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69524U - 继电器和继电器的推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和继电器的推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69524U
CN205069524U CN201520772985.XU CN201520772985U CN205069524U CN 205069524 U CN205069524 U CN 205069524U CN 201520772985 U CN201520772985 U CN 201520772985U CN 205069524 U CN205069524 U CN 205069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fixture
pushing mechanism
locating part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7298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志
姚保同
汪鲁建
刘斯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BYD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BYD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BYD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BYD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7298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69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69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69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和继电器的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限位件,限位件内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安装通道;推杆,推杆穿设在安装通道内且推杆的两端分别伸出限位件,推杆沿安装通道的轴向可活动,推杆的外周面上设有沿其径向向外突出的固定凸缘;动触板,动触板设在推杆的一端;固定件,固定件套设在推杆上且可分离地止抵在限位件和固定凸缘上,固定件被构造成当推杆朝向限位件的位置移动时比固定凸缘先止抵限位件;弹性缓冲件,缓冲弹性件止抵在动触板和固定件之间;固定件上设有第二变形部,第二变形部为螺纹型弹性部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工作噪音小,使用可靠且寿命长。

Description

继电器和继电器的推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和具有该推动机构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继电器在吸合和释放时噪音较大,并且继电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推杆很容易变得不顺畅,吸合和释放不灵敏。继电器特别是推动机构的结构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发明人在对继电器的研究中发现,继电器在吸合和释放时会发出很大的噪音,并且继电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推杆会变得很不顺畅,导致吸合和释放不灵敏,严重的甚至无法吸合和释放,使继电器的工作性能变差甚至失效。
对于上述问题,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在相关技术中,继电器上并没有设置降噪以及防尘结构,使吸合和释放时产生的噪音很容易向外传递,并且灰尘等杂质颗粒也很容易进入到推杆与静铁芯之间的间隙中,当推杆相对于静铁芯移动时,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会变大,从而导致推杆移动的顺畅度降低,当灰尘积聚到足够的量后,会导致推杆卡死,无法吸合和释放,使继电器失效。
由于继电器中充满氢气等灭弧气体,当继电器在运行过程中,特别是在静触点与动触板的无限次碰撞中会产生粉尘,粉尘会掺杂在灭弧气体中运动,进而沉积在继电器的任何内部部件上以及内部部件之间的缝隙中,尤其会进入到推动机构内,从而导致推杆出现移动不顺畅的问题。因此,为了有效避免继电器内部的粉尘对继电器的干扰,有必要在继电器的内部设置防尘结构。
