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71603U - 电子器件的屏蔽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器件的屏蔽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71603U CN205071603U CN201520622612.4U CN201520622612U CN205071603U CN 205071603 U CN205071603 U CN 205071603U CN 201520622612 U CN201520622612 U CN 201520622612U CN 205071603 U CN205071603 U CN 2050716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part
- divider
- screening
- fixture
- top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一种屏蔽装置,包括屏蔽盖及组装于屏蔽盖的分隔条,所述屏蔽盖围设成收容腔,所述分隔条具有与屏蔽盖固定配合的固持部及分隔所述收容腔为至少两个收容空间的分隔部,所述屏蔽盖具有顶板及自顶板向下延伸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有分别夹持于所述分隔条之固持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持机构之第一、二夹持部与分隔条的配合使得分隔条组装可靠的同时易于拆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器件的屏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分离式分隔条的电子器件的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干扰是电子设备常见的问题之一,通常电路在应用中都会产生电磁波,而影响其它电子器件的信号传输及工作性能。为降低此种干扰程度,可将电子器件周围设置一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罩体,此罩体可消除静电积累,并可吸收电磁场,因此可实现电磁屏蔽的功能。
2002年10月2日公告的中国专利第CN2514579Y号揭示的电子器件的屏蔽装置包括一下框架及一上盖,该下框架设置在电路板上以框住所要屏蔽的电子器件,该下框架包括若干侧壁,且在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该上盖包括顶板及自顶板周侧垂直设置的垂片,其中该垂片上设有若干个凸起,当该上盖组设在下框架上时,下框架的通孔与上盖垂片上对应位置的凸起相互卡合而将上盖固持在下框体上;该下框架还包括与侧壁一体成型的中间壁,该中间壁用于将所述屏蔽装置收容空间分隔成两个以上。
然而,中间壁与侧壁一体成型导致了制造工艺较为复杂,上盖垂片仅设置于下框架的一侧,导致上盖与下框架需配合紧密才能满足组装稳定可靠之需求,但如此设置,不利于拆卸。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电子器件的屏蔽装置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分离式分隔条的电子器件的屏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屏蔽装置,包括屏蔽盖及组装于屏蔽盖的分隔条,所述屏蔽盖围设成收容腔,所述分隔条具有与屏蔽盖固定配合的固持部及分隔所述收容腔为至少两个收容空间的分隔部,所述屏蔽盖具有顶板及自顶板向下延伸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有分别夹持于所述分隔条之固持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
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自所述顶板侧缘弯折向下延伸形成,沿所述顶板侧缘的延伸方向错开设置并沿垂直于所述顶板侧缘的内外方向错开设置。
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夹持机构沿所述顶板侧缘延伸方向的两端设置一对侧壁,所述侧壁沿所述顶板侧缘延伸的方向的纵长两端设置一对上述夹持机构。
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分隔条呈L形,所述分隔条设有两个固持部,且所述两个固持部分别位于所述L形分隔条的两端。
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侧壁与第二夹持部在顶板侧缘的延伸方向上彼此对齐设置,所述侧壁的下缘及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下缘向外折弯,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下缘向内折弯。
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设有凹槽或圆形凸点,所述分隔条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抵接的部位对应设置圆形凸点或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圆形凸点卡合固定。
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与分隔条之间均设置间隙。
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屏蔽装置在顶板的周围设有多个侧壁、多个夹持机构及与所述夹持机构相配接的多个支架,所述支架组装于所述屏蔽盖周围的转角处并设有一对形成与所述转角相对应的夹角的夹边,所述支架的两夹边均夹持于至少一个夹持机构内。
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分隔条分离,所述支架与分隔条中至少之一者可安装固定至一电路板。
