回收等不同的系统。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利用上述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实现在下述系统之间进行切换,用以模拟多种实验;
一、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制冷(空气源热泵)系统:如图2所示,关闭冷媒截止阀二7和冷媒截止阀四31,开启冷媒截止阀一4和冷媒截止阀三27;
高温级循环:所述高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15的排气口③接高温级二氧化碳油分离器16的进口③;所述高温级二氧化碳油分离器16的1号出口①接冷媒截止阀一4的进口,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一17与高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15的2号进口②相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一4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3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3的出口接流量计一5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一5的出口接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一8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一8的出口接电磁阀一12的进口;所述电磁阀一12的的出口接节流阀一13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一13的出口接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的高温级循环的工质的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的高温级循环的工质的出口②接高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14的进口;所述高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14的出口接高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15的1号进口①;
低温级循环:所述低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22的排气口③接低温级二氧化碳油分离器24的进口③;所述低温级二氧化碳油分离器24的1号出口①接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低温级循环工质的进口③,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二23与低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22的2号进口②相连接;所述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低温级循环工质的出口④接流量计三19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三19的出口接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20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的出口接电磁阀二25的进口;所述电磁阀二25的出口接节流阀二26进口,节流阀二26的出口冷媒截止阀三27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三27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30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30的出口接低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21的进气口;所述低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21的排气口接低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22的进气口①;
所述阀门以17和阀门二23的选取和启闭视具体情况而定;
所述循环可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而分别作为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制冷系统和复叠式跨临界空气源热泵系统。
二、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制冷(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如图3所示,关闭冷媒截止阀一4和冷媒截止阀四31,开启冷媒截止阀二7和冷媒截止阀三27;
在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制冷(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的高温级循环中分为冷媒循环和水循环;
冷媒循环:所述高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15的排气口③接高温级二氧化碳油分离器16的进口③;所述高温级二氧化碳油分离器16的1号出口①接冷媒截止阀二7的进口,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一17与高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15的2号进口②相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二7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的冷媒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的冷媒出口②接流量计一5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一5的出口接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一8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一8的出口接电磁阀一12的进口;所述电磁阀一12的的出口接节流阀一13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一13的出口接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的高温级循环的工质的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的高温级循环的工质的出口②接高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14的进口;所述高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14的出口接高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15的进气口①;
水循环:所述水泵一9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二10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二10的出口接第一保温水箱11的进水口;所述第一保温水箱11的出水口接水泵一的进水口;
低温级循环:所述低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22的排气口③接低温级二氧化碳油分离器24的进口③;所述低温级二氧化碳油分离器24的1号出口①接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低温级循环工质的进口③,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二23与低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22的2号进口②相连接;所述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低温级循环工质的出口④接流量计三19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三19的出口接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20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的出口接电磁阀二25的进口;所述电磁阀二25的出口接冷媒截止阀三27的进口;所属冷媒截止阀三27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30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30的出口接低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21的进气口;所述低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21的排气口接低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22的进气口①;
所述阀门以17和阀门二23的选取和启闭视具体情况而定;
所述循环可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而分别作为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制冷系统和复叠式跨临界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
三、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冷水机组(水源热泵)系统:如图4所示,关闭冷媒截止阀二7和冷媒截止阀三27,开启冷媒截止阀一4和冷媒截止阀四31;
