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55151U - 物质输送装置及其导丝组件 - Google Patents

物质输送装置及其导丝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55151U
CN205055151U CN201520789434.4U CN201520789434U CN205055151U CN 205055151 U CN205055151 U CN 205055151U CN 201520789434 U CN201520789434 U CN 201520789434U CN 205055151 U CN205055151 U CN 205055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wire
bending
outer catheter
rotation
delivery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8943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力勤
赵圣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Hospital Iaxing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Hospital Iax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Hospital Iaxing filed Critical Second Hospital Iaxing
Priority to CN20152078943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55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55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55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质输送装置,物质输送装置包括导管体和用于为导管体进行导向的旋转和弯曲可控的导丝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导丝组件,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质输送装置及其导丝组件能够减少物质输送装置在体内的置放时间,增加置管成功率。

Description

物质输送装置及其导丝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质输送装置及其导丝组件。
背景技术
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营养支持治疗是对不能进食的危重病人救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养支持对于危重症患者愈后明显相关。可以促进疾病恢复,减少并发症出现。营养支持的途径有肠外补充和肠内补充两种。胃肠内营养相对于肠外营养可以减少直接和间接的费用,减少住院天数,促进疾病恢复,降低病死率等。同时可显著减少消化道粘膜萎缩,肠道细菌移位,细菌毒素侵易,以及炎症因子释放等发生率。营养物质输入位于屈氏韧带下大于20-120cm部位,可显著减轻对胰腺的刺激,从而减少胰酶分泌。此外肠内营养可以减少肠梗阻,肠麻痹,抑制炎症反应,避免出现肠道细菌移位,败血症等。目前胃肠内营养为已成为首选方案。
目前胃肠内营养途径主要为鼻胃管和鼻空肠营养管。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加拿大重症营养实践指南认为虽然目前鼻胃管和鼻空肠管无明显差别,但在某些特殊患者(如重症胰腺炎,胃潴留等)建议幽门后置管。临床研究认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经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降低临床死亡率,使胰腺能得到真正的休息疗法;对于机械通气患者,留置空肠营养管可以通过减少误吸从而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因此空肠管留置进行肠内营养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空肠营养管置管国内报道有手术与非手术两种方法,手术方法即术中放置空肠营养管及术中行空肠造口术,缺点是其作为附加手术,不仅增加了手术操作,而且可能发生造口感染、出血、肠梗阻、肠瘘等并发症,临床尚未广泛开展;非手术方法包括盲插、X线透视下引导下留置、超声引导和内镜引导法。
盲视法它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徒手将营养管置于胃腔内,靠胃的蠕动使营养管头端“漂”至屈氏韧带以下。优点是侵袭性小,但一般需时较长。置管成功率仅17%。改良后成功率仍然偏低,不适用于胃排空障碍的患者,且因操作盲目易导致呼吸道及消化道损伤、穿孔等并发症。此外需多次X线下定位,常因管端不易通过幽门而难以到达目的位置,对于上消化道功能或解剖异常的患者无法实施,限制了临床应用。
X线辅助鼻空肠营养管置管在X线透视下调整导管的位置,能准确定位导管,成功率为86.6%~91.0%,但自带导丝的空肠营养管对于解剖位置改变的患者选择性困难,难以满足临床需要。缺点为医师和患者均需接受放射线照射,要求病患进入放射科操作,对于危重症患者从监护病房转到放射科,限制了临床应用的范围,同时费用较高。
