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48675U -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48675U
CN205048675U CN201520705627.7U CN201520705627U CN205048675U CN 205048675 U CN205048675 U CN 205048675U CN 201520705627 U CN201520705627 U CN 201520705627U CN 205048675 U CN205048675 U CN 205048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ing
air
kuppe
air outle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056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德清
金海元
孟宪运
丘晓宏
王朝新
潘龙腾
吴舸
姚俊华
张永成
陈圣文
臧允舒
林裕亮
曾庆和
温骊
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207056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48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48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486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主要解决现有顶部送风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暴露的问题。包括:其包括设于空气调节设备顶部的顶部开口,所述空气调节设备内设有主体风道,所述顶部开口相对于空气调节设备轴向方向倾斜设置;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顶部开口处并至少部分的遮挡所述顶部开口,所述顶盖至少在局部形成有从下端至上端向径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下端位于所述顶部开口内,所述倾斜面与所述顶部开口之间设有与所述主体风道相连通的顶部送风通道。通过在顶部开口上设置顶盖,使用户通过顶部开口不能直接观察到空气调节设备的内部结构可提升空气调节设备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领域,涉及空调、风扇、空气净化器等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的电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立式空气调节设备如中国专利文件201310535943.X中所公开的立式空气调节设备,其在顶部开设出风口,出风方向只能是向斜上方吹风,不能对出风方向进行控制,也不能向空气调节设备的周边方向出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顶部出风且出风口部分隐藏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包括设于空气调节设备顶部的顶部开口,所述空气调节设备内设有主体风道,所述顶部开口相对于空气调节设备轴向方向倾斜设置;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顶部开口处并至少部分的遮挡所述顶部开口,所述顶盖的侧壁至少在局部形成有从下端至上端向径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下端位于所述顶部开口内,所述倾斜面与所述顶部开口之间设有与所述主体风道相连通的顶部送风通道,所述出风口形成在所述顶盖侧壁的上端和所述顶部开口的上端之间并与所述顶部送风通道相连通。
优选的,在前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中,所述顶盖包括所述导流罩,所述导流罩侧壁整体呈截面从下端至上端逐渐变宽的第一喇叭形,所述导流罩的下端位于所述顶部开口内,所述顶部送风通道形成在所述导流罩的外侧壁与所述顶部开口之间。
优选的,在前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中,所述顶部开口包括位于前侧且处于最低位置的第一边缘和位于后侧且处于最高位置的第二边缘,所述导流罩包括位于前侧的前侧壁和位于后侧的后侧壁;所述导流罩的上端与所述顶部开口朝同一方向倾斜设置;其中,所述前侧壁靠近所述顶部开的所述第一边缘设置。
优选的,在前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中,所述顶盖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安装在所述导流罩的上端,所述上盖与所述顶部开口朝同一方向倾斜设置。
优选的,在前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中,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顶部开口内,所述顶盖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主体风道和顶部送风通道的安装座风口。
优选的,在前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中,所述安装座风口设置在安装座的前侧并与所述导流罩的所述前侧壁相对的设置。
优选的,在前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中,还包括装饰罩,所述装饰罩呈上下两端开口、截面从下端至上端逐渐变宽的第二喇叭形,所述装饰罩设置在顶部开口处的空气调节设备外壳内并位于所述导流罩的径向外侧,所述顶部送风通道形成在所述装饰罩的内侧壁和所述导流罩的外侧壁之间。
优选的,在前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部送风通道内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沿径向方向延伸。
优选的,在前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中,述导风板设置在所述装饰罩的前侧壁的内侧上和/或设置在所述导流罩的所述前侧壁的外侧上。
优选的,在前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中,所述导风板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的长度不同。