高温级循环:所述高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15的排气口③接高温级二氧化碳油分离器16的进口③;所述高温级二氧化碳油分离器16的1号出口①接冷媒截止阀一4的进口,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一17与高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15的2号进口②相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一4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3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3的出口接流量计一5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一5的出口接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一8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一8的出口接电磁阀一12的进口;所述电磁阀一12的的出口接节流阀一13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一13的出口接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的高温级循环的工质的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的高温级循环的工质的出口②接高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14的进口;所述高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14的出口接高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15的1号进口①;
在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冷水机组(水源热泵)系统的高温级循环中分为冷媒循环和水循环;
冷媒循环:所述低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22的排气口③接低温级二氧化碳油分离器24的进口③;所述低温级二氧化碳油分离器24的1号出口①接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低温级循环工质的进口③,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二23与低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22的2号进口②相连接;所述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低温级循环工质的出口④接流量计三19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三19的出口接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20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的出口接电磁阀二25的进口;所述电磁阀二25的出口接冷媒截止阀四31的进口;所属冷媒截止阀四31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的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的出口②接低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21的进气口;所述低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21的排气口接低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22的进气口①;
水循环:所述水泵二34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四33的进口;所述流量计四33的出口接第二保温水箱35的进水口;所述第二保温水箱35的出水口接水泵二的进水口;
所述阀门以17和阀门二23的选取和启闭视具体情况而定;
所述循环可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而分别作为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和复叠式跨临界水源热泵系统。
四、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冷水机组(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如图5所示,关闭冷媒截止阀一4和冷媒截止阀三27,开启冷媒截止阀二7和冷媒截止阀四31;
高温级冷媒循环:所述高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15的排气口③接高温级二氧化碳油分离器16的进口③;所述高温级二氧化碳油分离器16的1号出口①接冷媒截止阀二7的进口,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一17与高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15的2号进口②相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二7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的冷媒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的冷媒出口②接流量计一5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一5的出口接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一8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一8的出口接电磁阀一12的进口;所述电磁阀一12的的出口接节流阀一13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一13的出口接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的高温级循环的工质的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的高温级循环的工质的出口②接高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14的进口;所述高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14的出口接高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15的进气口①;
水循环:所述水泵一9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二10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二10的出口接第一保温水箱11的进水口;所述第一保温水箱11的出水口接水泵一的进水口;
低温级冷媒循环:所述低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22的排气口③接低温级二氧化碳油分离器24的进口③;所述低温级二氧化碳油分离器24的1号出口①接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低温级循环工质的进口③,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二23与低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22的2号进口②相连接;所述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低温级循环工质的出口④接流量计三19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三19的出口接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20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的出口接电磁阀二25的进口;所述电磁阀二25的出口接冷媒截止阀四31的进口;所属冷媒截止阀四31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的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的出口②接低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21的进气口;所述低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21的排气口接低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22的进气口①;
水循环:所述水泵二34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四33的进口;所述流量计四33的出口接第二保温水箱35的进水口;所述第二保温水箱35的出水口接水泵二的进水口;
所述阀门以17和阀门二23的选取和启闭视具体情况而定;
所述循环可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而分别作为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冷水机组系统和复叠式跨临界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
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

1.一种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实验台由高温级循环系统和低温级循环系统组成;
高温级循环系统包括:单式空调机一(1)、电加热器一(2)、二氧化碳翅片管化热器一(3)、冷媒截止阀一(4)、流量计一(5)、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冷媒截止阀二(7)、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一(8)、水泵一(9)、流量计二(10)第一保温水箱(11)、电磁阀一(12)、节流阀一(13)、二氧化碳高温级气液分离器(14)、二氧化碳高温级压缩机(15)、二氧化碳高温级油分离器(16)、阀门一(17)和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
所述二氧化碳高温级压缩机(15)有1个出口③、1号进口①和2号进口②;所述二氧化碳高温级压缩机(15)的1号进口①接二氧化碳高温级气液分离器(14)的排气口,2号进口②通过阀门一(17)与二氧化碳高温级油分离器(16)的2号出口②相连接,出口③接二氧化碳高温级油分离器(16)的进气口;