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支架及所述分隔条均为片材,均具有呈上下凹凸设置的焊接面,所述支架与所述分隔条之横截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屏蔽装置使用时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所示屏蔽装置的从下向上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2所示屏蔽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图3所示屏蔽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屏蔽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所示屏蔽装置沿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2所示屏蔽装置沿B-B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为电子器件(未图示)的屏蔽装置100,包括屏蔽盖1及组装于屏蔽盖1的分隔条3和支架2,其中屏蔽盖1、分隔条3及支架2均由金属材料制成,支架2与分隔条3中至少之一者可安装固定至一电路板4,于本实施例中,支架2及分隔条3均设置成可焊接固定于所述电路板4。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其中,当分隔条3或支架2不需要焊接时,可选用不锈钢、铝等材质,当分隔条3或支架2需要焊接时,可选用铜合金材质以使分隔条3或支架2可焊接于电路板4,当然,亦可采用不锈钢电镀可焊接镀层之方法使分隔条3或支架2具有焊接功能。
请参阅图1,为方便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将偏向于屏蔽盖1中心之方向定义为“内”,将偏向于屏蔽盖1周围之方向定义为“外”,将屏蔽盖1扣合于电路板4的方向定义为“下”,将屏蔽盖1拆离电路板4的方向定义为“上”。
请参阅图1及图5,屏蔽盖1包含顶板10、自顶板10侧缘弯折向下延伸并垂直定向的夹持机构14及侧壁13以及由顶板10、夹持机构14及侧壁13围设形成的收容腔15。屏蔽盖1之顶板10设有复数圆孔101,保证屏蔽装置100在SMT焊接过程中,可以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同时也对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由电子器件(未图示)产生的热量有很好的散出效果。屏蔽盖1之顶板10具有重心区域102,该重心区域102不做打孔处理,方便自动焊接时的吸嘴吸取。于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14与顶板10一体冲压成型,当然,根据实际需求,夹持机构14也可以以组装或者焊接等固定方式固持于顶板10之任意位置。
请参阅图3~5,所述支架2组装于所述屏蔽盖1周围的转角处并设有一对形成与所述转角相对应的夹角的夹边23,所述支架2的两夹边23均夹持于至少一个夹持机构14内。于本实施例中,屏蔽盖1为L形,且屏蔽盖1周围转角设置成直角,屏蔽盖1配置有四个具有90度夹角的支架2以与设置于屏蔽盖1的转角处的四个夹持机构14配合。将支架2设置于屏蔽盖1的转角处,一方面可消除屏蔽盖1转角处的缝隙103,以加强屏蔽装置100的屏蔽效果和降低电磁辐射对使用者的危害,另一方面,可对屏蔽盖1周围的第一夹持部11、第二夹持部12起到紧固作用以防止其外张垮塌导致屏蔽盖1从电路板4脱离或屏蔽效果散失。
请参阅图3~5,所述分隔条3具有与屏蔽盖1之夹持机构14固定配合的固持部31及分隔所述收容腔15为至少两个收容空间的分隔部32,于本实施例中,屏蔽装置100设有一个分隔条3,分隔条3呈L形,分隔条3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L形分隔条3两端的固持部31,其中一个固持部31固持于屏蔽盖1周围的转角处,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分隔条3可设置成具有一个或三个以上固持部31,且分隔部3也可按照实际之需求设置成特定形状以将收容腔15分隔成特定个数及特定形状,此外,屏蔽装置100也可设置多个分隔条3。
请参阅图3~5,夹持机构14设有分别夹持于所述分隔条3之固持部31相对两侧、支架2之相对两侧的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第一夹持部11及第二夹持部12均具有弹性,如此设置,可满足测试异常或电子器件(未图示)损坏时方便对屏蔽盖1进行拆卸检查、在作业完成后再重新扣合屏蔽盖1的需求。同时,夹持机构14之第一夹持部11、第二夹持部12与分隔条3、支架2的配合使得屏蔽盖1组装可靠的同时易于拆卸。此外,将夹持机构14设置于屏蔽盖1有助于分隔条3、支架2的结构设计趋于简单化,从而有利于提高分隔条3、支架2的使用寿命,由于现有技术中分隔条3或支架2通常焊接于电路板4,因此分隔条3或支架2使用寿命的提高可以避免将分隔条3或支架2从电路板4拆离、更换或修复的复杂操作;将夹持机构14设置于屏蔽盖1亦有利于对分隔条3、支架2的设计更为灵活,如可将分隔条3、支架2设计成薄片状或板条状从而占据较小的空间,以适用于电路板4上的电子器件(未图示)排列较紧密的情况。
请参阅图4,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及所述分隔条3均为片材,分别具有呈上下凹凸设置的焊接面21、33,从而有利于焊接过程中融入更多的焊锡(未图示);所述支架2与所述分隔条3之横截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因此所述支架2与分隔条3可由具有特定横截面的金属长条(未图示)上通过截断弯折等操作制得,故而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1、图4及图5,所述第一夹持部11偏向于屏蔽盖1中心设置,所述第二夹持部12偏向于屏蔽盖1周围设置,即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12沿垂直于顶板10侧缘的内外方向错开设置,此外,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12沿屏蔽盖1顶板10的侧缘延伸方向错开设置,本文中的错开包括部分重叠和完全不重叠两种情况,如此设置,有利于分隔条3、支架2与屏蔽盖1的结合更加稳定可靠。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12沿垂直于顶板10侧缘的内外方向完全错开,即间隔开,如此设置,制造工艺简单,提高产率。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12垂直定向,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12在满足固持分隔条3和支架2的前提下也可设置成彼此呈任意角度。本实施例中的屏蔽盖1具体构造如下:屏蔽盖1之第一夹持部11、第二夹持部12、侧壁13由一平板状基板(未图示)分别沿设于其周围区域的第一折线111、第二折线121、第三折线131向下冲压弯折并垂直定向而形成,且第一夹持部11或第二夹持部12或侧壁13之任意相邻的两者之间冲压形成工艺槽以方便上述弯折操作。其中,第二、三折线121、131相较于第一折线111设置偏外,且第三折线131与第二折线121基本平齐;相应地,侧壁13与第二夹持部12基本齐平,且相对于第一夹持部11设置偏外。
请参阅图4及图5,进一步地,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均设有圆形凸点141或凹槽,分隔条3、支架2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相抵接的部位对应设置圆形凹槽22、34或圆形凸点,因此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12通过凹槽22与圆形凸点141配合而彼此固定。其中,圆形凸点141的设计,使屏蔽盖1在扣合和拆卸时有圆弧过渡,从而操作简便容易。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第二夹持部12分别设置向外、向内凸伸的圆形凸点141,分隔条3、支架2设置贯穿相对两侧的圆形通孔34、22以与所述圆形凸点141卡合。
