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7325U - 一种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27325U CN205027325U CN201520753632.5U CN201520753632U CN205027325U CN 205027325 U CN205027325 U CN 205027325U CN 201520753632 U CN201520753632 U CN 201520753632U CN 205027325 U CN205027325 U CN 2050273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ir
- wheel
- axle journal
- take turns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6 head m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sting Of Bal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包括:底座,其在顶部提供一安装基准面;一对立柱,安装于底座上,且一对立柱与底座之间形成一供待测量轮对通过的且上方开放的空间;一对顶尖,分别设置于一对立柱的上部的内侧,同轴设置;一对标定元件,每个标定元件设置于一个顶尖上,且与所述顶尖同轴设置;以及一对测量装置,分别设置在一对立柱附近,所述测量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安装基准面上,以使所述测量装置的测量头与所述顶尖的轴线处于相同的高度。本实用新型在立柱的顶部不设计横梁,将原有的龙门式结构改进为开放式立柱结构,使设备整体高度大大降低,节省了材料。测量装置不安装在横梁上,而是安装在底座上,保证了测量装置的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货车检修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货车轮对轴颈测量方法采用人工测量,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差错率高,人为产生检测误差,同时也不便于信息管理。人们为了解决这些缺陷,设计了轴颈自动测量机,能够自动测量轮对轴颈的尺寸,测量精度高,数据稳定,且可以与网络系统实时传输信息。但由于其是一种创新设计,不免存在一些缺陷,如结构不合理,材料浪费,成本高,测量精度不稳定以及零部件损坏率高。
现有技术中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的结构如下:
采用龙门式结构,各测量装置悬吊在上横梁上,造成材料浪费。同时,测量装置长时间悬吊在上横梁上,在测量装置和上横梁重量作用下,上横梁容易发生应力变形,进而影响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
现有设备采用比较测量原理实现测量,即首先测量标定元件2(该标定元件的外圆经过国家承认的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得到基准值,然后再测量待测量轮对的轴颈,得到测量数据,通过比较两组数据计算出轴颈的实际值。但目前在标定元件的设置方式上存在不合理之处。请看图1,用于承载轮对重量的顶尖1先连接到标定元件2上,然后标定元件2再连接到滑动缸3上,滑动缸驱动标定元件和顶尖滑动。在这种结构设计中,顶尖不直接连接至滑动缸,而标定元件2位于滑动缸和顶尖之间,起到力的传递作用,处于完全受力的状态,长时间使用后标定元件由于受力变形,基准值失真,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
另外,在止轮机构的设计上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如图2所示,当轮对从右向左沿着轨道6行进至止轮块的位置时,会直接撞击止轮块4,止轮块4会将撞击力传导至气缸5的活塞杆。由于撞击力较大,气缸活塞杆容易受冲击而变形,进而导致气缸漏气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低了设备高度,节省了材料,提高了测量精度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包括:
底座,其在顶部提供一安装基准面;
一对立柱,安装于底座上,且一对立柱与底座之间形成一供待测量轮对通过的且上方开放的空间;
一对顶尖,分别设置于一对立柱的上部的内侧,同轴设置;
一对标定元件,每个标定元件设置于一个顶尖上,且与所述顶尖同轴设置;以及
一对测量装置,分别设置在一对立柱附近,所述测量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安装基准面上,以使所述测量装置的测量头与所述顶尖的轴线处于相同的高度。
优选的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所述顶尖以可相对于所述立柱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立柱上,从而使一对顶尖之间的距离增加或缩短。
优选的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所述标定元件呈圆环形,套设于所述顶尖的外周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一直线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上部,连接至所述顶尖,以向所述顶尖施加水平移动的驱动力。
优选的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所述顶尖安装于一顶尖座,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连接至所述顶尖座。
优选的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还包括:
止轮机构,其包括固定座、止轮块、气缸和气缸座,其中,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轨道的一侧,并垂直于所述轨道设置,所述止轮块的中部与所述固定座枢接于枢接点,所述气缸座设置于所述轨道的底部,所述气缸枢接至所述气缸座,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枢接至所述止轮块的下端,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沿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的方向做伸出或收回的动作,带动所述止轮块相对于所述枢接点枢转,从而使所述止轮块的上部靠近或远离所述轨道;
