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99862U - 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 - Google Patents

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99862U
CN205099862U CN201520913929.3U CN201520913929U CN205099862U CN 205099862 U CN205099862 U CN 205099862U CN 201520913929 U CN201520913929 U CN 201520913929U CN 205099862 U CN205099862 U CN 205099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district
parallel
warps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139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惠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engtai Special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xiang City Meng Tai Reinforced Composi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xiang City Meng Tai Reinforced Composi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xiang City Meng Tai Reinforced Composi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139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99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99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998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物的编织方法,尤其是一种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它由若干个图案单元横向、纵向延伸形成,所述的图案单元由10+8n根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该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其通过特殊方法的编织,在织物表面形成新型的图案单元,在视觉效果上具有强大的立体感觉;但是织物的表面相对比较平整,手感舒适。

Description

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物的编织方法,尤其是一种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织物在采用提花的方法编织后,表面具有凸出的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影响质感。
目前,在机织物中,为了使织物具有强烈的立体感效果,多通过组织结构设计或采用复合面料轧花等方式获得。通过组织结构设计,机织面料虽然能产生一定的立体效果,通过复合面料轧花方式,面料虽然能产生多层次,但存在花辊制作成本高、周期长,花型修改困难,轧制效果稳定性差等缺陷,并会导致面料轧制部位的断裂强度、耐摩擦等性能降低。
故通过上述技术实现的立体视觉是在对织物表面进行凹凸处理形成,影响其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只需平面编织、且视觉上的立体感强的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它由若干个图案单元横向、纵向延伸形成,所述的图案单元由10+8n根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n为自然数;
当n为0时,
第2、3、4、6、10根经线覆盖在第一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一根纬线下;
第1、3、4、5、9根经线覆盖在第二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二根纬线下;
第1、2、4、5、8根经线覆盖在第三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三根纬线下;
第1、2、3、5、7根经线覆盖在第四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四根纬线下;
第2、3、4、6、10根经线覆盖在第五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五根纬线下;
第1、5、7、8、9根经线覆盖在第六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六根纬线下;
第4、6、8、9、10根经线覆盖在第七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七根纬线下;
第3、6、7、9、10根经线覆盖在第八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八根纬线下;
第2、6、7、8、10根经线覆盖在第九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九根纬线下;
第1、5、7、8、9根经线覆盖在第十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十根纬线下;
以n为0时的图案单位为基准,
