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98764U - 一种粉料运输罐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粉料运输罐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98764U
CN205098764U CN201520834123.5U CN201520834123U CN205098764U CN 205098764 U CN205098764 U CN 205098764U CN 201520834123 U CN201520834123 U CN 201520834123U CN 205098764 U CN205098764 U CN 205098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discharge duct
tank car
tank body
hel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3412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江
陶立新
杜斌
时长伟
李万存
宫照芹
杨文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new special energy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t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te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t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3412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98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98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98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料运输罐车,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有流化装置和卸料管,罐体内还包括有引射风管,所述引射风管设于卸料管的进料口附近并能在进料口处产生射流现象,以帮助将罐体内的粉料吸入卸料管中并被气流带走。该罐车解决了现有的粉料罐车在拉运高密度粉料卸车时以及提升输送高度时出现的问题,使粉料罐车的适用范围明显扩大。

Description

一种粉料运输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料运输罐车。
背景技术
粉料运输包括有散装、袋装和罐车气密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采用粉料罐车气密运输是其中效率最高、最经济、污染最小的一种运输方式。该运输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将粉料装到粉料运输罐车内并密闭运输至卸料地点,然后利用压缩气体连续充入罐内,使罐内粉料产生流化,并将之输送至一定高度的粉仓中。为确保装运效率,粉料运输罐车一般需根据所运输的粉料的性质(如粒度、堆积密度、安息角等)来进行设计制造,因此一种定型的粉料罐车通常只能拉运一种特定性质的粉料。如果粉料运输罐车实际拉运的粉料和卸车高度与该粉料运输罐车的原设计方案相差较大,则可能导致卸料困难(严重时甚至无法卸料)、残余粉料比率过大、卸车速度慢、局部磨损严重等问题。
这样,对于一些特殊粉料例如硅粉,由于目前市场上无运输该粉料的定型罐车,则需单独委托制造厂商进行设计生产,会导致罐车采购时间长、成本高;而如果采用拉运其他粉料的罐车来运输硅粉,则会导致上述问题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粉料运输罐车,该罐车能够解决现有的粉料运输罐车存在的输送比重超过原设计密度或者卸车高度超过原设计高度时粉料残余量大、卸车时间长、无法正常卸车的问题,从而拓宽了粉料运输罐车的适用范围。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粉料运输罐车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有流化装置和卸料管,其中,罐体内还包括有引射风管,所述引射风管设于卸料管的进料口附近并能在进料口处产生射流现象,以帮助将罐体内的粉料吸入卸料管中并被气流带走。
优选的是,罐体内还包括有提供助吹风的助吹风管,所述助吹风管与卸料管的中段连通。
更优选的是,罐体内还包括有能将远处的粉料吹至卸料管的进料口附近的扰动吹扫风管。
优选的是,所述扰动吹扫风管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置在罐体的前部和后部。
优选的是,所述卸料管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设置在罐体前部的前部卸料管、设置在罐体中部的中部卸料管和设置在罐体后部的后部卸料管;相应地,所述引射风管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设置在前部卸料管的进料口附近的前引射风管、设置在中部卸料管的进料口附近的中引射风管、和设置在后部卸料管的进料口附近的后引射风管。
优选的是,所述助吹风管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与前部卸料管的中段连通的前助吹风管、与中部卸料管的中段连通的中助吹风管、和与后部卸料管的中段连通的后助吹风管。
优选的是,所述流化装置采用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中部卸料管设于该两个流化装置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罐体顶部开有三个装料人孔,该三个装料人孔的位置分别与罐体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对应。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卸料管采用耐磨钢管制成,该耐磨钢管的内壁堆焊有硬质合金。
更优选的是,所述引射风管、助吹风管和扰动吹扫风管均与外部供风总管连通,所述外部供风总管中提供有0.2MPa的氮气。
