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32335U - 点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点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32335U
CN205032335U CN201520668035.2U CN201520668035U CN205032335U CN 205032335 U CN205032335 U CN 205032335U CN 201520668035 U CN201520668035 U CN 201520668035U CN 205032335 U CN205032335 U CN 205032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base
striker
assembly
top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680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博
王瑾
曹锋
杨建东
叶恒青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680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32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32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32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点胶装置,包括上基座、下基座、撞针、挡胶组件、驱动组件、限位组件和点胶针头;上基座和下基座分别固定于挡胶组件的相对两侧;上基座被贯穿形成的活动腔以及下基座被贯穿形成的点胶通道,被挡胶组件隔离;上基座的侧壁设有通气孔;下基座的侧壁设有进胶口;点胶通道下端开口为出胶口;撞针设于活动腔内,其一端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压紧挡胶组件;限位组件设于上基座的上端,其朝向活动腔的一侧与驱动组件连接;点胶针头设于下基座的下端,通过出胶口与点胶通道连通。该点胶装置储存的流体不容易变干凝固,而且可以精密、方便地控制点胶量的多少,保证流体点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点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以精密控制点胶的点胶装置。
背景技术
点胶装置又称点胶机、涂胶机、滴胶机、打胶机、灌胶机等,专门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主要用于产品工艺中的粘接、灌注、涂层、密封、填充、点滴、线形/弧形/圆形涂胶等。
现有的流体类点胶装置,一般采用以气压推动流体的方式,通过各种不同孔径的点胶针头进行点胶,再通过控制气压通断时长和气压大小来控制点胶量,但是这种点胶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单纯地以气压作为流体流动的动力,其点出来的流体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气压的大小,而流体的粘度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其粘度会变大,因此要保证流体点的一致性,就要实时监测压力,并作相应调整,或者实时调整点胶时间,不便于控制,精确度不高。
2、在点胶过程中,有一些流体由于装置内腔不密封,很容易就会变干凝固,影响使用。
综上所述,传统的气压推动流体的点胶方式不适合在高精度、高效率的电子及半导体元器件作业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点胶装置,其结构简单、控制精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点胶装置,包括点胶单元、供气单元和储胶单元。
具体而言,所述点胶单元包括上基座、下基座、撞针、挡胶组件、驱动组件、限位组件和点胶针头;
所述上基座和下基座分别设于挡胶组件的相对两侧,并且与挡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基座被贯穿形成活动腔;所述下基座被贯穿形成点胶通道;所述挡胶组件将活动腔和点胶通道隔离;
所述上基座的侧壁设有通气孔,与所述供气单元连通;所述下基座的侧壁设有进胶口,与所述储胶单元固定连接;所述点胶通道下端开口为出胶口;
所述撞针设于活动腔内;所述撞针的一端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压紧挡胶组件;
所述限位组件设于上基座的上端,其朝向活动腔的一侧与驱动组件连接;
所述点胶针头设于下基座的下端,通过出胶口与点胶通道连通。
进一步说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调节座与限位座;
所述调节座沿中心轴被贯穿形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上端开口为第一排气口,下端开口压靠在撞针的上端面;所述收容腔的下端开口的外径小于撞针上端面的外径;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收容腔内;
所述限位座固定在上基座的上端,其下端位于活动腔内;所述限位座为筒状结构,套设于调节座的外壁,两者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下端的内径小于撞针上端面的外径。
进一步说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锁紧螺母,其位于限位座的上端,并且与调节座螺纹连接。
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排气口为六角结构,其水平截面为正六边形。
进一步说明,所述挡胶组件为可产生弹性形变的隔膜。
