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69974U - 音频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音频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69974U
CN205069974U CN201520532350.2U CN201520532350U CN205069974U CN 205069974 U CN205069974 U CN 205069974U CN 201520532350 U CN201520532350 U CN 201520532350U CN 205069974 U CN205069974 U CN 205069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lot
antetheca
audio connector
insul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323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智君
周吉洲
付腾姣
宋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gatron Electronic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gatron Electronic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gatron Electronic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gatron Electronic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323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69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69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699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音频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该绝缘本体的复数连接端子与后置端子;该绝缘本体设有前壁、后壁及连接该前壁、后壁的两侧壁、顶壁及底壁,于该前壁开设有插接口、及贯穿至该后壁的插接孔,于该侧壁靠近该插接口处凸设有一凸台,于该另一侧壁凹设有复数个与该插接孔相贯通的端子槽道,以供该复数连接端子固定;于该后壁向内凹设有与该插接孔相贯通的至少一个插槽,以供该后置端子插置固定;该后置端子设有一开关端子,该开关端子包括一板状的主板,自该主板两端分别弯折延伸形成一伸出该绝缘本体的固定焊脚及一插置固定于该插槽的插接部,该主板罩设固定于该后壁,以封闭该插槽,可避免该音频连接器常开型开关的产品尾部开口。

Description

音频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音频连接器,其可避免左右声道带常开型开关的产品尾部开口,及保障产品强度的音频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音频连接器插座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设备上,该音频连接器是与产品内的电路板电性连接,再具有一插接槽以供对接插头连接器对接,以达成电性连接。现有中国专利cn00266903号专利,该专利主要包括:一绝缘本体,收容于该绝缘本体的电讯端子及开关端子和一后盖。绝缘本体呈一矩形结构,其前端设有向外凸出供对接连接器插置的接口,一组电讯端子具有结构形状相同,开关端子插置于绝缘本体沟槽内,以倒刺干涉,另一后盖嵌接在绝缘本体后端,用来封闭该绝缘本体后端,防止连接器内部进灰、防止金属异物通过产品后端开口;但因后盖外侧面只有一勾扣嵌接在绝缘本体侧壁上的槽孔,保持力不够,时间久之,该后盖会脱落无法保障上述之功能,且增加一个后盖增加组装工序、浪费工时,增加成本。
现有之另一种音频连接器,其绝缘本体后端直接开孔,不以其他结构做封闭直接为敞开式的结构,这种结构的音频连接器,因后端敞开式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易于进灰、及细小金属异物通过产品的开口,掉到音频连接器中形成短路,或对连接器造成损坏。
现有之音频连接器因受超薄尺寸限制,只能于插接口处开设通孔,或者采用无结构强度的薄壁,因插接口处的结构强度不足,在使用过程中插头斜向插接时,易于使连接器于插接口处裂开,损坏连接器;另外,塑胶整体太薄时,注塑成型时不饱模,会产生很明显的结合线,于结合线处强度最弱,易于破裂,亦影响产品外观。
是以,由上可知,上述现有的连接器,在实际之组装、连结或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失存在,而可待加以改善者。
缘是,本创作人有感于上述缺失及从事该行业多年之经验,并针对可进行改善之不便与缺失,乃潜心研究并配合实际之运用,并本着精益求精之精神,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之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现有之各项缺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系在于提供一种音频连接器,可避免左右声道带常开型开关的产品尾部开口、增强连接器插接口处的强度。
为达上述之功效及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系在于提供一种音频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收容于该绝缘本体内的复数连接端子及后置端子;其中:该绝缘本体设有一前壁、与该前壁相对的一后壁及连接该前壁、后壁的两侧壁、顶壁及底壁,于该前壁开设有一插接口、及自该插接口贯穿至该后壁的一插接孔,于该一侧壁靠近该插接口处凸设有一凸台,于该另一侧壁凹设有复数个与该插接孔相贯通的端子槽道,以供该复数连接端子定位固定;于该后壁向内凹设有与该插接孔相贯通的至少一个插槽,以供该后置端子插置固定;该后置端子设有一开关端子,该开关端子包括一板状的主板,自该主板两端分别弯折延伸形成一凸伸出该绝缘本体的固定焊脚及一插置固定于该插槽的插接部,于该主板两侧分别凸伸形成两扣持臂,于该绝缘本体设有与该两扣持臂相固持的扣持部,通过该两扣持臂与该扣持部相扣合,使该主板罩设固定于该后壁,以封闭该插槽。