其中,一对止轮机构分别设置于一对轨道上,位于待测量轮对的待检测工位。
优选的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所述止轮块的上部和下部彼此成一钝角,所述枢接点位于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的连接处,且所述钝角向背对所述轨道的方向张开。
优选的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所述止轮块的上部的内侧具有一突出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另一对止轮机构也分别设置在一对轨道上,位于待测量轮对的初始工位。
优选的是,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还包括:
一对轨道,其设置于一对立柱之间,通过所述空间;
举升装置,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设置于一对轨道之间;
轮对旋转驱动装置,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设置于一对轨道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
其一,本实用新型在立柱的顶部不设计横梁,将原有的龙门式结构改进为开放式立柱结构,使设备整体高度大大降低,节省了制造横梁的材料。同时,测量装置不安装在横梁上,而是安装在底座上,保证了测量装置的精度。
其二,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固定座设置在轨道的一侧,并且垂直于轨道设置,当轮对沿着轨道行进并与止轮块发生撞击时,止轮块会将撞击力传递至固定座,从而使气缸的活塞杆不会受到撞击力,气缸损坏的概率大大降低。
其三,本实用新型中,标定元件套设在顶尖的外周部,不再设置在直线驱动机构和顶尖之间,不受顶尖传递过来的力,标定元件的尺寸不再发生变化,保证了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顶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止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止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包括:底座1,其在顶部提供一安装基准面5;一对立柱2,12,安装于底座1上,且一对立柱2,12与底座1之间形成一供待测量轮对通过的且上方开放的空间24;一对顶尖3,11,分别设置于一对立柱2,12的上部的内侧,同轴设置;一对标定元件,每个标定元件设置于一个顶尖上,且与所述顶尖同轴设置;以及一对测量装置4,10,分别设置在一对立柱2,12附近,所述测量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安装基准面5上,以使所述测量装置的测量头与所述顶尖的轴线处于相同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省去了顶部横梁的设计,而使设备的所有装置都安装在底座上。一对立柱与底座之间形成供待测量轮对通过的、且上方开放的空间,这减小了设备整体的高度,降低了制造设备时对材料的消耗。底座1在其顶部提供一安装基准面5,一对测量装置4,10均安装在该安装基准面5上,以使测量装置的测量头与顶尖的轴线处于相同的高度,从而使测量装置不再受结构应力变形的干扰,保证了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另外,底座还为立柱等提供支撑,以承受轮对的重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所述顶尖以可相对于所述立柱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立柱上,从而使一对顶尖3,11之间的距离增加或缩短。当轮对上升至合适的高度,一对顶尖3,11分别向彼此靠近的方向伸出,以使得每个顶尖的头部伸入至待测量轮对的端部中心孔内,从而支承待测量轮对。而当对轮对的测量结束,一对顶尖3,11分别向彼此远离的方向运动,以撤销对轮对的支承,使轮对可以下降。
请看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所述标定元件13呈圆环形,套设于所述顶尖3的外周部。基于上述设计,标定元件13不再承受来自于顶尖的力,即标定元件不会发生变形,其尺寸保持不变,保证了测量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一直线驱动机构15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上部,连接至所述顶尖3,以向所述顶尖3施加水平移动的驱动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所述顶尖3安装于一顶尖座14,所述直线驱动机构15连接至所述顶尖座14。在现有技术中,并未设计顶尖座,标定元件就相当于一顶尖座,顶尖安装在标定元件上,标定元件再连接至直线驱动机构。但在本实用新型中,单独提供一顶尖座,顶尖通过该顶尖座连接至直线驱动机构,标定元件套设于顶尖上,仅起到标定作用。
上述直线驱动机构15可以是滑动缸,如电动缸、气缸、液压缸等。
请看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还包括:止轮机构,其包括固定座25、止轮块16、气缸23和气缸座22,其中,所述固定座25设置在所述轨道6的一侧,并垂直于所述轨道6设置,所述止轮块16的中部与所述固定座枢接于枢接点19,所述气缸座22设置于所述轨道6的底部,所述气缸23枢接至所述气缸座22,所述气缸23的活塞杆末端枢接至所述止轮块的下端21,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沿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的方向做伸出或收回的动作,带动所述止轮块16相对于所述枢接点19枢转,从而使所述止轮块的上部17靠近或远离所述轨道6;其中,一对止轮机构分别设置于一对轨道6,9上,位于待测量轮对的待检测工位。固定座25以垂直于轨道6的方式设置,当轮对行进至止轮块16的位置并与止轮块撞击时,止轮块会将撞击力传递至固定座25,气缸的活塞杆基本不再受力,其损坏的概率大大降低。
