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61744U - 废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废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61744U
CN205061744U CN201520747099.1U CN201520747099U CN205061744U CN 205061744 U CN205061744 U CN 205061744U CN 201520747099 U CN201520747099 U CN 201520747099U CN 205061744 U CN205061744 U CN 205061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water
wastewater treatment
tank body
wast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4709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春洪
侯金萍
陈洪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Daqo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Daqo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Daqo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Daqo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4709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61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61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617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废水处理系统,涉及水处理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废水处理系统窜入氧气的风险。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补水装置,为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补水,第一组放空装置,包括与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连通的第一组汇总管路以及第一水封罐,第一组汇总管路的汇总出口连接至第一水封罐,其内的气体经第一水封罐后排放。在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废水时,罐体内会产生可燃气体,并形成负压,在将可燃气体放空时,可燃气体先经由第一组汇总管路汇合至第一水封罐内,再通过第一水封罐进行排放。相对现有技术,第一水封罐可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防止外部氧气进入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与可燃气体发生闪爆。

Description

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多晶硅行业的发展,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的工艺的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改良西门子法的三废处理中,在废气经过水洗和碱洗后,产生的废水需要在废水处理装置中进行酸碱中和处理,在处理酸碱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氢气以及其他气体。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各罐放空气体时采用单独放空的方式,如果气体在罐内不能及时排出,当各罐体在大量转水时,罐内极有可能形成负压,从而会导致罐内进入氧气,在产生静电时就会发生闪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废水处理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废水处理系统窜入氧气的的风险,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
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至少具有两个废水处理罐体的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
补水装置,为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补水;
第一组放空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连通的第一组汇总管路以及第一水封罐;
所述第一组汇总管路的汇总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一水封罐,其内的气体经所述第一水封罐后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中还包括氮气补充装置以及氮气汇总管路,
所述氮气补充装置通过所述氮气汇总管路与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连通,以调节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内的气压;
所述氮气汇总管路将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中每个罐体相互连通。
优选的,前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组放空装置还包括氮气应急补充装置,所述氮气应急补充装置与所述第一组汇总管路连通,为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补充氮气。
优选的,前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去除氧气的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
所述补水装置内的水经所述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除氧气后流向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
优选的,前述的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组放空装置;
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包括储酸罐、储碱罐以及酸碱调节罐;
所述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包括至少两个缓冲水罐;
所述第二组放空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连通的第二组汇总管路以及第二水封罐;
所述第二组汇总管路的汇总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二水封罐,其内的气体经所述第二水封罐后排放。
优选的,前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的出水口通向所述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
所述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合格水出水口的液体外排;
所述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不合格水出水口的液体通向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
优选的,前述的废水处理系统,所述的第一组汇总管路的出口倾斜向下连接至所述第一水封罐。
优选的,前述的废水处理系统,所述的第二组汇总管路的出口倾斜向下连接至所述第二水封罐。
优选的,前述的废水处理系统,所述第一水封罐内的水位差保持在预定范围内,以保持所述第一水封罐内的水封压力。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废水处理系统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废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时,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的罐体内可能会产生可燃气体,并且罐体内形成负压,在将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内的可燃气体放空时,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内的可燃气体先经由第一组汇总管路汇合至第一水封罐内,再通过第一水封罐进行排放。相对现有技术,第一水封罐可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可防止在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内负压的影响下,外部氧气进入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与可燃气体发生闪爆。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废水处理系统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废水处理装置、为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补水的补水装置20以及第一组放空装置30。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至少具有两个废水处理罐体的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第一组放空装置30包括与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连通的第一组汇总管路以及第一水封罐31。第一组汇总管路的汇总出口连接至第一水封罐31,第一组汇总管路内的气体经第一水封罐31后排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废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时,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的罐体内可能会产生可燃气体,并且形成负压,在将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内的可燃气体放空时,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内的可燃气体先经由第一组汇总管路汇合至第一水封罐31内,再通过第一水封罐31进行排放。相对现有技术,第一水封罐31可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可防止在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内负压的影响下,外部氧气进入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与可燃气体发生闪爆。
