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63753U - 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及应用其的防火门与避难小间 - Google Patents

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及应用其的防火门与避难小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63753U
CN205063753U CN201520709944.6U CN201520709944U CN205063753U CN 205063753 U CN205063753 U CN 205063753U CN 201520709944 U CN201520709944 U CN 201520709944U CN 205063753 U CN205063753 U CN 205063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guide pin
sealing device
pin bushing
l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099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明威
李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RDOR ENGINEERING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RDOR ENGINEERING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RDOR ENGINEERING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RDOR ENGINEERING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099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63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63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6375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及应用其的防火门与避难小间,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U型导套、泡沫玻璃块、固定件及启闭插销;U型导套的U型开口端向下并固定在门体底部,U型导套两侧面的两端部均设有长条形滑槽,泡沫玻璃块嵌入U型导套的开口端内部,泡沫玻璃块两端设有插销孔,固定件位于U型导套的长条形滑槽上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可兼顾门的防火和透气的性能需求,满足住宅建筑要求。

Description

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及应用其的防火门与避难小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及应用其的防火门与避难小间。
背景技术
2015年5月1日实施的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32条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每户应有一间房间符合下列规定:
1、应靠外墙设置,并应设置可开启外窗;
2、内、外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该房间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宜低于1.00h。”
在实际设计中,住宅户内可燃物最少且有水或湿毛巾可防烟的房间应为卫生间,考虑到日常使用的方便程度,满足要求房间的安全程度,常考虑将每户的卫生间设置为满足上述规定的避难小间,该卫生间的门设置为乙级防火门,以满足该规范条文要求。
而将卫生间门作为防火门时,又需同时满足《住宅设计规范》第5.8.6条的规定:“厨房和卫生间的门应在下部设置有效截面积不小于0.02m2的固定百叶,也可距地面留出不小于30mm的缝隙”。
在生产中,较难实现“在卫生间门下部设置有效截面积不小于0.02m2的固定百叶,并使其具有防火性能”;而卫生间“门底距地面留出不小于30mm的缝隙”与“防火要求”也存在矛盾:因为若卫生间门底留出30mm缝隙,发生火灾时烟气会从该缝隙进入房间,使防火门的失效;若不留出该缝隙,平时卫生间使用时又无法保证有效的进风排气;特别在北方地区的冬天,外窗无法开启,卫生间门底缝隙透气是平时使用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防火门能同时兼顾防火和透气的性能需求。
实用新型专利(CN202325149U)公开了一种带门封闭紧装置的门,包括了门体、门缝闭紧装置,门缝闭紧装置包括了手动传动机构、挡板,其门体底端开设有放置挡片并与挡片适配的凹腔,挡片置于凹腔中,传动机构包括蜗杆、蜗轮和转动手柄,通过转动手柄转动带动蜗轮和蜗杆之间的转动配合,从而使挡板上下移动,该技术方案挡板采用聚烯烃发泡板,可塑性及阻燃性差,且需要做与挡板相适应配备的特制门体,适用范围窄,不适用于卫生间作为住宅防火小间所要求的两用(平时和火灾时)的防火门问题,且安装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及应用其的防火门与避难小间,可兼顾门的防火和透气的性能需求,满足住宅建筑要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其设于门体底部,包括U型导套、泡沫玻璃块、固定件及启闭插销;所述的U型导套及泡沫玻璃块的宽度与门体宽度一致,所述的U型导套的U型开口端向下并固定在门体底部,所述的U型导套两侧面的两端部均设有长条形滑槽,所述的泡沫玻璃块的高度大于门底缝隙高度,其嵌入U型导套的开口端内部,所述的泡沫玻璃块两端设有插销孔,所述的固定件位于U型导套的长条形滑槽上方,所述的启闭插销穿过长条形滑槽及插销孔在长条形滑槽内上下移动,其移动至长条形滑槽上方时卡置在固定件内。