优选的,在前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中,所述导风板的上缘的高度不高于所述顶部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的高度。
优选的,在前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中,所述顶部送风通道和/或所述出风口的大小可调节。
优选的,在前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中,还包括顶盖升降装置,所述顶盖升降装置用于带动所述顶盖在一升起位置和一降下位置之间运动以调节所述顶部送风通道和/或所述出风口的大小。
优选的,在前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中,在所述降下位置,所述顶盖封闭所述顶部开口。
优选的,在前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中,所述导流罩的上端设有上盖,所述导流罩的上端和/或所述上盖与所述顶部开口形状相匹配,在所述降下位置,所述导流罩的上端或所述上盖封闭所述顶部开口。
优选的,在前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中,所述顶盖升降装置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齿轮齿条升降结构或者螺母螺杆升降机构。
优选的,在前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中,驱动单元包括外壳;所述导流罩下端设有下开口,所述导流罩通过所述下开口套设在所述外壳的外侧,所述下开口设有内缘,在顶盖的所述升起位置,所述导流罩的内缘与所述驱动单元的外壳之间通过密封结构密封。
优选的,在前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中,所述驱动单元的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相对于空气调节设备固定连接,所述上壳相对于所述下壳可动的设置;所述齿轮齿条驱动机构或螺母螺杆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之内的空间内用以带动所述上壳相对下壳运动;所述上壳与所述顶盖相连接用以带动顶盖升降。
优选的,在前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中,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下壳外侧的密封圈,在顶盖的所述升起位置,所述导流罩的内缘与所述密封圈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空气调节设备顶部开口倾斜设置,可实现顶部倾斜的送风;同时在顶部开口上设置顶盖,顶盖可至少部分的遮挡顶部开口,使用户通过顶部开口不能直接观察到空气调节设备的内部结构,空气调节设备的内部结构不会对外观形成干扰,可提升空气调节设备的美观性。
2、顶盖的导流罩上至少在局部上设有倾斜面,与顶部开口之间形成顶部送风通道,可对出风方向进行更准确的控制,使风按照设定的方向吹出。
3、顶盖的导流罩呈喇叭形设置,在整流罩和顶部开口之间形成顶部送风通道,可在顶部开口大部分没有暴露在用户视线内的同时,实现空气调节设备从顶部向周边环境送风的功能。
4、整流罩上端和上盖都设置成为与顶部开口朝同一方向倾斜设置,使得顶盖的整体倾斜形状与倾斜的开口外形相适配,外形更美观。
5、顶部开口处设置装饰罩可以进一步的顶部开口进行装饰,使其外观更美观,同时喇叭形的装饰罩与导流罩之间形成平滑的顶部送风通道,可使出风更加顺畅。
6、在所述顶部送风通道位于前侧的部分内设置导风板,可对出风方向进行导引,使的从空气调节设备的前侧吹出的风被吹向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板导引的方向。
7、导风板高度低于第一边缘的高度,外部不容易观察到,可提高整体的美感。
8、出风口结构还包括顶盖升降装置,使得顶盖的高度可调节,进而调节顶部送风通道的打开程度。
9、在降下位置,顶盖可完全封闭顶部开口,在关机时从外部观察不到顶部开口,提高了整体的美感。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a、2a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在顶盖处于升起位置的示意图。
图1b、2b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在顶盖处于降下位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7是本实用新型的两种不同的导风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的顶盖升降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的顶盖升降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的顶盖升降装置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的顶盖升降装置的驱动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1所示,将上下方向定义为:从空气调节设备外壳5的底部向顶盖2延伸的方向为上方,与其相反的方向为下方;并且,空气调节设备轴向方向定义为空气调节设备外壳5的轴线延伸方向;并且,将图1中顶部开口9的位于最低位置的第一边缘91一侧为前侧,位于最高位置的第二边缘92一侧为后侧;并且,在径向方向上将靠近空气调节设备外壳的轴线的位置定义为径向内侧,将与其相反的远离空气调节设备外壳5的轴线的位置定义为径向外侧;周向方向被定义为围绕空气调节设备的轴线旋转的圆周方向。