如图1所示,为了保持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内的气压,减小罐体内的负压,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氮气补充装置40以及氮气汇总管路,氮气补充装置40通过氮气汇总管路与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连通,以调节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内的气压,氮气汇总管路将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中每个罐体相互连通。具体的,当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处理废水时,会产生大量氢气,罐内液体进行转移时,大量氢气外排,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中正在进行液体转移的罐体内压强降低,氮气补充装置40通过氮气汇总管道向罐内补充氮气,维持罐内压强在正常范围内,防止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中因压强较低在放空时而窜入氧气。由于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的各个罐体通过第一组汇总管路相互连通,当某一罐体内部氮气充盈时,氮气可自动通过第一组汇总管路进入到压强较低的罐体内,氮气补充装置40吹入氮气的量可大量减少。具体的,第一组放空装置30还包括氮气应急补充装置32,氮气应急补充装置32与第一组汇总管路连通,为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补充氮气。当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在大量处理并转移废水时,会出现罐体内氮气的注入量少于氢气排出量的情况,罐内会形成负压,此时,为了控制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的气压在正常范围内,可启动氮气应急补充装置32,氮气应急补充装置32中的氮气通过第一组汇总管路进入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中压强最低的罐体,维持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内的气压稳定在范围内。
具体的,废水处理装置中包括具有酸碱中和水处理罐体的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内的气体和液体可以通过第一组汇总管路相互流通。补水装置20可为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补水,其中补水装置20中的水为含氧地沟水。第一组放空装置30包括与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连通的第一组汇总管路以及第一水封罐31,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中每个罐体的外接管道连接到第一组汇总管路上,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内的气体和液体可以通过第一组汇总管路相互流通,第一组汇总管路的汇总出口连接到第一水封罐31内,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中每个罐体内的气体可通过第一组汇总管路经第一水封罐31排放。为了防止含氧地沟水进入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与可燃气体发生闪爆,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去除氧气的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120,补水装置20内的水经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120除氧气后流向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具体的,当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需要补水时,大量含氧地沟水进入到废水处理系统中的补水装置20内,补水装置20中的含氧地沟水先进入到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120中,在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120中,去除含氧地沟水中的氧气后,已经去除氧气的地沟水再进入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中,防止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在补水过程中窜入氧气,避免闪爆的发生。
如图1所示,上述的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组放空装置50。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包括储酸罐111、储碱罐112以及酸碱调节罐113,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120包括至少两个缓冲水罐,第二组放空装置50还包括与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120连通的第二组汇总管路以及第二水封罐,第二组汇总管路的汇总出口连接至第二水封罐,第二组汇总管路内的气体经第二水封罐后排放。具体的,储酸罐111、储碱罐112以及酸碱调节罐113经第一组汇总管路连通,储酸罐111、储碱罐112以及酸碱调节罐113内的气体可通过第一组汇总管路相互转移,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120的两个缓冲水罐分别为合格水缓冲罐和不合格水缓冲罐,合格水缓冲罐和不合格水缓冲罐具有独立的进水口与出水口,罐内具有脱氧装置,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120的两个缓冲水罐通过第二组汇总管路连通,其内的气体可通过第二组汇总管路相互转移,第二组汇总管路的汇总出口连接到第二水封罐,缓冲水罐内的气体可通过第二水封罐排出。
如图1,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的出水口通向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120,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120合格水出水口的液体外排,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120的不合格水出水口的液体通向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具体的,当废水进入第一次组废水处理系统后,废水分别进入到储酸罐111、储碱罐112、酸碱调节罐113中,经过酸碱中和以及液体转移后,最终流入到酸碱调节罐113中,经酸碱调节罐113处理后,所处理废水进入到第二组废水处理系统,所处理废水经压滤机过滤后,已经合格的废水通过合格水进水口流入到合格水缓冲水罐中,经过合格水缓冲水罐的处理后,成为合格废水,经合格水出水口排出。不合格的废水经过不合格水进水口进入到不合格水缓冲罐中,在不合格废水缓冲罐中进行脱氧处理后,经不合格废水缓冲罐的不合格水出水口再次流入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中,再进行废水的酸碱中和处理。此外,当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需要进行补水操作时,补水装置20中的含氧地沟水先进入到不合格水缓冲罐中,在不合格水缓冲罐中进行脱氧处理,在不合格废水缓冲罐中进行脱氧处理后,经不合格废水缓冲罐的不合格水出水口流入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中进一步处理。补水装置20中的含氧地沟水在不合格水缓冲罐内进行脱氧处理后再进入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内,避免罐体内窜氧的可能,可以防止发生闪爆。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第一组汇总管路的出口倾斜向下连接至第一水封罐31,第二组汇总管路的出口倾斜向下连接至第二水封罐。在实际操作中,第一组汇总管路和第二组汇总管路在经水封罐向外排出罐体内的气体时,所排出的气体中经常掺杂液体杂质,在经汇总管路向外排出时,液体杂质滞留在管道内,当温度较低时液体杂质会发生冷凝,形成液堵。本实用新型,将汇总管路的出口倾斜向下连接至水封罐中,当汇总管路外排气体时,气体所掺杂的液体杂质,滞留在管道上,由于汇总管道的出口倾斜向下连接至水封罐中,液体杂质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管道内壁流入到水封罐中,避免杂质在汇总管路内冷凝而形成液堵。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第一水封罐31及第二水封罐内的水位差保持一定,水封罐能够保持恒定的水封压力。在实际操作中,水封罐内的水位差保持一定,水封压力保持稳定,更加有利于控制废水处理系统中各罐体的压强。