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94607U - 皮肤切口保护器 - Google Patents

皮肤切口保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94607U
CN205094607U CN201520778947.5U CN201520778947U CN205094607U CN 205094607 U CN205094607 U CN 205094607U CN 201520778947 U CN201520778947 U CN 201520778947U CN 205094607 U CN205094607 U CN 205094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n incision
skin
protective disc
fixed disk
subcutaneous tiss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789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绍东
李发成
韩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7789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94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94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94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脂专用的皮肤切口保护器,包括用于操作吸脂管的套管;设置在套管顶部的皮肤切口保护盘,皮肤切口保护盘上设有用于与皮肤进行缝合固定的缝合孔;设置在套管底部的用于与皮下组织进行固定的皮下组织固定盘;管腔同时贯通于保护盘与固定盘;还包括塞棒以及固装在其下部的塞头组成的用于管腔密封的管塞。本产品对切口张力均匀,可以360°保护切口,手术器械抽拉时,有效降低组织损伤,避免损伤皮肤切口,使切口瘢痕轻微达到“微创”效果;并且为一次性使用,防止交叉感染:管塞在吸脂术中灵活关闭管腔,防止肿胀麻醉药物外渗,污染手术台,预防感染,最大程度的保障手术安全。

Description

皮肤切口保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皮肤切口保护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专用于抽脂手术的皮肤切口保护器。
背景技术
目前,抽脂手术是整形与美容外科领域最主要的减肥、塑身方法,也是脂肪移植术的必要组成技术。吸脂术种类主要分为:
一、传统负压吸脂技术,即通过负压手动来进行脂肪抽吸,这种方法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成熟和最为广泛的,尤其在脂肪移植方面是不可替代的。
二、振动吸脂技术,即借助于具有一定振动频率的吸脂装置来进行脂肪抽吸,这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术者的手部运动,从而减轻了手术者的体力劳动。
三、超声吸脂技术、即将超声波探头置入脂肪组织中,通过释放一定超声波能量使得脂肪乳化,再通过吸脂管将乳化了的脂肪组织吸出。
上述吸脂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各有其优缺点,但吸脂手术共同的基本原理都是需要在皮肤上做一定长度的切口,将吸脂管插入皮下脂肪,通过抽拉动作吸取脂肪。
以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负压抽吸脂肪的手术方法为例。进行脂肪抽吸手术时,皮肤切口小,仅0.5cm左右长,吸脂管连接吸脂胶管通过机械负压(吸脂机),进行迅速、超频、机械性抽拉来获取脂肪,操作时针管长时间摩擦切口,造成皮缘损伤,切口延迟愈合,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瘢痕增生,影响外观,并留下明显的手术痕迹,引起受术者和术者不满。
鉴于这种情况,既往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近似T形一体式结构的切口保护器,其为套管与固定座,套管放置于皮肤切口内,吸脂管管在套管内做抽拉式运动。但在使用过程受硅胶材质的影响,存在易脱落不易固定的缺点,操作时增大了吸脂管与套管摩擦力,影响手术操作和进程,而且此种保护器无密封装置,导致肿胀麻醉液注入皮下组织内,由于组织间隙压力迅速增高的影响,肿胀麻醉液外渗,污染手术台,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保护切口,使用方便,与切口结合牢固,又降低感染风险的皮肤切口保护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皮肤切口保护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易脱落、易损伤皮肤切口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切口保护器,包括:
套管,为圆柱形,所述套管中部设有用于操作吸脂管的管腔;
皮肤切口保护盘,固定安装在套管顶部,所述皮肤切口保护盘上设有用于与皮肤进行缝合固定的缝合孔,所述管腔贯通于皮肤切口保护盘;
皮下组织固定盘,固定安装在套管底部,用于与皮下组织进行固定,所述管腔贯通于所述皮下组织固定盘;
管塞,穿装于所述管腔内进行密封,所述管塞包括塞棒以及固装在塞棒下部的塞头。
进一步的,所述皮肤切口保护盘设为椭圆状。
进一步的,所述皮肤切口保护盘的两个端头处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两侧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缝合孔。
