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3863U - 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23863U
CN205023863U CN201520790929.9U CN201520790929U CN205023863U CN 205023863 U CN205023863 U CN 205023863U CN 201520790929 U CN201520790929 U CN 201520790929U CN 205023863 U CN205023863 U CN 205023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cross track
track
formula continuous
dithiocarbonic anhyd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909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贯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yang Tianho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张贯彪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贯彪 filed Critical 张贯彪
Priority to CN2015207909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23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23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23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包括一个移动平台,该移动平台上至少包含平台A(58),所述的平台A(58)上设有渣料箱(52)和行走轮A(57),渣料箱(52)上设有接渣口(5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二硫化碳生产中可以简单方便地实现出渣,并且出渣时不必停炉,因此可以实现连续作业,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有效防止出渣过程中的炉气外泄,更加环保,操作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二硫化碳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二硫化碳的生产方法及其系统和专用的设备,特别是一种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和专用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二硫化碳的方法主要有木炭硫磺法,半焦式间歇生产法和天然气法。
木炭硫磺法因大量使用木材烧制木碳,破坏森林资源,国家已经明令淘汰。
天然气法因一次性投资大,生产成本高,受天然气气源等原因,目前仅有少数地区有条件使用。
半焦式间歇生产法,是一项非常成熟的二硫化碳生产技术,原材料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但是为间歇式生产,每间隔一段时间,一般十天左右需要进行停炉集中清渣,因空炉和升温每月间歇停产3-4天,增加了能耗,降低了产量,出渣的过程中为开放式作业,清理出来的热渣直接堆放在出渣口上,浇水冷却后运出,炉渣中含有没有反应完全的二硫化硫和硫磺,与水接触后产生大量的二硫化碳和硫化氰等有害气体,及烟气粉尘,因开放式作业导致大量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严重的污染了环境,不符合环保要求。炉渣为明火出渣,开放堆放,对设备,消防,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出渣过程中工人劳动强度大,直接接触高温炉渣和有害气体,很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CN204039064U公开了一种自动清渣双封闭连续生产二硫化碳反应炉,通过炉底侧壁上的出渣管,出渣管闸阀和传输装置构成的出渣装置进行出渣,未解决关于炉渣的处理和操作过程中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等问题。
CN203998966U公开了一种内热式连续半焦法二硫化碳反应炉,在炉体底部设有出渣口,出渣口下方没有固定螺旋出渣机,螺旋出渣口连接密封水槽,从螺旋机出来的炭渣进入密封水槽,以防止二硫化碳气体逸出,但该技术方案也未能解决操作过程中炉气的外泄问题,特别是固定螺旋无法在外加热半焦连续生产中实现出渣作业。上述反应炉的出渣装置均附属反应炉,需从新建造炉体和附属设施,原有设施不能完全配套,由此会造成生产设备成本的大幅提高。
CN104671242A公开了一种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和专用的设备,通过在集群排列的反应炉之间设置移动的平台,在移动平台上设置由输送管和输送绞龙构成的清渣装置伸入到反应炉的出渣口中进行清渣,该清渣装置结构复杂,操作较为困难。
国家工信部在2013年5月1日实施的《二硫化碳行业准入条件》规定,将淘汰污染严重,工艺落后的木炭法二硫化碳生产装置,两年内淘汰以焦炭为原料的间歇焦炭法二硫化碳生产装置,二硫化碳生产装置必须采用连续化先进生产工艺和装备,同时支持二硫化碳生产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开发,鼓励二硫化碳热能和尾气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开发和应用,开展节能评估及清洁生产审核,落实职业病防治。