同时,通过水封来隔绝废水处理系统中各罐体与外界空气,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氧气窜入到废水处理系统中各罐体内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的储酸罐111,储碱罐112、酸碱调节罐113酸碱调节罐113的放空管线接入到第一组汇总管路上,第一组汇总管路的汇总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一水封罐31,水封压力保持一定,保证罐系统压力稳定,且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通过第一组汇总管路相互连通,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处理废水时,罐体内不会形成负压;同时在第一组汇总管路上增加氮气应急补充装置32,保证在系统压力不足时,可在第一组汇总管路中及时补入氮气,防止废水处理装置窜入氧气;因为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各部分通过第一汇总管路连通到一起,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的各罐体气体可以自由流通,氮气补充装置40补入氮气的量可适当减小,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废水处理装置中的补充水,需进入到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120中的缓冲水罐中进行除氧处理后才能流入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内,可以避免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110发生窜氧。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废水处理系统的无氧的可靠性,可防止废水处理系统发生闪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至少具有两个废水处理罐体的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
补水装置,为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补水;
第一组放空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连通的第一组汇总管路以及第一水封罐;
所述第一组汇总管路的汇总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一水封罐,其内的气体经所述第一水封罐后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氮气补充装置以及氮气汇总管路,
所述氮气补充装置通过所述氮气汇总管路与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连通,以调节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内的气压;
所述氮气汇总管路将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中每个罐体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放空装置还包括氮气应急补充装置,所述氮气应急补充装置与所述第一组汇总管路连通,为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补充氮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去除氧气的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
所述补水装置内的水经所述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除氧气后流向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组放空装置;
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包括储酸罐、储碱罐以及酸碱调节罐;
所述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包括至少两个缓冲水罐;
所述第二组放空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连通的第二组汇总管路以及第二水封罐;
所述第二组汇总管路的汇总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二水封罐,其内的气体经所述第二水封罐后排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的出水口通向所述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
所述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合格水出水口的液体外排;
所述第二组废水处理罐体不合格水出水口的液体通向所述第一组废水处理罐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汇总管路的出口倾斜向下连接至所述第一水封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组汇总管路的出口倾斜向下连接至所述第二水封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水封罐内的水位差保持在预定范围内,以保持所述第一水封罐内的水封压力。
CN201520747099.1U 2015-09-24 2015-09-24 废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05061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47099.1U CN205061744U (zh) 2015-09-24 2015-09-24 废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47099.1U CN205061744U (zh) 2015-09-24 2015-09-24 废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61744U true CN205061744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88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47099.1U Active CN205061744U (zh) 2015-09-24 2015-09-24 废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6174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9123A (zh) * 2017-10-12 2017-12-12 佛山市宝粤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CN107473415A (zh) * 2017-10-12 2017-12-15 佛山市宝粤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系统
CN107500395A (zh) * 2017-10-12 2017-12-22 佛山市宝粤美科技有限公司 废水处理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9123A (zh) * 2017-10-12 2017-12-12 佛山市宝粤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CN107473415A (zh) * 2017-10-12 2017-12-15 佛山市宝粤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系统
CN107500395A (zh) * 2017-10-12 2017-12-22 佛山市宝粤美科技有限公司 废水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61744U (zh) 废水处理系统
CN204991884U (zh) 锂离子电池化成用排气装置
CN202323041U (zh) 应用于次氯酸钠发生器的二级排氢装置
CN204058452U (zh) 一种一体式气水分离保护器
CN102895862B (zh) 单塔脱除煤气中硫化氢的方法和系统
CN203256241U (zh) 一种天然气加热及过滤分离系统
CN205980744U (zh) 负压排蜡系统
CN204550381U (zh) 一种玻璃熔体水淬制粒装置
CN203297842U (zh) 用于水处理系统的防气塞装置
CN202803091U (zh) 半导体废气洗涤装置
CN105417902A (zh) 连续淘洗式污泥消化系统
CN204874510U (zh) 沼气发酵罐出料溢流装置
CN207254050U (zh) 一种聚醚装置的尾气处理系统
CN202201871U (zh) 盐酸洗涤器
CN206652359U (zh) 一种真空泵尾气喷淋系统
CN206318986U (zh) 一种沼气发酵罐防冻出料溢流水封装置
CN210127098U (zh) 一种余热锅炉排污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2987966U (zh) 易挥发液体的贮存槽排气装置
CN202953859U (zh) 一种氧化罐
CN206511431U (zh) 一种氯乙酸生产用醋酸储罐
CN206295803U (zh) 防堵式生物脱硫塔
CN207886923U (zh) 一种醋酸回收装置
CN207554340U (zh) 一种真空负压设备液体自动排放装置
CN105505751A (zh) 卧式塑钢超长沼气罐
CN205933389U (zh) 一种厌氧罐出水水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6 Weiliu Road, New Chemical Materials Industrial Park, Shihez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2000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DAQO New Ener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Weiliu Road, New Chemical Materials Industrial Park, Shihez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2000

Patentee before: Xinjiang Daqo New Ener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