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9917U - 一种脱硫吸收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硫吸收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19917U
CN205019917U CN201520797323.8U CN201520797323U CN205019917U CN 205019917 U CN205019917 U CN 205019917U CN 201520797323 U CN201520797323 U CN 201520797323U CN 205019917 U CN205019917 U CN 205019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aying layer
spraying
layer
tower
absorption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973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玉新
刘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Environment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Environment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Environment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Environment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973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19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19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199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塔,属于脱硫技术领域。一种脱硫吸收塔,包括塔筒,所述塔筒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吸收塔入口,喷雾部,喷淋部,除尘除雾器和吸收塔出口,所述吸收塔入口下方设有浆液池,其中:所述喷雾部的侧面塔壁上分布有多个侧向喷洒的雾化喷嘴;所述喷淋部自下而上间隔布置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第三喷淋层、第四喷淋层和第五喷淋层,所述各个喷淋层上均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第一喷淋层和所述喷雾部之间或所述第二喷淋层与所述第一喷淋层之间设有气液扰流板。本实用新型所述脱硫吸收塔,烟气进入塔内首先被喷淋部液滴净化,再经喷淋部净化,提高了脱硫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脱硫吸收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塔,属于脱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电力需求持续增大,雾霾持续影响,控制PM2.5提到了议事日程。地方政府、电力企业纷纷提出“超低排放”、“近零排放”、“达到燃机排放标准”的建设或改造要求。“超低排放”技术,科学指导火电行业可持续发展超洁净排放。
发展改革委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严控大气污染物排放。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含在建和项目已纳入国家火电建设规划的机组)应同步建设先进高效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不得设置烟气旁路通道。东部地区(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1省市)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中部地区(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7省)新建机组原则上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鼓励西部地区新建机组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支持同步开展大气污染物联合协同脱除,减少三氧化硫、汞、砷等污染物排放。
脱硫系统在实际FGD出口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200mg/Nm3,系统脱硫效率达到95%。现有的脱硫设施已无法满足二氧化硫(SO2)35mg/Nm3排放要求,故对机组进行系统改造。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吸收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脱硫吸收塔,包括塔筒,所述塔筒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吸收塔入口,喷雾部,喷淋部,除尘除雾器和吸收塔出口,所述吸收塔入口下方设有浆液池,其中:
所述喷雾部的侧面塔壁上分布有多个侧向喷洒的雾化喷嘴;
所述喷淋部自下而上间隔布置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第三喷淋层、第四喷淋层和第五喷淋层,所述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第三喷淋层、第四喷淋层和第五喷淋层上均设置多个喷头,其中,所述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第三喷淋层和第四喷淋层上的喷头为双向喷头,所述第五喷淋层上的喷头为单向喷头,向下喷淋;
所述第一喷淋层和所述喷雾部之间或所述第二喷淋层与所述第一喷淋层之间设有气液扰流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淋层与所述吸收塔入口之间的距离不少于4米。
进一步的,所述喷雾部的雾化喷嘴和所述喷淋部喷头均通过设有循环泵的管路与所述浆液池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气液扰流板为圆板状,且设有多个空洞。
进一步的,所述气液扰流板为耐腐蚀的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空洞的形状为圆形或菱形。
进一步的,所述气液扰流板的开孔率为45%~5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脱硫吸收塔,烟气进入塔内首先被喷淋部液滴净化,再经喷淋部净化,提高了脱硫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脱硫吸收塔,所述喷雾部的雾化喷嘴和所述喷淋部喷头均通过设有循环泵的管路与所述浆液池相连,提供吸收液的使用效率。若塔外有浆液池,循环泵也可以连接塔外浆液池。