进一步说明,所述隔膜中心处设有一圆孔;所述圆孔外侧设有环形槽;所述撞针的针头位于圆孔内。
进一步说明,所述上基座在靠近挡胶组件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排气口。
进一步说明,所述驱动组件为压缩弹簧。
进一步说明,所述撞针上端的外侧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抵靠在撞针与上基座内壁之间。
进一步说明,所述上基座下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第二密封装置;所述第二密封装置抵靠在上基座与撞针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点胶装置通过控制撞针压紧或松开隔膜来关闭或打开进胶口,实现自动化点胶操作。完成点胶后,隔膜会关闭进胶口,隔绝点胶单元和储胶单元,使得储胶单元内的流体不容易变干凝固而影响使用。在开始点胶前,工作人员旋转调节座到合适的位置,设定好撞针可移动的行程,即可控制点胶量的多少,保证流体点的一致性,操作精密、方便。除此之外,限位组件可以防止撞针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受压冲出活动腔,确保点胶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点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基座、2-下基座、3-撞针、4-挡胶组件、5-驱动组件、6-限位组件、7-点胶针头、8-输胶组件、9-储胶筒、11-活动腔、12-通气孔、13-第一排气口、14-第二排气口、15-第二密封装置、21-点胶通道、22-进胶口、23-出胶口、31-第一密封装置、41-环形槽、61-调节座、62-限位座、63-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点胶装置,包括点胶单元、供气单元和储胶单元。点胶单元用于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供气单元作为点胶单元的动力源,用于驱动点胶单元进行自动化点胶操作;储胶单元用于储存流体以及输送流体到点胶单元。
此处所述的流体包括厌氧胶、快干胶、芯片粘结剂、UV胶水和表面贴装粘结剂等,用于芯片封装、结构安装连接。
如图1所示,点胶单元包括上基座1、下基座2、撞针3、挡胶组件4、驱动组件5、限位组件6和点胶针头7。
上基座1和下基座2分别设于挡胶组件4的相对两侧,并且与挡胶组件4固定连接;上基座1被贯穿形成活动腔11;下基座2被贯穿形成点胶通道21;挡胶组件4将活动腔11和点胶通道21隔离。
上基座1的侧壁设有通气孔12,与供气单元(图中未示)连通。供气单元的气流经过通气孔12,被吹进活动腔11;完成点胶后,活动腔11的气体再从通气孔12流出。下基座2的侧壁设有进胶口22,与储胶单元固定连接;点胶通道21下端开口为出胶口23。储胶单元所储存的流体经过进胶口22流入下基座2,再经由点胶通道21,从出胶口23流出。
撞针3设于活动腔11内,其一端与驱动组件5固定连接,另一端压紧挡胶组件4。当供气单元向活动腔11吹入气体时,气流的压力迫使撞针3往远离挡胶组件4的方向移动,此时挡胶组件4打开进胶口22;当供气单元停止供气时,驱动组件5驱使撞针3压紧挡胶组件4,此时挡胶组件4闭合进胶口22。这样,在完成点胶后,挡胶组件4会隔绝点胶单元和储胶单元,使得储胶单元内的流体不容易变干凝固而影响使用。
限位组件6设于上基座1的上端,其朝向活动腔11的一侧与驱动组件5连接。限位组件6的作用在于保证撞针3在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不会冲出活动腔11造成事故,而且还可以改变撞针3压紧挡胶组件4的相对力度,调节挡胶组件4闭合进胶口22的程度,进而控制点胶量的多少,保证流体点的一致性。
点胶针头7设于下基座2的下端,通过出胶口23与点胶通道21连通。当挡胶组件4打开进胶口22时,储胶单元所存储的流体进入下基座2,经由点胶通道21和出胶口23进入点胶针头7,再从点胶针头7滴落到产品上。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6包括调节座61与限位座62。
调节座61沿中心轴被贯穿形成收容腔;收容腔的上端开口为第一排气口13,下端开口压靠在撞针3的上端面;收容腔的下端开口的外径小于撞针3上端面的外径,使得撞针3无法穿过收容腔;驱动组件5设于收容腔内。当撞针3往远离挡胶组件4的方向移动时,撞针3上端面以上空间的空气受到挤压,从第一排气口13流出,避免该区域的空间变小而导致气压升高,阻碍撞针3的移动。
限位座62固定在上基座1的上端,其下端位于活动腔11内;限位座62为筒状结构,套设于调节座61的外壁,两者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限位座62下端的内径小于撞针3上端面的外径,使得撞针3无法穿过。限位座的作用在于固定调节座61,同时确定撞针3在活动腔11内可以移动的最大行程。
顺时针旋转调节座61,使其向活动腔11内伸入,撞针3可以移动的行程较小,即撞针3压紧挡胶组件4的相对力度较大,供气单元开始供气时,挡胶组件4打开进胶口22的面积较小,流入下基座2的流体较少;逆时针旋转调节座61,使其向活动腔11外伸出,撞针3可以移动的行程较大,即撞针3压紧挡胶组件4的相对力度较小,供气单元开始供气时,挡胶组件4打开进胶口22的面积较大,流入下基座2的流体较多。
当调节座61的下端与限位座62的下端平齐时,撞针3可以移动的行程最大,即撞针3压紧挡胶组件4的相对力度最小,挡胶组件4完全打开进胶口22,此时流入下基座2的流体最多。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6还包括锁紧螺母63,其位于限位座62的上端,并且与调节座61螺纹连接。锁紧螺母63的作用在于固定调节座61在限位座62内的相对位置,避免撞针3在反复移动的过程中造成调节座61的位置发生变动,影响点胶控制的精密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调节座61的外壁设有刻度表。每一个刻度对应一个点胶量。工作人员在旋转调节座61时,可以直观地根据刻度表,调节到所需的点胶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气口13为六角结构,其水平截面为正六边形。需要改变撞针3在活动腔11内可移动的行程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六角形的工具插入第一排气口13,使得旋转调节座61更为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挡胶组件4为可产生弹性形变的隔膜。撞针3压紧隔膜时,其受力发生形变挡住进胶口22;撞针3松开隔膜时,其恢复原状,进而打开进胶口22。