将第1、2、3、4根经线与第1、2、3、4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Ⅰ区;
将第5、6根经线与第1、2、3、4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Ⅱ区;
将第7、8、9、10根经线与第1、2、3、4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Ⅲ区;
将第1、2、3、4根经线与第5、6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Ⅳ区;
将第7、8、9、10根经线与第5、6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Ⅴ区;
将第1、2、3、4根经线与7、8、9、10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Ⅵ区;
将第5、6根经线与7、8、9、10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Ⅶ区;
将第7、8、9、10根经线与第7、8、9、10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Ⅷ区;
当n为非0自然数时,
在n为0时的图案单元为基准图案上,
将(n+1)2个Ⅰ区图案在基准图案的左上方组合成正方形区域,其中(n+1)2个Ⅰ区图案中包含基准图案中的Ⅰ区图案;
在基准图案的Ⅱ区图案的正上方向上延伸有n个Ⅱ区图案;
将(n+1)2个Ⅲ区图案在基准图案的右上方组合成正方形区域,其中(n+1)2个Ⅲ区图案中包含基准图案中的Ⅲ区图案;
在基准图案的Ⅳ区图案的左侧向左延伸有n个Ⅳ区图案;
在基准图案的Ⅴ区图案的右侧向左延伸有n个Ⅴ区图案;
将(n+1)2个Ⅵ区图案在基准图案的左下方组合成正方形区域,其中(n+1)2个Ⅵ区图案中包含基准图案中的Ⅵ区图案;
在基准图案的Ⅶ区图案的正下方向下延伸有n个Ⅶ区图案;
将(n+1)2个Ⅷ区图案在基准图案的右下方组合成正方形区域,其中(n+1)2个Ⅷ区图案中包含基准图案中的Ⅷ区图案。
一种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的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穿棕;2、提棕;3、送纬;
通过织物的宽幅和纱线的粗细计算经线的数量,
所述的穿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纱线的顺序一对一进行穿棕,1)依次穿过第3个棕片、第4个棕片、第5个棕片、第6个棕片;2)再依次穿过第3个棕片、第10个棕片;3)再依次穿过第7个棕片、第8个棕片、第9个棕片、第10个棕片;
按照上述顺序将步骤1)在步骤2)之前进行重复n次,将步骤3)在步骤2)之后同样进行重复n次,n为自然数;
重复上述穿棕规律直至所有纱线全部穿在棕片上;
所述的提棕顺序如下:其中棕片1、2为锁边;
步骤一:
①提棕1、3、7、8、9;
②提棕2、4、7、8、10;
③提棕1、5、7、9、10;
④提棕2、6、8、9、10;
步骤二:
⑤提棕1、3、7、8、9;
⑥提棕2、4、5、6、10;
步骤三:
⑦提棕1、3、4、5、7;
⑧提棕2、3、4、6、8;
⑨提棕1、3、5、6、9;
⑩提棕2、4、5、6、10;
按照上述提棕顺序将步骤一的提棕顺序①、②、③、④在步骤二之前按顺序重复n次,将步骤三的提棕顺序⑦、⑧、⑨、⑩在步骤二之后同样按顺序重复n次;
其中:1、2、3、4、5、6、7、8、9、10代表棕片的排列顺序。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其通过上述方法的编织,在织物表面形成新型的图案单元,在视觉效果上具有强大的立体感觉;但是织物的表面相对比较平整,手感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提棕顺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提棕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它由若干个图案单元横向、纵向延伸形成,所述的图案单元由10根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
第2、3、4、6、10根经线覆盖在第一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一根纬线下;
第1、3、4、5、9根经线覆盖在第二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二根纬线下;
第1、2、4、5、8根经线覆盖在第三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三根纬线下;
第1、2、3、5、7根经线覆盖在第四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四根纬线下;
第2、3、4、6、10根经线覆盖在第五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五根纬线下;
第1、5、7、8、9根经线覆盖在第六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六根纬线下;
第4、6、8、9、10根经线覆盖在第七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七根纬线下;
第3、6、7、9、10根经线覆盖在第八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八根纬线下;
第2、6、7、8、10根经线覆盖在第九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九根纬线下;
第1、5、7、8、9根经线覆盖在第十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十根纬线下;
一种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的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穿棕;2、提棕;3、送纬;
通过织物的宽幅和纱线的粗细计算经线的数量,
