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71078U - 一种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71078U
CN205071078U CN201520850267.XU CN201520850267U CN205071078U CN 205071078 U CN205071078 U CN 205071078U CN 201520850267 U CN201520850267 U CN 201520850267U CN 205071078 U CN205071078 U CN 205071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battery cover
mobile terminal
glass battery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5026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翠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5026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71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71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710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含:电路板组件、壳体、第一胶层以及玻璃电池盖;电路板组件设置于壳体内;第一胶层设置于壳体边框上;玻璃电池盖通过第一胶层固定于壳体;电路板组件具有抵持于玻璃电池盖内壁的抵持部;第一胶层包含至少一第一点胶部与至少一背胶部;第一点胶部位于壳体边框上能够分散抵持部对玻璃电池盖的抵持力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玻璃电池盖的固定更牢固、玻璃电池盖边缘不易起翘且电路板组件局部凸起处玻璃电池盖不易破碎,提高产品可靠度。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与此同时,用户对智能手机的美观度要求也愈来愈苛刻,因此,选用高档、新颖的材料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目前智能手机的电池盖板材质主要分三大类:塑胶材质、金属材质和玻璃材质。前两种材质的电池盖板与主机壳体的组装固定一般是通过卡扣或锁螺丝方式实现;而玻璃材质的电池盖板受材质限制很难用卡扣或锁螺丝的传统方式固定,由此使玻璃电池盖的使用受到很大局限。
在一些使用玻璃电池盖的产品中,是通过将玻璃电池盖粘贴固定于一个中间壳料,然后通过中间壳料卡扣或者锁附于主机壳体。该种方式不仅浪费材料而且还会增加整机厚度。
在另一些常见的玻璃电池盖产品中,则直接通过全背胶或者全点胶的方式将玻璃电池盖固定于主机壳体。由于智能手机的主机主板电池面往往有很多重要器件,如摄像头、电池、屏蔽盖、喇叭、天线(包括WIFI/GPS/BT/主天线等等),而目前的智能手机在前期堆叠及ID造型时为追求外观厚度超薄,一般不会预留太多制造及组装公差在内,而由于后期制造及组装公差的累积,导致电池面的一些器件高出设计的高度,因此,实际生产组装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局部高出原来设计的机壳背胶黏贴面的情况,若周圈全部背胶设计,则局部凸起处玻璃边缘容易起翘;而若周圈全部点胶设计,则整机跌落时局部凸起处容易出现玻璃破裂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使得玻璃电池盖的固定更牢固、玻璃电池盖边缘不易起翘且电路板组件局部凸起处玻璃电池盖不易破碎,提高产品可靠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含:电路板组件、壳体、第一胶层以及玻璃电池盖;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于壳体内;所述第一胶层设置于所述壳体边框上;所述玻璃电池盖通过所述第一胶层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电路板组件具有抵持于所述玻璃电池盖内壁的抵持部;所述第一胶层包含至少一第一点胶部与至少一背胶部;所述第一点胶部位于所述壳体边框上能够分散所述抵持部对所述玻璃电池盖的抵持力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第一胶层包含第一点胶部与背胶部,玻璃电池盖通过第一胶层固定于壳体边框上,而电路板组件具有抵持于玻璃电池盖内壁的抵持部,第一点胶部位于壳体边框上能够分散抵持部对玻璃电池盖的抵持力的位置,从而在由于制造公差累积带来的电路板组件局部高于原设计而抵持于玻璃电池盖时,通过第一点胶部使得玻璃电池盖与壳体之间的结合更牢固,玻璃电池盖不易起翘,并且在整机跌落时,通过背胶部的缓冲作用防止玻璃电池盖局部凸起处破碎,从而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和可靠度,同时本实施方式有利于产品的薄型化,提升产品竞争力。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含第二胶层,所述玻璃电池盖通过所述第二胶层固定于所述抵持部。通过第二胶层进一步加强玻璃电池盖与壳体之间的结合强度,进一步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第二胶层是点胶部,与背胶相比,点胶部具有厚度小、结合牢度强的优点,从而在有利于产品薄型化的同时提高玻璃电池盖与电路板组件的结合牢度。
优选地,所述壳体边框包含侧框体,一部分所述侧框体具有第一宽度,另一部分所述侧框体具有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所述第一胶层还包含至少一第二点胶部,所述第二点胶部位于具有第一宽度的部分侧边框上。通过在宽度较窄的侧边框上设置第二点胶部,可以进一步加强玻璃电池盖与壳体的结合强度,防止玻璃电池盖起翘。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含预设组件;所述预设组件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组件且位于所述具有第一宽度的部分侧框体一侧。
优选地,所述预设组件为按键组件、卡座组件的至少其中之一。
优选地,所述背胶部的厚度范围为0.20-0.30mm。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壳体与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玻璃电池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壳体与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如图1、2所示,该移动终端包含:电路板组件1、壳体2、第一胶层3以及玻璃电池盖4。电路板组件1设置于壳体2内,第一胶层3设置于壳体2边框上,玻璃电池盖4通过第一胶层3固定于壳体2。
电路板组件1具有抵持于玻璃电池盖内壁的抵持部。于实质上,抵持部为某些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的支架。该些带有支架的元器件比如包含:摄像头、天线、喇叭等,在整机组装过程中,由于累积公差,摄像头支架10、天线支架11、喇叭支架12等的高度高于设计高度时造成其抵持于玻璃电池盖内壁表面(即摄像头支架10、天线支架11、喇叭支架12分别构成三个抵持部),由此造成玻璃电池盖局部有轻微凸起变形,进而使玻璃电池盖与壳体之间产生一定的排斥力,久之,随着背胶层的老化,玻璃电池盖的边缘容易起翘,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本实施方式对于抵持部不作具体限制。
第一胶层3包含至少一第一点胶部30与至少一背胶部31,第一点胶部30位于壳体2边框上能够分散抵持部10对玻璃电池盖的抵持力的位置。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胶层包含一块环设于壳体边框的背胶,在整机组装时,对于电路板组件局部有轻微凸起且抵持于玻璃电池盖的,通过移除壳体边框上的部分背胶,并在该部分背胶部所在位置点胶形成第一点胶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点胶部的数量为三个,通过该三个第一点胶部使得玻璃电池盖与壳体在该处的结合更牢固,第一胶层在该处不会由于要分散抵持部对玻璃电池盖的抵持力而容易受到破坏,从而使得玻璃电池盖不易起翘,使用更长久。较佳地,本实施方式的背胶部的厚度范围为0.20-0.30mm,在该厚度范围内,背胶部具有较佳的结合牢度且可在比如整机跌落时,使得玻璃电池盖与壳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玻璃电池盖破碎。需要说明的是,于其他实施方式中,背胶部也可以为预先裁切好的多个背胶,本实施方式对于背胶部的设置方法不作任何限制。
