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42068U - 一种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42068U
CN205042068U CN201520748228.9U CN201520748228U CN205042068U CN 205042068 U CN205042068 U CN 205042068U CN 201520748228 U CN201520748228 U CN 201520748228U CN 205042068 U CN205042068 U CN 205042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eaststroke
slit
panel
training device
strength t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482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政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207482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42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42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420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包括用来盛水的开口池,所述开口池内设有:双层板和俯卧台;双层板是由与水平面相互平行且按照设定间距排列的上面板和下面板组成;上面板和下面板上均设有与蛙泳脚运动轨迹相一致的狭缝,上下两个面板上的狭缝互相对应;所述狭缝的两侧且位于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各设有一根弹性条带附着柱;上面板和下面板的狭缝内设有在该狭缝内来回移动的两个脚踏板中轴,并延伸至下面板的下方;弹性条带通过固定在俯卧台上的固定梁和两个脚踏板中轴与弹性条带附着柱相连接。训练者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全面地训练到参与蛙泳腿部动作的所有肌群,而且能对练习者的蛙泳腿部动作起到规范与矫正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属于体育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蛙泳是游泳项目之一,锻炼其腿部力量非常重要,主要动作环节可分为收腿、翻脚、蹬夹水和滑行四个阶段,这四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完整动作。
目前,并没有一种可以模拟水中使全部腿部肌群得到训练的蛙泳腿部力量的训练器械,一般对蛙泳腿部力量的训练,通常是对蛙泳腿部动作所参与的肌肉群分别进行训练,例如:利用负重深蹲、蛙跳、跳台阶等辅助练习方法来发达臀部(臀大肌、臀中肌、臀圆肌)、腿部肌肉(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腓肠肌等),对于“夹水”动作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大腿内侧“缝匠肌”的训练,还要用重锤或皮条专门练习单独训练,训练步骤繁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包括用来盛水的开口池,所述开口池内设有:
双层板,
和通过弹性条带与双层板相连接的、且位于双层板一侧下方的俯卧台,所述俯卧台上设有一根固定梁;
所述双层板是由与水平面相互平行且按照设定间距排列的上面板和下面板组成;
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上均设有与蛙泳脚运动轨迹相一致的狭缝,上下两个面板上的狭缝互相对应;所述狭缝的两侧且位于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各设有一根弹性条带附着柱;
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的狭缝内设有在该狭缝内来回移动的两个脚踏板中轴,并延伸至下面板的下方;
所述弹性条带通过固定于俯卧台上的固定梁和两个脚踏板中轴与弹性条带附着柱相连接,脚踏板中轴在狭缝中来回移动时,使弹性条带产生纵向和横向拉力。
优选的,所述俯卧台由水平面板和斜面板组成,两平面呈120—130°,在练习时,练习者的躯干位于水平面板上,大腿位于斜面板上,使得练习者的躯干与大腿呈120—130°,规范练习者收大腿的角度。
优选的,所述脚踏板中轴的上、下部分各设有分别与上、下面板相配合的滚动凹槽滑轮,滑轮与脚踏板中轴同轴且牢固固定,滚动凹槽滑轮将脚踏板中轴垂直固定在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在滚动凹槽滑轮的固定与滚动作用下,脚踏板中轴可在外力作用下,在狭缝内来回移动。