该两扣持臂分别自该主板两侧延该前壁方向弯折延伸而成,且于该两扣持臂分别凸设有复数卡刺;该扣持部分别自该后壁两侧凹设而成。
该插接部弯折延伸形成一长方形框口,该长方形框口的内部向内斜向延伸形成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向前端延伸设有向内凸伸的弹性接触部和平直部,于该长方形框口两侧均凸设有复数倒刺。
该该后置端子还包括一插接端子,该插接端子设有一固定于该插槽的固持部,自该固持部两端分别弯折延伸形成一伸出该绝缘本体的插接焊脚及一容置该插槽且凸伸入该插接孔的折弯部。该弹性接触部与该折弯部相对且错开设置。
该凸台设于侧壁上,且与该前壁相邻。
该插槽数量为两个,且与该后壁上、下间隔,分为上插槽、下插槽;该插接部插置固定该上插槽,该插接端子插置固定于该下插槽。
该复数连接端子包括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第三连接端子,其分别设有固持于该绝缘本体的第一、第二、第三固定部、伸出该绝缘本体外的第一、第二、第三焊接部、及凸伸出该插接孔的第一、第二、第三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为弹片结构,该第二、第三接触部均为凸包结构。
该复数端子槽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端子槽,该第一端子槽设于靠近该前壁且与该插接口形成一缺口,该第一接触部通过该缺口凸伸入该插接孔中;该第二、第三端子槽与该插接孔配合处为一圆孔,以供第二、第三端子的凸包外露。
本实用新型之音频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诸多之优点:本实用新型之音频连接器以一体式结构的常开型开关端子罩设遮蔽于该绝缘本体后壁,可避免该连接器尾部开口,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器尾部进灰、及细小金属异物通过产品的尾部开口,掉到连接器中形成短路,或对连接器造成损坏;同时避免采用后盖来遮蔽所带来的缺陷,降低人工组装工时,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于该插接口处增设一凸台,以增强该连接器的强度,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插接口处壁面太薄而损坏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优点及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进行详细说明,以更深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之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之另一视角组装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之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之另一视角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的组装剖视图。
符号说明:
1音频连接器2插头连接器
10绝缘本体100插接口
101插接孔102第一端子槽
103第二端子槽104第三端子槽
11前壁12后壁
120上插槽121下插槽
1210扣持部13侧壁
130凸块131卡槽
14顶壁15底壁
20第一端子21第一固持部
22第一接触部220第一弹性部
23第一焊接部
30第二端子31第二固持部
32第二接触部320第二凸包
33第二焊接部
40第三端子41第三固持部
42第三接触部420第三凸包
43第三焊接部
50插接端子51固持部
510卡块53插接焊脚
52折弯部
60开关端子61主板
610扣持臂62插接部
620长方形框口621连接部
622弹性接触部623平直部
624倒刺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之分解立体图;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1系包含有:一绝缘本体10,固持于该绝缘本体10的复数连接端子20、30、40及后置端子50、60。
参阅图1、图2所示,该绝缘本体10设有一前壁11、与该前壁11相对的一后壁12及连接该前壁11、后壁12的两侧壁13、顶壁14、底壁15,于该前壁11开设有一插接口100、及自该插接口100贯穿至该后壁12的一插接孔101,该插接口100与该前壁11在同一个平面上,于该一侧壁13靠近该插接口100处凸设有一凸台130,该凸台130与该前壁11相邻;于该另一侧壁13上凹设有复数个与该插接孔101相贯通的端子槽道102、103、104,以供该复数连接端子20、30、40定位固定;该复数端子槽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端子槽102、103、104,该第一端子槽102设于靠近该前壁11且与该插接口100形成一缺口,该第一端子接触部通过该缺口凸伸入该插接孔101中;该第二、第三端子槽103、104与该插接孔101配合处均为一圆孔,以供第二、第三端子的接触部穿设,该圆孔设计为防止插头连接器2斜着插入时会顶到端子,造成端子变形。于该后壁12向内凹设有与该插接孔101相贯通的至少一个插槽,以供该后置端子50、60插置固定;该插槽数量为两个,且与该后壁12上、下间隔,分为上插槽120、下插槽121,于该后壁12两侧分别凹设有扣持部1210,于该两侧壁13分别凹设有两卡槽131,该两卡槽131与该下插槽121相贯穿,以供该后置端子50、60相固持定位。