在本实施例中,隔膜中心处设有一圆孔;圆孔外侧设有环形槽41;撞针3的针头位于圆孔内。由于圆孔和环形槽形成的结构,使得撞针3接触的隔膜区域的厚度比较薄。当撞针3压紧隔膜时,该区域更易发生形变,且形变较大,可以完全盖住进胶口22,避免发生漏胶。
在本实施例中,上基座1在靠近挡胶组件4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排气口14。当撞针3往压紧挡胶组件4的方向移动时,上基座1位于挡胶组件4一侧空间的空气受到挤压,从第二排气口14流出,避免该区域的空间变小而导致气压升高,阻碍撞针3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5为压缩弹簧。当供气单元向活动腔11供气时,通气孔12一端的气压迅速升高,迫使撞针3压紧压缩弹簧、松开挡胶组件4;当供气单元停止供气时,活动腔11的气体再从通气孔12排出,气压恢复正常,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撞针3重新压紧挡胶组件4。
此处使用的压缩弹簧,也可以用单动作气缸或者双动作气缸替代。
在本实施例中,撞针3上端的外侧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第一密封装置31;第一密封装置31抵靠在撞针3与上基座1内壁之间。第一密封装置31的作用在于提高活动腔11的气密性,当供气单元开始供气时,通气孔12一端的气压迅速升高并保持一定时间,迫使撞针3往远离挡胶组件4的方向移动。
除了第一密封装置31,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点胶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装置15,使得活动腔11具有更好的气密性。
具体而言,上基座1下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槽;第二密封装置15设于环形槽内并且抵靠在上基座1与撞针3之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点胶装置仅设有第二密封装置1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装置31和第二密封装置15均为密封圈。此处所用的密封圈为O型圈或者星型密封圈。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点胶装置适用不同规格的点胶针头7,可以得到不同大小的胶点,满足多种工艺需求。
如图1所示,储胶单元包括输胶组件8和储胶筒9。输胶组件8的一端与储胶筒9底部的流体出口连接,另一端设于下基座2的进胶口22内。储胶筒9内的流体经由输胶组件8流动到进胶口22处。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点胶装置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1)点胶前:
撞针3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压紧隔膜,并使其发生形变从而关闭进胶口22,使得从储胶筒9流动到此处的流体无法进入点胶通道21。工作人员将待点胶的产品放置在点胶针头7的下方,然后根据所需的点胶量,旋转调节座61到合适的位置,设定好撞针3可移动的行程。
(2)进行点胶:
供气单元向活动腔11供气,通气孔12一端的气压迅速升高,对撞针3产生竖直向上的作用力,迫使撞针3松开隔膜,同时压紧压缩弹簧。此时,隔膜逐渐恢复原状,并打开进胶口22。流体进入点胶通道21,经由点胶针头7滴落到产品上。
(3)完成点胶:
供气单元停止供气,活动腔11内的气体从通气孔12排出,使得活动腔11的气压恢复正常。撞针3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重新压紧隔膜,使得隔膜受力发生形变从而关闭进胶口22,流体无法再进入点胶通道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点胶装置,包括点胶单元、供气单元和储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单元包括上基座、下基座、撞针、挡胶组件、驱动组件、限位组件和点胶针头;
所述上基座和下基座分别设于挡胶组件的相对两侧,并且与挡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基座被贯穿形成活动腔;所述下基座被贯穿形成点胶通道;所述挡胶组件将活动腔和点胶通道隔离;
所述上基座的侧壁设有通气孔,与所述供气单元连通;所述下基座的侧壁设有进胶口,与所述储胶单元固定连接;所述点胶通道下端开口为出胶口;
所述撞针设于活动腔内,其一端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压紧挡胶组件;
所述限位组件设于上基座的上端,其朝向活动腔的一侧与驱动组件连接;
所述点胶针头设于下基座的下端,通过出胶口与点胶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调节座与限位座;
所述调节座沿中心轴被贯穿形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上端开口为第一排气口,下端开口压靠在撞针的上端面;所述收容腔的下端开口的外径小于撞针上端面的外径;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收容腔内;