优选的,下面板上的狭缝的两侧设有若干限位块,还设有能移动的条型钢,限位块与条型钢配合使用调整脚踏板中轴的起始位置,将条型钢在限位块中任意改变放置位置,将脚踏板中轴卡在狭缝的外侧,满足不同肩宽、体长练习者使用。
优选的,所述双层板由支柱支撑,但不仅仅限于采用支柱将双层板支撑起来。
优选的,所述脚踏板中轴的底部设有脚踏板,练习者将脚踏在脚踏板上,更加舒适地练习蛙泳腿部动作。
优选的,所述双层板上设有与固定梁连接的横梁,用来纵向加固固定梁,使固定梁更加稳固。
优选的,所述的俯卧台由伸缩式支架支撑,调节俯卧台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的距离能调节。
优选的,所述固定梁和两个脚踏板中轴设有穿过弹性条带的孔隙,用以限定弹性条带的位置。
练习者使用本实用新型练习蛙泳腿部力量时,将开口池装水至俯卧台处:
(1)练习者蹬在脚踏板中轴的底部,使两个脚踏板中轴的距离,宽于练习者的肩宽(规范技术要求:收腿结束时,练习者的双膝盖内侧与练习者肩部外沿保持一致);
(2)反复调整俯卧台高度及与双层板的相对位置,满足练习者收腿结束时,脚后跟与臀部靠拢;
(3)练习者俯卧在俯卧台上;双手抓握固定于俯卧台前部分的固定梁,做蛙泳腿“收翻蹬夹”动作;
(4)收大腿,使练习者的大腿与躯干两者所在平面的角度为120—130度之间;
(5)当双脚紧贴脚踏板中轴的底部收过来,在脚后跟接近臀部时练习者做勾脚尖儿翻脚动作;
(6)翻完脚后,使足弓内侧正对脚踏板中轴的底部;
(7)以足弓内侧与小腿所对的方向,向后做蹬夹水动作(此时,脚踏板中轴会沿狭缝向后方移动);
(8)在弹性条带纵向部分的拉力作用下,给练习者的向后“蹬腿”动作所需肌群带来一定负荷(此负荷,根据练习者力量大小、训练负荷要求,通过增减弹性条带来实现负荷大小的变化需求),起到发达专项力量的作用;
(9)练习者继续向后蹬腿,当脚两个脚踏板中轴被蹬踏至狭缝后半程(做“夹水”动作时),纵向弹性条带拉力依然存在,但随着脚踏板中轴沿狭缝向中间移动,该拉力被“面板承受”;
(10)衔接上述蹬腿,“夹水”动作开始,弹性条带的横向部分开始发挥作用,产生向外的反作用力,给练习者参与“夹水”动作的肌群以负荷(此负荷,也可根据练习者力量大小、训练负荷要求,通过增减弹性条带来实现负荷大小的变化需求),起到锻炼夹水肌群力量的作用;
(11)夹水动作完成(此时,两个脚踏板中轴都处于狭缝最末端),练习者加紧双腿,并稍向下方做伸脚尖动作,使自己的双脚分别沿着脚踏板向下移动,当伸脚动作完成时,双脚的垂直位置已经移动至脚踏板中轴的最底部(与脚踏板中轴分开),释放脚踏板中轴;
(12)练习者继续做下一个“收腿”动作,此时,被“释放”脚踏板中轴,会在横向弹性条带与纵向弹性条带牵引力的作用下回位(迅速返回至狭缝前端)。
一个流程结束,循环往复,按照训练计划要求的组数、每组的个数、每组的负荷变化进行便捷的体统训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该装置时,将开口池装水,练习者可模拟在水中蛙泳时的动作要领,使练习者在开口池中有如同是在游泳池中蛙泳的感觉,使得蛙泳腿部动作更加标准,实现符合实际的训练,训练效果大幅度提高。
(2)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训练者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全面地训练到参与蛙泳腿部动作的所有肌群,连贯、高效,而且能对练习者的蛙泳腿部动作起到规范与矫正作用,使得蛙泳腿部力量的训练步骤简化且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未有开口池的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俯卧台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和图8是练习者腿部姿势示意图。
其中,1、弹性条带,2、俯卧台,2-1、水平面板,2-2、斜面板,3、上面板,4、下面板,5、狭缝,6、弹性条带附着柱,7、脚踏板中轴,8、脚踏板,9、滚动凹槽滑轮,10、限位块,11、条型钢,12、支柱,13、固定梁,14、横梁,15、开口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和3所示,一种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包括用来盛水的开口池15,所述开口池15内设有:双层板,和通过弹性条带1与双层板相连接的、且位于双层板一侧下方的俯卧台2,练习时,练习者俯卧在俯卧台2上。
如图4所示,所述俯卧台2由水平面板2-1和斜面板2-2组成,斜面板2-2靠近双层板一侧,水平面板2-1和斜面板2-2两者所在平面呈120°,所述水平面板2-1上设有一根固定梁13,在练习时,俯卧台2供练习者俯卧,双手抓握固定梁13,练习者的躯干位于水平面板2-1上,大腿位于斜面板2-2上,使得练习者的躯干与大腿所在平面呈120°,规范练习者收大腿的角度。
所述双层板是由与水平面相互平行且按照设定间距排列的上面板3和下面板4组成,所述上面板3和下面板4的材料为钢质材料;
所述上面板3和下面板4上均设有与蛙泳脚运动轨迹相一致的弧形狭缝5,上下两个面板3、4上的弧形狭缝5上下互相对应;所述弧形狭缝5的两侧且位于上面板3和下面板4之间各设有一根弹性条带附着柱6;