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置管方法利用超声仪由腹部探查胃腔,明确胃体(胃大弯及胃小弯)、胃窦以及幽门位置。经鼻将带导丝的鼻空肠管置入胃腔,探查幽门管位置,继续推送导管。由于超声可以在床边进行操作,故适用于病情危重(尤其是机械通气)无法转运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室或胃镜室的患者,还可作为床旁鼻空肠管手法插管失败的补救置管手段。
内镜下置管方法胃镜下引导空肠置管准确性最高,但胃镜操作复杂,并具有刺激性,同时需将胃镜设备移进危重症病房。一般重症监护室患者身体耐受性极差,反复操作很容易给患者造成危险。同时在拔除胃镜时易将已置入小肠内的鼻肠管带至胃中。因此胃镜引导空肠管置入受到很大的限制。
同时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变化迅速,需随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同时需要多种辅助设备及药物维持。外出检查(放射科)风险较大,不能耐受胃镜等检查。B超技术目前在危重症领域发展迅速,具有快捷,高效,安全经济等优点,对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B超引导下鼻空肠管置管已逐步推广,但目前存在不能有效的控制鼻空肠管靶向问题,不能较好的通过幽门管和十二指肠弯曲,需等待空肠管借助胃肠蠕动漂至位置。可能存在置管时间过长,肠内营养给予延迟,以及部分胃肠动力减弱或者胃瘫患者不能较好的置入,成功率偏低甚至置管失败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质输送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鼻空肠营养管在体内置放时间长和置管成功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物质输送装置,物质输送装置包括导管体和用于为导管体进行导向的旋转和弯曲可控的导丝组件。
其中,导丝组件包括导丝外导管、导向导丝和操作手柄,导丝外导管包括近端和远端,导丝外导管的近端与操作手柄连接,导向导丝设置于导丝外导管内,并一端与操作手柄连接,另一端与导丝外导管的远端连接,通过操作手柄的操作使得导向导丝产生旋转和弯曲,进而对导丝外导管进行导向。
其中,导向导丝包括旋转导丝和弯曲导丝,通过操作手柄的第一操作使得旋转导丝产生旋转,进而使得导丝外导管的远端产生旋转;通过操作手柄的第二操作使得弯曲导丝产生弯曲,进而使得导丝外导管的远端产生弯曲。
其中,操作手柄包括旋转控制件和弯曲控制件,旋转控制件和旋转导丝连接,弯曲控制件和弯曲导丝连接,第一操作为对旋转控制件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第二操作为对弯曲控制件的推或拉。
其中,操作手柄还包括用于握持的手持部。
其中,导丝外导管包括不易弯曲的固持区域和与固持区域相连的易弯曲的弹性区域。
其中,弯曲导丝为弹性金属,对应固持区域的旋转导丝直径相比对应弹性区域的旋转导丝直径大,且对应弹性区域的旋转导丝呈锥形。
其中,物质输送装置还包括球囊和球囊充盈管道,球囊包覆设置于导丝外导管的弹性区域,球囊充盈管道插设于导丝外导管和球囊之间,球囊充盈管道的末端位于球囊内部。
其中,导管体的末端具有侧孔,导管体邻近末端具有膨胀部,当球囊充入水或空气后,球囊与导管体紧密相连。
其中,导管体邻近侧孔设有酸碱度测试器件,用于测试酸碱度。
其中,导丝外导管的长度不超过侧孔。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种导丝组件,导丝组件的旋转和弯曲可控,导丝组件用于对物质输送装置的导管体进行导向,导丝组件包括导丝外导管、导向导丝和操作手柄,导丝外导管包括近端和远端,导丝外导管的近端与操作手柄连接,导向导丝设置于导丝外导管内,并一端与操作手柄连接,另一端与导丝外导管的远端连接,通过操作手柄的操作使得导向导丝产生旋转和弯曲,进而对导丝外导管进行导向。
其中,导向导丝包括旋转导丝和弯曲导丝,通过操作手柄的第一操作使得旋转导丝产生旋转,进而使得导丝外导管的远端产生旋转;通过操作手柄的第二操作使得弯曲导丝产生弯曲,进而使得导丝外导管的远端产生弯曲。
其中,操作手柄包括旋转控制件和弯曲控制件,旋转控制件和旋转导丝连接,弯曲控制件和弯曲导丝连接,第一操作为对旋转控制件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第二操作为对弯曲控制件的推或拉。
其中,导丝外导管包括不易弯曲的固持区域和与固持区域相连的易弯曲的弹性区域。
其中,弯曲导丝为弹性金属,对应固持区域的旋转导丝直径相比对应弹性区域的旋转导丝直径大,且对应弹性区域的旋转导丝呈锥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质输送装置包括导管体和导丝组件,通过旋转和弯曲可控的导丝组件为导管体进行导向能够使得导管体快速有效地达到目标位置,相比现有技术中空肠营养管在体内置放时间长和置管成功率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质输送装置及其导丝组件能够减少物质输送装置在体内的置放时间,增加置管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物质输送装置的导丝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导丝组件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物质输送装置的导管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导丝组件的远端的一种弯曲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结合参阅图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物质输送装置的导丝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导丝组件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物质输送装置的导管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一种物质输送装置,该物质输送装置可用于对人体内进行药物或者营养物质的输送,物质输送装置包括导管体20和导丝组件10。