进一步的,所述皮肤切口保护盘两端头与管腔壁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两侧镂空设置,用于穿线缝合皮肤,在连接板上设有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皮下组织固定盘为椭圆形或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皮下组织固定盘的两端设有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皮肤切口保护盘、套管与皮下组织固定盘整体呈工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皮肤切口保护盘、套管、皮下组织固定盘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皮肤切口保护盘、皮下组织固定盘的材质为聚丙烯。
进一步的,所述管塞还包括塞帽,所述塞帽设置在塞棒顶部,方便于对管塞进行拔插,达到到密封套管的作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肤切口保护器,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产品皮肤切口保护盘和皮下组织固定盘可以360°保护切口,手术器械抽拉时,最大程度的减少机械摩擦,避免损伤皮肤切口。
2、本产品皮肤切口保护盘和皮下组织固定盘对切口张力均匀、有效降低组织损伤,可以跟随吸脂管进行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的变动调整而不会脱落,达到上下固定,并且这种固定方法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可靠、安全,适合不同部位切口,避免伤口疼痛、淤血、红肿、色素沉着,使切口瘢痕轻微达到“微创”效果。
3、有效保护切口达到甲级愈合,防止切口愈合不良导致感染,同时降低瘢痕疙瘩发病率。
4、本产品为一次性使用,防止交叉感染:管塞在吸脂术中灵活关闭管腔,防止肿胀麻醉药物外渗,污染手术台,严防细菌侵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及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皮肤切口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皮肤切口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提供的皮肤切口保护器的应用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皮肤切口保护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采用另一种结构形式的皮肤切口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皮肤切口保护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套管;2-皮肤切口保护盘;3-皮下组织固定盘;
4-管塞;5-连接板;6-皮肤;
7-皮下组织;8-套管一;9-上切口缝合盘一;
11-管腔;
21-缝合孔;22-卡槽;
31-倒角;
41-塞棒;42-塞头;43-塞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目前市面上的适用于抽脂手术的医疗器械产品多种多样,在外科手术中,医生通常需要辅助器具对手术切口的软组织进行牵开,以暴露手术部位的视野,其中“金属拉钩”就是辅助器具中最常用的,因此医生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在牵开皮肤组织暴露术野时,却忽略了对切口的保护,术后造成了切口愈合不良,严重致感染,甚至导致完美的手术功亏一篑,给病人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为此,相关技术人员制作了各种保护器具,为手术的顺利完成做好关键的一步。但是区别于其他外科系统的整形美容外科,更注重于对切口皮肤组织的保护──那就是"微创”。
如何能够将外部切口以及皮肤组织保护在最佳时期,达到最好愈合效果,做到“微创”甚至“无创”,是当前医疗美容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由韩国制造的进口皮肤切口保护器,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皮肤切口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包括硅胶材质的套管一8以及与所述套管一8一体成形的上切口缝合盘一9,在上切口缝合盘一9上以套管为中心对称设有两个缝合孔21,在使用时,将皮肤切口保护器的套管部分放置在切口皮肤以下,同时,穿线将缝合孔与皮肤连接,实现固定。在吸脂管管在套管内做迅速、超频、机械性抽拉时,由于产生不同方向作用力的影响,硅胶材质的缝合孔极易被缝线切割损坏,导致皮肤与切口保护器的分离,极易引发医疗事故,整体采用硅胶材质,会反复进行使用,但是硅胶材质消毒效果差,增加感染风险。另外,套管底部与切口皮肤嵌合不严,操作时易翻出皮外,失去切口保护作用。时同,没有密封活塞灵活关闭套管,无法防止肿胀麻醉药物外渗,污染手术台。
为此,本专利中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皮肤切口保护器,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效保障手术安全。
实施例一
如图2-4所示,为实施例一提供的皮肤切口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皮肤切口保护器,包括:
套管1,设置为圆柱形,所述套管1中部设有用于操作吸脂管的管腔11;