所述上面板3和下面板4的弧形狭缝5内设有在该弧形狭缝5内来回移动的两个脚踏板中轴7,并延伸至下面板4的下方;所述脚踏板中轴7的底部设有脚踏板8,练习者将脚踏在脚踏板8上,更加舒适地练习蛙泳腿部动作。俯卧后,练习者的脚部能与脚踏板较好的贴合。
如图6所示,所述脚踏板中轴7的上、下部分各设有分别与上、下面板3、4相配合的滚动凹槽滑轮9,滚动凹槽滑轮9与脚踏板中轴7同轴且牢固固定,滚动凹槽滑轮9的凹槽(能卡住上、下面板3、4),宽度、深度与弧形狭缝5相匹配,将脚踏板中轴7垂直固定在上面板3和下面板4之间,在滚动凹槽滑轮9的固定与滚动作用下,脚踏板中轴7可在外力作用下,在弧形狭缝5内来回移动。
如图5所示,下面板4上的弧形狭缝5的前端(靠近斜面板2-2一侧)两侧设有若干限位块10和两个能移动的条型钢11,限位块10与条型钢11配合使用可调整脚踏板中轴7的起始位置,将条型钢11在限位块10中任意改变放置位置,将脚踏板中轴7卡在弧形狭缝5的外侧,满足不同肩宽、体长练习者使用。
所述固定梁13和两个脚踏板中轴7均设有孔隙,所述弹性条带1通过固定梁和两个脚踏板中轴的孔隙与弹性条带附着柱6相连接,脚踏板中轴7在弧形狭缝5中来回移动时,使弹性条带1产生纵向和横向拉力。以上仅仅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当固定梁13和两个脚踏板中轴7不设有用来穿过弹性条带1孔隙时,只需将弹性条带1绕过固定梁13和两个脚踏板中轴7,即可满足使弹性条带1产生纵向和横向拉力。
所述双层板由支柱12支撑,但不仅仅限于采用支柱12将双层板支撑起来。
所述双层板上设有与固定梁13连接的横梁14,用来纵向加固固定梁13,使固定梁13更加稳固。
所述的俯卧台2由伸缩式支架支撑,通过调整伸缩式支架可以调节俯卧台2的高度。
练习者在使用本实施例练习蛙泳腿部力量时,具体步骤如下:
(1)调整条型钢11的位置,使两个脚踏板中轴7的距离,略宽于练习者的肩宽(规范技术要求:收腿结束时,练习者的双膝盖内侧与练习者肩部外沿保持一致)。
(2)反复调整俯卧台2高度及与双层板的相对位置,满足练习者收腿结束时,脚后跟与臀部靠拢。
(3)练习者俯卧在俯卧台2上;双手抓握俯卧台2前部的固定梁13,做蛙泳腿“收翻蹬夹”动作。
(4)收大腿,在120度斜板的阻止下,练习者的大腿与躯干的角度为120度之间。
(5)当双脚紧贴脚踏板8内侧收过来,脚后跟尽可能的接近臀部时练习者做勾脚尖儿翻脚动作。
(6)如图7所示,翻完脚后,使足弓内侧正对脚踏板8。
(7)如图8所示,以足弓内侧与小腿所对的方向,向后做蹬夹水动作(此时,脚踏板中轴会沿弧形狭缝5向后方移动)。
(8)在弹性条带1纵向部分的拉力作用下,给练习者的向后“蹬腿”动作所需肌群带来一定负荷(此负荷,根据练习者力量大小、训练负荷要求,通过增减弹性条带1来实现负荷大小的变化需求),起到发达专项力量的作用。
(9)练习者继续向后蹬腿,当脚两个脚踏板中轴7被蹬踏至弧形狭缝5后半程(该做“夹水”动作时),纵向弹性条带1拉力依然存在,但随着脚踏板中轴7沿弧形狭缝5向中间移动,该拉力被“面板承受”。
(10)衔接上述蹬腿,“夹水”动作开始,两个横向弹性条带1开始发挥作用,产生向外的反作用力,给练习者参与“夹水”动作的肌群以负荷(此负荷,也可根据练习者力量大小、训练负荷要求,通过增减弹性条带1来实现负荷大小的变化需求),起到锻炼夹水肌群力量的作用。
(11)夹水动作完成(此时,两个脚踏板中轴7都处于弧形狭缝5最末端),练习者加紧双腿,并稍向下方做伸脚尖动作,使自己的双脚分别沿着脚踏板8向下移动,当伸脚动作完成时,双脚的垂直位置已经移动至脚踏板8下方(与脚踏板8分开),释放脚踏板8。
(12)练习者继续做下一个“收腿”动作,此时,被“释放”脚踏板中轴7,会在横向弹性条带1与纵向弹性条带1牵引力的作用下回位(迅速返回至弧形狭缝5前端)。
一个流程结束,循环往复,按照训练计划要求的组数、每组的个数、每组的负荷变化进行便捷的体统训练。
文中,弧形狭缝5的前端是指靠近斜面板2-2一侧的一端。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用来盛水的开口池,所述开口池内设有:
双层板,
和通过弹性条带与双层板相连接的、且位于双层板一侧下方的俯卧台;
所述双层板是由与水平面相互平行且按照设定间距排列的上面板和下面板组成;
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上均设有与蛙泳脚运动轨迹相一致的狭缝,上、下两个面板上的狭缝互相对应;所述狭缝的两侧且位于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各设有一根弹性条带附着柱;
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的狭缝内设有在该狭缝内来回移动的两个脚踏板中轴,并延伸至下面板的下方;