本实用新型所述脱硫吸收塔,在塔筒内安装有气液扰流板,增加了烟气与浆液的接触时间,进而提高了吸收塔的脱硫效率。另外,设置气液扰流板,吸收塔内的气体流速得到了很好的均布作用,大部分气体流速处在平均流速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脱硫吸收塔,在塔筒顶部设有除尘除雾器,将烟气中夹带的大部分浆液液滴分离出来。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脱硫吸收塔,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二氧化硫35毫克/立方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脱硫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吸收塔入口,2-吸收塔出口,3-喷雾部,4-喷淋部,5-气液扰流板,6-除尘除雾器,7-浆液池,41-第一喷淋层,42-第二喷淋层,43-第三喷淋层,44-第四喷淋层,45-第五喷淋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脱硫吸收塔,包括塔筒,所述塔筒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吸收塔入口1,喷雾部3,喷淋部4,除尘除雾器6和吸收塔出口2,所述吸收塔入口1下方设有浆液池7,其中:
所述喷雾部3的侧面塔壁上分布有多个侧向喷洒的雾化喷嘴;
所述喷淋部4自下而上间隔布置第一喷淋层41、第二喷淋层42、第三喷淋层43、第四喷淋层44和第五喷淋层45,所述第一喷淋层41、第二喷淋层42、第三喷淋层43、第四喷淋层44和第五喷淋层45上均设置多个喷头,其中,所述第一喷淋层41、第二喷淋层42、第三喷淋层43和第四喷淋层44上的喷头为双向喷头,所述第五喷淋层45上的喷头为单向喷头,向下喷淋;所述喷雾部3的雾化喷嘴和所述喷淋部4喷头均通过设有循环泵的管路与所述浆液池7相连。
所述第一喷淋层41和所述喷雾部3之间或所述第二喷淋层42与所述第一喷淋层41之间设有气液扰流板5。
所述第一喷淋层41与所述吸收塔入口1之间的距离不少于4米。所述气液扰流板5为圆板状,为耐腐蚀的钢板,且设有多个空洞,所述空洞的形状为圆形或菱形,所述气液扰流板5的开孔率为45%~50%。
本实用新型所述脱硫吸收塔,烟气进入塔内首先被喷淋部液滴净化,再经喷淋部净化,提高了脱硫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脱硫吸收塔,所述喷雾部的雾化喷嘴和所述喷淋部喷头均通过设有循环泵的管路与所述浆液池相连,提供吸收液的使用效率。若塔外有浆液池,循环泵也可以连接塔外浆液池。
本实用新型所述脱硫吸收塔,在塔筒内安装有气液扰流板,增加了烟气与浆液的接触时间,进而提高了吸收塔的脱硫效率。另外,设置气液扰流板,吸收塔内的气体流速得到了很好的均布作用,大部分气体流速处在平均流速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脱硫吸收塔,在塔筒顶部设有除尘除雾器,将烟气中夹带的大部分浆液液滴分离出来。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脱硫吸收塔,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二氧化硫35毫克/立方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筒,所述塔筒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吸收塔入口(1),喷雾部(3),喷淋部(4),除尘除雾器(6)和吸收塔出口(2),所述吸收塔入口(1)下方设有浆液池(7),其中:
所述喷雾部(3)的侧面塔壁上分布有多个侧向喷洒的雾化喷嘴;
所述喷淋部(4)自下而上间隔布置第一喷淋层(41)、第二喷淋层(42)、第三喷淋层(43)、第四喷淋层(44)和第五喷淋层(45),所述第一喷淋层(41)、第二喷淋层(42)、第三喷淋层(43)、第四喷淋层(44)和第五喷淋层(45)上均设置多个喷头,其中,所述第一喷淋层(41)、第二喷淋层(42)、第三喷淋层(43)和第四喷淋层(44)上的喷头为双向喷头,所述第五喷淋层(45)上的喷头为单向喷头,向下喷淋;
所述第一喷淋层(41)和所述喷雾部(3)之间或所述第二喷淋层(42)与所述第一喷淋层(41)之间设有气液扰流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层(41)与所述吸收塔入口(1)之间的距离不少于4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部(3)的雾化喷嘴和所述喷淋部(4)喷头均通过设有循环泵的管路与所述浆液池(7)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扰流板(5)为圆板状,且设有多个空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扰流板(5)为耐腐蚀的钢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洞的形状为圆形或菱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扰流板(5)的开孔率为45%~50%。
CN201520797323.8U 2015-10-15 2015-10-15 一种脱硫吸收塔 Active CN205019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7323.8U CN205019917U (zh) 2015-10-15 2015-10-15 一种脱硫吸收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7323.8U CN205019917U (zh) 2015-10-15 2015-10-15 一种脱硫吸收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9917U true CN205019917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52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97323.8U Active CN205019917U (zh) 2015-10-15 2015-10-15 一种脱硫吸收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199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84558U (zh) 一种脱硫后烟气两级冷凝除尘装置
CN204799103U (zh) 一种锅炉烟气超净排放塔装置
CN206508716U (zh) 一种脱硫塔雾化凝并除尘除雾系统
CN205586763U (zh) 一种方箱式脱硫塔
CN205288078U (zh) 烟气浆液再分布的喷淋脱硫除尘装置
CN206823495U (zh) 一种脉冲等离子体脱硫脱硝的系统
CN203916431U (zh) 一种气相氧化结合湿法吸收的烟气联合脱硫脱硝装置
CN205672779U (zh) 一种脱硫喷淋塔喷淋装置
CN105126550B (zh) 一种脱硫吸收塔
CN205019917U (zh) 一种脱硫吸收塔
CN106422617A (zh) 一种高效脱硫除尘一体化吸收塔及脱硫除尘方法
CN205127726U (zh) 一种双塔双向喷淋多循环的脱硫吸收塔
CN205182492U (zh) 一种新型扰流脱硫吸收塔
CN205340500U (zh) 一种高效吸收塔多功能烟气排放装置
CN106861408A (zh) 脱硫除雾一体化吸收塔
CN205127727U (zh) 一种高效脱硫吸收塔
CN208161387U (zh) 一种带混合隔板的分区式喷氨格栅
CN206837843U (zh) 脱硫除雾一体化吸收塔
CN106334433A (zh) 一种脱硫吸收塔用托盘装置及脱硫吸收塔
CN206198999U (zh) 一种脱硫吸收塔用托盘装置及脱硫吸收塔
CN205903776U (zh) 光触媒脱硫脱硝除尘脱汞一体化超净排放装置
CN206082022U (zh) 一种高效脱硫除尘一体化吸收塔
CN205517206U (zh) 一种方箱式脱硫塔高效除尘均流装置
CN205340478U (zh) 一种顶出脱硫反应装置
CN205084617U (zh) 一种湿法脱硫单塔双循环专用托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