作为整体,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优选的其应用在立式空气调节设备上。下面以立式空气调节设备为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空气调节设备包括一柱状的空气调节设备外壳5,空气调节设备外壳5内设有主体风道和风发生装置(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包括设于空气调节设备顶部的顶部开口9,顶部开口9相对于轴向方向倾斜设置,具体的,是指顶部开口9的开口边缘所在面不是垂直于空气调节设备外壳5的轴向方向,而是与空气调节设备外壳5的轴向方向呈一定的倾斜角,其开口边缘所在面优选但不限于斜面,也可以呈曲面或者其他类型的面;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还包括顶盖2,顶盖2设置于顶部开口9处,顶盖2置于顶部开口9处并至少部分的遮挡顶部开口9。其中至少部分的遮挡顶部开口9的含义是指用户从外部观察无法看到顶部开口9的全貌,只能看到顶部开口9的一部分。顶盖2包括导流罩22,导流罩22至少在局部形成有从下端至上端向径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倾斜面的下端位于顶部开口9内,倾斜面与顶部开口9之间设有与主体风道相连通的顶部送风通道6。出风口形成在所述导流罩22的上端和所述顶部开口9的上端之间并与所述顶部送风通道6相连通。通过设置顶盖2,当用户从外部观察空气调节设备时,顶部开口9的大部分被顶盖2遮挡,用户从顶部开口9不能直接看到空气调节设备的内部结构,只能看到顶盖和顶部送风通道6,从视觉上看空气调节设备的外观更加美观;通过将顶盖的侧壁设置成倾斜面,在顶部开口9被导流罩22所遮挡的情况下依旧能实现向周边环境出风,并且通过对倾斜面的形状进行设计,可使出风方向得到较为精确的控制,使空气调节设备能够朝所期望的方向准确的送风。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导流罩22侧壁呈在与轴线重合的截面方向上的形状从下端至上端逐渐变宽的第一喇叭形,倾斜面由第一喇叭形所形成,导流罩22的下端位于顶部开口9内,导流罩22的外侧壁与顶部开口9之间设有与主体风道相连通的顶部送风通道6。将导流罩22设计成为第一喇叭形可使得顶部送风通道6还能实现从空气调节设备顶部向空气调节设备的周边环境送风的功能。优选的,顶盖2还包括上盖21,上盖21设置在导流罩22的上端,当用户从外部观察空气调节设备时,从视觉上顶部开口9主要由上盖21所遮挡。上盖21可以与导流罩22制成一体,也可单独制作后通过连接件连接成一个整体。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顶部开口9包括位于前侧且处于最低位置的第一边缘91和位于后侧且处于最高位置的第二边缘92。由于顶部开口9呈倾斜设置,导流罩的上端224为了与顶部开口9在外型上相协调,也与顶部开口9朝同一方向倾斜设置,整体上观察,导流罩的上端224与顶部开口9基本上平行。为了与倾斜的顶部开口9相配合,导流罩22包括位于前侧的前侧壁222和位于后侧的后侧壁223,前侧壁222和后侧壁223均是从下方至上方朝向径向外侧弯曲,优选的,在前后方向延伸且与轴线重合的截面上前侧壁222的曲率大于后侧壁223的曲率。其中,前侧壁222靠近顶部开口9的第一边缘91设置,整体上导流罩22呈整体朝顶部开口9的第一边缘91弯曲且上端224倾斜的第一喇叭形,如图4、5所示。优选的,当上盖21安装到导流罩22的上端224时,上盖21也呈倾斜的设置,且具有与顶部开口9相同的倾斜形状。这样从外部观察,上盖21位于顶部开口9的上方并与顶部开口9以同一方向倾斜,上盖21基本上平行于顶部开口9,在上盖21的下方是由导流罩22形成的顶部送风风道6,上盖21的下端和/或导流罩22的上端224在周向上距离顶部开口9的上端具有大致相同的距离,如图1a、2a所示。其中以同一方向倾斜其含义是在径向方向上倾斜的角度以及在轴向方向上倾斜的角度均基本相同。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顶部开口9内设有安装座1,顶盖2设在安装座1上,安装座1上设有用于连通主体风道和顶部送风通道6的安装座风口11。安装座1的作用主要是对顶盖2提供安装的空间,同时顶部送风通道6与空气调节设备主体风道连通。优选的,将安装座风口11设置在安装座1的前侧并与导流罩22的前侧壁222相对设置。立式空气调节设备放在房间内时,一般情况是靠墙放置,尤其是放置在墙角位置。在此种情况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的空气调节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后侧对着墙壁,前侧对着房屋的空间,顶部开口9对着房屋的空间倾斜。将安装座风口11与导流罩22的前侧壁222相对的设置,如图10所示,这样安装座风口11的出风的一大部分风量会经过前侧壁222引导后从顶部开口的第一边缘91附近向空气调节设备的前侧的房屋空间吹出,其余的风量会经过顶部送风通道6的其余部分向空气调节设备的周边吹出,如图1a、2a所示,这样可以提高吹向房屋空间的风量比例,有效提升房屋空间的换热效果。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环形的顶部送风通道6位于前侧部分的宽度W1宽于位于后侧部分的宽度W2,如图4中所示,也可以使房屋空间得到最多的风量。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还包括装饰罩7,装饰罩7呈上下两端开口的筒状,其具有截面从下端至上端逐渐变宽的第二喇叭形外形,第二喇叭形可以与导流罩22的第一喇叭形外形一致,也可与第一喇叭形外形不一致,如图5中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喇叭形与第一喇叭形外形不一致。装饰罩7设置在顶部开口9处的空气调节设备外壳5内并位于导流罩22的径向外侧。装饰罩7可以固定在顶部开口9处的空气调节设备外壳5的内壁上,也可固定在安装座1上。优选的,空气调节设备的顶部开口9由空气调节设备外壳5环绕形成,装饰罩7的上端设有上端开口71,装饰罩7的上端开口71与顶部开口9的形状相匹配,装饰罩7被安装到空气调节设备外壳5内时,装饰罩7从整体上遮挡空气调节设备外壳5的内壁,从顶部观察只能观察到装饰罩7不能观察到空气调节设备外壳5的内壁,起到对顶部开口9的装饰作用。同时顶部送风通道6形成在装饰罩7的内侧壁和导流罩22的外侧壁之间,由于装饰罩7和导流罩22均呈平滑的喇叭形结构,其中间所形成的顶部送风通道6整体上也呈现从下方至上方由径向内侧向径向外侧平滑延伸的喇叭形,可减少出风时的阻力,提高出风的速度,和实现空气调节设备向周边方向顺畅的送风。此时优选的将安装座1的安装座风口11设置在装饰罩7和导流罩22之间。
