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50105U - 一种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50105U
CN205050105U CN201520606169.1U CN201520606169U CN205050105U CN 205050105 U CN205050105 U CN 205050105U CN 201520606169 U CN201520606169 U CN 201520606169U CN 205050105 U CN205050105 U CN 205050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electrode
induction
induction electrode
sens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061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玉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60616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50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50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501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费类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该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所述感应结构至少包括一衬底及形成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感应电极、第一引线及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及第一触控电极间隔设置于所述衬底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衬底表面上具有一第三投影面积,所述第三投影面积大于等于20平方毫米且小于250平方毫米;用户触摸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使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触控感测电路之间产生感应电容。

Description

一种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费类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技术的出现,使信息输入方式不在局限于传统的键盘和鼠标。近年来,由于使用触摸输入技术可以使电子设备中原本用于制作传统键盘或输入键的位置,用于制成屏幕显示区域,使电子设备具有更宽更大的屏幕用于显示如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进而使触摸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目前,触摸面板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其中,触摸面板比较典型地应用于手机、音乐视频播放器(MP3/MP4等)、个人数字助理、全球定位系统(GPS)、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及大型公共场所的导航系统、金融机构及其他以大众为客户的企业的自助服务系统、个人掌上电脑等电子设备中。
目前的手机屏幕只有一个可视面,当手机屏幕上进行一种活动时,特别是比如打游戏、读文章、看视频时,手机屏幕将被占满,此时如果收到短信电话时,必须暂时退出刚才进行的活动,手动切换到短信电话,处理完后再手动打开进入刚才的全屏页面,操作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有效提升操作体验的、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及电子装置。
一种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所述感应结构至少包括一衬底及形成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感应电极、第一引线及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及第一触控电极间隔设置于所述衬底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衬底表面上具有一第三投影面积,所述第三投影面积大于等于20平方毫米且小于250平方毫米;用户触摸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使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触控感测电路之间产生感应电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第一触控电极上任意位置上的方电阻值大于等于30Ω/□且小于等于180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所述感应结构至少还包括一第二感应电极及一第二引线,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间隔设置于所述衬底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引线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该衬底至少包括一第一表面,第一表面至少包括一功能区域,功能区域与该触控感测电路正对,该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设置于功能区域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所述衬底至少包括一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至少包括一第一周边区域,所述第一周边区域与所述触控感测电路错位设置;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周边区域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所述功能区域与所述第一周边区域相邻接,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第一引线、第一触控电极均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所述衬底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在所述功能区域上的部分不交叉;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与第二感应电极具有相同的形状及大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一第一投影面积,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一第二投影面积,所述第一投影面积和第二投影面积均大于等于3平方毫米且小于100平方毫米;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的所有边缘中,相距最近两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毫米。
一种电子装置,至少包括一触控感测电路和一感应结构,所述感应结构至少包括一衬底及形成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感应电极、第一引线及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及第一触控电极间隔设置于所述衬底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衬底表面上具有一第三投影面积,所述第三投影面积大于等于20平方毫米且小于250平方毫米;用户触摸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使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触控感测电路之间产生感应电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装置,所述衬底至少包括功能区域和第一周边区域,所述功能区域与第一周边区域相邻设置,所述功能区域与所述触控感测电路对应,所述第一周边区域与所述触控感测电路错位设置,所述触控感测电路至少包括基板及设置于基板上的多条行电极、多条列电极,所述多条行电极及列电极在所述基板表面的投影相互交叉形成多个第一交叉点,所述第一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功能区域上,且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在所述基板表面的投影与一所述第一交叉点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装置,所述感应结构至少还包括一第二感应电极及一第二引线,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间隔设置于所述衬底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引线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在所述基板表面的投影与另一所述第一交叉点对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周边区域上;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在所述基板表面的投影至少间隔一个第一交叉点。