导丝组件10用于为导管体20进行导向,在本实施例中,导丝组件10的旋转和弯曲可控。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导丝组件10包括导丝外导管101、导向导丝和操作手柄。
导丝外导管101的材料可为具有一定柔韧性的普通塑料,导丝外导管101包括近端201和远端202,导丝外导管101的近端201与操作手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导丝外导管101的远端202封闭,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远端202也可不封闭,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优选地,导丝外导管101包括不易弯曲的固持区域301和与固持区域301相连的易弯曲的弹性区域302。固持区域301可通过导丝外导管101内壁采用较厚材质的交叉金属层加强硬度,使得固持区域301不易弯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如加入金属管以增加硬度,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手柄呈流线型,以利于握持。操作手柄包括旋转控制件401、弯曲控制件402和手持部403。旋转控制件401与旋转导丝102连接,通过操作手柄的第一操作使得旋转导丝102产生旋转,进而使得导丝外导管101的远端202产生旋转,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为对旋转控制件401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对旋转控制件401进行推或拉,只要能达到使得旋转导丝102发生旋转,本实用新型对第一操作的方式不进行限定。弯曲控制件402与弯曲导丝103连接,通过操作手柄的第二操作使得弯曲导丝103产生弯曲,进而使得导丝外导管101的远端202产生弯曲,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操作为对弯曲控制件402的推或拉,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对弯曲控制件402进行旋转等操作,只要能达到使得弯曲导丝103发生弯曲,本实用新型对第二操作的方式不进行限定。综上所述,通过导丝外导管101的旋转和弯曲配合可为导管体20进行导向,其具体导向操作过程,将在后文论述。
手持部403用于给使用者进行握持,当导丝组件10为导管体20进行导向时,操作手柄位于人体外部。
导向导丝设置于导丝外导管101内,并一端与操作手柄连接,另一端与导丝外导管101的远端202连接,通过操作手柄的操作使得导向导丝产生旋转和弯曲,进而对导丝外导管101进行导向。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导丝包括旋转导丝102和弯曲导丝103。
旋转导丝102位于导丝外导管101的内部,其一端与操作手柄连接,另一端与导丝外导管101的远端20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固持区域301的硬度以及使得弹性区域302在弯曲导丝103弯曲时能同步弯曲,本实施例优选对应固持区域301的旋转导丝102直径相比对应弹性区域302的旋转导丝102直径大,且对应弹性区域302的旋转导丝102呈锥形,其往导丝外导管101方向直径逐渐减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统一直径的旋转导丝,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随着旋转导丝102的旋转,导丝外导管101可进行360度的旋转。
弯曲导丝103位于导丝外导管101的内部,其一端与操作手柄连接,另一端与导丝外导管101的远端20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导丝组件10的弯曲性能,弯曲导丝103优选弹性金属,直径优选为1-1.5mm,此外,从力学性能考虑,还可将弯曲导丝103紧贴导丝外导管101的内壁设置,该种设置使得可以用更小的力使得导丝外导管101产生弯曲。随着弯曲控制件402的推或拉,导丝外导管101的远端202能够进行不同程度的弯曲以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图4仅示出一种角度的弯曲,为了方便观察,未示出球囊501和球囊充盈管道502)。
优选地,物质输送装置还包括球囊501和球囊充盈管道502,球囊501包覆设置于导丝外导管101的弹性区域302,球囊充盈管道502插设于导丝外导管101和球囊501之间,球囊充盈管道502的末端位于球囊501内部,前端从操作手柄一端引出,当使用者通过球囊充盈管道502往球囊501充入空气或者水等液体时,球囊501会进行膨胀。
导管体20的末端具有侧孔601,导管体20邻近末端具有膨胀部602,当球囊501充入水或空气后,球囊501与导管体20紧密相连。
优选地,导管体20邻近侧孔601设有酸碱度测试器件603,用于测试酸碱度。在本实施例中,酸碱度测试器件603为无线PH检测电极,但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也可为其他类型酸碱度测试器件。
优选地,导丝外导管101的长度不超过侧孔601,以防止导丝外导管伸出导管体20外。
以上介绍了本实用新型的物质输送装置的结构,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说明物质输送装置的使用方法,以下以物质输送装置用于对治疗人员通过鼻胃进行营养物输送为例,在以下过程中,导管体20即为现有技术中的比空肠营养管:
在使用前,将导丝组件10部分插入导管体20,然后使用者握持手持部403,通过球囊充盈管道502注入水或者空气,使得球囊501膨胀与导管体20紧密相连,进而导丝组件10能够控制导管体20的移动。并且在配合彩超使用时,膨胀的球囊501能够增加目标的显著程度,从而有利于使用者更好地操控导管体20。从患者鼻孔插入后,配合彩超,可将导管体20与导丝组件10整体置入,当遇到阻碍时,使用者可通过彩超清晰地知道通道位置,然后通过扭动旋转控制件401使得导管体20转至正确的方向,进一步推或拉弯曲控制件402使得导管体20适应通道方向继续前行,本实用新型的物质输送装置还能够通过无线PH检测电极检测物质输送装置的位置,比如在胃的PH值通常在1.3-1.8,肠道的PH值通常在7左右,如此通过幽门后,调整旋转导丝102和弯曲导丝103至初始状态(未发生旋转和弯曲的状态),再通过无线PH检测电极和B超的配合确认是否到达目标位置,到达目标位置后,抽出球囊501内的水或空气,拔出导丝组件10,固定导管体20并可通过导管体20输送营养物质。
通过旋转和弯曲可控的导丝组件为导管体进行导向能够使得导管体快速有效地达到目标位置,相比现有技术中空肠营养管在体内置放时间长和置管成功率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质输送装置及其导丝组件能够减少物质输送装置在体内的置放时间,增加置管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导丝组件。导丝组件的旋转和弯曲可控,导丝组件用于对物质输送装置的导管体进行导向,导丝组件包括导丝外导管、导向导丝和操作手柄,导丝外导管包括近端和远端,导丝外导管的近端与操作手柄连接,导向导丝设置于导丝外导管内,并一端与操作手柄连接,另一端与导丝外导管的远端连接,通过操作手柄的操作使得导向导丝产生旋转和弯曲,进而对导丝外导管进行导向。
其中,导向导丝包括旋转导丝和弯曲导丝,通过操作手柄的第一操作使得旋转导丝产生旋转,进而使得导丝外导管的远端产生旋转;通过操作手柄的第二操作使得弯曲导丝产生弯曲,进而使得导丝外导管的远端产生弯曲。
其中,操作手柄包括旋转控制件和弯曲控制件,旋转控制件和旋转导丝连接,弯曲控制件和弯曲导丝连接,第一操作为对旋转控制件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第二操作为对弯曲控制件的推或拉。
其中,导丝外导管包括不易弯曲的固持区域和与固持区域相连的易弯曲的弹性区域。
其中,弯曲导丝为弹性金属,对应固持区域的旋转导丝直径相比对应弹性区域的旋转导丝直径大,且对应弹性区域的旋转导丝呈锥形。
导丝组件的具体结构及使用请参照前述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丝组件能够为物质输送装置进行导向,能够减少物质输送装置在体内的置放时间,增加置管成功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物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质输送装置包括导管体和用于为所述导管体进行导向的旋转和弯曲可控的导丝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组件包括导丝外导管、导向导丝和操作手柄,所述导丝外导管包括近端和远端,所述导丝外导管的近端与所述操作手柄连接,所述导向导丝设置于所述导丝外导管内,并一端与所述操作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丝外导管的远端连接,通过所述操作手柄的操作使得所述导向导丝产生旋转和弯曲,进而对导丝外导管进行导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导丝包括旋转导丝和弯曲导丝,通过所述操作手柄的第一操作使得所述旋转导丝产生旋转,进而使得所述导丝外导管的远端产生旋转;通过所述操作手柄的第二操作使得所述弯曲导丝产生弯曲,进而使得所述导丝外导管的远端产生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包括旋转控制件和弯曲控制件,所述旋转控制件和所述旋转导丝连接,所述弯曲控制件和所述弯曲导丝连接,所述第一操作为对所述旋转控制件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所述第二操作为对所述弯曲控制件的推或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还包括用于握持的手持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外导管包括不易弯曲的固持区域和与所述固持区域相连的易弯曲的弹性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导丝为弹性金属,对应所述固持区域的所述旋转导丝直径相比对应所述弹性区域的所述旋转导丝直径大,且对应所述弹性区域的所述旋转导丝呈锥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质输送装置还包括球囊和球囊充盈管道,所述球囊包覆设置于所述导丝外导管的弹性区域,所述球囊充盈管道插设于所述导丝外导管和所述球囊之间,所述球囊充盈管道的末端位于所述球囊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体的末端具有侧孔,所述导管体邻近末端具有膨胀部,当所述球囊充入水或空气后,球囊与所述导管体紧密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体邻近所述侧孔设有酸碱度测试器件,用于测试酸碱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物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外导管的长度不超过所述侧孔。