当来自主体风道的风经安装座风口11被吹向导流罩22的前侧壁222时,由于风发生装置的安装位置和类型的不同,主体风道的出风方向不一定会是沿竖直方向,有些情况下主体风道的出风方向会是相对于轴向方向倾斜的,此时经过导流罩22的前侧壁222引导后,会导致主要的出风量不是沿着空气调节设备的前侧正对的方向出风,而是与空气调节设备的前侧正对方向有所偏离,会影响对房间的换热效果以及用户体验。因此需要对前侧的出风方向进行纠正。为此,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5-7所示,在顶部送风通道6内设有导风板8,导风板8沿径向方向延伸。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5-6所示,导风板811、812设置在装饰罩7位于前侧壁72的内壁上,导风板811、812垂直于前侧壁72设置,一端连接在装饰罩7位于前侧壁72的内壁上,另一端向着后方朝着导流罩的前侧壁222延伸。导风板8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导风板,如图6中所示,设置有5个导风板;导风板8可具有不同的长度,如图6中所示,3个短导风板811设置在中部,两个长导风板812设置在3个短导风板811的两侧。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如图7所示,导风板821、822设置在导流罩22位于前侧壁222的外壁上,导风板821、822垂直于前侧壁222设置,一端连接在导流罩的前侧壁222的外壁上,另一端向着前方朝着装饰罩7的前侧壁72延伸。导风板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导风板,如图7中所示,设置有5个导风板;导风板可具有不同的长度,如图7中所示,3个短导风板821设置在中部,两个长导风板822设置在3个短导风板821的两侧。导风板设置成不同长度的目的是,如图4、5中所示,为了在安装座的前侧并在装饰罩7和导流罩22之间设置安装座风口11,装饰罩7和导流罩22的下端并不是同轴设置的,导流罩22在装饰罩7内其轴线更靠近后侧设置,为此,位于前侧两侧的装饰罩7和导流罩22之间的距离要长于位于前侧中央的装饰罩7和导流罩22之间的距离,使得位于前侧两侧的部分的导风板812、822相比较位于前侧中央的导风板811、821具有更长的长度以使整个顶部送风通道6的前侧的出风风向都能被导风板所调节,进而前侧的出风能向前侧正对的方向吹出,如图6、7中箭头方向所示。
优选的,导风板8的上缘的高度不高于顶部开口9的第一边缘91的高度,这样从外部观察,导风板没有露出于顶部开口9,被空气调节设备外壳5和装饰罩7所遮挡隐藏了起来,用户从外部观察看不到任何叶片或者格栅类型的结构,整体的美感更好,同时还能保证向前侧正对的方向出风。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顶盖2可以做成升降式的结构,在一升起位置和一降下位置之间运动,通过顶盖2的升降运动,改变顶盖2与顶部开口9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改变顶部送风通道6的打开程度和/或出风口的大小,进而可对出风的风量进行调节。作为一种较优的方式,可在顶盖2可在降下位置封住顶部开口9,进而关闭顶部送风通道6,具体如下:在使用状态下,顶盖2向上运动到升起位置,露出顶部送风通道6,向室内送风进行换热;在关闭状态下,顶盖2可以下降到降下位置,顶盖2具有与顶部开口9相吻合的形状,在降下位置顶盖2可以完全封闭顶部开口9,这样顶部送风通道6被完全关闭,不再出风,同时空气调节设备整体上呈现整体外观上无开口、顶部倾斜的柱状结构,在外观上看不到任何出风口,提升了产品的高级感;在关闭状态下,顶盖2将顶部开口9封闭,可避免在不使用时灰尘或者液体等异物进入空气调节设备内部,降低了异物引起空气调节设备故障的可能性,同时也可保持空气调节设备内部清洁,可维护性更好。
顶盖2的升降可通过顶盖升降装置来实现,顶盖升降装置包括驱动单元3,该驱动单元3优选采用齿轮齿条升降机构或者螺母螺杆升降机构。采用螺母螺杆升降机构时,可采用将电机与电机驱动的螺杆安装在安装座1上,与螺杆配合的螺母与顶盖2相连接,通过螺杆的转动带动螺母上下运动,实现顶盖2在升起位置和降下位置之间运动。
下面以齿轮齿条升降机构为例对顶盖升降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具体参见图8-11。
驱动单元3包括电机321、齿轮齿条驱动机构。驱动单元3一端连接于安装座1,另一端与顶盖2相连接,齿轮齿条驱动机构由电机321驱动用以带动顶盖2相对安装座1在升起位置和降下位置之间运动。通过设置齿轮齿条驱动机构可实现顶盖2的升降运动,进而顶盖2可与空气调节设备的顶部开口9相配合,以对顶部送风通道6的打开程度进行调节。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10、11所示,齿轮齿条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322和第一齿条331,主动齿轮322与电机321相连接,第一齿条331与主动齿轮322相啮合并用以带动顶盖2运动。优选的,齿轮齿条驱动机构还包括从动齿轮323和第二齿条332,从动齿轮323由主动齿轮322驱动并与第二齿条332相啮合,第二齿条用以带动顶盖2运动。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从动齿轮323在内侧与主动齿轮322直接啮合,二者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齿条331和第二齿条332分别设置在主动齿轮322和从动齿轮323的外侧并分别与主动齿轮322和从动齿轮323相啮合,这样在主动齿轮322转动时,可带动第一齿条331和第二齿条332同步的上升或者下降。两个齿条同时带动顶盖2在升起位置和降下位置之间运动,可使得顶盖2的运动更加稳定和平顺。此外,从动齿轮323与主动齿轮322之间不限于直接啮合的方式,也可通过中间齿轮或者中间齿轮组的方式相连接,只要能实现第一齿条331和第二齿条332同步运动即可。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驱动单元3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与顶盖相配合用以限定顶盖2沿升起位置和降下位置之间的方向运动;导向机构包括导向件组件和导轨组件,导向件组件设置在导轨组件内并可相对导轨组件运动,导向件组件和导轨组件中的一部分相对于安装座固定设置,导向件组件和导轨组件中的另一部分伴随顶盖2运动并对顶盖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制。其中,所谓的导向件组件和导轨组件中的一部分可以全部是导向件组件,也可以全部是导轨组件,还可以是一部分导向件组件和一部分导轨组件的组合,具体会在后面进行详细的说明。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可以在顶盖2被齿条驱动时对顶盖2的运动方向进行更准确的导向,使顶盖2按照预定的方向运动到所需要的位置,可使得顶盖2的运动轨迹更加稳定。
