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69429U - 一种新型带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带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69429U
CN205069429U CN201520713685.4U CN201520713685U CN205069429U CN 205069429 U CN205069429 U CN 205069429U CN 201520713685 U CN201520713685 U CN 201520713685U CN 205069429 U CN205069429 U CN 2050694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nterlocking
button
spring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136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艺龙
郑少杰
王喜珍
郑少榕
欧阳安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s Electric (Z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s Electric (Z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s Electric (Z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s Electric (Z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136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694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694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694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带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包括壳体、芯部模块和防扭电缆头,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与之相应的上盖,所述芯部模块装置于壳体内,所述上盖的左侧设有一电缆头安装孔,所述防扭电缆头穿过所述电缆头安装孔与芯部模块相连接,所述芯部模块包括两个相同并且相互平行的按钮模块,所述两个相同的按钮模块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互锁球、互锁球卡块和两级模块;所述按钮模块包括按钮帽、活动杆、第一级动触片、第二级动触片和导电铜弹簧组成;所述两级模块由固定架、第一级静触片和第二级静触片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来满足市场上对开关盒功能的需求,且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适合广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带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盒,具体是指一种新型带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
背景技术
开关盒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控制开关,现有的开关盒大多是单级动作,这就大大限制了开关盒的使用。因此,开发一款新型带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带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带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包括壳体、芯部模块和防扭电缆头,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与之相应的上盖,所述芯部模块装置于壳体内,所述上盖的左侧设有一电缆头安装孔,所述防扭电缆头穿过所述电缆头安装孔与芯部模块相连接,所述芯部模块包括两个相同并且相互平行的按钮模块,所述两个相同的按钮模块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互锁球、互锁球卡块和两级模块;所述按钮模块包括按钮帽、活动杆、第一级动触片、第二级动触片和导电铜弹簧组成;所述活动杆上端通过密封圈与所述按钮帽相连接,活动杆下端依次穿过互锁挡片、复位弹簧,并且通过支撑弹簧与所述第一级动触片连接;所述第一级动触片下方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设有所述导电铜弹簧,导电铜弹簧末端与所述第二级动触片相接;所述两级模块由固定架、第一级静触片和第二级静触片组成;所述第一级静触片下方连接有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二级静触片通过螺钉固接在所述固定板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和所述上盖之间的交接处设有一条密封条。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顶端设有两个与按钮模块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按钮模块通过所述按钮帽穿过通孔伸出上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一种新型带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主要由壳体,两级模块,按钮模块、互锁球和互锁球卡块组成,初始状态当两个按钮模块未受力时,按钮模块上的动触片和两级模块上的静触片没有接触,开关处于常开状态。第一级动作,当其中一个按钮模块受力下压约3mm时,按钮模块上的第一级动触片与两级模块上的第一级静触片接触,第一级触点处于常闭状态,而这时第二级触点还是处于常开状态,这时互锁球在互锁挡片的作用下向未受力一侧的按钮移动使得未受力一侧的按钮无法下压从而实现互锁功能;当按钮继续受力下压约2mm时,按钮模块上的第二级动触片与两级模块上的第二级静触片接触,第二级触点处于常闭状态;松开按钮模块开关就回到初始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来满足市场上对开关盒功能的需求,且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装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芯部模块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两级模块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图2,图3,图4,一种新型带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包括壳体1、芯部模块2和防扭电缆头3,所述壳体1包括底壳11和与之相应的上盖12,所述底壳11和所述上盖12之间的交接处设有一条密封条14。