所述二氧化碳高温级油分离器(16)有1个进口③、1号出口①和2号出口②;所述二氧化碳高温级油分离器(16)的进气口③接二氧化碳高温级压缩机(15)的排气口③,1号出口①分别通过冷媒截止阀一(4)和冷媒截止阀二(7)与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3)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的①相连接,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一(17)相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有1个冷媒进口①、1个冷媒出口②、一个冷却水进口③和1个冷却水出口④;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的冷媒进口①接冷媒截止阀二(7)的出口,冷媒出口②接流量计一(5)的进口,壳侧冷却水的进口③接水泵一(9)的出口,冷却水的出口④接流量计二的进口;
所述冷媒截止阀一(4)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3)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3)的出口接流量计一(5)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一(5)的出口接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一(8)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一(8)的出口接电磁阀一(12)的进口;所述电磁阀一(12)的的出口接节流阀一(13)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一(13)的出口接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的高温级循环的工质的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的高温级循环的工质的出口②接高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14)的进口;所述高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14)的出口接高温级二氧化碳压缩机(15)的1号进口①;
所述低温级循环系统包括:流量计三(19)、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二(20)、二氧化碳低温级气液分离器(21)、二氧化碳低温级压缩机(22)、阀门二(23)、二氧化碳低温级油分离器(24)、电磁阀二(25)、节流阀二(26)、冷媒截止阀三(27)、单式空调机二(28)、电加热器二(29)、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30)、冷媒截止阀四(31)、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流量计四(33)、水泵二(34)和第二保温水箱(35);
所述二氧化碳低温级压缩机(22)有1个出口③、1号进口①和2号进口②;所述二氧化碳低温级压缩机(22)的1号进口①接二氧化碳低温级气液分离器(21)的排气口,2号进口②通过阀门一(23)与二氧化碳低温级油分离器(24)的2号出口②相连接,出口③接二氧化碳低温级油分离器(24)的2号进口②;
所述二氧化碳低温级油分离器(24)有1个进口③、1号出口①和2号出口②;所述二氧化碳低温级油分离器(24)的进气口③接二氧化碳低温级压缩机(22)的排气口③,1号出口①分别通过冷媒截止阀三(17)和冷媒截止阀四(31)与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30)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相连接,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二(23)相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有1个冷媒进口①、1个冷媒出口②、一个水进口③和1个水出口④;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的冷媒进口①接冷媒截止阀四(31)的出口,冷媒出口②接二氧化碳低温级气液分离器(21)的进口,壳侧水的进口③接水泵二(34)的出口,水的出口④接流量计四(33)的进口;
所述二氧化碳蒸发冷凝器(18)低温级循环工质的出口④接流量计三(19)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三(19)的出口接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20)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干燥过滤器的出口接电磁阀二(25)的进口;所述电磁阀二(25)的出口接节流阀二(26)进口,节流阀二(26)的出口冷媒截止阀三(27)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三(27)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30)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30)的出口接低温级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21)的进气口;
所述水泵一(9)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6)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二(10)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二(10)的出口接第一保温水箱(11)的进水口;所述第一保温水箱(11)的出水口接水泵一的进水口;
所述水泵二(34)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32)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四(33)的进口;所述流量计四(33)的出口接第二保温水箱(35)的进水口;所述第二保温水箱(35)的出水口接水泵二的进水口。
CN201520832882.8U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102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2882.8U CN205102450U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2882.8U CN205102450U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02450U true CN205102450U (zh) 2016-03-23

Family

ID=55518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32882.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102450U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024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0496A (zh) * 2015-10-26 2015-12-23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0496A (zh) * 2015-10-26 2015-12-23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N105180496B (zh) * 2015-10-26 2017-12-05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0496A (zh) 一种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N103591722A (zh) 一种冷水机组
CN107560027A (zh) 制冷热管复合空调系统
CN203464396U (zh) 室内装置结构紧凑的多制冷循环节能空调机组
CN205102450U (zh) 一种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N105333642A (zh) 一种冷暖型热泵系统
CN207299601U (zh) 一种汽车用补气增焓空调
CN206531802U (zh) 一种流体辅助冷却的高低温试验箱
CN108443960A (zh) 一种带新风功能的多联式空调机组
CN105202809A (zh) 一种单机单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N205561333U (zh) 一种单机单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N205318743U (zh) 两级节流不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N203671795U (zh) 多联式空调冷却系统及具有其的多联式空调
CN105202810A (zh) 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N203595316U (zh) 一种螺杆式全热回收风冷热泵空调机组
CN205177271U (zh) 一级节流不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N205102458U (zh) 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N214065269U (zh) 一种带自然冷却的制冷制热双效换热器
CN204100636U (zh) 可调节排气温度的复叠式制冷系统及排气冷却装置
CN103307677B (zh) 一种新型空调脱湿机组
CN107726657A (zh) 一种复叠式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
CN205177272U (zh) 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N101592417B (zh) 带冷热源互补器的制冷制热系统
CN203533970U (zh) 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
CN105206165B (zh) 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2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