当用户触控感应结构的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触控面板的触控感测电路产生感应电容,进而使所述电子装置检测到感应电容,产生感应信号;电子装置响应该感应信号,执行电子装置的某一特定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感应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容式触控面板及感应结构的一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及电子装置,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与触控面板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的示意图。感应结构100包括衬底110、第一感应电极120、第二感应电极130、第一触控电极140及第一引线150、第二引线160。所述第一引线150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该第一感应电极120和该第一触控电极140,所述第二引线160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二感应电极130和第一触控电极140。
所述衬底110由透明材料如二氧化硅、氮化硅、聚酯材料等制成,其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3。所述第一表面111与第二表面113之间可以是平行关系或非平行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111与第二表面113之间为平行关系,且所述衬底110为玻璃基板,所述第一表面111为一平面。
所述第一表面111至少包括相邻设置的一功能区域115和一第一周边区域117,所述功能区域115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1的中央,所述第一周边区域117至少设置于所述功能区域115的一侧,所述功能区域115的面积远大于所述第一周边区域115的面积。所述第二表面113为用户操作面,用户通过操作该第二表面113可以触控所述第一触控电极14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将所述第一表面111设为用户操作面,且所述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3还可以是相互平行的规则曲面,或所述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3之中一个为平面一个为曲面。
所述第一感应电极120和第二感应电极130间隔设置于所述功能区域115上,且所述第一感应电极120和第二感应电极130均由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碳纳米管、导电银浆等形成。所述第一感应电极120和第二感应电极130可以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状和大小,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或大小;所述第一感应电极120和第二感应电极130的所有边缘中,相距最近两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毫米;所述第一感应电极120在所述第一表面111上具有一第一投影面积,所述第一投影面积大于等于3平方毫米且小于100平方毫米;所述第二感应电极130在所述第一表面111上具有一第二投影面积,所述第二投影面积大于等于3平方毫米且小于100平方毫米。
第一触控电极140设置于第一表面111上,且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周边区域117上。所述第一触控电极140由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碳纳米管、导电银浆等形成;当所述第一触控电极140设置于所述第一周边区域117上时,所述第一触控电极140还可以由非透明导电材料形成。所述第一触控电极140在所述第一表面111上具有一第三投影面积,所述第三投影面积大于第一投影面积及第二投影面积。第三投影面积大于等于20平方毫米、小于等于250平方毫米。
第一引线150和第二引线160设置于第一表面111上,其在所述功能区域115上的部分不交叉。所述第一引线150和第二引线160在分别垂直其延伸方向上具有一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在0.2-2.0毫米之间。所述第一引线150和第二引线160均由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碳纳米管、导电银浆等形成。
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第二感应电极、第一引线及第一触控电极由同一次镀膜或沉积工艺形成的导电膜,经同一光刻、蚀刻制程,一并形成,且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第二感应电极、第一引线及第一触控电极上任意位置处的方电阻值大于等于30Ω/□且小于等于180Ω/□。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结构还可以包括第四引线及第五引线,所述第四引线与所示第一引线对应,其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五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对应,其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四引线和第五引线分别于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状及大小,及相同或相似的电气性能。所述第四引线作为所述第一引线的备份,在所述第一引线出现断路或开路时,可以有效保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的电性连接;所述第五引线为所述第二引线的备份,在所述第二引线出现断路或开路时,可有效保证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的电性连接。所述第四引线与第一引线在所述功能区域内的部分不交叉,所述第五引线与第四引线在所述功能区域内的部分不交叉,且所述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引线在所述功能区域内的部分不交叉。
请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及感应结构的一截面示意图。触控面板包括基板210及形成于其上的触控感测电路,所述触控感测电路包括多条列电极220、多条行电极230及绝缘层250。所述多条列电极220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基板210的表面,所述绝缘层250覆盖所述多条列电极220,所述多条行电极230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绝缘层250上。所述多条列电极220和多条行电极230在所述基板210的表面的投影相互交叉,形成多个第一交叉点,即触控感测电路上的感应节点。
所述感应结构100设置于所述触控面板上,所述第一表面111与所述触控面板正对设置。设有所述第一感应电极120和第二感应电极130的所述功能区域115与所述触控感测电路相对应,设有第一触控电极140的所述第一周边区域117与所述触控感测电路错位设置,即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周边区域117的方向上的上方或下方并无触控感测电路。所述感应结构100的第一感应电极120与第二感应电极130在所述基板210上的投影分别与一所述第一交叉点对应,且所述第一感应电极120与第二感应电极130之间至少间隔一个所述第一交叉点,比较优选地是,所述第一感应电极120和第二感应电极130的所有边缘中,相聚最近两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5毫米,以防止出现误触控操作。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控感测电路还可以是电容式搭桥结构、电容式隧道结构、或单层毛毛虫结构。