所述弹性条带通过固定在俯卧台上的固定梁和两个脚踏板中轴与弹性条带附着柱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俯卧台由水平面板和斜面板组成,两平面呈120—1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脚踏板中轴的上、下部分各设有分别与上、下面板相配合的滚动凹槽滑轮,滑轮与脚踏板中轴同轴且牢固固定,滚动凹槽滑轮将脚踏板中轴垂直固定在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是:下面板上的狭缝的两侧设有若干限位块和能移动条型钢,限位块与条型钢配合使用调整脚踏板中轴的起始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脚踏板中轴的底部设有脚踏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双层板由支柱支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双层板上设有与固定梁连接的横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俯卧台由伸缩式支架支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的距离能调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梁和两个脚踏板中轴设有穿过弹性条带的孔隙。
CN201520748228.9U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42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48228.9U CN205042068U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48228.9U CN205042068U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42068U true CN205042068U (zh) 2016-02-24

Family

ID=55335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4822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42068U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420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1401A (zh) * 2017-01-12 2017-06-13 兰州大学 一种蛙蟾类环抱臂力检测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1401A (zh) * 2017-01-12 2017-06-13 兰州大学 一种蛙蟾类环抱臂力检测装置及系统
CN106821401B (zh) * 2017-01-12 2019-07-02 兰州大学 一种蛙蟾类环抱臂力检测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55779U (zh) 仰卧起坐器
Suchomel et al. Baseball Resistance Training: Should Power Clean Variations Be Incorporated? J Athl Enhancement 2: 2
CN205042069U (zh) 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CN205042068U (zh) 一种模拟水中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CN104436605B (zh) 蛙泳泳姿学习限位器
CN107174789A (zh) 一种锻炼腿部以及腹部肌肉的健身器械及其使用说明
CN105107180B (zh) 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CN205042052U (zh) 一种带腿部缓冲结构的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CN205055326U (zh) 一种规范蛙泳腿部动作和训练腿部力量的装置
CN205042050U (zh) 一种满足不同高度练习者的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CN205042051U (zh) 一种带有大腿托付结构的蛙泳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CN108096806A (zh) 一种悬浮式的蛙泳训练装置
CN210728609U (zh) 一种速度滑冰陆地专项模拟训练装置
CN204319713U (zh) 蛙泳泳姿学习限位器
CN205850081U (zh) 多功能运动器材
CN102430233A (zh) 一种后扒技术性力量训练装置及方法
CN103127687B (zh) 一种游泳教学训练装置
CN205145512U (zh) 多方位腹部训练器
CN108525264A (zh) 一种拳击凳
CN216023000U (zh) 多功能一体健身椅
Azeem et al. Effects of weight training on power performance
CN204864698U (zh) 单双杠拳击沙袋举重床
CN104587632A (zh) 一种弹跳专项训练器
CN201350300Y (zh) 盘式综合健身机
CN204469104U (zh) 一种多功能举重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