优选的,导向件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导向件,导轨组件包括分别与一组导向件配合的至少一个导轨。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11所示,设置有三个导轨,分别为第一导轨341,第二导轨342,第三导轨343,与导轨配合的导向件采用的是三组导向轮,分别为第一组导向轮351,第二组导向轮352和第三组导向轮353,每组导向轮包括两个导向轮。如图10、11所示导向轮相对于安装座1固定的设置,三个导轨341、342、343随着顶盖2做升降运动并通过三组导向轮351、352、353对顶盖2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作为另一种较优的方式(未示出),三个导轨相对于安装座1固定设置,与之配合的导向件组件与顶盖2配合连接随着顶盖2做升降运动并通过三个导轨对顶盖2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作为再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未示出),采用部分导轨和导向件组件固定安装,部分导轨和导向件组件随顶盖2运动的方式,例如两个导轨和一组导向件固定安装,另一组导轨和两组导向件随顶盖2运动。每组导向件的数量不限于两个,每组设置至少一个导向件即可满足要求。导向件也不限于导向轮的方式,也可采用导向滑块的方式。
优选的,运动的导轨组件和/或导向件组件被连接到导轨附近的齿条与齿条同步运动,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第一导轨341和第二导轨342被固定到第一齿条331,第三导轨343被固定到第二齿条332;这样齿条和导轨之间整体连接,导向和驱动均由齿条和导轨整体承受,可使得传动结构更加的稳固,不易出现零件的松动和异响等情况,能提高整体结构的耐久性能。作为另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未示出),当采用导轨组件固定,与之配合的导向件组件与顶盖2配合连接随着顶盖2做升降运动的方案时,可将导向件组件与齿条固定连接,与齿条同步运动。作为再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未示出),采用部分导轨组件和导向件组件固定安装,部分导轨组件和导向件组件随顶盖2运动的方式时,可将运动的部分导轨组件和导轮组件与齿条固定连接,与齿条同步运动。
优选的,齿轮齿条驱动机构还包括齿轮支架,如图10所示,齿轮支架包括第一齿轮支架324和第二齿轮支架325,主动齿轮322和从动齿轮323转动支撑在第一齿轮支架324和第二齿轮支架325之间的空间内,并从第一齿轮支架324和第二齿轮支架325两侧的开口处露出部分用以驱动第一齿条331和第二齿条332。电机321也可由齿轮支架324所支撑。
优选的,将固定的导向件组件和/或导轨组件固定到齿轮支架上,与齿轮支架构成为一整体。这样设置使得驱动单元分为由固定的导向件组件和/或导轨组件与齿轮支架整体组成的固定结构和由齿条以及运动的导轨组件和/或导向件组件整体组成的移动结构,安装和维护更加简单,同时整体强度更好,可靠性更高。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三组导向轮351、352、353固定到齿轮支架324、325上,与齿轮支架324、325构成整体。作为另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未示出),当采用导轨组件固定,与之配合的导向件组件与顶盖配合连接随着顶盖做升降运动的方案时,可将导轨组件与齿轮支架固定连接,也可提升整体的强度。作为再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未示出),采用部分导轨组件和导向件组件固定安装,部分导轨组件和导向件组件随顶盖运动的方式时,可将固定的部分导轨组件和导向件组件与齿轮支架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10、11所示,驱动单元还包括上壳312和下壳311,下壳311设于安装座1上,上壳312相对于下壳311可滑动的设置;齿轮齿条驱动机构和导向机构均设置在上壳312和下壳311之内的空间内;第一齿条331和第二齿条332和三组导轨组件341、342、343均与上壳312相连接;三组导向轮组件351、352、353,电机321,齿轮支架324、325,以及主动齿轮322、从动齿轮323相对于下壳311固定连接;上壳312与顶盖2相连接并可在电机321驱动下带动顶盖2做升降运动。通过这样设置,驱动单元3设在上、下壳311、312内,可减少电机321电路和齿轮齿条机构等传动机构受外界的灰尘、潮湿空气等的影响而导致故障的情况,同时驱动单元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安装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在驱动单元出现故障可整体进行替换,可维护性好。作为另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未示出),当采用导轨组件固定,与之配合的导轮组件与顶盖配合连接随着顶盖做升降运动的方案时,可将导轨组件与齿轮支架相对于下壳固定连接,将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和导轮组件均与上壳相连接,也可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作为再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未示出),采用部分导轨组件和导向件组件固定安装,部分导轨组件和导向件组件随顶盖运动的方式时,可将固定的部分导轨组件和导向件组件与下壳固定连接,将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和运动的部分导轨组件和导向件组件均与上壳相连接。
优选的,导流罩22的下部设有下开口23,顶盖2通过下开口23套设在驱动单元3的外部,顶盖2内部可通过形状配合、卡接或者连接件连接等多种方式与上壳312相连接,使得顶盖2与上壳312可同步运动。
优选的,驱动单元还包括密封圈4,密封圈4套设在下壳311的外周;导流罩22的下开口23设有内缘221,内缘221位于密封圈4的下方,在顶盖2的升起位置,导流罩22的内缘221与密封圈4相抵接。作为另一种较优的方式,也可在下壳311的外周设置凸台,在导流罩22的内缘221设置密封圈(未示出)。设置密封圈4的目的是当顶盖2升起后,顶盖2与驱动单元3的上、下壳311、312之间形成密封的空间,这样空气调节设备的冷风、潮湿空气、灰尘等等不会进入顶盖2与驱动单元3的上、下壳311、312之间的空间的内部从而影响内部的控制机构和电路,可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优选的,驱动单元3内还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开关,图11中所示采用了两个限位开关361、362,限位开关361、362的作用是对顶盖2的上升和下降位置进行检测,当顶盖2到达升起位置和/或降下位置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电机321停止工作,从而保证顶盖2能够到达指定的位置。