另外,推动机构装配完成时,推杆上的固定凸缘会与静铁芯接触,在推杆带动动铁芯吸合和释放的过程中,固定凸缘会与静铁芯之间发生直接碰撞,这也是导致继电器在吸合和释放过程中产生较大噪音的原因之一。因此,为了减小碰撞噪音,应尽量减小继电器在吸合特别是释放的过程中推杆与静铁芯之间的碰撞噪音。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发明人对继电器的结构特别是推杆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具体而言,在推动机构上设置了具有防尘和降噪功能的结构,使灰尘不易进入到推杆与静铁芯之间,同时工作噪音也不易向外传递,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继电器的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工作噪音变小,使用可靠且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推动机构的继电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内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安装通道;推杆,所述推杆穿设在所述安装通道内且所述推杆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限位件,所述推杆沿所述安装通道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所述推杆的外周面上设有沿其径向向外突出的固定凸缘,所述固定凸缘在所述推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远离所述限位件,所述固定凸缘在推杆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活动的过程中朝限位件的位置运动;动触板,所述动触板设在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套设在所述推杆上且可分离地止抵在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固定凸缘上,所述固定件被构造成当所述推杆从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活动时比所述固定凸缘先止抵所述限位件;缓冲弹性件,所述缓冲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动触板与所述固定件之间且所述缓冲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止抵所述动触板和所述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第二变形部,所述第二变形部形成为沿所述推杆的轴向延伸的筒体,所述第二变形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动触板和所述固定件的外周沿相连,所述缓冲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二变形部与所述推杆之间;所述第二变形部为螺纹型弹性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推杆与限位件之间的碰撞得到改善,工作噪音变小,使用可靠且寿命长,工作性能较好;同时,将缓冲弹性件设在第二变形部和推杆之间,使得在缓冲弹性件撞击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能够被密闭在第二变形部和推杆之间,不会对其他部件造成污染;并且,将上述第二变形部设置成螺纹型弹性部件,使得该第二变形部拥有更好的伸缩性能,一方面其伸缩过程中,对其他部件的阻力较小,另一方面,螺纹型弹性部件,较一般的平面拉伸弹性部件来说,其具有更长的寿命,伸缩次数能保证在较高的次数。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推动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通道靠近固定件的一端具有让位槽,沿所述推杆的径向上,所述让位槽的尺寸大于所述固定凸缘外轮廓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让位槽的深度大于固定凸缘的厚度。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上设有沿所述推杆的轴向延伸的定位套筒,所述缓冲弹性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定位套筒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件的外周沿上设有第一变形部,所述第一变形部的至少一部分可弹性变形且常止抵在所述限位件上。
优选地,第一变形部与第二变形部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件包括: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变形部常止抵在所述托板上;静铁芯,所述静铁芯内设有所述安装通道,所述固定件可分离地止抵在所述静铁芯上,所述静铁芯上设有轴肩,所述静铁芯的邻近所述动触板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托板止抵所述轴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推动机构还包括固定片,所述推杆的一端从所述动触板上伸出且与所述固定片相连。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为塑胶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推杆处于第二位置;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推杆处于第一位置;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的释放状态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的吸合状态图;
图9是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推动机构100;静触点200;
限位件10;安装通道101;让位槽102;安装腔103;静铁芯11;轴肩111;托板12;
推杆20;固定凸缘21;
动触板30;固定片301;
弹性罩体40;固定件41;第一变形部42;第二变形部43;定位套筒44;