所述芯部模块2装置于壳体1内,所述上盖12的左侧设有一电缆头安装孔13,所述防扭电缆头3穿过所述电缆头安装孔13与芯部模块2相连接,所述芯部模块2包括两个相同并且相互平行的按钮模块4,所述两个相同的按钮模块4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互锁球5、互锁球卡块6和两级模块7;所述按钮模块4包括按钮帽41、活动杆42、第一级动触片43、第二级动触片44和导电铜弹簧45组成;所述活动杆42上端通过密封圈41-1与所述按钮帽41相连接,活动杆42下端依次穿过互锁挡片46、复位弹簧47,并且通过支撑弹簧48与所述第一级动触片43连接;所述第一级动触片43下方设有一连接杆49,所述连接杆内设有所述导电铜弹簧45,导电铜弹簧45末端与所述第二级动触片44相接;所述上盖12的顶端设有两个与按钮模块4相对应的通孔(未标识),所述按钮模块4通过所述按钮帽41穿过通孔伸出上盖12;所述两级模块7由固定架71、第一级静触片72和第二级静触片73组成;所述第一级静触片72下方连接有所述固定架71;所述第二级静触片73通过螺钉74固接在所述固定板71下端。
一种新型带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主要由壳体1,两级模块7,按钮模块4、互锁球5和互锁球卡块6组成,初始状态当两个按钮模块4未受力时,按钮模块4上的动触片和两级模块7上的静触片没有接触,开关处于常开状态。第一级动作,当其中一个按钮模块4受力下压约3mm时,按钮模块4上的第一级动触片43与两级模块7上的第一级静触片72接触,第一级触点处于常闭状态,而这时第二级触点还是处于常开状态,这时互锁球5在互锁挡片46的作用下向未受力一侧的按钮移动使得未受力一侧的按钮无法下压从而实现互锁功能;当按钮继续受力下压约2mm时,按钮模块4上的第二级动触片44与两级模块7上的第二级静触片73接触,第二级触点处于常闭状态;松开按钮模块4开关就回到初始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3)

1.一种新型带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包括壳体、芯部模块和防扭电缆头,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与之相应的上盖,所述芯部模块装置于壳体内,所述上盖的左侧设有一电缆头安装孔,所述防扭电缆头穿过所述电缆头安装孔与芯部模块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模块包括两个相同并且相互平行的按钮模块,所述两个相同的按钮模块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互锁球、互锁球卡块和两级模块;所述按钮模块包括按钮帽、活动杆、第一级动触片、第二级动触片和导电铜弹簧组成;所述活动杆上端通过密封圈与所述按钮帽相连接,活动杆下端依次穿过互锁挡片、复位弹簧,并且通过支撑弹簧与所述第一级动触片连接;所述第一级动触片下方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设有所述导电铜弹簧,导电铜弹簧末端与所述第二级动触片相接;所述两级模块由固定架、第一级静触片和第二级静触片组成;所述第一级静触片下方连接有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二级静触片通过螺钉固接在所述固定板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和所述上盖之间的交接处设有一条密封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顶端设有两个与按钮模块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按钮模块通过所述按钮帽穿过通孔伸出上盖。
CN201520713685.4U 2015-09-16 2015-09-16 一种新型带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 Active CN2050694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3685.4U CN205069429U (zh) 2015-09-16 2015-09-16 一种新型带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3685.4U CN205069429U (zh) 2015-09-16 2015-09-16 一种新型带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69429U true CN205069429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95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13685.4U Active CN205069429U (zh) 2015-09-16 2015-09-16 一种新型带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694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96651U (zh) 一种方便更换零件的熔断器组件
CN205069429U (zh) 一种新型带互锁两级动作开关盒
CN203260514U (zh) 小型化鼠标微动开关
CN204129898U (zh) 一种火灾报警装置
CN204119110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
CN206282547U (zh) 全防水模组
CN203826246U (zh) 一种新型防水微动开关
CN204189740U (zh) 欠电压脱扣器
CN101901704A (zh) 一种断电保护装置及使用该断电保护装置的照明装置
CN203521318U (zh) 大功率方形温控器
CN203038806U (zh) 用于防爆电气设备的开关装置及防爆电气设备
CN205004220U (zh) 高密封轻触开关
CN203950971U (zh) 一种旋扣式驱动器
CN104990691A (zh) Led白灯检测工装
CN204178982U (zh) 一种双常开双常闭微动开关
CN203521247U (zh) 调速开关
CN205122813U (zh) 带有卡扣结构的接线端子
CN204167197U (zh) 基于减小自动回位冲击力的水压开关
CN204834414U (zh) 便于更换指示灯的按钮开关
CN204178966U (zh) 一种互锁保持式开关盒
CN202564096U (zh) 用于阻挡按键的互斥片及空开装置
CN210443753U (zh) 一种电器柜端子固定装置
CN218384876U (zh) 一种物联网接入开关
CN205723230U (zh) 断路器的漏电保护器
CN201788861U (zh) 大距离微动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