所述限位座固定在上基座的上端,其下端位于活动腔内;所述限位座为筒状结构,套设于调节座的外壁,两者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下端的内径小于撞针上端面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锁紧螺母,其位于限位座的上端,并且与调节座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口为六角结构,其水平截面为正六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胶组件为可产生弹性形变的隔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中心处设有一圆孔;所述圆孔外侧设有环形槽;所述撞针的针头位于圆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座在靠近挡胶组件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排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压缩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针上端的外侧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抵靠在撞针与上基座内壁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座下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第二密封装置;所述第二密封装置抵靠在上基座与撞针之间。
CN201520668035.2U 2015-08-31 2015-08-31 点胶装置 Active CN205032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68035.2U CN205032335U (zh) 2015-08-31 2015-08-31 点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68035.2U CN205032335U (zh) 2015-08-31 2015-08-31 点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32335U true CN205032335U (zh) 2016-02-17

Family

ID=55291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68035.2U Active CN205032335U (zh) 2015-08-31 2015-08-31 点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323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4945A (zh) * 2019-06-15 2019-08-16 深圳市汇安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点胶阀
CN110508451A (zh) * 2019-09-05 2019-11-29 江西绪环铝业有限公司 用于铝型材的涂胶头和铝型材涂胶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4945A (zh) * 2019-06-15 2019-08-16 深圳市汇安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点胶阀
CN110508451A (zh) * 2019-09-05 2019-11-29 江西绪环铝业有限公司 用于铝型材的涂胶头和铝型材涂胶装置
CN110508451B (zh) * 2019-09-05 2021-08-03 江西绪环铝业有限公司 用于铝型材的涂胶头和铝型材涂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10271U (zh) 一种点胶装置
SG11201806901PA (en) Discharge device for liquid material containing solid particles, discharge method, and coating device
JP2013517125A5 (zh)
WO2009017000A1 (ja) バルブアダプ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CN205032335U (zh) 点胶装置
CN109590165B (zh) 一种点胶机用点胶阀
CN104941875A (zh) 一种行程可调的非接触式高速喷射阀
JP2013519502A5 (ja) 炭酸化器、炭酸化装置、関連する吐出アセンブリ、関連するキャップアセンブリ、および容器内を炭酸化する方法
CN102553754A (zh) 一种压电-气体混合控制型流体喷射装置
CN202460935U (zh) 一种压电-气体混合控制型流体喷射装置
CN203678633U (zh) 一种点胶阀
CN207446627U (zh) 一种磁致伸缩棒驱动微点胶装置
CN107606177B (zh) 一种流量压力可调自动阀
CN206334811U (zh) 一种精密点胶阀
CN202683420U (zh) 具有回吸功能的自动复位式点胶头
CN204996681U (zh) 一种精密注塑手动注胶枪
CN202983993U (zh) 一种高粘度材料涂胶装置
CN203915867U (zh) 外贮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CN205628478U (zh) 一种点胶装置
CN105057182A (zh) 一种精密注塑手动注胶枪
CN207615119U (zh) 一种压电驱动式微量点胶装置
AU201120550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jetting liquid material in desired patterns
CN210386402U (zh) 一种数控密封点胶机机头用回吸式封胶阀
CN203963115U (zh) 无冲击高速节止阀
CN208116081U (zh) 热熔胶喷射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