因此,一种结构更加简单,能够轻松方便快捷地通过机械进行清渣,并且清渣时不必停止反应炉工作,特别是能够有效防止出渣过程中炉气外泄的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和专用的设备就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能够轻松方便快捷地通过机构进行清渣,并且清渣时不必停止反应炉工作,能够有效防止出渣过程中炉气外泄的生产二硫化碳的方法及其系统和专用的设备,特别是一种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和专用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出渣装置,包括一个移动平台,所述的移动平台至少包含平台A(58),平台A(58)上设有渣料箱(52)和行走轮A(57),渣料箱(52)上设有能够与出渣口(12)对接的接渣口(51)。
所述的反应炉至少包含炉体(11)、加料口和出料口,炉体(11)的下部呈逐渐收缩的漏斗状,漏斗的下口部位设有竖向的通道状的出渣口(12),出渣口(12)中设有伸缩闸门(41),伸缩闸门(41)上设有开启机构A,该开启机构A至少包含驱动螺杆A(43)和螺母A(42),驱动螺杆A(43)上设有驱动机构A(45),以使伸缩闸门(41)能够在出渣口(12)中开启或关闭,所述驱动机构A(45)可以为手摇柄或电动驱动机构中的一种。
将集群排列的至少两台以上的反应炉架空在所述平台A(58)能够进入到反应炉能够进入到出渣口(12)下方的高度上,出渣时将平台A(58)移入到反应炉下,将渣料箱(52)的接渣口(51)与反应炉的出渣口(12)进行对接,开启伸缩闸门(41)将反应炉内的渣料排放到渣料箱(52)中,排放完毕后关闭伸缩闸门(41),再将平台A(58)移出反应炉下,实现排渣作业。
在出渣口(12)设置集尘罩(21),集尘罩(21)上设置抽气口(22)与所述的尾气净化回收系统相连接,在排渣时将所产生的烟尘抽入尾气净化回收系统,以防止外泄。
进一步地,上述的平台A(58)上渣料箱(52)接渣口(51)处最好设有封闭门(53),以防止在渣料运输过程中产生泄漏。
进一步地,上述反应炉的驱动机构A(45)最好设有变速机构A(44)。
进一步地,上述的出渣口(12)的口部最好设有通过铰链连接的封闭盖(33),铰链与封闭盖(33)之间设有摆杆(34),摆杆(34)设有开启机构B,该开启机构B至少包含驱动杆(32),驱动杆(32)上设有驱动机构B(35),以使封闭盖(33)开启或关闭,所述的驱动机构B(35)可以为手摇柄或电动驱动机构中的一种,在进行出渣作业时先打开封闭盖(33),之后再将平台A(58)移入到反应炉下进行发出渣作业,出渣作业完成后,关闭伸缩闸门(41),再将平台A(58)移出反应炉,再关闭封闭盖(33),完成排渣作业,整个过程可以更好地防止烟气外泄。
进一步地,上述的驱动机构B(35)最好设有变速机构B(31)。
进一步地,上述出渣装置的平台A(58)最好设有升降机构(54)和升降驱动机构(55),该升降机构(54)设置于接渣口(51)上驱动接渣口(51)上升或下降实现接渣口(51)与出渣口(12)进行对接,或者设置于渣料箱(52)上驱动渣料箱(52)上升或下降实现接渣口(51)与出渣口(12)进行对接。
上述的升降驱动机构(55)最好为电动机构,包含驱动电机(551)、驱动螺杆B(553)和螺母B(554),升降驱动机构(55)最好设有变速机构C(552)。
上述的平台A(58)上渣料箱(52)接渣口(51)处设有封闭门(53)。
所述的反应炉的出渣口(12)外设有集尘罩(21),该集尘罩(21)设有抽气口(22)与所述的尾气净化回收系统相连接。
再进一步,上述的移动平台最好设置于轨道上,所述的轨道包含横向轨道A(7)和纵向轨道(61),所述的纵向轨道(61)上设有平台B(63),平台B(63)上设有与横向轨道A(7)对应的横向轨道B(64),该横向轨道B(64)的规格与横向轨道A(7)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二硫化碳生产中可以简单方便地实现出渣,并且出渣时不必停炉,因此可以实现连续作业,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有效防止出渣过程中的炉气外泄,更加环保,操作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平面布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平台A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出渣口封闭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伸缩闸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出渣口封闭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渣料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1为炉体,12为出渣口,21为集尘罩,22为抽气口,31为变速机构B,32为驱动杆,33为封闭盖,34为摆杆,35为驱动机构B,41为伸缩闸门,42为螺母A,43为驱动螺杆A,44为变速机构A,45为驱动机构A,51为接渣口,52为渣料箱,53为封闭门,54为升降机构,55为升降驱动机构,551为驱动电机,552为变速机构C,553为驱动螺杆B,554为螺母B,56为平台A行进驱动机构,57为行走轮A,58为平台A,61为纵向轨道,62为行走轮B,63为平台B,64为横向轨道B,7为横向轨道A。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尾气净化回收系统、移动平台和集群排列的多台反应炉。