缓冲弹性件50;
动铁芯60;
复位弹性件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100。
参照图1至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推动机构100可以包括限位件10、推杆20、动触板30、固定件41和缓冲弹性件50。
限位件10内可以设有安装通道101,安装通道101沿限位件10的轴向延伸并且贯通限位件10的两端。推杆20可以穿设在安装通道101内并且推杆20的两端分别伸出限位件10。推杆20沿安装通道101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安装通道101的轴向通常即为推杆20的轴向。动触板30可以设在推杆20的一端。第一位置即为动触板30与静触点200接触时推杆20所处的位置,即吸合位置;第二位置为动触板30与静触点200分离时,推杆20处于静止时的位置,即释放位置。
推杆20的外周面上可以设有固定凸缘21,固定凸缘21沿推杆20的径向向外延伸并且可以环绕推杆20一周。固定件41套设在推杆20上,并且可以分离地止抵限位件10上。也就是说,固定件41不是一直止抵在限位件10上的,固定件41随着推杆20的移动可以与限位件10相分离。具体而言,在正常状态下,当推杆20处于释放位置时,固定件41可以止抵在限位件10上;当推杆20处于吸合位置时,固定件41则与限位件10相分离。
同时,固定件41还可以分离地止抵在固定凸缘21上。具体而言,当推杆20处于释放位置时,固定件41可以与固定凸缘21分离;当推杆20处于吸合位置时,固定件41可以止抵在固定凸缘21上,并且在推杆20在吸合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固定件41也可以止抵在固定凸缘21上,随着固定凸缘21一起移动。
当推杆20在吸合位置时,固定凸缘21远离限位件10;当推杆20从吸合位置向释放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固定凸缘21朝向限位件10的的位置移动。当推杆20从吸合位置向释放位置活动时,固定件41比固定凸缘21先止抵限位件10。也就是说,当推杆20向释放位置移动时,固定件41可以首先与限位件10发生碰撞,有效分散了碰撞力,使固定凸缘21与限位件10之间的碰撞力减少,甚至是不会发生碰撞,有效的缓解了固定凸缘21与限位件10之间的碰撞,使使碰撞噪音显著减少。
同时,当固定件41止抵在限位件10上时,固定件41可以对限位件10的一端与推杆20之间的间隙至少部分地密封,如图3和图7所示。这里,“限位件10的一端与推杆20之间的间隙”即为限位件10上的安装通道101的一端的内壁面与推杆20之间的间隙。也就是说,固定件41可以至少部分地密封限位件10上的安装通道101的一端开口。由此,可以有效改善安装通道101的进灰问题,推杆20与限位件10之间的间隙积灰问题可以得到改善,保证推杆20活动的顺畅性。并且,防尘件41还可以起到阻挡固定凸缘21与限位件10的碰撞噪音向外传递的作用。
缓冲弹性件50连接在动触板30与固定件41之间。也就是说,缓冲弹性件50的一端与动触板30相连,另一端与固定件41相连,缓冲弹性件50可以沿推杆20的轴向发生弹性变形,特别是当推杆20带动动触板30移动至吸合位置时,缓冲弹性件50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动触板30与静触点之间的碰撞力过大,另外缓冲弹性件50在变形时也不会直接冲击到限位件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100,通过使固定件41在推杆20从吸合位置向释放位置活动时比固定凸缘21先止抵限位件10,使得推杆20工作时的碰撞噪音可以减小,同时通过使固定件41可分离地止抵在限位件10上,不仅可以保证推杆20的正常移动,同时还可以在推杆20处于释放位置时罩住限位件10与推杆20之间的间隙,可以有效改善间隙进灰问题,推动机构100使用较长时间也仍然活动顺畅,灵敏度高,卡死问题得以改善,使用可靠且寿命更长;同时,固定件41还可以有效的隔绝推杆20与限位件10碰撞时的噪音,使噪音不易向外传递,推动机构100的工作噪音可以有效的减小。
参照图3和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安装通道101靠近固定件41的一端形成让位槽102。优选地,在沿推杆20的径向上,让位槽102的尺寸大于固定凸缘21外轮廓的尺寸。由此,固定凸缘21的外周面可以让位槽102的内周面间隔开,固定凸缘21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与限位件10发生摩擦,保证了推杆20活动的顺畅性。
进一步地,让位槽102的深度可以大于等于固定凸缘21的厚度。这里,让位槽102的深度即为让位槽102在沿推杆20的轴向上延伸的尺寸。固定凸缘21的厚度即为固定凸缘21在推杆20的轴向上延伸的尺寸。由此,当固定件41与限位件10发生碰撞时,固定凸缘21与限位件10之间仍然具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可以作为固定凸缘21的缓冲间隙,进一步有效缓解碰撞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动触板30可以套设在推杆20的一端并且通过固定片301进行固定。具体而言,如图1、图7至图9所示,推杆20的一端从动触板30上伸出并且与固定片301相连。由此,固定片301不仅可以防止动触板30从推杆20上滑脱,同时还可以使推杆20移动方向更准确,不会出现歪斜。其中,为了更方便装配,推杆20的一端可以设置翻边,翻边可以止抵在固定片301上。
参照图5至图9所示,固定件41设置第二变形部43,第二变形部43形成为沿推杆20的轴向延伸的筒体。也就是说,第二变形部43可以呈筒体,该筒体的轴向与推杆20的轴向相同。其中,在沿推杆20的轴向上,筒体的横截面积可以处于相等,也可以从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等。例如,如图5至图9所示,第二变形部43上可以设置多个相间设置的环槽和凸筋。由此,可以使第二变形部43更易于发生变形,变形较均匀。
