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1397U - 钻针夹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钻针夹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21397U
CN205021397U CN201520790515.6U CN201520790515U CN205021397U CN 205021397 U CN205021397 U CN 205021397U CN 201520790515 U CN201520790515 U CN 201520790515U CN 205021397 U CN205021397 U CN 205021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m
grip block
power source
drilling
cl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905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副语
黄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 Win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 Win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 Win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 Win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9051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21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21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213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针夹具结构,包括一座体、一对夹持块及一动力源。其中该座体具有一本体及一对支臂,该对支臂斜向延伸且对称设置于该本体的二侧,以在该对支臂的顶端形成一开口,并于该对支臂底端之间通过一拉伸部而形成连动,该对夹持块分别设置于该对支臂的顶端,该动力源设于该座体的一侧以带动该拉伸部而进行往复运动;据而利用该拉伸部向下移动而连动该对支臂向外撑开,开启该对夹持块以放置该微型钻针于其内,再利用该对支臂本身的回复弹力复归以夹持固定该微型钻针进行研磨,大幅提升夹持固定时的稳固性而提升研磨品质。

Description

钻针夹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型钻针研磨机的领域,尤指一种用以夹持小圆径0.1mm~0.075mm的微型钻针而进行二次研磨的钻针夹具结构。
背景技术
按,针对一些精密的钻孔加工,特别是小型电路板,经常会使用到微型钻针进行加工,由于这类微型钻针因尺寸细小且具有高长度/直径比,经过一段时间的钻孔加工后,通常会造成微型钻针的尖端或是刃部有所磨损,进而影响到钻孔品质及效率。通常遇到这类的问题时,都会通过一精密研磨装置将其重新研磨,其研磨时必须配备有一用以夹持固定该微型钻针的夹具结构而进行研磨,以提升再度使用时的研磨品质及效率。
如瑞士专利第00921/04,20040601号「APOINTINGSTEADYRESTCLAMPFORHOLDINGAPARTTOBEMACHINEDINAGRINDINGMACHINE」,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第200607602号「用以固定在磨床上待机制的机件的磨尖固定架夹钳」等专利,都是利用一动力源驱动一夹钳的方式,将该微型钻针夹持固定于前端。然而,该等夹钳设计的夹持装置因为体积过大,造成在安装上的问题,且安装后的整体体积变大,对于组装后续的维修甚为不便。况且,该种夹持装置于静止状态时处于开启位置,如欲固定一微型钻针时,必须使用该动力源由夹钳的尾端施加作用力而使其闭合,提供闭合所需的夹持力道,而应付研磨时的振动,但如果闭合动作未确实恐会造成该固定架夹钳有磨损或余隙,使闭合动作不完全而导致微型钻针的位移,进而影响研磨的品质。
因此,本创作人进一步设计了中国发明专利第I445593号「微型钻针研磨机的夹持装置」,其利用一整块金属材料以整体切割的方式而制成的一座体,该座体具有一外框及一对支臂,该对支臂平行设于该外框的中央部位,该对支臂分别与该外框之间设有一连接部,该对夹持部分设于该对支臂的端部且常态保持对合,该动力源具有一顶靠块而设于该对支臂之间。其特色是利用该顶靠块撑开该对支臂而打开该对夹持部,供夹持一微型钻针,并利用该对连接部的回复弹力以固定该微型钻针进行研磨,大幅提升夹持固定时的稳固性而有助于提升研磨品质,并缩减该座体的体积,而便于组装且能缩减整体组装的体积。肇因该顶靠块反复运转时,会与该座体之间相互摩擦而造成损耗,进而影响其等量开闭时的效果,故有必要加以改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钻针夹具结构,利用金属材料块的回复弹性而使该对支臂相闭合,并通过一动力源驱动连接该对支臂的一拉伸部,使该对支臂能够作等量撑开及闭合等动作,以达到提升夹持固定时的稳固性及研磨品质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钻针夹具结构,以一金属材料块进行整体切割而制成,因而能缩减该座体的体积;并且,于该对支臂上设有双轴定位结构而便于安装夹持块,因而能达到便于组装、维修,且缩减整体组装的体积等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钻针夹具结构,设于一机架上且位于一送料装置一侧,供以夹持固定一微型钻针而进行研磨,其包括:一座体,由一金属材料块以整体切割制成一本体及一对支臂,使该对支臂斜向延伸且对称设置于该本体的二侧,以在该对支臂的顶端形成一开口,且该对支臂底端之间通过一拉伸部而形成连动;一对夹持块,分别设置于该对支臂的顶端而形成对称设置,于该至少一夹持块作为夹持用途的表面设有一V形槽,且常态与该另一夹持块的表面保持靠合;及一动力源,设于该座体的一侧,其前端对应带动该拉伸部而进行往复运动,使该拉伸部向下移动时而连动该对支臂向外撑开,以供开启该对夹持块而放置该微型钻针于其间;反之,使该拉伸部向上移动时,该对夹持块则藉由该对支臂本身的回复弹力复归而夹持固定该微型钻针。
于一实施例中,该本体相对于该对支臂而分别延伸设有一挡止部,用以限制该对支臂打开时的张开角度,故能有效维持该对支臂的张力,避免因过度开启而造成塑性变形的损坏问题。并且,于该本体中心设有一固定孔,以供固定于该机架上。
