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65947U - 一种空调器及其防凝露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及其防凝露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65947U
CN205065947U CN201520828781.3U CN201520828781U CN205065947U CN 205065947 U CN205065947 U CN 205065947U CN 201520828781 U CN201520828781 U CN 201520828781U CN 205065947 U CN205065947 U CN 205065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heat
air
indoor set
set main
insul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287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208287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65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65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659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防凝露结构,该防凝露结构包括设有出风口的室内机主体、设置在所述室内机主体的前面板、设置在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室内机主体之间的保温部件;所述保温部件包括多个沿所述出风口的边缘依次排布的“U”型保温单元,所述“U”型保温单元的中间部和两侧部均为中空结构;所述“U”型保温单元的开口部与所述室内机主体的出风口的边缘部位相通,且所述“U”型保温单元的顶端低于或与所述室内机主体的出风口的边缘部位相平齐。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的防凝露结构,其能够有效避免空调面板表面产生凝露的问题,而且能够满足舒适性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及其防凝露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防凝露结构。
背景技术
在湿热环境中,空调制冷时在面板处容易形成凝露水,为了除去凝露水,现有技术主要是设置凝露工况系统运行模式来解决,但是,该种模式容易带来制冷效果不好的问题。
一般空调机有制冷、制热、送风三种工作状态,部分功率较大的空调机兼有除湿功能。这是由于空调器室内换热器出风面板表面温度低于房间空气的露点温度,从而空气在流经出风面板表面时,其表面会析出凝露水。显然,在房间温度较高,房间需要制冷,此方式是能比较有效的降低温度。然而,对于房间湿度较大,而温度较低时,制冷的效果就较差了。因此,空调制冷功能在人工监控下局部范围内能够取代除湿机的控湿功能,但当除湿与降温不同时出现时舒适性较差,该功能只好关闭。
如何能够改善凝露的问题,同时满足舒适性要求,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防凝露结构,其能够有效避免空调面板表面产生凝露的问题,而且能够满足舒适性的要求。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防凝露结构的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防凝露结构,包括设有出风口的室内机主体、设置在所述室内机主体的前面板、设置在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室内机主体之间的保温部件;所述保温部件包括多个沿所述出风口的边缘依次排布的“U”型保温单元,所述“U”型保温单元的中间部和两侧部均为中空结构;所述“U”型保温单元的开口部与所述室内机主体的出风口的边缘部位相通,且所述“U”型保温单元的顶端低于或与所述室内机主体的出风口的边缘部位相平齐。
优选地,各个所述“U”型保温单元的所述中间部和所述两侧部的中空结构相连通,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U”型保温单元的相对应的侧部的中空结构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保温部件靠近所述室内机主体的出风口的一侧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
优选地,各个所述“U”型保温单元沿所述室内机主体的出风口下边缘依次排布。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U”型保温单元的侧部之间设有间距、且通过具有中空结构的连接部相连通。
优选地,各个所述“U”型保温单元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出气口和所述进气口。
优选地,所述“U”型保温单元的数量为七个。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防凝露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凝露结构,“U”型保温单元设置在室内机主体与前面板之间,“U”型保温单元的中间部位与室内机主体和前面板之间形成一个空气腔,而且该空气腔的开口与室内机主体的出风口的边缘部位相平齐,或者低于室内机主体的出风口的边缘部位,当空调器的出风口出风时,会在上述空气腔的开口部位形成负压区,室内的常温空气即可进入到空气腔内,由于室内的常温空气温度较高,故具有保温作用,而且,由于“U”型保温单元的中间部和两侧部都是中空的,其内部的常温空气也能够起到保温作用,进而能够防止前面板温度过低而产生凝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防凝露结构的空调器,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能够避免前面板凝露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保温部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空调器示意图;
图1和图2中:
室内机主体—11、保温部件—12、出风口—13、“U”型保温单元—14、侧部—15、中间部—16、“U”型保温单元的开口—17、出气口—18、进气口—1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防凝露结构,其能够有效避免空调面板表面产生凝露的问题,而且能够满足舒适性的要求。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防凝露结构的空调器。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防凝露结构,包括室内机主体11、前面板(图中未示出)和保温部件12,其中,室内机主体11上设有出风口13,出风口13上设置有导风部件。前面板设置在室内机主体11上,保温部件12设置在前面板和室内机主体11之间,即保温部件12被挡在前面板的后面,而且保温部件12需要设置在前面板的易凝露区域。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保温部件12包括多个沿室内机主体11的出风口13的边缘依次排布的”U”型保温单元14。应当理解,”U”型保温单元14包括中间部16和连接在中间部16的两侧部15,两侧部15和中间部16共同构成了具有开口的“U”型结构。
“U”型保温单元14的中间部16和两侧部15均为中空结构,进一步地,中间部16和两侧部15的中空结构可以相连通,而且任意相邻的两个”U”型保温单元14的相对应的侧部15的中空结构可以相连通,即任意相邻的两个”U”型保温单元14的中空结构都是相连通的,以形成更大的保温空间。当然,各个“U”型保温单元也可是互不相通的。
需要强调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中,”U”型保温单元的开口17与室内机主体11的出风口13的边缘部位相通,且”U”型保温单元14的顶端低于室内机主体11的出风口13的边缘部位,或者或与室内机主体11的出风口13的边缘部位相平齐,以在室内机主体11的出风口13吹出冷风时,能够在”U”型保温单元的开口17部位形成负压区,使室内常温空气进入”U”型保温单元14围成的空间内。
如此设置,根据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凝露结构,”U”型保温单元14设置在室内机主体11与前面板之间,”U”型保温单元14的中间部16位与室内机主体11和前面板之间形成一个空气腔,而且”U”型保温单元的开口17与室内机主体11的出风口13的边缘部位相平齐,或者低于室内机主体11的出风口13的边缘部位,当空调器的出风口13出风时,会在上述空气腔的开口部位形成负压区,室内的常温空气即可进入到空气腔内,由于室内的常温空气温度较高,故具有保温作用,而且,由于”U”型保温单元14的中间部16和两侧部15都是中空的,其内部的常温空气也能够起到保温作用,进而能够防止前面板温度过低而产生凝露的问题。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保温部件12靠近室内机主体11的出风口13的一侧设有出气口18和进气口19。