当止轮块16的上部17靠近至轨道6时,就可以止挡轮对前进,从而使轮对位于待检测工位。而当止轮块的上部17远离轨道时(如图5中的状态),轮对可以通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减小止轮块的上部的摆动幅度,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所述止轮块16的上部17和下部20彼此成一钝角,所述枢接点19位于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的连接处,且所述钝角向背对所述轨道的方向张开。
另外,止轮块16还可以采用直线形,但其上部的摆动幅度较大,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止轮块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所述止轮块的上部17的内侧具有一突出部18。这样,当止轮块的上部仅摆动较小幅度时,止轮块的上部即可靠近至轨道,并对轮对起到止挡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中,另一对止轮机构也分别设置在一对轨道上,位于待测量轮对的初始工位。该对止轮机构可以止挡后续的轮对不进入待检测工位,不对当前的测量产生干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还包括:一对轨道6,9,其设置于一对立柱2,12之间,通过所述空间24;举升装置7,其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设置于一对轨道6,9之间;轮对旋转驱动装置8,其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于一对轨道6,9之间。其中,一条轨道是固定在一对支撑柱上的,该对支撑柱从底座的旁边越过直接连接至地基。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简单描述一个实施例中设备的工作过程。
在对轮对测量之前,测量装置先对标定元件进行测量。其具体的测量过程是,测量装置的测量头向标定元件移动,直至抵触至标定元件的外周面,测量装置记录测量头移动的距离,测量结束。之后,待测量轮对沿着轨道行进直至被待检测工位的止轮机构止挡,待测量轮对停止行进;举升装置将待测量轮对举升至一定高度,顶尖在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伸出,以将轮对支承在特定高度;测量装置的测量头再次向标定元件移动,直至抵触至待测量轮对轴颈的外周面,测量装置记录测量头移动的距离,测量结束,利用上述两个距离以及标定元件的基准值即可计算得出待测量轮对轴颈的直径;顶尖后撤,举升装置下降,直至轮对再次位于轨道上,轮对沿轨道离开设备。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在轮对被顶尖支承的状态下,还可以通过轮对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轮对旋转,以获得不同位置的轴颈的测量值。
本实用新型中,举升装置、轮对旋转驱动装置以及测量装置都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在顶部提供一安装基准面;
一对立柱,安装于底座上,且一对立柱与底座之间形成一供待测量轮对通过的且上方开放的空间;
一对顶尖,分别设置于一对立柱的上部的内侧,同轴设置;
一对标定元件,每个标定元件设置于一个顶尖上,且与所述顶尖同轴设置;以及
一对测量装置,分别设置在一对立柱附近,所述测量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安装基准面上,以使所述测量装置的测量头与所述顶尖的轴线处于相同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尖以可相对于所述立柱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立柱上,从而使一对顶尖之间的距离增加或缩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元件呈圆环形,套设于所述顶尖的外周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其特征在于,一直线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上部,连接至所述顶尖,以向所述顶尖施加水平移动的驱动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尖安装于一顶尖座,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连接至所述顶尖座。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止轮机构,其包括固定座、止轮块、气缸和气缸座,其中,所述固定座设置在轨道的一侧,并垂直于所述轨道设置,所述止轮块的中部与所述固定座枢接于枢接点,所述气缸座设置于所述轨道的底部,所述气缸枢接至所述气缸座,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枢接至所述止轮块的下端,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沿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的方向做伸出或收回的动作,带动所述止轮块相对于所述枢接点枢转,从而使所述止轮块的上部靠近或远离所述轨道;
其中,一对止轮机构分别设置于一对轨道上,位于待测量轮对的待检测工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轮块的上部和下部彼此成一钝角,所述枢接点位于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的连接处,且所述钝角向背对所述轨道的方向张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轮块的上部的内侧具有一突出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其特征在于,另一对止轮机构也分别设置在一对轨道上,位于待测量轮对的初始工位。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对轨道,其设置于一对立柱之间,通过所述空间;