皮肤切口保护盘2,固定安装在套管1顶部,皮肤切口保护盘2设为椭圆状。皮肤切口保护盘2的两个长轴的端头处设有卡槽22,所述卡槽22两侧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缝合孔21,缝合孔21用于与皮肤6进行缝合固定,所述管腔11贯通于皮肤切口保护盘2;
皮下组织固定盘3,固定安装在套管1底部,用于与皮下组织7进行固定,皮下组织固定盘3的形状可以采用椭圆形或方形等方便于医用的形状,皮下组织固定盘3的两端设有倒角31,倒角31自上至下成向内倾斜状,这样,倒角可使皮下组织固定盘3更易放入至切口中,而且,皮下组织固定盘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可以弯曲或伸缩放入切口,到达位置后复原,更有效地卡装在皮下组织内,所述管腔11贯通于所述皮下组织固定盘3。
管塞4,穿装于所述管腔11内进行密封,所述管塞4包括塞棒41以及固装在塞棒下部的由聚异戊二烯材质制成的塞头42。
此外,在管塞4的顶部设置塞帽43,方便于对管塞进行拔插。
本产品从整体上看,将皮肤切口保护盘2、套管1与皮下组织固定盘整体设计成工字形。
在制作时,可以将皮肤切口保护盘2、套管1、皮下组织固定盘3进行一体成形。
套管1、皮肤切口保护盘2、皮下组织固定盘3的材质可以选择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其为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缝线更不会切割断缝线孔,本产品专门作为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根本上保障了医疗卫生的安全,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本产品在使用时,将皮下组织固定盘3至于皮下组织与脂肪层之间,进行卡装,不易脱落;然后将缝线依次穿过卡槽一侧的缝合孔、卡槽、以及另一侧的缝合孔实现与皮肤的三点固定,在注射完肿胀液之后,利用管塞封堵套管管腔,避免肿胀麻醉液外渗,预防感染。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为实施例二提供的皮肤切口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皮肤切口保护器,包括:
套管1,设置为圆柱形,套管1中部设有用于操作吸脂管的管腔11;
参照图6,皮肤切口保护盘2,固定安装在套管1顶部,皮肤切口保护盘2设为椭圆状。所述皮肤切口保护盘2两个长轴的两端头与管腔壁通过连接板5连接,连接板5两侧镂空设置,用于穿线缝合皮肤,在连接板的两侧设置有卡槽22。管腔11贯通于皮肤切口保护盘2;
皮下组织固定盘3,固定安装在套管1底部,用于与皮下组织进行固定,皮下组织固定盘3的形状可以采用椭圆形或方形等方便使用的形状,皮下组织固定盘3的两端设有倒角,倒角自上至下成向内倾斜状,这样,倒角可使皮下组织固定盘3更易放入至切口中,所述管腔11贯通于所述皮下组织固定盘3。
管塞4,穿装于所述管腔11内进行密封,所述管塞4包括塞棒41以及固装在塞棒下部的塞头42。
此外,还可以在管塞4的顶部设置塞帽43,方便于对管塞进行拔插。
本产品从整体上看,将皮肤切口保护盘2、套管1与皮下组织固定盘整体设计成工字形。
在制作时,可以将皮肤切口保护盘2、套管1、皮下组织固定盘3进行一体成形。
套管1、皮肤切口保护盘2、皮下组织固定盘3的材质可以选择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
本产品在使用时,将皮下组织固定盘3至于皮下组织与脂肪层之间,进行卡装,不易脱落;然后将缝线依次穿过连接板两侧的镂空处,实现与皮肤的固定,在注射完肿胀液之后,利用管塞封堵住套管的管腔,避免肿胀麻醉液外渗,预防感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脂术专用皮肤切口保护器,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产品皮肤切口保护盘和皮下组织固定盘可以360°保护切口,手术器械抽拉时,最大程度的减少机械摩擦,避免损伤皮肤切口。
2、本产品皮肤切口保护盘和皮下组织固定盘对切口张力均匀、有效降低组织损伤,可以跟随吸脂管进行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的变动调整而不会脱落,达到上下固定,并且这种固定方法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可靠、安全,适合不同部位切口,避免伤口疼痛、淤血、红肿、色素沉着,使切口瘢痕轻微达到“微创”效果。
3、有效保护切口达到甲级愈合,防止切口愈合不良导致感染,同时降低瘢痕疙瘩发病率。
4、本产品为一次性使用,防止交叉感染:管塞在吸脂术中灵活关闭管腔,防止肿胀麻醉药物外渗,污染手术台,严防细菌侵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皮肤切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管,为圆柱形,所述套管中部为用于操作吸脂管的管腔;
皮肤切口保护盘,固定安装在套管顶部,所述皮肤切口保护盘上设有用于与皮肤进行缝合固定的缝合孔,所述管腔贯通于皮肤切口保护盘;
皮下组织固定盘,固定安装在套管底部,用于与皮下组织进行固定,所述管腔贯通于所述皮下组织固定盘;