第二变形部43的两端分别与动触板30和固定件41的外周沿相连,缓冲弹性件50设在第二变形部43与推杆20之间。换言之,第二变形部43的一端与动触板30连接,第二变形部43的另一端与固定件41连接,第二变形部43将缓冲弹性件50从外侧罩住。由此,不仅可以有效的保护缓冲弹性件50,而且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同时还可以支撑动触板30,提高动触板30的平衡性。
将缓冲弹性件50设在第二变形部43和推杆20之间,使得在缓冲弹性件50撞击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能够被密闭在第二变形部43和推杆20之间,不会对其他部件造成污染;并且,将上述第二变形部43设置成螺纹型弹性部件,使得该第二变形部43拥有更好的伸缩性能,一方面其伸缩过程中,对其他部件的阻力较小,另一方面,螺纹型弹性部件,较一般的平面拉伸弹性部件来说,其具有更长的寿命,伸缩次数能保证在较高的次数。
参照图5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固定件41的外周沿上可以设置第一变形部42。第一变形部42可以发生弹性变形,并且常止抵在限位件10上。由于弹性罩体4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发生弹性变形,使得弹性罩体40虽然随着推杆20发生了移动,弹性罩体40的某些部分仍然可以止抵在限位件10上。
“第一变形部42常止抵在限位件10上”是指第一变形部42是一直止抵在限位件10上的,无论推杆20处于何种位置以及何种状态。例如,无论是推杆20在静止状态还是移动状态,也无论是推杆20处在吸合位置、释放位置或者吸合和释放之间的任意位置,弹性罩体40均可以止抵在限位件10上。由此,可以保证限位件10的一端与推杆20之间的间隙可以一直被固定件40密封住,挡灰和隔音效果显著提高,使产品寿命和品质得到了提高。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件41与第一变形部42可以选用多种材料进行制造。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41为塑胶件,第一变形部42为软胶件。塑胶材质的固定件41更适于连接,软胶材质的第一变形部42更易于变形,使固定件40与推杆20连接牢固且变形性好,既能满足装配需求又能满足变形要求。其中,固定件41与第一变形部42可以采用双色注塑形成。
本申请的发明人对不同的塑胶件与软胶件进行了研究,得出一种更优选的固定件40。其中,固定件41采用邵氏硬度为70度的热塑性橡胶材料(即TPR70°)制成,第一变形部42采用聚酰胺-6(即PA6)制成。由此,固定件41与第一变形部42之间的结合性好,固定件40整体稳定性好,不易损坏,能达到在推杆20运动过程中的强度以及装配精度要求。
可选地,在制造设有第二变形部43的固定件41时,第二变形部43可以采用与第一变形部42相同的材料,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材料,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变形部42与第二变形部43一体形成。
如图1和图7所示,限位件10可以包括托板12和静铁芯11。托板12上可以设有安装孔,静铁芯11上可以设有轴肩111,静铁芯11的邻近动触板30的一端插设在安装孔内,并且托板12止抵轴肩111。由此,托板12与静铁芯11装配牢固,两者之间不易发生相对移位。需要说明的是,托板12可以采用单独设置的板体,也可以优选采用继电器的壳体的上托板,以减少零部件数量,简化结构。
安装通道101可以设在静铁芯11内,也就是说,推杆20穿设在静铁芯11内。第一变形部42常止抵在托板12上,固定件41可分离地止抵在静铁芯11上,并且固定件41与静铁芯11之间配合限定出固定腔。其中,固定腔可以是由固定件41开口向下的凹槽与限位件10配合形成,也可以是由限位件10上开口向上的凹槽(即让位槽102)与固定件41配合形成,还可以是由固定件41上开口向下的凹槽与限位件10上开口向上的凹槽(即让位槽102)配合形成,如图3所示。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固定件41包括沿推杆20的轴向延伸的定位套筒44,缓冲弹性件50的一端可以套设在定位套筒44上。由此,缓冲弹性件50变形更稳定且安装准确牢固,缓冲弹性件50变形时不易发生歪斜,可以有效保证动触板30的平衡性,保证两组触点同步性,提高产品的电寿命性能。
可选地,固定件41可以一体形成。一体形成的结构部件便于制造而且整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好。其中,在图5至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件41、第一变形部42和第二变形部43可以形成一个弹性罩体40,该弹性罩体40具有隔音、挡灰和缓冲等作用,多种功能集于一体,使装配更简便。
下面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推动机构100的装配进行描述。
首先可以将缓冲弹性件50装配在固定件41上,然后再依次安装推杆20、动触板30和固定片301,最后将推杆20和固定片301用铆压或螺纹的方式固定。然后再在推杆20上依次安装托板12、静铁芯11、复位弹性件70和动铁芯60。其中,动铁芯60可以用激光焊接或者螺纹的方式固定在推杆20上。该装配过程较为简单,易于操作。