其中,所述的固定件为带缺口的弹性圆环橡胶套,所述的缺口边缘由内向外扩展变大,所述的缺口内边缘的弧长小于启闭插销的直径,所述的启闭插销通过缺口外边缘进入内边缘后卡置于弹性圆环橡胶套内。
另一方案中,所述的固定件为两弧形锁扣,所述的弧形锁扣包括弧形锁臂、旋转轴及吸磁铁片,所述的弧形锁臂通过旋转轴固定在U型导套上,所述的吸磁铁片固定在弧形锁臂底部接触外缘上,所述的弧形锁臂上方设有按压部。
优选地,所述的插销外端设有一梅花型手提部。手提部的设置便于人工抓取插销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的泡沫玻璃块与U型导套配合的两侧面上设有加固块,所述的加固块上设有外插销孔,所述的启闭插销同轴穿过加固块的外插销孔及泡沫玻璃块的插销孔。加固块设置在泡沫玻璃外配合的两侧面上,可起加固作用,防止泡沫玻璃块长期移动受力过大而磨损破裂。其中,所述的外插销孔的直径小于插销孔的直径。这一设置可使插销的力作用于加固块上,泡沫玻璃块在加固块的带动下移动,减少对泡沫玻璃块摩擦力,延长泡沫玻璃块的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的泡沫玻璃块的厚度为50~60mm。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防火门及一种住宅避难小间。防火门包括门体及上述所述的门底缝隙密封装置,所述的门体为难燃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的门底缝隙密封装置锁固于门体底部。
住宅避难小间为住宅卫生间,卫生间的防火门为上述所述的包括门底缝隙密封装置的防火门,其门底缝隙高度≥30mm。
本实用新型的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可单独批量生产、出售,适用于同规格的任何门体,适用性广,安装方便,采用泡沫玻璃作为密封缝隙的材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防火性好,泡沫玻璃抗压强度≥0.7MPa,抗折强度≥0.5Mpa,其产品不燃,可满足3小时的耐火要求;
(2)防锈性好,泡沫玻璃为防腐非金属,具有不透湿、不霉变、不受鼠咬、能耐酸性腐蚀、本身无毒、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尺寸稳定的特点,可满足卫生间周边物件易锈易被腐蚀的问题;
(3)可塑性好,采用泡沫玻璃解决了施工凹凸不平的问题,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满足卫生间门底缝隙因施工误差原因尺寸无法确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门底缝隙密封装置用于防火门中,可以兼顾防火和透气的性能需求,用于避难小间,可实现将卫生间作为住宅避难小间的规范需求:
(1)、若以客厅、餐厅为避难小间时,其可燃物比卫生间多,其外门、窗面积较大,若将所有门作为乙级防火门,所有落地窗耐火完整性做到大于1.00h,其成本较高。
(2)、若以厨房、储藏间为避难小间时,其内部可燃物多,危险性大,不适于作为避难小间,且储藏间一般无外窗,难以满足规范要求。
(3)、若以卧室作为避难小间时,卧室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其平时应常闭或设置消防联动闭门器,在日常使用中不方便,且常闭不利于房间内外通风,联动闭门器需要耗电,接近儿童活动区域有一定的危险性。
(4)、以卫生间作为避难小间,门窗少,经济性高;有水或湿毛巾,安全性高;根据国家消防设计规范避难间每平方可容纳5人计算,卫生间可容纳户内所有人员避难,在规范上满足要求;设置本实用新型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后,在使用功能上没有障碍,可满足平时、避难时使用;因此,以卫生间作为避难小间是住宅中最佳的设计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卫生间门无法兼顾透气和防火的矛盾,使将卫生间门设置为防火门成为可能,从而使户内相对安全的卫生间满足防火规范关于避难小间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透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防火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的右视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透气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防火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U型导套,11:长条形滑槽,2:泡沫玻璃块,21:插销孔,3:弹性圆环橡胶套,4:加固块,41:外插销孔,5:启闭插销,51:手提部,6:门体,7:弧形锁扣,71:弧形锁臂,72:旋转轴,73:吸磁铁片,74:按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其设于门体6底部,包括U型导套1、泡沫玻璃块2、固定件、加固块4及启闭插销5,固定件为带缺口的弹性圆环橡胶套3。
U型导套1及泡沫玻璃块2的宽度与门体6宽度一致,U型导套1的U型开口端向下并固定在门体6底部,U型导套1两侧面的两端部均设有长条形滑槽11。
如图2~3所示,泡沫玻璃块2的高度大于门底缝隙高度,其嵌入U型导套1的开口端内部,泡沫玻璃块2两端设有插销孔21,弹性圆环橡胶套3位于U型导套1的长条形滑槽11上方,泡沫玻璃块2的厚度为50~60mm。
启闭插销5外端设有一梅花型手提部51便于提拉。
如图4所示,泡沫玻璃块2与U型导套1配合的两侧面上设有加固块4,加固块4上设有外插销孔41,外插销孔41的直径为D1。插销孔21的直径为D2。使D2>D1。启闭插销5同轴穿过加固块4的外插销孔41及泡沫玻璃块2的插销孔21。