再者,于该每一支臂用以安装该夹持块的平面上设有一固定螺孔,且该平面相对于该固定螺孔的一侧设有一定位柱,并于该平面一侧设有一定位面,藉由该定位柱及该定位面同时靠抵该夹持块的二相邻平面而达到X、Y双轴向定位固定的功效,并且于该定位面的相对侧设有一夹块,且该夹块为该座体整体切割制成的弹性设计,该夹块相对于该定位面的间距小于该夹持块的宽度,藉该夹块的回复弹力以夹持该夹持块的二相对平面形成定位固定的型态,不仅定位方便,且可便于后续维修时的拆装工作。
而,本实用新型亦可依据使用需求而使用不同的动力源,如:该动力源可为一线性动力源,其前端对应该拉伸部而设有一顶块,其运转时而能带动该拉伸部相对该开口的设置方向作线性移动,并且,该线性动力源装设于该机架的一侧,于该机架内部设有一流道,使该线性动力源与该流道相连通,而该顶块的一端容置设于该流道内,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该线性动力源选自一气压缸或一液压缸。又如:该动力源可为一旋转动力源,其前端对应该拉伸部而设有一凸轮,其旋转后而能带动该拉伸部相对该开口的设置方向作线性移动,且该旋转动力源选自如一伺服马达或一步进马达,且其前端设有一旋转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操作时的状态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操作时的状态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钻针夹具结构;11座体;111本体;112支臂;1121固定螺孔;1122定位柱;1123定位面;1124夹块;113开口;114拉伸部;115固定孔;116挡止部;12夹持块;121V形槽;13动力源;131顶块;132凸轮;133旋转轴;2机架;21流道;22凹槽;3微型钻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
请参阅图1、2、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其操作时的各个状态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钻针夹具结构1包括一座体11、一对夹持块12及一动力源13,其用来设置于一机架2上且位于一送料装置(图中未显示)的一侧,用来夹持固定一微型钻针3而便于进行后续的研磨作业。
其中该座体11由一金属材料块以整体切割而制成的一本体111及一对支臂112,其形状略呈菱形,而该对支臂112斜向延伸且对称设置于该本体111的二侧,以在该对支臂112的顶端形成一开口113,且该对支臂112底端之间通过一拉伸部114而形成连动,该拉伸部114略呈V字形。另外,于该本体11中心设有一固定孔115,以供固定于该机架2上。应注意的是,该本体111相对于该二支臂112而分别延伸设有一挡止部116,用以限制该二支臂112打开时的张开角度。并且,该每一支臂112用以安装该夹持块12的平面上设有一固定螺孔1121,且该平面相对于该固定螺孔1121的一侧设有一定位柱1122,并于该平面一侧设有一定位面1123。另,请参阅图5,于该定位面1123的相对侧设有一夹块1124,且该夹块1124为该座体11整体切割制成的弹性设计,该夹块1124相对于该定位面1123的间距小于该夹持块12的宽度,藉该夹块1124的回复弹力可推动该夹持块12的另一面靠抵于该定位面1123,故能够快速完成定位固定的工作,进而利用该定位柱1122及该定位面1123同时靠抵该夹持块12的二相邻平面,快速达到双轴定位固定的效果,对于后续维修时的更换手续也相当方便。
该对夹持块12分别设置于该对支臂112的顶端而形成对称设置,于该至少一夹持块12作为夹持用途的表面设有一V形槽121,且常态与该另一夹持块12的表面保持靠合,以形成三点固定该微型钻针4的设计,大幅提高其夹持后的稳固性
该动力源13设于该座体11的一侧,其前端对应带动该拉伸部114而进行往复运动,使该拉伸部114向下移动时而连动该对支臂112向外撑开,以供开启该二夹持块12而放置该微型钻针4于其间;反之,使该拉伸部114向上移动时,该二夹持块12则藉由该对支臂112本身的回复弹力复归而夹持固定该微型钻针4。
另外,依据实际需求,本实用新型的该动力源13可为一线性动力源,其前端对应该拉伸部114而设有一顶块131,其运转时而能带动该拉伸部114相对该开口的设置方向作线性移动,并且,该线性动力源装设于该机架2的一侧,于该机架2内部设有一流道21,使该线性动力源与该流道21相连通,而该顶块131的一端容置设于该流道21内,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该线性动力源选自一气压缸或一液压缸,当该线性动力源动作时,而能够带动该顶块131于该机架2所设置的一凹槽22内作限位往复滑动。
再者,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如图中所示,依据需求,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该动力源13可为一旋转动力源,用来固定于该机架2上,其前端对应该拉伸部114而设有一凸轮132,当该动力源13旋转后而能带动该拉伸部114相对该开口的设置方向作线性移动,且该旋转动力源选自如一伺服马达或一步进马达,其前端设有一旋转轴133,利用该凸轮132凸出的部分推动该拉伸部114向下移动。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该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或是熟悉此技术所作出等效或轻易的变化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钻针夹具结构,设于一机架上且位于一送料装置一侧,供以夹持固定一微型钻针而进行研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座体,由一金属材料块以整体切割制成一本体及一对支臂,使该对支臂斜向延伸且对称设置于该本体的二侧,以在该对支臂的顶端形成一开口,且该对支臂底端之间通过一拉伸部而形成连动;
一对夹持块,分别设置于该对支臂的顶端而形成对称设置,于该至少一夹持块作为夹持用途的表面设有一V形槽,且常态与该另一夹持块的表面保持靠合;及