所述的移动平台至少包含平台A(58),平台A(58)上设有渣料箱(52)和行走轮A(57),渣料箱(52)上设有能够与出渣口(12)对接的接渣口(51),平台A(58)设有升降机构(54)和升降驱动机构(55),所述的升降机构(54)设置于驱动渣料箱(52)与平台A(58)之间,通过升降驱动机构(55)驱动渣料箱(52)上升或下降实现接渣口(51)与出渣口(12)进行对接,同时,渣料箱(52)由上下两段构成,可以进行位置高低的调整。
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55)为电动机构,包含驱动电机(551)、驱动螺杆B(553)和螺母B(554),升降驱动机构(55)还设有变速机构C(552)。
所述的反应炉包含炉体(11)、加料口和出料口,炉体(11)的下部呈逐渐收缩的漏斗状,漏斗的下口部位设有竖向的通道状的出渣口(12),出渣口(12)中设有伸缩闸门(41),伸缩闸门(41)上设有开启机构A,该开启机构A至少包含驱动螺杆A(43)和螺母A(42),驱动螺杆A(43)上设有驱动机构A(45),以使伸缩闸门(41)能够在出渣口(12)中开启或关闭,所述驱动机构A(45)可以为手摇柄或电动驱动机构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为电动机构。
出渣口(12)的口部设有通过铰链连接的封闭盖(33),铰链与封闭盖(33)之间设有摆杆(34),摆杆(34)设有开启机构B,该开启机构B至少包含驱动杆(32),驱动杆(32)上设有驱动机构B(35),以使封闭盖(33)开启或关闭,所述的驱动机构B(35)可以为手摇柄或电动驱动机构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为电动机构,在进行出渣作业时先打开封闭盖(33),之后再将平台A(58)移入到反应炉下进行发出渣作业,出渣作业完成后,关闭伸缩闸门(41),再将平台A(58)移出反应炉,再关闭封闭盖(33),完成排渣作业,整个过程可以更好地防止烟气外泄。
在出渣口(12)设置集尘罩(21),集尘罩(21)上设置抽气口(22)与所述的尾气净化回收系统相连接,在排渣时将所产生的烟尘抽入尾气净化回收系统,以防止外泄。
实施中,将集群排列的两台以上的反应炉架空在所述平台A(58)能够进入到反应炉能够进入到出渣口(12)下方的高度上,出渣时将平台A(58)移入到反应炉下,将渣料箱(52)的接渣口(51)与反应炉的出渣口(12)进行对接,开启伸缩闸门(41)将反应炉内的渣料排放到渣料箱(52)中,排放完毕后关闭伸缩闸门(41),再将平台A(58)移出反应炉下,实现排渣作业。
所述的反应炉的出渣口(12)外设有集尘罩(21),该集尘罩(21)设有抽气口(22)与所述的尾气净化回收系统相连接。
上述的移动平台设置于轨道上,所述的轨道包含横向轨道A(7)和纵向轨道(61),所述的纵向轨道(61)上设有平台B(63),平台B(63)上设有与横向轨道A(7)对应的横向轨道B(64),该横向轨道B(64)的规格与横向轨道A(7)相同。
实施例2:参照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驱动机构A(45)为手摇柄,所述的驱动机构B(35)为手摇柄。
实施例3:参照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或2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反应炉的出渣口(12)为一矩形口,所述渣料箱(52)的接渣口(51)也对应为矩形口。
实施例4:参照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2或3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54)连接于接渣口(51)上,驱动接渣口(51)上升或下降实现接渣口(51)与出渣口(12)进行对接。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包括一个移动平台,该移动平台上至少包含平台A(5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A(58)上设有渣料箱(52)和行走轮A(57),渣料箱(52)上设有接渣口(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A(58)设有升降机构(54)和升降驱动机构(55),该升降机构(54)设置于接渣口(51)上驱动接渣口(51)上升或下降,或者设置于渣料箱(52)上驱动渣料箱(52)上升或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55)为电动机构,包含驱动电机(551)、驱动螺杆B(553)和螺母B(55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55)设有变速机构C(552)。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A(58)上渣料箱(52)接渣口(51)处设有封闭门(5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A(58)上渣料箱(52)接渣口(51)处设有封闭门(53)。