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3505U - 一种轴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13505U
CN205013505U CN201520643930.9U CN201520643930U CN205013505U CN 205013505 U CN205013505 U CN 205013505U CN 201520643930 U CN201520643930 U CN 201520643930U CN 205013505 U CN205013505 U CN 205013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teel ball
inner race
bearing inner
out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4393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新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64393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13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13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1350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压盖以及轴承外圈,轴承内圈的外表面与轴承外圈的内表面之间配合形成一安装间隙;安装间隙的下端设置有多个第一钢珠,第一钢珠远离轴承内圈的一侧具有一第一受压部,轴承外圈上设置有第一顶压部;轴承内圈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支撑部;安装间隙的上端设置有多个第二钢珠;第二钢珠靠近轴承内圈的一侧具有一第二受压部;轴承压盖上设置有插装部,该插装部远离轴承内圈的一侧具有一第二顶压部,该第二顶压部具有顶压斜面;轴承外圈上设置有第二支撑部。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其设有上下两排钢珠,使得轴承的运行更加稳定;另外,整个轴承的轴承游隙较小,运行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另外,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往往是只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而未被固定的一方会有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即轴承游隙),运转时的轴承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但现有的滚动轴承在组装时,存在轴承游隙较大,导致轴承的滚动性能较差,运行不够稳定;且结合滚动轴承现有的单排滚球设计,使得稳定性能更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能够较好消除轴承游隙,且采用双排钢珠设计,运行起来更加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包括轴承内圈、安装于轴承内圈上端的轴承压盖以及套装于轴承内圈外部的轴承外圈,轴承内圈的外表面与轴承外圈的内表面之间配合形成一安装间隙;
安装间隙的下端设置有多个绕轴承内圈的中心轴线圆周分布的第一钢珠;第一钢珠远离轴承内圈的一侧具有一第一受压部,轴承外圈上设置有用于向下顶压第一受压部以使第一钢珠具有向着靠近轴承内圈的运动趋势的第一顶压部;轴承内圈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一钢珠的第一支撑部;
安装间隙的上端设置有多个绕轴承内圈的中心轴线圆周分布的第二钢珠;第二钢珠靠近轴承内圈的一侧具有一第二受压部;轴承压盖上设置有插装于安装间隙内的插装部,该插装部远离轴承内圈的一侧具有一用于顶压第二受压部以使第二钢珠具有向着靠近轴承外圈的运动趋势的第二顶压部,该第二顶压部具有一由下至上向着靠近轴承外圈逐渐倾斜的顶压斜面;轴承外圈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二钢珠的第二支撑部。
优选的,该轴承还包括用于安装多个第一钢珠的下保持架以及用于安装多个第二钢珠的上保持架。
优选的,插装部套装于轴承内圈的外表面,该插装部的上端外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封盖于轴承外圈上端的延伸部。
优选的,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均为与第一钢珠以及第二钢珠外表面相匹配的圆弧凹位。
优选的,第一钢珠以及第二钢珠均设置有十六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其设有上下两排钢珠,使得轴承的运行更加稳定;另外,轴承外圈上的第一顶压部与轴承内圈上的第一支撑部的配合可有效消除下第一钢珠与轴承内、外圈产生的轴承游隙,与此同时,轴承压盖上的第二顶压部与轴承外圈上的第二支撑部的配合可有效消除第二钢珠与轴承内、外圈产生的轴承游隙,如此,整个轴承的轴承游隙较小,运行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0、轴承内圈;11、第一支撑部;20、轴承外圈;21、第一顶压部;22、第二支撑部;30、第二钢珠;31、第二受压部;40、第一钢珠;41、第一受压部;50、轴承压盖;51、插装部;52、延伸部;53、第二顶压部;60、下保持架;70、上保持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一种轴承,包括轴承内圈10、轴承外圈20以及轴承压盖50,将轴承外圈20套装在轴承内圈10的外部,轴承外圈20的内表面与轴承内圈10的外表面形成一安装间隙,在该安装间隙的下端设置多个第一钢珠40,在安装间隙的上端设置多个第二钢珠30,同时使该多个第一钢珠40以及多个第二钢珠30绕轴承内圈10的中心轴线圆周分布,完成整个轴承的安装,如此可实现该轴承的双排钢珠的设计,提高轴承的稳定性能,使得轴承的运行更加稳定。