装配完成后的推动机构100的固定件41和第一变形部42等部件的状态如图3和图7所示。固定件41的外周沿止抵在静铁芯11上,在推杆20的轴向上,固定凸缘21既与静铁芯11间隔开,又与固定件41间隔开,固定件41将推杆20与静铁芯11之间的间隙密封住,防止灰尘的进入,推杆20活动顺畅且碰撞噪音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包括外壳、静触点200、驱动机构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推动机构100。壳体可以包括陶瓷体和上托板。托板12可以采用上托板。静触点200、驱动机构和推动机构100设在壳体内。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推动机构100中的推杆20运动,使动触板30的两端可以与静触点200连接或分离。当动触板30与静触点200连接时,推杆20以及动触板30等处于吸合位置,当动触板30与静触点200分离时,推杆20以及动触板30等处于释放位置。
可选地,驱动机构可以为驱动线圈。静触点200可以为接线柱。缓冲弹性件50和复位弹性件70分别可以为弹簧。参照图1至图9所示,推动机构100还可以包括动铁芯60和复位弹性件70,动触板30设在推杆20的一端,动铁芯60可以设在推杆20的另一端。复位弹性件70可以连接在动铁芯60与静铁芯11之间。其中,静铁芯11上可以具有安装腔103,复位弹性件70可以设在安装腔103内,并且一端止抵安装腔103的内壁面,另一端伸出安装腔103并且止抵在动铁芯60上。
驱动线圈通电后,驱动线圈向动铁芯60施加向上的电磁力,动铁芯60向上移动,并且带动推杆20向上移动。此时,复位弹性件70被逐渐压缩,动触板30随着推杆20的移动实现与静触点200的接触并且电连接。其中,当动触板30接触到静触点200后,缓冲弹性件50和第二变形部43被压缩起到缓冲作用,并且使动触板30与静触点200紧密接触。当复位弹性件70的弹力大于驱动线圈的电磁力时,驱动机构在复位弹性件70的弹性力下向下移动,动触板30与静触点200分离。
其中,在动铁芯60带动推杆20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固定件41在固定凸缘21的推动下也随着向上移动,第一变形部42则逐渐发生弹性变形,并且第一变形部42的一端一直止抵在托板12上,使静铁芯11与推杆20之间的间隙不会进入灰尘,保证了推杆20移动的顺畅性。同时,在推杆20移动的瞬间,推杆20上的固定凸缘21不与固定件41以及静铁芯11接触,推杆20初始运动的阻力较小,并且在运动过程中的碰撞小,噪音小。
在动铁芯60带动推杆20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固定件41在固定凸缘21的推动下也随着向下移动,第一变形部42则逐渐发生弹性变形,并且第一变形部42的一端一直止抵在托板12上,使静铁芯11与推杆20之间的间隙不会进灰,保证了推杆20移动的顺畅性。在推杆20释放到位的瞬间,固定凸缘21与静铁芯11还没有碰撞,固定件41与静铁芯11发生碰撞,起到缓解碰撞的作用,当固定凸缘21向下继续运动并与静铁芯11产生碰撞时,固定件41可以起到阻挡噪音向外传递的作用,使碰撞噪音显著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工作性能好,灵敏度高,使用寿命长,工作噪音小,产品质量和品质高。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可知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或“具体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内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安装通道;
推杆,所述推杆穿设在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推杆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限位件,所述推杆沿所述安装通道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所述推杆的外周面上设有沿其径向向外突出的固定凸缘,所述固定凸缘在所述推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远离所述限位件,所述固定凸缘在推杆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活动的过程中朝限位件的位置运动;
动触板,所述动触板设在所述推杆的一端;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套设在所述推杆上且可分离地止抵在所述固定凸缘和所述限位件上,所述固定件被构造成当所述推杆从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活动时比所述固定凸缘先止抵所述限位件;
缓冲弹性件,所述缓冲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动触板与所述固定件之间且所述缓冲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止抵所述动触板和所述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第二变形部,所述第二变形部形成为沿所述推杆的轴向延伸的筒体,所述第二变形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动触板和所述固定件的外周沿相连,所述缓冲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二变形部与所述推杆之间;