如图5所示,弹性圆环橡胶套3缺口边缘由内向外扩展变大,缺口内边缘的弧长小于启闭插销5的直径。
本实施例安装过程如下:
1、将加固块4安装固定在泡沫玻璃块2上方,使加固块4的外插销孔41与泡沫玻璃块2的插销孔21同轴。
2、将弹性圆环橡胶套3螺钉锁固在U型导套1长条形滑槽11上方,弹性圆环橡胶套3的缺口方向与U型导套1的开口端方向一致。
3、将安装好加固块4的泡沫玻璃块2嵌入U型导套1内。
4、启闭插销5先穿过U型导套1的长条形滑槽11,然后同轴穿过加固块4的外插销孔41及泡沫玻璃块2的插销孔21,搭接在U型导套1的内侧长条形滑槽11上,将启闭插销5移动至长条形滑槽11上方通过弹性圆环橡胶套3的缺口外边缘进入内边缘后卡置于弹性圆环橡胶套3内。
该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应用在防火门上,直接将其螺钉锁固于防火材料制成的门体6上即可。该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应用在避难小间上,直接将该防火门安装在卫生间上即可,使门底缝隙高度≥30mm,以满足《住宅设计规范》的要求。
本实施例的防火门的两种状态切换过程如下:在普通情况下处于透气通风状态,如图2示,此时移动梅花型手提部51,将启闭插销5通过弹性圆环橡胶套3的缺口外边缘进入内边缘后卡置于弹性圆环橡胶套3内,即图5中启闭插销5在b位置时,手施加一定的向上提拉力,使启闭插销5通过弹性圆环橡胶套3的缺口外边缘进入到内边缘内,即进入c位置,此时松开手,由于启闭插销5的直径大于内边缘缺口的弧长,启闭插销5被固定在c位置,此时泡沫玻璃块2整个位于U型导套1内部,防火门的底部缝隙开启,为透气状态。当发生火灾时,如图3所示,手施一向下的推力于梅花型手提部51,使启闭插销5带动泡沫玻璃块2向下运动至泡沫玻璃块2的底部与地面接触即可,此时启闭插销5位于图5中的a位置,由于泡沫玻璃块2的可塑性及不燃性,因此密封效果好,可阻止火苗及烟进入,起防火保护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门底缝隙密封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点在于固定件为两弧形锁扣7。
如图6所示,弧形锁扣7包括弧形锁臂71、旋转轴72及吸磁铁片73,弧形锁臂71通过旋转轴72固定在U型导套1上,吸磁铁片73固定在弧形锁臂71底部接触外缘上,弧形锁臂71上方设有按压部74。
本实施例安装过程如下:
1、将加固块4安装固定在泡沫玻璃块2上方,使加固块4的外插销孔41与泡沫玻璃块2的插销孔21同轴。
2、将两弧形锁扣7通过旋转轴72安装在U型导套1的长条形滑槽11上方,两弧形锁扣7安装好后,两吸磁铁片73吸引贴合,弧形锁臂71内腔形成一个可容置启闭插销5的容置腔。
3、将安装好加固块4的泡沫玻璃块2嵌入U型导套1内。
4、启闭插销5先穿过U型导套1的长条形滑槽11,然后同轴穿过加固块4的外插销孔41及泡沫玻璃块2的插销孔21,搭接在U型导套1的内侧长条形滑槽11上,将启闭插销5移动至长条形滑槽11上方,按压两弧形锁扣7的按压部74,启闭插销5提拉至容置腔内,松开按压部74,启闭插销5被固定。
该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应用在防火门上,直接将其螺钉锁固于防火材料制成的门体6上即可。该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应用在避难小间上,直接将该防火门安装在卫生间上即可,使门底缝隙高度≥30mm,以满足《住宅设计规范》的要求。
本实施例的防火门的两种状态切换过程如下:在普通情况下处于透气通风状态,如图6所示,此时按压弧形锁扣7的按压部74,两弧形锁臂71张开,移动梅花型手提部51,将启闭插销5移动至两弧形锁臂71内部容置腔内;松开按压部74,两弧形锁臂71底部接触外缘上的两吸磁铁片73吸引贴合,将启闭插销5固定在上方,此时泡沫玻璃块2整个位于U型导套1内部,防火门的底部缝隙开启,为透气状态。当发生火灾时,如图7所示,按压弧形锁扣7的按压部74,两弧形锁臂71张开,施一向下的推力于梅花型手提部51,使启闭插销5带动泡沫玻璃块2向下运动至泡沫玻璃块2的底部与地面接触即可,由于泡沫玻璃块2的可塑性及不燃性,因此密封效果好,可阻止火苗及烟进入,起防火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其设于门体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导套、泡沫玻璃块、固定件及启闭插销;
所述的U型导套及泡沫玻璃块的宽度与门体宽度一致,所述的U型导套的U型开口端向下并固定在门体底部,所述的U型导套两侧面的两端部均设有长条形滑槽,所述的泡沫玻璃块的高度大于门底缝隙高度,其嵌入U型导套的开口端内部,所述的泡沫玻璃块两端设有插销孔,所述的固定件位于U型导套的长条形滑槽上方,所述的启闭插销穿过长条形滑槽及插销孔在长条形滑槽内上下移动,其移动至长条形滑槽上方时卡置在固定件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为带缺口的弹性圆环橡胶套,所述的缺口边缘由内向外扩展变大,所述的缺口内边缘的弧长小于启闭插销的直径,所述的启闭插销通过缺口外边缘进入内边缘后卡置于弹性圆环橡胶套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为两弧形锁扣,所述的弧形锁扣包括弧形锁臂、旋转轴及吸磁铁片,所述的弧形锁臂通过旋转轴固定在U型导套上,所述的吸磁铁片固定在弧形锁臂底部接触外缘上,所述的弧形锁臂上方设有按压部。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销外端设有一梅花型手提部。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玻璃块与U型导套配合的两侧面上设有加固块,所述的加固块上设有外插销孔,所述的启闭插销同轴穿过加固块的外插销孔及泡沫玻璃块的插销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插销孔的直径小于插销孔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玻璃块的厚度为50~60mm。