优选的,如图10所示,上盖21由上盖上板211和上盖下板212组成,上盖下板212的下端与上壳312相连接。上盖上板211和上盖下板212之间形成中空的空间,该空间内可安装有显示装置(未示出),显示装置可以是显示屏或照明装置或其组合,这样上盖可以显示一些相关的空气调节设备工作和/或设定信息,使得用户可以更直观的了解空气调节设备的工作状况。还可以设置一些装饰结构,可以提高立式空气调节设备的外观的美感。
此外,由于立式空气调节设备整体高度较高,通常会超过成年人身高的高度,如果上盖的上盖上板211做成基本水平的,即使处于站立状态用户也是很难观察到上盖21的上盖上板211上面的信息,上盖的空间无法得到利用。因此,优选的,将上盖21的上盖上板211设置成相对于轴线方向倾斜设置,并与顶部开口9的倾斜方向相一致。而将上盖上板211也设置成倾斜设置,这样无论是在升起位置还是降下位置,用户都能观察到上盖上板211上的信息。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同时,应当理解,示例实施例被提供,以使本公开是全面的,并将其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多特定细节(例如特定部件、设备和方法的示例)被给出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全面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不需要采用特定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以很多不同的形式被实施,并且示例实施例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众所周知的设备结构以及众所周知的技术没有详细描述。
当一元件或层被提及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接合到”、“被连接到”或“被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直接接合、连接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比之下,当一元件被提及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被接合到”、“直接被连接到”或“直接被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可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用于描述元件之间关系的其它词语应该以相似方式被解释(例如,“之间”与“直接在之间”,“邻近”与“直接邻近”等)。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在此可被用于描述各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区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区段不应该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可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与另一元件、区域、层或区段区分开。诸如“第一”、“第二”的术语和其它数值术语当在此使用时不意味着次序或顺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出。因而,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可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而不背离示例实施例的教导。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为易于说明,诸如“内”、“外”、“之下”、“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等的空间相关术语在此被用于描述图中例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的是,空间相关术语可意欲包含设备在使用或操作中的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不同的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于是将被定位为在该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而,示例术语“下方”能包含上方和下方的方位二者。设备可以以其它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方位),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词应该被相应地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于空气调节设备顶部的顶部开口(9),所述空气调节设备内设有主体风道,所述顶部开口(9)相对于空气调节设备轴向方向倾斜设置;还包括顶盖(2),所述顶盖(2)设置于所述顶部开口(9)处并至少部分的遮挡所述顶部开口(9),所述顶盖(2)的侧壁至少在局部形成有从下端至上端向径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下端位于所述顶部开口(9)内,所述倾斜面与所述顶部开口(9)之间设有与所述主体风道相连通的顶部送风通道(6),所述出风口形成在所述顶盖(2)侧壁的上端和所述顶部开口(9)的上端之间并与所述顶部送风通道(6)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包括导流罩(22),所述导流罩(22)侧壁整体呈截面从下端至上端逐渐变宽的第一喇叭形,所述导流罩(22)的下端位于所述顶部开口(9)内,所述顶部送风通道(6)形成在所述导流罩(22)的外侧壁与所述顶部开口(9)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开口(9)包括位于前侧且处于最低位置的第一边缘(91)和位于后侧且处于最高位置的第二边缘(92),所述导流罩(22)包括位于前侧的前侧壁(222)和位于后侧的后侧壁(223);所述导流罩的上端(224)与所述顶部开口(9)朝同一方向倾斜设置;其中,所述前侧壁(222)靠近所述顶部开口(9)的所述第一边缘(91)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还包括上