请参阅图2、图6及图7,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第二夹持部12与分隔条3、支架2间存在间隙5,以使屏蔽盖1与分隔条3、支架2的组装牢固可靠的同时亦容易拆卸。
请参阅图3~5,于本实施例中,屏蔽装置100在顶板10的周围设有多个侧壁13、多个夹持机构14,所述夹持机构14沿所述顶板10侧缘延伸方向的两端设置一对侧壁13,所述侧壁13沿所述顶板10侧缘延伸的方向的纵长两端设置一对夹持机构14。于本实施例中,侧壁13抵靠于分隔条3、支架2的外侧并对分隔条3、支架2施加向内的夹持力,因此侧壁13对分隔条3、支架2起到的作用与第二夹持部12对分隔条3、支架2起到的作用大致相同。同时,由于侧壁13沿所述顶板10侧缘延伸的方向的纵长两端设置一对夹持机构14,因此侧壁13纵长两端均受到来自分隔条3或支架2的向外的夹持力,避免了侧壁13因为单端受力发生翘曲。
请参阅图3~5,于本实施例中,屏蔽装置100设置多个支架2,如此设置,一方面,使得屏蔽盖1可以通过局部配置支架2达到固定目的、获得可拆卸功能,从而降低了支架2的耗材量,另一方面,由于夹持机构14与支架2组成的可拆卸结构稳定可靠、制造简单,且支架2可按照实际需求设置成不同形状、配置不同数量以应用于屏蔽盖1的不同位置,使得该屏蔽装置100的设计应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请参阅图3~5,于本实施例中,支架2与分隔条3彼此独立、分离,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分隔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成与一个或复数个支架一体成型。
请参阅图3~5,于本实施例中,屏蔽装置100设有支架2,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屏蔽装置100也可不设置支架2,仅通过分隔条3或侧壁13固定于电路板4。
请参阅图5,屏蔽盖1的第一夹持部11的下缘、侧壁13及第二夹持部12的下缘分别向内、外折弯形成导引面,一方面,有利于导引分隔条3、支架2压入夹持机构14,使其组装顺畅,另一方面,有助于避免焊锡(未图示)过多时第一夹持部11、第二夹持部12及侧壁13与焊锡(未图示)发生干涉。
请参阅图1及图3~5,组装时,首先在第一夹持部11、第二夹持部12及侧壁13下缘的导引下,将分隔条3、支架2从下至上压入屏蔽盖1之夹持机构14,夹持机构14之第一夹持部11及第二夹持部12向远离分隔条3、支架2的方向张开并抵压在分隔条3、支架2的相对两侧,同时第一夹持部11及第二夹持部12的圆形凸点141借助圆弧过渡顺畅地滑入分隔条3、支架2的圆形通孔34、22以卡合定位,其次利用吸取装置吸取屏蔽盖1顶板10上的未打孔的重心区域102对组装有分隔条3、支架2的屏蔽盖1进行自动SMT焊接操作,以使分隔条3、支架2的凹凸设置的焊接面33、21定位于电路板4的相应位置并通过回流焊操作固定于电路板4,最后完成屏蔽装置100于电路板4的形态固定。
请参阅图1及图3~5,拆卸时,于屏蔽盖1施加向上的外力,第一夹持部11、第二夹持部12的圆形凸点141与分隔条3、支架2的圆形通孔34、22沿上下方向发生错位,同时,第一夹持部11、第二夹持部12借助圆形凸点141的圆弧过渡,顺畅地滑出圆形通孔34、22并抵压在支架2的相对两侧,相应地,第一夹持部11及第二夹持部12向远离支架2的方向张开,直到屏蔽盖1完全脱离分隔条3、支架2时恢复形变。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屏蔽装置,包括屏蔽盖及组装于屏蔽盖的分隔条,所述屏蔽盖围设成收容腔,所述分隔条具有与屏蔽盖固定配合的固持部及分隔所述收容腔为至少两个收容空间的分隔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盖具有顶板及自顶板向下延伸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有分别夹持于所述分隔条之固持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自所述顶板侧缘弯折向下延伸形成,沿所述顶板侧缘的延伸方向错开设置并沿垂直于所述顶板侧缘的内外方向错开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沿所述顶板侧缘延伸方向的两端设置一对侧壁,所述侧壁沿所述顶板侧缘延伸的方向的纵长两端设置一对上述夹持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条呈L形,所述分隔条设有两个固持部,且所述两个固持部分别位于所述L形分隔条的两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与第二夹持部在顶板侧缘的延伸方向上彼此对齐设置,所述侧壁的下缘及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下缘向外折弯,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下缘向内折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设有凹槽或圆形凸点,所述分隔条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抵接的部位对应设置圆形凸点或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圆形凸点卡合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与分隔条之间均设置间隙。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在顶板的周围设有多个侧壁、多个夹持机构及与所述夹持机构相配接的多个支架,所述支架组装于所述屏蔽盖周围的转角处并设有一对形成与所述转角相对应的夹角的夹边,所述支架的两夹边均夹持于至少一个夹持机构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分隔条分离,所述支架与分隔条中至少之一者可安装固定至一电路板。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及所述分隔条均为片材,均具有呈上下凹凸设置的焊接面,所述支架与所述分隔条之横截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22612.4U CN205071603U (zh) | 2015-08-18 | 2015-08-18 | 电子器件的屏蔽装置 |
TW104217696U TWM541702U (zh) | 2015-08-18 | 2015-11-05 | 遮罩裝置 |