举升装置,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设置于一对轨道之间;
轮对旋转驱动装置,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设置于一对轨道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53632.5U CN205027325U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53632.5U CN205027325U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27325U true CN205027325U (zh) | 2016-02-10 |
Family
ID=55259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753632.5U Active CN205027325U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2732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06849A (zh) * | 2017-09-11 | 2018-03-16 | 大连德迈仕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轴类零件的直径检测机构 |
CN108225248A (zh) * | 2017-12-19 | 2018-06-29 | 柳州科路测量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 铁路货车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 |
CN112112858A (zh) * | 2019-06-19 | 2020-12-22 | 北京航天瑞泰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自锁液压顶尖 |
-
2015
- 2015-09-25 CN CN201520753632.5U patent/CN20502732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06849A (zh) * | 2017-09-11 | 2018-03-16 | 大连德迈仕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轴类零件的直径检测机构 |
CN108225248A (zh) * | 2017-12-19 | 2018-06-29 | 柳州科路测量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 铁路货车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 |
CN108225248B (zh) * | 2017-12-19 | 2020-06-23 | 柳州科路测量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 铁路货车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 |
CN112112858A (zh) * | 2019-06-19 | 2020-12-22 | 北京航天瑞泰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自锁液压顶尖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886097U (zh) | 一种移动式刚度测试设备 | |
CN205027325U (zh) | 一种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 | |
CN105092266B (zh) | 轮胎水滑性能动态测试实验台及实验方法 | |
CN104831977A (zh) | 一种汽车停车位姿自动调整平台 | |
CN109990740A (zh) | 一种测量阶梯孔直线度的机器人 | |
CN108225248B (zh) | 铁路货车轮对轴颈自动测量机 | |
CN109459128A (zh) | 一种汽车燃油箱油液晃动噪声测试系统 | |
CN104613916A (zh) | 一种电动调节角度的车辆轮毂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8999562U (zh) | 一种车载雷达标定设备 | |
CN109781007B (zh) | 立式钢卷侧面检测装置 | |
CN203069386U (zh) | 一种双横臂悬架车轮定位参数测量装置 | |
CN205066716U (zh) | 一种扇形段离线对中激光检测装置 | |
CN205843647U (zh) | 轮对测量机 | |
CN202382717U (zh) | 大功率机车车轴尺寸测量机 | |
CN104368470B (zh) | 一种铁路货车油漆标记位置自动定位装置 | |
CN108132022A (zh) | 一种大直径薄壁箱体的形变测量装置 | |
CN104458291B (zh) | 轨道车辆的车轮顶升装置 | |
CN104655076A (zh) | 一种带夹具的车辆轮毂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4596468B (zh) | 一种车辆轮毂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4645785U (zh) | 汽车停车位姿自动调整平台 | |
CN206552053U (zh) | 一种用于钢轨表面状态检测的实验装置 | |
CN204247433U (zh) | 铁路货车油漆标记位置自动定位装置 | |
CN104596467A (zh) | 一种能进行自润滑的车辆轮毂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4514272U (zh) | 驱动桥壳加工余量检测暗室扫描装置 | |
CN116594082B (zh) | 一种高光谱遥感地质勘测仪平衡测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