一动力源,设于该座体的一侧,其前端对应带动该拉伸部而进行往复运动,使该拉伸部向下移动时而连动该对支臂向外撑开,以供开启该对夹持块而放置该微型钻针于其间;反之,使该拉伸部向上移动时,该对夹持块则藉由该对支臂本身的回复弹力复归而夹持固定该微型钻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针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相对于该对支臂而分别延伸设有一挡止部,用以限制该对支臂打开时的张开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针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每一支臂用以安装该夹持块的平面上设有一固定螺孔,且该平面相对于该固定螺孔的一侧设有一定位柱,并于该平面一侧设有一定位面,藉由该定位柱及该定位面同时靠抵该夹持块的二相邻平面而达到双轴定位固定的功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针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面的相对侧设有一夹块,且该夹块为该座体整体切割制成的弹性设计,该夹块相对于该定位面的间距小于该夹持块的宽度,藉该夹块的回复弹力以夹持该夹持块的二相对平面形成定位固定的型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针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中心设有一固定孔,以供固定于该机架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针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动力源为一线性动力源,其前端对应该拉伸部而设有一顶块,其运转时而能带动该拉伸部相对该开口的设置方向作线性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钻针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线性动力源装设于该机架的一侧,且于该机架内部设有一流道,使该线性动力源与该流道相连通,而该顶块的一端容置设于该流道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钻针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线性动力源选自一气压缸或一液压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针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动力源为一旋转动力源,其前端对应该拉伸部而设有一凸轮,其旋转后而能带动该拉伸部相对该开口的设置方向作线性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钻针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动力源选自一伺服马达或一步进马达,且其前端设有一旋转轴。
CN201520790515.6U 2015-10-12 2015-10-12 钻针夹具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1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0515.6U CN205021397U (zh) 2015-10-12 2015-10-12 钻针夹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0515.6U CN205021397U (zh) 2015-10-12 2015-10-12 钻针夹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21397U true CN205021397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53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9051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1397U (zh) 2015-10-12 2015-10-12 钻针夹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213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5737A (zh) * 2019-06-03 2019-08-16 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托架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5737A (zh) * 2019-06-03 2019-08-16 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托架机构
CN110125737B (zh) * 2019-06-03 2024-03-19 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托架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12099U (zh) 一种电机支架固定工装
CN206967202U (zh) 一种抗震性强且能防尘的机械制造用打磨机
SE0701066L (sv) Slipmaskin och slipjigg därför
CN205021397U (zh) 钻针夹具结构
CN205465604U (zh) 一种方便快速更换砂轮的削磨机床
CN202428313U (zh) 微型钻针研磨机的夹持装置
CN210819055U (zh) 一种耐用振动机
TWM517055U (zh) 鑽針夾具結構
CN104043995B (zh) 一种气门车锁夹槽装置
CN207696385U (zh) 一种切割片切削夹具
CN202151721U (zh) 一种铣床夹具总成
CN103182678B (zh) 微型钻针研磨机的夹持装置
CN216179256U (zh) 一种固定管架内壁打磨装置
CN211305852U (zh) 一种圆形磁芯产品半自动开气隙装置
CN219981728U (zh) 一种无冲击波声的电动割胶刀
CN220679489U (zh) 一种细小工件加工铣床用快速分度夹持装置
CN204843155U (zh) 切割机
CN214080678U (zh) 一种布鲁斯特镜片夹持单元
CN211220854U (zh) 一种高速振动切割刀
CN206527638U (zh) 缸体钻孔加工定位装置
CN211162906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固定辅助夹具
CN204277500U (zh) 定位装置
CN219234533U (zh) 一种生产冶金机械备件的切割机
CN210879099U (zh) 用于笔记本外壳的打磨装置
CN214560301U (zh) 一种环形件的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