所述第二变形部为螺纹型弹性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道靠近固定件的一端形成让位槽,在沿所述推杆的径向上,所述让位槽的尺寸大于所述固定凸缘外轮廓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的深度大于固定凸缘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沿所述推杆的轴向延伸的定位套筒,所述缓冲弹性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定位套筒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外周沿上设有第一变形部,所述第一变形部的至少一部分可弹性变形且常止抵在所述限位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变形部与第二变形部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
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变形部常止抵在所述托板上;
静铁芯,所述静铁芯内设有所述安装通道,所述固定件可分离地止抵在所述静铁芯上,所述静铁芯上设有轴肩,所述静铁芯的邻近所述动触板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托板止抵所述轴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片,所述推杆的一端从所述动触板上伸出且与所述固定片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塑胶件。
10.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
CN201520772985.XU 2015-09-30 2015-09-30 继电器和继电器的推动机构 Active CN205069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72985.XU CN205069524U (zh) 2015-09-30 2015-09-30 继电器和继电器的推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72985.XU CN205069524U (zh) 2015-09-30 2015-09-30 继电器和继电器的推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69524U true CN205069524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96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72985.XU Active CN205069524U (zh) 2015-09-30 2015-09-30 继电器和继电器的推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695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2075B (zh) * 2016-10-04 2018-04-2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適用於電磁繼電器之接觸頭結構
CN108682584A (zh) * 2018-06-29 2018-10-19 深圳市尤迈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柔性开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2075B (zh) * 2016-10-04 2018-04-2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適用於電磁繼電器之接觸頭結構
CN108682584A (zh) * 2018-06-29 2018-10-19 深圳市尤迈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柔性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69524U (zh) 继电器和继电器的推动机构
CN205069523U (zh) 继电器和继电器的推动机构
US9144355B2 (en) Automatic cleaner
CN106558461B (zh) 继电器及其推动机构
CN103696641A (zh) 一种车门限位器
CN205681230U (zh) 一种降噪开关磁阻电机
CN105054868A (zh) 一种电机的全方位减震降噪装置
CN110868038A (zh) 一种弹片式水平线性马达结构
CN104037026A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CN204112873U (zh) 静音门锁
CN110060897B (zh) 一种集成开关
US20200166090A1 (en) Braking device, braking system for elevator and elevator system
KR200465124Y1 (ko) 고효율 스프링 방진구
CN210349629U (zh) 一种静音光学微动开关及开关模组
CN213929618U (zh) 一种紧凑型执行器的内部排布结构
CN103280359B (zh) 一种带突跳功能的按动开关
CN201069687Y (zh) 双推电磁铁的减震机构
CN101871445A (zh) 制冷压缩机
CN209785847U (zh) 一种耐磨静音的接触器触头支持装置
CN102592582A (zh) 一种数码钢琴脚踏板
CN202017599U (zh) 制冷压缩机
CN204695989U (zh) 一种空气压力开关
KR101386902B1 (ko) 솔레노이드 장치의 댐퍼 구조
KR20200022145A (ko) Ecu와 브라켓의 소음방지구조
CN219979388U (zh) 一种脚踢开关以及马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