因此,本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第一胶层包含有第一点胶部与背胶部,且第一点胶部位于壳体边框上能够分散电路板组件抵持部对玻璃电池盖的抵持力的位置,所以,与现有技术中第一胶层为全背胶的方案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点胶部使得玻璃电池盖与壳体结合更牢固、玻璃电池盖不易起翘,与现有技术中第一胶层为全点胶的方案相比,在整机跌落时,由于背胶部对玻璃电池盖的缓冲作用较佳使得玻璃电池盖不易破碎,从而提供产品的可靠度与使用寿命,同时,本实施方式满足了产品的薄型化需求,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略有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移动终端还包含第二胶层5,玻璃电池盖通过第二胶层5固定于电路板组件1的抵持部。于实际组装中,移动终端可以包含多个第二胶层,比如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胶层为三个,该三个第二胶层分别设置于电路板组件的摄像头支架10、天线支架11以及喇叭支架12上。通过第二胶层使得玻璃电池盖与移动终端的结合更牢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胶层为点胶层,点胶层与背胶相比,更加有利于产品的薄型化并且使得玻璃电池盖结合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略有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壳体边框包含侧框体,一部分侧框体具有第一宽度,另一部分侧框体具有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第一胶层还包含至少一第二点胶部,第二点胶部位于具有第一宽度的部分侧边框上。移动终端还包含预设组件,预设组件连接于电路板组件且位于具有第一宽度的部分侧框体一侧,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本实施方式的预设组件为按键组件、卡座组件的至少其中之一。即当在侧框体安装按键组件、卡座组件时,需要适当减小该处侧框体的宽度,并通过在该部分侧框体设置第二点胶部,从而可提高玻璃电池盖与壳体的结合牢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点胶部与预设组件之间具有适当的间距,比如两者之间相距0.1mm,由此,可避免点胶部影响按键组件或者卡座组件的使用性能。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含:电路板组件、壳体、第一胶层以及玻璃电池盖;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于壳体内;所述第一胶层设置于所述壳体边框上;所述玻璃电池盖通过所述第一胶层固定于所述壳体;
所述电路板组件具有抵持于所述玻璃电池盖内壁的抵持部;
所述第一胶层包含至少一第一点胶部与至少一背胶部;所述第一点胶部位于所述壳体边框上能够分散所述抵持部对所述玻璃电池盖的抵持力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含第二胶层,所述玻璃电池盖通过所述第二胶层固定于所述抵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层是点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边框包含侧框体,一部分所述侧框体具有第一宽度,另一部分所述侧框体具有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
所述第一胶层还包含至少一第二点胶部,所述第二点胶部位于具有第一宽度的部分侧边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含预设组件;
所述预设组件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组件且位于所述具有第一宽度的部分侧框体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组件为按键组件、卡座组件的至少其中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胶部的厚度范围为0.20-0.3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
CN201520850267.XU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71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0267.XU CN205071078U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0267.XU CN205071078U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71078U true CN205071078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97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5026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71078U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710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1908A (zh) * 2019-07-24 2021-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后壳、后壳的制造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1908A (zh) * 2019-07-24 2021-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后壳、后壳的制造方法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4285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4795478U (zh) 一种喇叭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2602735U (zh) 一种手机
CN108429837A (zh) 移动终端
CN205071078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6604587B (zh) 一种移动终端侧键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08733146A (zh) 移动终端
CN204906692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5211927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3104954U (zh) 一种补强柔性线路板
CN205071605U (zh) 双件式屏蔽罩
CN204652784U (zh) 一种pcb组件
CN102612260B (zh) 补强fpc板及制造方法
CN108924281A (zh) 中框、移动终端及中框的制作方法
CN102610174B (zh) 一种内喷漆超薄数码相框
CN206312020U (zh) 移动终端
CN205847843U (zh) 带有屏蔽罩的主板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5961198U (zh) 壳体、天线柔性电路板以及移动终端
CN106487960A (zh) 手机按键装配结构、手机壳体和手机
CN206340661U (zh) 移动终端
CN203327133U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用于摄像头的固定座
CN206003115U (zh) 指纹模组的安装结构、指纹模组以及移动终端
CN205921109U (zh) 金属弹片及移动终端
CN206340660U (zh) 移动终端
CN107968852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