所述的穿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纱线的顺序一对一进行穿棕,1)依次穿过第3个棕片、第4个棕片、第5个棕片、第6个棕片;2)再依次穿过第3个棕片、第10个棕片;3)再依次穿过第7个棕片、第8个棕片、第9个棕片、第10个棕片;
重复上述穿棕规律直至所有纱线全部穿在棕片上;所述的提棕顺序如下:其中棕片1、2为锁边;
步骤一:
①提棕1、3、7、8、9;
②提棕2、4、7、8、10;
③提棕1、5、7、9、10;
④提棕2、6、8、9、10;
步骤二:
⑤提棕1、3、7、8、9;
⑥提棕2、4、5、6、10;
步骤三:
⑦提棕1、3、4、5、7;
⑧提棕2、3、4、6、8;
⑨提棕1、3、5、6、9;
⑩提棕2、4、5、6、10;
其中:1、2、3、4、5、6、7、8、9、10代表棕片的排列顺序。
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它由若干个图案单元横向、纵向延伸形成,所述的图案单元由18根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
第2、3、4、6、10根经线覆盖在第一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一根纬线下;
第1、3、4、5、9根经线覆盖在第二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二根纬线下;
第1、2、4、5、8根经线覆盖在第三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三根纬线下;
第1、2、3、5、7根经线覆盖在第四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四根纬线下;
第2、3、4、6、10根经线覆盖在第五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五根纬线下;
第1、5、7、8、9根经线覆盖在第六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六根纬线下;
第4、6、8、9、10根经线覆盖在第七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七根纬线下;
第3、6、7、9、10根经线覆盖在第八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八根纬线下;
第2、6、7、8、10根经线覆盖在第九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九根纬线下;
第1、5、7、8、9根经线覆盖在第十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十根纬线下;
以上述的图案单元为基准,
将第1、2、3、4根经线与第1、2、3、4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Ⅰ区;
将第5、6根经线与第1、2、3、4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Ⅱ区;
将第7、8、9、10根经线与第1、2、3、4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Ⅲ区;
将第1、2、3、4根经线与第5、6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Ⅳ区;
将第7、8、9、10根经线与第5、6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Ⅴ区;
将第1、2、3、4根经线与7、8、9、10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Ⅵ区;
将第5、6根经线与7、8、9、10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Ⅶ区;
将第7、8、9、10根经线与第7、8、9、10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Ⅷ区;
将4个Ⅰ区图案在基准图案的左上方组合成正方形区域,其中4个Ⅰ区图案中包含基准图案中的Ⅰ区图案;
在基准图案的Ⅱ区图案的正上方向上延伸有1个Ⅱ区图案;
将4个Ⅲ区图案在基准图案的右上方组合成正方形区域,其中4个Ⅲ区图案中包含基准图案中的Ⅲ区图案;
在基准图案的Ⅳ区图案的左侧向左延伸有1个Ⅳ区图案;
在基准图案的Ⅴ区图案的右侧向左延伸有1个Ⅴ区图案;
将4个Ⅵ区图案在基准图案的左下方组合成正方形区域,其中4个Ⅵ区图案中包含基准图案中的Ⅵ区图案;
在基准图案的Ⅶ区图案的正下方向下延伸有1个Ⅶ区图案;
将4个Ⅷ区图案在基准图案的右下方组合成正方形区域,其中4个Ⅷ区图案中包含基准图案中的Ⅷ区图案。
一种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的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穿棕;2、提棕;3、送纬;
通过织物的宽幅和纱线的粗细计算经线的数量,
所述的穿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纱线的顺序一对一进行穿棕,1)依次穿过第3个棕片、第4个棕片、第5个棕片、第6个棕片、第3个棕片、第4个棕片、第5个棕片、第6个棕片;2)再依次穿过第3个棕片、第10个棕片;3)再依次穿过第7个棕片、第8个棕片、第9个棕片、第10个棕片、第7个棕片、第8个棕片、第9个棕片、第10个棕片;
重复上述穿棕规律直至所有纱线全部穿在棕片上;
所述的提棕顺序如下:其中棕片1、2为锁边;
步骤一:
①提棕1、3、7、8、9;
②提棕2、4、7、8、10;
③提棕1、5、7、9、10;
④提棕2、6、8、9、10;
⑤提棕1、3、7、8、9;
⑥提棕2、4、7、8、10;
⑦提棕1、5、7、9、10;
⑧提棕2、6、8、9、10;
步骤二:
⑨提棕1、3、7、8、9;
⑩提棕2、4、5、6、10;
步骤三:
⑪提棕1、3、4、5、7;
⑫提棕2、3、4、6、8;
⑬提棕1、3、5、6、9;
⑭提棕2、4、5、6、10;
⑮提棕1、3、4、5、7;
⑯提棕2、3、4、6、8;
⑰提棕1、3、5、6、9;
⑱提棕2、4、5、6、10;
其中:1、2、3、4、5、6、7、8、9、10代表棕片的排列顺序。