本实用新型粉料运输罐车既解决了运输高密度粉料卸车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输送高度的问题,又有效降低了粉料积存,使现有粉料罐车的适用范围明显扩大。即该罐车可以在不提升现有罐车卸车气压的情况下提升其输送粉料的高度,以及能够在气压不变的情况下输送密度更大的粉料,从而有效扩大了现有的粉料罐车的适用范围。同时也降低了粉料残存,并可以在卸车的同时对物料进行干燥。
具体来说,该粉料运输罐车的有益效果主要如下:
1、通过在卸料管的入口处和卸料管中部两处分别设置引射风管和助吹风管,从而可使卸料管管道内的流速增加,因而能够在气压不变的情况下输送密度更大的粉料或者能够将粉料输送至更高的高度;
2、可省却车载空气压缩机,运输罐车在卸车中车辆可以完全熄火,从而能够适于在防爆场所工作;
3、由于外部供风总管中提供的氮气本身不含氧气和水分,因此该罐车可适用于输送有防潮、防爆要求的物料;
4、将罐车的卸料管线更换为内壁堆焊有硬质合金的耐磨钢管,由于堆焊的硬质合金相较于现有的普通钢管的抗磨能力提高了10倍,因此该罐车可适用于装运硬度高的粉料比如硅粉,从而可使卸料管的管线寿命从4个月提高到2年以上。
本实用新型粉料运输罐车可以由现有的罐车比如木炭粉罐车、水泥罐车等改进后形成,从而可以节省购车成本,相应也扩大了车辆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粉料运输罐车特别适用于运输硅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粉料运输罐车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视图。
图中:1-前部卸料管;2-中部卸料管;3-后部卸料管;4-前部卸料球阀;5-中部卸料球阀;6-后部卸料球阀;7-前引射风管;8-中引射风管;9-后引射风管;10-前扰动吹扫风管;11-后扰动吹扫风管;12-前流化风管线;13-后流化风管线;14-前助吹风管;15-中助吹风管;16-后助吹风管;17-前部流化装置;18-后部流化装置;19-装料人孔;20-外部供风总管接口;21-粉料总出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粉料罐车能够进行正常卸车的条件是进入罐内的压缩气体与粉料充分混合后,在一定相对气流流速下使粉料产生流化。当拉运的粉料堆积密度超过设计值或者卸车高度超过设计值时,会导致粉料无法正常流化,造成卸车速度下降、残余粉料过多、管道磨损严重等问题,严重时甚至无法卸车。
满足高密度粉料输送和提高粉料输送高度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增大卸车风压和风量。但是由于粉料罐车的罐体是承压容器,在罐车产品定型后不允许提高额定工作压力,并且增加气体的流量也受随车气泵打气量的限制。在无法确保罐车内粉料完全流化的情况下,降低罐车内粉料积存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罐体底板上增加大角度的滑板,使其倾角大于粉料的安息角就能确保粉料自动流向卸料口。但是这需对罐车的罐体做较大的改动,并且会引起车辆有效装载容积减小、荷载集中到中部、重心提高等问题,安全性能不能满足要求。
本申请的发明人对现有的罐车经过反复的技术对比和试验,发现在卸料管的进料口处增加引射风管可以强化局部流化效果并产生压差,使附近的粉料被吸入卸料管被气流送走,以此能够提高卸车速度和输送高度。
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料运输罐车,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有流化装置和卸料管,其中,罐体内还包括有引射风管,所述引射风管设于卸料管的进料口附近并能在进料口处产生射流现象,以帮助将罐体内的粉料吸入卸料管中并被气流带走。
优选的,罐体内还包括有提供助吹风的助吹风管,所述助吹风管与卸料管的中段连通。
同时,本申请的发明人还发现,通过增加卸料口数量、在易积存粉料的部位增加扰动吹扫风管能够有效地将粉料吹到卸料管的进料口附近,从而有效降低粉料积存。
优选的,罐体内还包括有能将远处的粉料吹至卸料管的进料口附近的扰动吹扫风管。
此外,还可利用卸车点的固有的压缩气体管线直接向罐车供气,从而可以为罐车提供更大的气量,实现卸车过程中发动机熄火,更适应于危险场合的卸料,也降低了车辆的油耗。如果卸易受潮板结或者危险物料时,还可以使用干燥的氮气做载气,提高了安全性,并可在卸车的同时对粉料进行初步干燥。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普通粉料运输罐车仅靠罐体底部的流化装置,就可使粉料充分流化,再通过卸料管将粉料输送至料仓。当粉料堆积密度明显超过其设计值时,流化风压和风速无法保证粉料充分流化,无法正常卸车。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粉料运输罐车,该粉料运输罐车用于运输硅粉。
如图1所示,该粉料运输罐车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有流化装置和卸料管,罐体内还包括有引射风管,所述引射风管设于卸料管的进料口附近并能在进料口处产生射流现象,形成局部扰动和负压,以帮助将罐体内的硅粉吸入卸料管中并被气流带走,并输出至罐体外部。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流化装置设置在罐体内的底部,流化装置采用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即前部流化装置17和后部流化装置18,流化装置具体可采用透气袋式流化装置;卸料管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设置在罐体前部的前部卸料管1、设置在罐体中部的中部卸料管2和设置在罐体后部的后部卸料管3。其中,中部卸料管2设于前部流化装置17和后部流化装置18中间的位置。
由于罐体中粉料堆积密度超过设计值后未能充分流化,易在离卸料管较远的地方堆积,故本实施例中的卸料管采用三个,即本实施例中的罐车相对于现有的罐车只具有中部卸料管2而言,增加了前部卸料管1和后部卸料管3,以减少粉料在罐体中过多的堆积。本实施例中,前部卸料管1、中部卸料管2和后部卸料管3的末端均与粉料总出口管21连通,以将硅粉从罐体中输出。
本实施例中,由于卸料管采用三个,相应地,所述引射风管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设置在前部卸料管的进料口附近的前引射风管7、设置在中部卸料管的进料口附近的中引射风管8、和设置在后部卸料管的进料口附近的后引射风管9。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加大卸料管中粉料后续的流速,以将粉料送至更高的高度,罐体内还包括有为卸料管提供助吹风的助吹风管,所述助吹风管与卸料管的中段连通。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助吹风管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与前部卸料管的中段连通的前助吹风管14、与中部卸料管的中段连通的中助吹风管15、和与后部卸料管的中段连通的后助吹风管16。