管塞,穿装于所述管腔内进行密封,所述管塞包括塞棒以及固装在塞棒下部的塞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切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切口保护盘设为椭圆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切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切口保护盘的两个端头处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两侧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缝合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肤切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切口保护盘两端头与管腔壁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两侧镂空设置,用于穿线缝合皮肤,在连接板上设有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切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下组织固定盘为椭圆形或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肤切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下组织固定盘的两端设有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切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切口保护盘、套管与皮下组织固定盘整体呈工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肤切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切口保护盘、套管、皮下组织固定盘为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肤切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皮肤切口保护盘、皮下组织固定盘的材质为聚丙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切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塞还包括塞帽,所述塞帽设置在塞棒顶部。
CN201520778947.5U 2015-10-09 2015-10-09 皮肤切口保护器 Active CN205094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78947.5U CN205094607U (zh) 2015-10-09 2015-10-09 皮肤切口保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78947.5U CN205094607U (zh) 2015-10-09 2015-10-09 皮肤切口保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94607U true CN205094607U (zh) 2016-03-23

Family

ID=55510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78947.5U Active CN205094607U (zh) 2015-10-09 2015-10-09 皮肤切口保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946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5292A (zh) * 2015-10-09 2015-12-09 靳绍东 皮肤切口保护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5292A (zh) * 2015-10-09 2015-12-09 靳绍东 皮肤切口保护器
CN105125292B (zh) * 2015-10-09 2018-05-15 靳绍东 皮肤切口保护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324080A1 (e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treatment
CN203935243U (zh) 颅脑微创穿刺引流装置
CN201001862Y (zh) 针芯带侧孔的一次性胸腹腔穿刺引流装置
CN205094607U (zh) 皮肤切口保护器
CN205359637U (zh) 一种神经阻滞穿刺包
CN105125292A (zh) 皮肤切口保护器
CN215231376U (zh) 一种手术用局部麻醉装置
CN203564333U (zh) 一种用于光纤热塑美容的多功能器械
CN201814969U (zh) 美容整形外科微创手术引流管
KR101652389B1 (ko) 캐뉼라
CN203539380U (zh) 一种可注射药物的医用活检针
CN203408347U (zh) 一种微创介入式给药装置
CN209864759U (zh) 通用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CN209463999U (zh) 一种采血针
CN209059425U (zh) 一种具有吸气通道的输出激光定位装置
CN208274834U (zh) 一种医疗外科手术用麻醉涂药器
RU2394502C1 (ru) Способ обрезания крайней плоти
CN204971621U (zh) 可控性微创手术止血设备烟雾吸引管
CN211674454U (zh) 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专用刀
RU252624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скрытия полостных образований
CN204092177U (zh) 一种新型的针孔消融腋臭治疗装置
CN204274626U (zh) 一种克氏针的针帽
CN104000638A (zh) 一种剪切血管的专用手术剪
CN203953752U (zh) 一种剪切血管的专用手术剪
CN110639086A (zh) 一种新型防刺伤输液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