US15/240,744 US9980368B2 (en) | 2015-08-18 | 2016-08-18 | Detachable shielding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22612.4U CN205071603U (zh) | 2015-08-18 | 2015-08-18 | 电子器件的屏蔽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71603U true CN205071603U (zh) | 2016-03-02 |
Family
ID=55398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62261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71603U (zh) | 2015-08-18 | 2015-08-18 | 电子器件的屏蔽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71603U (zh) |
TW (1) | TWM541702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23141A (zh) * | 2018-01-31 | 2018-07-2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屏蔽支架组件及其加工方法、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
CN109845427A (zh) * | 2016-10-11 | 2019-06-04 | 黑拉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具有壳体和电子装置的系统 |
JP2019096646A (ja) * | 2017-11-17 | 2019-06-20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子機器 |
CN110461138A (zh) * | 2019-08-02 | 2019-11-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92295B (zh) * | 2019-02-01 | 2020-04-21 | 啓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屏蔽罩 |
-
2015
- 2015-08-18 CN CN201520622612.4U patent/CN20507160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11-05 TW TW104217696U patent/TWM541702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45427A (zh) * | 2016-10-11 | 2019-06-04 | 黑拉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具有壳体和电子装置的系统 |
CN109845427B (zh) * | 2016-10-11 | 2020-11-24 | 黑拉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具有壳体和电子装置并且具有电路载体的系统 |
JP2019096646A (ja) * | 2017-11-17 | 2019-06-20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子機器 |
CN108323141A (zh) * | 2018-01-31 | 2018-07-2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屏蔽支架组件及其加工方法、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
CN110461138A (zh) * | 2019-08-02 | 2019-11-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41702U (zh) | 2017-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071603U (zh) | 电子器件的屏蔽装置 | |
CN201430236Y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4064910B (zh) | 高频插座连接器、高频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 |
CN104916959A (zh) | 插座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 |
CN205017778U (zh) | 电子器件的屏蔽装置 | |
US9980368B2 (en) | Detachable shielding device | |
CN101578033A (zh) | 屏蔽装置和制造屏蔽装置的方法 | |
CN101355867A (zh) | 屏蔽装置 | |
CN205429352U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102612307B (zh) | 一种易焊接屏蔽罩 | |
CN203277700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385159U (zh) | 新型usb type c防电磁干扰连接器 | |
CN204858013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6602320A (zh) | 加高型 Type‑C 插座连接器及其生产组装方法 | |
CN20410312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678687U (zh) | 摄像机模块插座 | |
CN100446555C (zh) | 具有两种支承方式的平板电视机 | |
CN203813146U (zh) | 带led的连接器结构 | |
CN101651185B (zh) | 一种电池箱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3369044U (zh) | 屏蔽固定件及屏蔽固定组合 | |
CN201374460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715203U (zh) | 等离子电视机底座安装支架 | |
CN204947195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466357U (zh) | 一种hdmi连接器 | |
CN221887051U (zh) | 屏蔽罩、射频模组及射频通信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