优选的,罐体内还包括有能将远处的粉料吹至卸料管的进料口附近的扰动吹扫风管,以进一步降低罐体中硅粉的积存。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扰动吹扫风管的数量为两组,分别为设置在罐体前部的前扰动吹扫风管10和设置在罐体后部的后扰动吹扫风管11。
其中,该罐车可自带有空气压缩机,或者也可不带有空气压缩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该罐车中未设置空气压缩机。所述引射风管、助吹风管、扰动吹扫风管以及流化装置中的流化风管线均与外部供风总管连通,具体是与外部供风总管接口20连通,由外部供风总管中提供的0.2MPa的氮气对上述这些管路直接进行充压。
即本实施例中,前引射风管7、中引射风管8、后引射风管9、前助吹风管14、中助吹风管15、后助吹风管16、前扰动吹扫风管10和后扰动吹扫风管11、以及前流化风管线12和后流化风管线13均与外部供风总管连通。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实际情况来设置这些管路的管径大小,以通过管径的不同来改变其中气压的大小。
优选的,所述罐体顶部开有三个装料人孔19。装料人孔19的作用是进行粉料的装车,以确保粉料装车时前后分布均匀,并设置有密封装置。该三个装料人孔的位置分别与罐体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对应。
优选的,所述卸料管采用内壁堆焊有硬质合金的耐磨钢管制成,以提高管路的抗磨能力。
该罐车在卸料时,如果风量满足要求,可以采用三个卸料管同时工作的模式。当其中某一个卸料管卸完硅粉时,需及时关闭该卸料管上对应的卸料球阀、引射风线阀门和助吹风线阀门,以防因气体短路对其他卸料管的工作造成影响;如果风量不足,可以只让其中一个卸料管工作,待该卸料管附近的硅粉卸完后再转到另一个工作,直至罐体中的硅粉全部卸完。
本实施例中的粉料运输罐车可由某台容积62m3的用于运输木炭粉的卧式粉料运输罐车改装而成。该卧式粉料运输罐车的原设计工作条件为:载运物料为木炭粉,木炭分堆积密度400Kg/m3,卸车高度15米。经对该罐车进行本实施例中罐车结构的改装后,该罐车实际使用中被用于拉运硅粉,其工作条件变更为:硅粉堆积密度1600Kg/m3,卸车高度20米。即,经本实施例改装后的罐车,所载运的粉料堆积密度从0.4增大到2.0,其卸车高度由15米提升至20米。
该卧式粉料运输罐车的原装车量50吨,但实际有效卸车量只能达到20-25吨,残余粉料超过50%,卸车时间约需5小时,车辆有效利用率不到设计值的一半。经上述改造后,拉运硅粉的卸车量提高到40-45吨,使运输能力提升70%,卸车时间降至4小时,卸车时间节约20%,车辆的综合利用率提升一倍,节约了新购置车辆的成本。
并且,由于卸车过程中采用卸车处外部系统提供的氮气代替车辆自身气泵供气,可确保卸车过程中车辆完全熄火,降低了在危险作业环境下的卸车作业风险。同时由于氮气不含水、不含油,可有效保障物料洁净干燥,避免粉料被污染。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粉料运输罐车,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有流化装置和卸料管,其特征在于,罐体内还包括有引射风管,所述引射风管设于卸料管的进料口附近并能在进料口处产生射流现象,以帮助将罐体内的粉料吸入卸料管中并被气流带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运输罐车,其特征在于,罐体内还包括有提供助吹风的助吹风管,所述助吹风管与卸料管的中段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料运输罐车,其特征在于,罐体内还包括有能将远处的粉料吹至卸料管的进料口附近的扰动吹扫风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料运输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吹扫风管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置在罐体的前部和后部。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粉料运输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管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设置在罐体前部的前部卸料管、设置在罐体中部的中部卸料管和设置在罐体后部的后部卸料管;相应地,所述引射风管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设置在前部卸料管的进料口附近的前引射风管、设置在中部卸料管的进料口附近的中引射风管、和设置在后部卸料管的进料口附近的后引射风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料运输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吹风管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与前部卸料管的中段连通的前助吹风管、与中部卸料管的中段连通的中助吹风管和与后部卸料管的中段连通的后助吹风管。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料运输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装置采用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中部卸料管设于该两个流化装置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料运输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开有三个装料人孔,该三个装料人孔的位置分别与罐体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对应。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料运输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管采用耐磨钢管制成,该耐磨钢管的内壁堆焊有硬质合金。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料运输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风管、助吹风管和扰动吹扫风管均与外部供风总管连通,所述外部供风总管中提供有0.2MPa的氮气。