盖(21),所述上盖(21)安装在所述导流罩(22)的上端(224),所述上盖(21)与所述顶部开口(9)朝同一方向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安装在所述顶部开口(9)内,所述顶盖(2)设在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主体风道和顶部送风通道(6)的安装座风口(1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风口(11)设置在安装座(1)的前侧并与所述导流罩(22)的所述前侧壁(222)相对的设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罩(7),所述装饰罩(7)呈上下两端开口、截面从下端至上端逐渐变宽的第二喇叭形,所述装饰罩(7)设置在顶部开口(9)处的空气调节设备外壳(5)内并位于所述导流罩(22)的径向外侧,所述顶部送风通道(6)形成在所述装饰罩(7)的内侧壁和所述导流罩(22)的外侧壁之间。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部送风通道(6)内的导风板(8),所述导风板(8)沿径向方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8)设置在所述装饰罩(7)的前侧壁(72)的内侧上和/或设置在所述导流罩(22)的所述前侧壁(222)的外侧上。
10.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8)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导风板(811、812、821、822),多个导风板(811、812、821、822)的长度不同。
11.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8)的上缘的高度不高于所述顶部开口(9)的所述第一边缘(91)的高度。
12.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送风通道(6)和/或所述出风口的大小可调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盖升降装置,所述顶盖升降装置用于带动所述顶盖(2)在一升起位置和一降下位置之间运动以调节所述顶部送风通道(6)和/或所述出风口的大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降下位置,所述顶盖(2)封闭所述顶部开口(9)。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22)的上端(224)设有上盖(21),所述导流罩(22)的上端(224)和/或所述上盖(21)与所述顶部开口(9)形状相匹配,在所述降下位置,所述导流罩(22)的上端(224)或所述上盖(21)封闭所述顶部开口(9)。
16.如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升降装置包括驱动单元(3),所述驱动单元(3)包括齿轮齿条升降结构或者螺母螺杆升降机构。
17.如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单元(3)包括外壳;所述导流罩(22)下端设有下开口(23),所述导流罩(22)通过所述下开口(23)套设在所述外壳的外侧,所述下开口(23)设有内缘(221),在顶盖(2)的所述升起位置,所述导流罩(22)的内缘(221)与所述驱动单元(3)的外壳之间通过密封结构密封。
18.如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3)的外壳包括上壳(312)和下壳(311),所述下壳(311)相对空气调节设备固定安装,所述上壳(312)相对于所述下壳(311)可动的设置;所述齿轮齿条驱动机构或螺母螺杆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上壳(312)和所述下壳(311)之内的空间内用以带动所述上壳相对下壳运动;所述上壳(312)与所述顶盖(2)相连接用以带动顶盖(2)升降。
19.如权利要求18中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下壳(311)外侧的密封圈(4),在顶盖(2)的所述升起位置,所述导流罩(22)的内缘(221)与所述密封圈(4)相抵接。
CN201520705627.7U 2015-09-11 2015-09-11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48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5627.7U CN205048675U (zh) 2015-09-11 2015-09-11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5627.7U CN205048675U (zh) 2015-09-11 2015-09-11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48675U true CN205048675U (zh) 2016-02-24

Family

ID=55342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0562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48675U (zh) 2015-09-11 2015-09-11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48675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5128A (zh) * 2015-09-11 2015-1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
CN110595048A (zh) * 2019-10-15 2019-12-2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顶盖结构及空调器
CN111256235A (zh) * 2016-02-26 2020-06-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清洁器
CN111256234A (zh) * 2016-02-26 2020-06-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清洁器