12.一种导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组件的旋转和弯曲可控,所述导丝组件用于对物质输送装置的导管体进行导向,所述导丝组件包括导丝外导管、导向导丝和操作手柄,所述导丝外导管包括近端和远端,所述导丝外导管的近端与所述操作手柄连接,所述导向导丝设置于所述导丝外导管内,并一端与所述操作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丝外导管的远端连接,通过所述操作手柄的操作使得所述导向导丝产生旋转和弯曲,进而对导丝外导管进行导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导丝包括旋转导丝和弯曲导丝,通过所述操作手柄的第一操作使得所述旋转导丝产生旋转,进而使得所述导丝外导管的远端产生旋转;通过所述操作手柄的第二操作使得所述弯曲导丝产生弯曲,进而使得所述导丝外导管的远端产生弯曲。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导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包括旋转控制件和弯曲控制件,所述旋转控制件和所述旋转导丝连接,所述弯曲控制件和所述弯曲导丝连接,所述第一操作为对所述旋转控制件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所述第二操作为对所述弯曲控制件的推或拉。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导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外导管包括不易弯曲的固持区域和与所述固持区域相连的易弯曲的弹性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导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导丝为弹性金属,对应所述固持区域的所述旋转导丝直径相比对应所述弹性区域的所述旋转导丝直径大,且对应所述弹性区域的所述旋转导丝呈锥形。
CN201520789434.4U 2015-10-12 2015-10-12 物质输送装置及其导丝组件 Active CN205055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9434.4U CN205055151U (zh) 2015-10-12 2015-10-12 物质输送装置及其导丝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9434.4U CN205055151U (zh) 2015-10-12 2015-10-12 物质输送装置及其导丝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55151U true CN205055151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81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89434.4U Active CN205055151U (zh) 2015-10-12 2015-10-12 物质输送装置及其导丝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551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1098A (zh) * 2015-10-12 2016-01-20 嘉兴市第二医院 物质输送装置及其导丝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1098A (zh) * 2015-10-12 2016-01-20 嘉兴市第二医院 物质输送装置及其导丝组件
CN105251098B (zh) * 2015-10-12 2019-04-05 嘉兴市第二医院 物质输送装置及其导丝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1098A (zh) 物质输送装置及其导丝组件
WO2010016054A1 (en) Enteral feeding device, system comprising it, methods and uses thereof
CN110710952A (zh) 经肛门向回盲瓣的深度植入器械及其植入方法
CN102743296A (zh) 可视性鼻肠管
CN205055151U (zh) 物质输送装置及其导丝组件
CN203970941U (zh) 体外引导下的可视空肠管留置装置
CN208492721U (zh) 可通过内镜钳道送入的带有胃减压装置的空肠营养导管
CN217472409U (zh) 一种胃造瘘空肠管
CN105920721A (zh) 一种鼻肠管
CN204766614U (zh) 肠道内深度植入器械
CN206198446U (zh) 一种抗脱落胃管
CN215022580U (zh) 可视鼻肠管
CN205411700U (zh) 一种医用鼻肠管
CN205411702U (zh) 一种末端带金属标记的新型鼻肠管
CN201969174U (zh) 一种双腔气囊小肠营养管
CN203598248U (zh) 自进型空肠营养管
CN208741530U (zh) 一种鼻空肠管辅助可视引导装置
CN202605342U (zh) 鼻胃管
CN202699640U (zh) 防治压疮营养素可视性鼻肠管
CN206730164U (zh) 一种空肠置管可视装置
CN206026848U (zh) 一种超声引导经鼻置入的双腔鼻胃管鼻空肠管复合导管
CN206761947U (zh) 一种改良型空肠营养管
CN205729960U (zh) 一种鼻肠管
CN108434582A (zh) 一种经鼻双腔营养减压管
CN214129507U (zh) 一种双通鼻肠胃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