8.一种防火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及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门底缝隙密封装置,所述的门体为难燃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的门底缝隙密封装置锁固于门体底部。
9.一种住宅避难小间,其特征在于:为住宅卫生间,卫生间的防火门为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括门底缝隙密封装置的防火门,其门底缝隙高度≥30mm。
CN201520709944.6U 2015-09-15 2015-09-15 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及应用其的防火门与避难小间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63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9944.6U CN205063753U (zh) 2015-09-15 2015-09-15 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及应用其的防火门与避难小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9944.6U CN205063753U (zh) 2015-09-15 2015-09-15 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及应用其的防火门与避难小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63753U true CN205063753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90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09944.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63753U (zh) 2015-09-15 2015-09-15 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及应用其的防火门与避难小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6375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3963A (zh) * 2015-09-15 2015-12-02 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及其在防火门与避难小间中的应用
CN110173192A (zh) * 2019-05-23 2019-08-27 江苏科宇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中置铝合金遮阳一体化双层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3963A (zh) * 2015-09-15 2015-12-02 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及其在防火门与避难小间中的应用
CN110173192A (zh) * 2019-05-23 2019-08-27 江苏科宇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中置铝合金遮阳一体化双层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5804E1 (en) Window with built-in devices that senses carbon monoxide and opens itself powered by light
CN105102750A (zh) 形成水幕防火门框及其施工方法
CN205063753U (zh) 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及应用其的防火门与避难小间
CN202117520U (zh) 热熔断式防火窗
CN204386407U (zh) 一种自锁报警防火门
CN111305415B (zh) 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113963B (zh) 门底缝隙密封装置及其在防火门与避难小间中的应用
CN205422424U (zh) 一种防烟门结构
CN111255288B (zh) 高层建筑火灾避难安全间
CN210178231U (zh) 木质隔热防火门
CN215443805U (zh) 一种消防通道用加强型防火门
CN204920636U (zh) 一种组合式防雨窗
CN201021591Y (zh) 报警自救防盗网
CN207160893U (zh) 温控式活动式钢质非隔热防火窗
CN207960407U (zh) 一种防火窗
CN209413763U (zh) 一种铝合金断桥非隔热防火窗
CN219158554U (zh) 一种作为住宅安全房间的卫生间结构
KR101143881B1 (ko) 건물 화재 진압용 소방 쿨러 시스템
CN216008306U (zh) 一种防火门
CN219197163U (zh) 一种新型消防用防火门
CN217612677U (zh) 一种方便快速取用的消防装置
CN219176161U (zh) 一种双控室内门
CN218716334U (zh) 一种防火窗的弹性锁紧装置
CN217272126U (zh) 一种止回防火阀
CN220017671U (zh) 一种带有光源的空调检修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1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