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平台设置于轨道上,所述的轨道包含横向轨道A(7)和纵向轨道(61),所述的纵向轨道(61)上设有平台B(63),平台B(63)上设有与横向轨道A(7)对应的横向轨道B(64),该横向轨道B(64)的规格与横向轨道A(7)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平台设置于轨道上,所述的轨道包含横向轨道A(7)和纵向轨道(61),所述的纵向轨道(61)上设有平台B(63),平台B(63)上设有与横向轨道A(7)对应的横向轨道B(64),该横向轨道B(64)的规格与横向轨道A(7)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平台设置于轨道上,所述的轨道包含横向轨道A(7)和纵向轨道(61),所述的纵向轨道(61)上设有平台B(63),平台B(63)上设有与横向轨道A(7)对应的横向轨道B(64),该横向轨道B(64)的规格与横向轨道A(7)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平台设置于轨道上,所述的轨道包含横向轨道A(7)和纵向轨道(61),所述的纵向轨道(61)上设有平台B(63),平台B(63)上设有与横向轨道A(7)对应的横向轨道B(64),该横向轨道B(64)的规格与横向轨道A(7)相同。
CN201520790929.9U 2015-10-12 2015-10-12 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 Active CN205023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0929.9U CN205023863U (zh) 2015-10-12 2015-10-12 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0929.9U CN205023863U (zh) 2015-10-12 2015-10-12 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23863U true CN205023863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56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90929.9U Active CN205023863U (zh) 2015-10-12 2015-10-12 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238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95824B (zh) 二硫化碳焦炭法连续生产工艺及装置
CN105217631A (zh) 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4312596B (zh) 一种导烟管可移动的捣固焦炉u型管导烟车及其使用方法
CN107760349A (zh) 一种环保型固体沥青熔化设备
CN103776270A (zh) 一种电石炉电石显热回收设备及回收方法
CN205023863U (zh) 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出渣装置
CN204981159U (zh) 清洁环保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反应炉
CN204384881U (zh) 半焦式生产二硫化碳的反应炉
CN201421097Y (zh) 一种干式冷却排渣装置
CN1103424A (zh) 向炼焦炉组的炉膛内加煤的方法和设备
CN209278504U (zh) 双翻板阀控制溜管下料密封装置
CN204384882U (zh) 半焦式生产二硫化碳反应炉所用的清理炉渣的装置
CN104671242B (zh) 半焦式连续生产二硫化碳的方法及其系统和专用的设备
CN203798180U (zh) 一种电石炉电石显热回收装置
CN202984247U (zh) 一体式移动烟气捕集系统
CN205926545U (zh) 二硫化碳生产线所用的除烟尘装置
CN210754266U (zh) 一种熔炼烟气收尘罩
CN206751860U (zh) 基于一罐制的转炉简易三次除尘系统
CN209706554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多功能冶炼炉
CN206477007U (zh) 一种lf炉喂丝工位除尘装置
CN208980643U (zh) 带自动放料翻板及密封闸门的双料斗装入装置
CN205973816U (zh) 环保型二硫化碳反应炉
CN106978518B (zh) 基于一罐制的转炉简易三次除尘系统和方法
CN107246799B (zh) 一种rkef镍合金矿热电炉用上料除尘系统
CN205037744U (zh) 一种感应加热炉排烟加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07

Address after: 457000 Puxian Industrial Park, fan County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rea, Puyang, Henan

Patentee after: Puyang Tianhong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833400 Quxinhua Transfer of Office Building of Tianshan Street No.8 Party and Government Service Center, Alashankou City, Bortala Mongoli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Zhang Guanbia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