参阅图3、图4所示,该复数连接端子包括第一连接端子20、第二连接端子30、第三连接端子30,其分别设有固持于该绝缘本体10的第一、第二、第三固定部21、31、41,自该第一、第二、第三固定部21、31、41两端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伸出该绝缘本体10的第一、第二、第三焊接部23、33、43,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第一、第二、第三连接部22、32、42,该第一、第二、第三连接部22、32、42分别往上延伸形成凸伸出该插接孔101的第一、第二、第三接触部220、320、420,该第一接触部220为弹片结构,该第二、第三接触部320、420均为凸包结构。
该后置端子包括一开关端子60及一插接端子50,该开关端子60为一常开型开关端子,设有一板状的主板61,自该主板61两端分别延该插接口100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一伸出该绝缘本体10的固定焊脚63及一插置固定于该上插槽120的插接部62,该插接部62弯折延伸形成一长方形框口620,该长方形框口620内部向内斜向延伸形成一连接部621,该连接部621向前端延伸设有向内凸伸的弹性接触部622和平直部623,于该长方形框口620两侧凸设有复数倒刺624,以与该上插槽120相干涉定位;于该主板61两侧还分别延该前壁11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两扣持臂610,且于该两扣持臂610分别凸设有复数卡刺,通过该两扣持臂610及所设的复数卡刺分别与该后壁12所设的扣持部1210相固持定位。该插接端子50包括一固定于该下插槽121的固持部51,自该固持部51两端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伸出该绝缘本体10的插接焊脚53,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容置该下插槽121且凸伸入该插接孔101的折弯部52,于该固持部51两侧均设有卡块510,以与该卡槽131相固持干涉定位。
如图5所示,该后置端子50、60插置固定于该连接器1后端,该弹性接触部622与该折弯部52相对且错开设置,当插头连接器2插入时,优先与该折弯部52先接触导通,再与该开关端子60相接触导通接触,避免当插头连接器2插入时,两后置端子50、60同时接触而产生杂音。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之组装立体图,本实用新型组装方式大致如下:该绝缘本体10一体注塑成型,并与该一侧壁13靠近前壁11插接口100处凸设有一凸台130,以增强该插接口100的强度,避免在插头连接器2插拔过程中损坏该音频连接器1;其次,将复数连接端子20、30、40组装插置于该复数端子槽道102、103、104中,通过该复数端子固定部21、31、41分别与该复数端子槽道102、103、104相干涉固定,该复数端子接触部220、320、420分别凸伸入该插接孔101中;其中,该第二、第三端子槽103、104为圆孔结构,仅供该第二、第三端子接触部320、420的凸包凸设而出,该圆孔设计为防止插头连接器2斜着插入时会顶到端子,造成端子变形;再将,插接端子50先从该绝缘本体10后端的下插槽121中插入,通过该插接端子50所设的复数卡块510分别与该绝缘本体10所设的卡槽131相固持定位,该折弯部52凸伸入该插接孔101中,该插接焊脚53凸伸出该绝缘本体10;最后,将后置开关端子60从绝缘本体10后端插入,该插接部62插入该上插槽120中,通过该长方形框口620两侧所设的复数倒刺624与该绝缘本体10相干涉固定,该弹性接触部622凸伸入该插接孔101中,再通过该主板61所设的复数扣持臂610分别与该绝缘本体10所设的扣持部1210相固持,该主板61罩设遮蔽于该绝缘本体10的后壁12上,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易于进灰、及细小金属异物通过产品的开口,掉到音频连接器中形成短路,或对连接器造成损坏,该固定焊脚63凸伸出该绝缘本体10。当插头连接器2插入该插接孔101中,依次分别与第一端子接触部220、第二端子接触部320、第三端子接触部420接触,再与该折弯部52先接触导通,最后与该常开型的开关端子60相接触导通接触,避免当插头连接器2插入时,两后置端子50、60同时接触而产生杂音(如图5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该插接端子50是从该绝缘本体10后壁12所设的下插槽121插入固定,然该组装方式亦并非完全遵循上述,在其他实施例中(图中未显示),亦可于该绝缘本体10侧壁13再开设一插接槽,以供该插接端子50从侧壁13插置固定,该后壁12只需开设一个插槽,供开关端子60插置固定,如此,即可实现上述之结构特征。在其他实施例中(图中未显示),亦可将开关端子60、插接端子50组装在一起,形成一整体结构的后置端子,一体结构组装插置该后壁12中,亦可实现上述之结构特征。在其他实施例中(图中未显示),该扣持部1210亦可设置在该两侧壁13外,形成凸块、卡块结构,该后置端子的两扣持壁610亦可固定于该两侧壁13上,形成扣合组装;在此,均不作详细描述。
在较佳实施例之详细说明中所提出之具体实施例仅为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并非将本实用新型狭义地限制于实施例,凡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创作精神下进行其它样式实施,均应视为本案申请专利范围的等效实施。

Claims (9)

1.一种音频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收容于该绝缘本体内的复数连接端子及后置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设有一前壁、与该前壁相对的一后壁及连接该前壁、后壁的两侧壁、顶壁及底壁,于该前壁开设有一插接口、及自该插接口贯穿至该后壁的一插接孔,于该一侧壁靠近该插接口处凸设有一凸台,于该另一侧壁凹设有复数个与该插接孔相贯通的端子槽道,以供该复数连接端子定位固定;于该后壁向内凹设有与该插接孔相贯通的至少一个插槽,以供该后置端子插置固定;该后置端子设有一开关端子,该开关端子包括一板状的主板,自该主板两端分别弯折延伸形成一凸伸出该绝缘本体的固定焊脚及一插置固定于该插槽的插接部,于该主板两侧分别凸伸形成两扣持臂,于该绝缘本体设有与该两扣持臂相固持的扣持部,通过该两扣持臂与该扣持部相扣合,使该主板罩设固定于该后壁,以封闭该插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