如此设置,当空调器进行吹风时,在负压的作用下,室内空气也能通过进气口19够进入到保温部件12的空腔内部,形成保温作用,而且,出风口13能够排出空气,在保温部件12内形成室内温度的空气流,进一步提高了保温部件12的保温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保温部件12设置在空调器的容易出现凝露的部位,比如,可以设置在凝露最多的出风口13下方位置。各个”U”型保温单元14沿室内机主体11的出风口13下边缘依次排布,如此,可防止出风口13下方出现凝露的问题。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优选方案中,相邻的两个”U”型保温单元14的侧部15之间设有间距、且通过具有中空结构的连接部相连通。如此设置,保温部件12为一个凹凸相间的结构,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
另外,在各个”U”型保温单元14的两端可分别设有出气口18和进气口19。各个”U”型保温单元14的进气口19和出气口18设在同一面,经出气口18流出的空气静压降低,从而不会对出气口18出风有干扰涡流噪音。出气口18附近的冷风也会被空调器的出风口13带出。保温部件12的进气口19的空气是房间内的常温空气,温度与房间空气一致,因此保温部件12的出气口18处空气被空调器冷风带出,房间空气能进入保温部件12,流到保温部件12的出气口18处时又被带出,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如此设置,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空调器,能够避免凝露的出现,而且,不需要改变空调器的制冷模式,满足了舒适性的要求。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防凝露结构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故本文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空调器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出风口(13)的室内机主体(11)、设置在所述室内机主体(11)的前面板、设置在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室内机主体(11)之间的保温部件(12);所述保温部件(12)包括多个沿所述出风口(13)的边缘依次排布的”U”型保温单元(14),所述”U”型保温单元(14)的中间部(16)和两侧部(15)均为中空结构;所述”U”型保温单元的开口(17)与所述室内机主体(11)的出风口(13)的边缘部位相通,且所述”U”型保温单元(14)的顶端低于或与所述室内机主体(11)的出风口(13)的边缘部位相平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U”型保温单元(14)的所述中间部(16)和所述两侧部(15)的中空结构相连通,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U”型保温单元(14)的相对应的侧部(15)的中空结构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部件(12)靠近所述室内机主体(11)的出风口(13)的一侧设有出气口(18)和进气口(1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U”型保温单元(14)沿所述室内机主体(11)的出风口(13)下边缘依次排布。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U”型保温单元(14)的侧部(15)之间设有间距、且通过具有中空结构的连接部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U”型保温单元(14)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出气口(18)和所述进气口(19)。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保温单元(14)的数量为七个。
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凝露结构。
CN201520828781.3U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空调器及其防凝露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65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8781.3U CN205065947U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空调器及其防凝露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8781.3U CN205065947U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空调器及其防凝露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65947U true CN205065947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92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2878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65947U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空调器及其防凝露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659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1281A (zh) * 2018-03-19 2018-06-12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凝露结构以及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1281A (zh) * 2018-03-19 2018-06-12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凝露结构以及空调器
CN108151281B (zh) * 2018-03-19 2023-07-18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凝露结构以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7685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55578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352401A (zh) 空调
CN203718957U (zh) 可双向换气的空调器
CN105258297B (zh) 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
JP4673632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JP2016169908A (ja) 栽培室用空調システム
KR101625659B1 (ko) 버섯재배사의 환기 및 온도/습도조절시스템
CN105276714B (zh) 除湿系统及除湿方法
CN205065947U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防凝露结构
CN108488923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CN108443971A (zh) 穿墙机
CN208170673U (zh) 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CN204115174U (zh) 一种双循环风空调室内机
CN207763136U (zh) 除湿机
CN207094831U (zh) 空调柜机
CN103375857A (zh) 基于高功率密度数据中心机房的空调设备
CN206320869U (zh) 一种组合式除湿机
CN205026893U (zh) 中央空调出风口智能挡板
CN204478352U (zh) 可接新风的辐射供冷供热板
CN208519889U (zh) 一种恒温型双向流除湿机
KR101408184B1 (ko) 공기조화기용 실외기
CN206410297U (zh) 一种空调末端装置
CN104180467A (zh) 新风净化机
JP5572441B2 (ja) ハウス用のヒートポンプ装置による送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