CN201520834123.5U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粉料运输罐车 Active CN205098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4123.5U CN205098764U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粉料运输罐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4123.5U CN205098764U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粉料运输罐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98764U true CN205098764U (zh) 2016-03-23

Family

ID=55514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34123.5U Active CN205098764U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粉料运输罐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987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0272A (zh) * 2017-12-19 2018-06-22 浙江山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粉粒物料罐的导流布沟槽清理结构及其清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0272A (zh) * 2017-12-19 2018-06-22 浙江山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粉粒物料罐的导流布沟槽清理结构及其清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29513U (zh) 精对苯二甲酸长距离输送装置
CN103388046B (zh)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细灰气力输送方法
CN100567104C (zh) 兼顾粉料与粒料的气流输送装置
CN205312291U (zh) 一种组合控制料仓
CN103332458B (zh) 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细灰气力输送系统
CN205098764U (zh) 一种粉料运输罐车
CN205151191U (zh) 罐车装料气力输送系统
CN204038614U (zh) 一种超远距离栓塞式气力输送系统
CN103332493B (zh) 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方法
CN202807883U (zh) 除尘灰料的稀相气力输送系统
CN205187365U (zh) 一种石子煤正压气力输送系统
CN205170896U (zh) 一种转炉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
CN103333985B (zh)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
CN206407634U (zh) 粉体物料输送系统
CN204355805U (zh) 一种环保型除尘料斗
CN207792103U (zh) 一种用于制造真空石的脉冲密相气力输送系统
CN203255026U (zh) 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
CN203428455U (zh)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细灰气力输送系统
CN210504799U (zh) 一种散装水泥气力输送装船系统
CN103333986A (zh) 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
CN204513370U (zh) 气力式锅炉床料添加系统
CN207028987U (zh) 一种底部卸料下灰半挂车
CN106743679A (zh) 粉体物料输送系统
CN204624347U (zh) 一种卧式气卸式粉料运输车卸料系统
CN204249892U (zh) 一种特种物料密相气力输送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18

Address after: 831500,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Urumqi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ew urban area) Ganquan For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dustrial Park), Guang Dong Street, No. 2499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new special energy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830011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Urumqi national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ew town) Fort oasis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Xinte Ener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