两扣持臂分别自该主板两侧延该前壁方向弯折延伸而成,且于该两扣持臂分别凸设有复数卡刺;该扣持部分别自该后壁两侧凹设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接部弯折延伸形成一长方形框口,该长方形框口的内部向内斜向延伸形成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向前端延伸设有向内凸伸的弹性接触部和平直部,于该长方形框口两侧均凸设有复数倒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后置端子还包括一插接端子,该插接端子设有一固定于该插槽的固持部,自该固持部两端分别弯折延伸形成一伸出该绝缘本体的插接焊脚及一容置该插槽且凸伸入该插接孔的折弯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接触部与该折弯部相对且错开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凸台设于该侧壁上,且与该前壁相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槽数量为两个,且与该后壁上、下间隔,分为上插槽、下插槽;该插接部插置固定该上插槽,该插接端子插置固定于该下插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复数连接端子包括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第三连接端子,其分别设有固持于该绝缘本体的第一、第二、第三固定部、伸出该绝缘本体外的第一、第二、第三焊接部、及凸伸入该插接孔的第一、第二、第三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为弹片结构,该第二、第三接触部均为凸包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复数端子槽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端子槽,该第一端子槽设于靠近该前壁且与该插接口形成一缺口,该第一接触部通过该缺口凸伸入该插接孔中;该第二、第三端子槽与该插接孔配合处为一圆孔,以供第二、第三端子的凸包外露。
CN201520532350.2U 2015-07-22 2015-07-22 音频连接器 Active CN205069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32350.2U CN205069974U (zh) 2015-07-22 2015-07-22 音频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32350.2U CN205069974U (zh) 2015-07-22 2015-07-22 音频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69974U true CN205069974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96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32350.2U Active CN205069974U (zh) 2015-07-22 2015-07-22 音频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699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2321A (zh) * 2016-11-18 2017-04-26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2321A (zh) * 2016-11-18 2017-04-26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6602321B (zh) * 2016-11-18 2019-04-12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77637B (zh)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5098433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8493654B (zh) 电连接器
CN203491416U (zh) 通配型七针usb插座、七针usb插头及其连接器组件
CN206850124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5081257U (zh) 电连接器
CN104852187A (zh) 插头连接器及与其对接的插座连接器
CN106207669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6299808A (zh)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CN102723641A (zh) 防呆型电连接器
CN203942046U (zh) 线缆连接装置
CN105958261A (zh) 通配型usb连接器组件
CN205069974U (zh) 音频连接器
CN204720690U (zh) 网络插座
CN106025618A (zh) 板端用直立插板式c型usb公座连接器
CN204190022U (zh) 电连接器
CN201303074Y (zh) 插座连接器
CN105375203B (zh) 插座连接器
CN209766838U (zh) 一种转换插头及电源适配器
CN207320401U (zh)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
CN102468554A (zh) 音频连接器
CN204376066U (zh) 一种可实现双面插接的usb公座连接器
CN205657269U (zh) 电连接器
CN205657241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4243343U (zh) 电子卡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