Claims (1)

1.一种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其特征是:它由若干个图案单元横向、纵向延伸形成,所述的图案单元由10+8n根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n为自然数;
当n为0时,
第2、3、4、6、10根经线覆盖在第一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一根纬线下;
第1、3、4、5、9根经线覆盖在第二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二根纬线下;
第1、2、4、5、8根经线覆盖在第三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三根纬线下;
第1、2、3、5、7根经线覆盖在第四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四根纬线下;
第2、3、4、6、10根经线覆盖在第五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五根纬线下;
第1、5、7、8、9根经线覆盖在第六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六根纬线下;
第4、6、8、9、10根经线覆盖在第七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七根纬线下;
第3、6、7、9、10根经线覆盖在第八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八根纬线下;
第2、6、7、8、10根经线覆盖在第九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九根纬线下;
第1、5、7、8、9根经线覆盖在第十根纬线上,其余经线则位于第十根纬线下;
以n为0时的图案单位为基准,
将第1、2、3、4根经线与第1、2、3、4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Ⅰ区;
将第5、6根经线与第1、2、3、4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Ⅱ区;
将第7、8、9、10根经线与第1、2、3、4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Ⅲ区;
将第1、2、3、4根经线与第5、6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Ⅳ区;
将第7、8、9、10根经线与第5、6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Ⅴ区;
将第1、2、3、4根经线与7、8、9、10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Ⅵ区;
将第5、6根经线与7、8、9、10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Ⅶ区;
将第7、8、9、10根经线与第7、8、9、10根纬线交织的区域为Ⅷ区;
当n为非0自然数时,
在n为0时的图案单元为基准图案上,
将(n+1)2个Ⅰ区图案在基准图案的左上方组合成正方形区域,其中(n+1)2个Ⅰ区图案中包含基准图案中的Ⅰ区图案;
在基准图案的Ⅱ区图案的正上方向上延伸有n个Ⅱ区图案;
将(n+1)2个Ⅲ区图案在基准图案的右上方组合成正方形区域,其中(n+1)2个Ⅲ区图案中包含基准图案中的Ⅲ区图案;
在基准图案的Ⅳ区图案的左侧向左延伸有n个Ⅳ区图案;
在基准图案的Ⅴ区图案的右侧向左延伸有n个Ⅴ区图案;
将(n+1)2个Ⅵ区图案在基准图案的左下方组合成正方形区域,其中(n+1)2个Ⅵ区图案中包含基准图案中的Ⅵ区图案;
在基准图案的Ⅶ区图案的正下方向下延伸有n个Ⅶ区图案;
将(n+1)2个Ⅷ区图案在基准图案的右下方组合成正方形区域,其中(n+1)2个Ⅷ区图案中包含基准图案中的Ⅷ区图案。
CN201520913929.3U 2015-11-17 2015-11-17 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99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13929.3U CN205099862U (zh) 2015-11-17 2015-11-17 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13929.3U CN205099862U (zh) 2015-11-17 2015-11-17 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99862U true CN205099862U (zh) 2016-03-23

Family

ID=55515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1392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99862U (zh) 2015-11-17 2015-11-17 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998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7237A (zh) * 2015-11-17 2016-02-03 桐乡市蒙泰增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7237A (zh) * 2015-11-17 2016-02-03 桐乡市蒙泰增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32907B2 (en) Woven stretch fabric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CN105926139A (zh) 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05442152A (zh) 具有潜水料织物外观的机织织物和其生产方法
CN109763233B (zh) 仿针织结构的织物组织的织造方法
CN205099862U (zh) 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
CN105297237A (zh) 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新型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N110644118A (zh) 一种灯芯绒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5474227U (zh) 立体感面料
CN203475046U (zh) 阿克明风格的威尔顿地毯
CN204898227U (zh) 一种低弹涤纶丝-棉纱交织物提花面料
CN208087841U (zh) 一种仿针织牛仔面料
CN201695141U (zh) 一种色织布
CN205775083U (zh) 一种立体网布
CN105082646A (zh) 一种薄纱网面面料
CN205241943U (zh) 透气的乱格子布料
CN204625917U (zh) 一种斜纹面料
CN203284569U (zh) 半遮光涤纶印染印花窗帘布
CN203805406U (zh) 一种高密度羊毛提花面料
CN202559018U (zh) 仿手工编织地毯
CN219342455U (zh) 机织变化几何组织
CN204918949U (zh) 一种用于裤子的提花面料
CN204918947U (zh) 一种锦纶丝-棉纱交织物提花面料
CN205420686U (zh) 一种织物提花面料
CN204898219U (zh) 一种弹力纤维提花面料
CN104963223A (zh) 薄纱网面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4500 Judge Dou No. 19, Chengdong Village, Wutong Street,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MENGTAI SPECIAL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500 Judge Dou No. 19, Chengdong Village, Wutong Street,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ONGXIANG MENGTAI 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