US11090598B2 (en) 2016-02-26 2021-08-17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US11452961B2 (en) 2016-02-26 2022-09-27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US11938433B2 (en) 2016-02-26 2024-03-26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5128A (zh) * 2015-09-11 2015-1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
CN105115128B (zh) * 2015-09-11 2018-11-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
CN111256234B (zh) * 2016-02-26 2022-01-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清洁器
CN111256235A (zh) * 2016-02-26 2020-06-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清洁器
CN111256234A (zh) * 2016-02-26 2020-06-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清洁器
US11090598B2 (en) 2016-02-26 2021-08-17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US11452961B2 (en) 2016-02-26 2022-09-27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US11666846B2 (en) 2016-02-26 2023-06-06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US11761455B2 (en) 2016-02-26 2023-09-19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US11905967B2 (en) 2016-02-26 2024-02-20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US11938433B2 (en) 2016-02-26 2024-03-26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US11982288B2 (en) 2016-02-26 2024-05-14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CN110595048A (zh) * 2019-10-15 2019-12-2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顶盖结构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48675U (zh)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
CN105115128A (zh)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口结构
CN105135652A (zh) 空气调节装置顶盖组件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05222308B (zh) 空气调节装置顶盖组件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03807989B (zh) 风管机出风口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034003B (zh) 风口部件
WO2009054192A1 (ja) 空気調和機
CN204629846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103836781A (zh) 导风板和空调器
US20150219359A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EP3348927A1 (en) Top cover assembly for air conditioner adjustment apparatus, and air conditioner adjustment apparatus
CN104596076A (zh) 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面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05115068A (zh) 一种导风结构
CN106352405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移动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03574877A (zh) 可隐藏送风口的空调器
KR101599624B1 (ko) 디퓨저
CN203731635U (zh) 风管机出风口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5048601U (zh) 一种导风结构
CN205090575U (zh)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及其顶盖升降装置
CN203586501U (zh) 出风口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5048685U (zh) 空气调节装置顶盖组件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07555764U (zh) 天花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5352156B (zh) 一种空调扫风装置及空调设备
CN204438459U (zh) 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面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3258826U (zh) 双连杆单动多向调节顶出风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