配置有所述触控面板和感应结构的电子装置,当用户触控感应结构的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触控面板的触控感测电路产生感应电容,进而使所述电子装置检测到感应电容,产生感应信号;电子装置响应该感应信号,执行电子装置的某一特定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结构可仅包括第一感应电极、第一引线及第一触控电极。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结构还可以包括一第三感应电极、第三引线,所述第三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三感应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做多种改进或替换,所有的该等改进或替换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即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所述感应结构至少包括一衬底及形成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感应电极、第一引线及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及第一触控电极间隔设置于所述衬底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在所述衬底表面上具有一第一投影面积,所述第一投影面积大于等于3平方毫米且小于100平方毫米;用户触摸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使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触控感测电路之间产生感应电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感应电极上任意位置上的方电阻值大于等于30Ω/□且小于等于180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结构至少还包括一第二感应电极及一第二引线,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间隔设置于所述衬底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引线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衬底至少包括一第一表面,第一表面至少包括一功能区域,功能区域与该触控感测电路正对,该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设置于功能区域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至少包括一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至少包括一第一周边区域,所述第一周边区域与所述触控感测电路错位设置;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周边区域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区域与所述第一周边区域相邻接,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第一引线、第一触控电极均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所述衬底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在所述功能区域上的部分不交叉;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与第二感应电极具有相同的形状及大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面积为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面积,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一第二投影面积,所述第二投影面积大于等于3平方毫米且小于100平方毫米;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的所有边缘中,相距最近两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毫米。
8.一种电子装置,至少包括一触控感测电路和一感应结构,所述感应结构至少包括一衬底及形成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感应电极、第一引线及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及第一触控电极间隔设置于所述衬底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在所述衬底表面上具有一第一投影面积,所述第一投影面积大于等于3平方毫米且小于100平方毫米;用户触摸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使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触控感测电路之间产生感应电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至少包括功能区域和第一周边区域,所述功能区域与第一周边区域相邻设置,所述功能区域与所述触控感测电路对应,所述第一周边区域与所述触控感测电路错位设置,所述触控感测电路至少包括基板及设置于基板上的多条行电极、多条列电极,所述多条行电极及列电极在所述基板表面的投影相互交叉形成多个第一交叉点,所述第一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功能区域上,且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在所述基板表面的投影与一所述第一交叉点对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结构至少还包括一第二感应电极及一第二引线,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间隔设置于所述衬底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引线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在所述基板表面的投影与另一所述第一交叉点对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周边区域上;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在所述基板表面的投影至少间隔一个第一交叉点。
CN201520606169.1U 2015-08-12 2015-08-12 一种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及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50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06169.1U CN205050105U (zh) 2015-08-12 2015-08-12 一种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06169.1U CN205050105U (zh) 2015-08-12 2015-08-12 一种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50105U true CN205050105U (zh) 2016-02-24

Family

ID=55343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0616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50105U (zh) 2015-08-12 2015-08-12 一种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501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14931U (zh) 触控板
CN102799301A (zh) 触控面板的电极结构、制造方法以及触控面板
WO2016015384A1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468201A (zh) 触摸显示基板、触摸显示面板、触摸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4516561A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器
CN108874218B (zh) 一种触控基板、其触控定位方法及电容式触摸屏
CN203276242U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CN201570004U (zh) 一种触摸面板
CN201508535U (zh) 一种分区触摸屏
CN106293216A (zh)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7831943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2999206A (zh) 一种具有双层线路的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CN202854776U (zh) 一种基于导电织物的表面电容式柔性触控装置
CN204515751U (zh) 触控面板
CN102645997B (zh) 触控面板及其触碰点分辨方法
CN204926034U (zh) 一种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及电子装置
CN204576474U (zh) 一种ogs电容式触摸屏的双搭桥结构
CN204595807U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204288171U (zh) 触摸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205050105U (zh) 一种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及电子装置
CN102707834A (zh) 触控面板及其触碰感应层的制造方法
CN205068330U (zh) 一种与触控感测电路结合使用的感应结构
CN202189340U (zh) 触控面板的电极结构以及触控面板
CN202838250U (zh) 一种具有双层线路的触摸屏
CN107368217A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Termination date: 2016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