第一钢珠40远离轴承内圈10的一侧具有一第一受压部41,轴承外圈20上设置有第一顶压部21,该第一顶压部21用于向下顶压第一受压部41,以使第一钢珠40具有向着靠近轴承内圈10的运动趋势;相应的在轴承内圈10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支撑部11,用于支撑第一钢珠40,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第一钢珠40便可被夹持在上述第一支撑部11与第一顶压部21之间,即可有效消除下钢珠与轴承内、外圈之间产生的轴承游隙。
同样的,第二钢珠30靠近轴承内圈10的一侧具有一第二受压部31;相应的在轴承压盖50上设置有插装于安装间隙内的插装部51,该插装部51远离轴承内圈10的一侧具有一第二顶压部53,该第二顶压部53用于顶压第二受压部31,以使第二钢珠30具有向着靠近轴承外圈20的运动趋势,该第二顶压部53具有一由下至上向着靠近轴承外圈20逐渐倾斜的顶压斜面,如此在该顶压斜面的作用下,轴承压盖50可最大限度的顶压第二钢珠30,以消除第二钢珠30与轴承内外圈之间产生的轴承游隙。
另外,在轴承外圈20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二钢珠30的第二支撑部22,如此,在第二钢珠30受顶压时可对轴承外圈20产生一向下的压力,使得轴承外圈20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用于向下顶压上述第一钢珠40,整个轴承的轴承游隙较小,运行更加稳定。
优选的,该轴承还包括上保持架70以及下保持架60,下保持架60用于安装多个第一钢珠40,上保持架70用于安装多个第二钢珠30,使得安装结构更加稳定。
优选的,插装部51套装于轴承内圈10的外表面,可进一步稳定轴承结构;同时该插装部51的上端外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封盖于轴承外圈20上端的延伸部52,起到防尘的作用,可有效防止因灰尘进入轴承内部而影响轴承性能。
优选的,第一支撑部11以及第二支撑部22均为与第一钢珠40以及第二钢珠30外表面相匹配的圆弧凹位,使得第一钢珠40以及第二钢珠30能够更好的与轴承内圈10贴合,轴承游隙更小。当然上述第一顶压部21以及第二顶压部53也可是与第一钢珠40以及第二钢珠30结构相匹配的圆弧面。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钢珠40以及第二钢珠30均可设置十六个,稳定结构。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轴承,包括轴承内圈、安装于轴承内圈上端的轴承压盖以及套装于轴承内圈外部的轴承外圈,其特征在于,轴承内圈的外表面与轴承外圈的内表面之间配合形成一安装间隙;
安装间隙的下端设置有多个绕轴承内圈的中心轴线圆周分布的第一钢珠;第一钢珠远离轴承内圈的一侧具有一第一受压部,轴承外圈上设置有用于向下顶压第一受压部以使第一钢珠具有向着靠近轴承内圈的运动趋势的第一顶压部;轴承内圈的下端设置有支撑第一钢珠的第一支撑部;
安装间隙的上端设置有多个绕轴承内圈的中心轴线圆周分布的第二钢珠;第二钢珠靠近轴承内圈的一侧具有一第二受压部;轴承压盖上设置有插装于安装间隙内的插装部,该插装部远离轴承内圈的一侧具有一用于顶压第二受压部以使第二钢珠具有向着靠近轴承外圈的运动趋势的第二顶压部,该第二顶压部具有一由下至上向着靠近轴承外圈逐渐倾斜的顶压斜面;轴承外圈上设置有支撑第二钢珠的第二支撑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该轴承还包括用于安装多个第一钢珠的下保持架以及用于安装多个第二钢珠的上保持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插装部套装于轴承内圈的外表面,该插装部的上端外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封盖于轴承外圈上端的延伸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均为与第一钢珠以及第二钢珠外表面相匹配的圆弧凹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第一钢珠以及第二钢珠均设置有十六个。
CN201520643930.9U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轴承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13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3930.9U CN205013505U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轴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3930.9U CN205013505U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轴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3505U true CN205013505U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12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43930.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13505U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轴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135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5462A (zh) * 2015-08-24 2015-11-18 邱新生 一种轴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5462A (zh) * 2015-08-24 2015-11-18 邱新生 一种轴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3180A (zh) 一种改进的电主轴密封结构及轴芯密封装置
CN205013505U (zh) 一种轴承
CN204239457U (zh) 一种耐磨损滚动轴承
CN204784169U (zh) 一种减速且便于安装的轴承
CN204533229U (zh) 轴端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5065462A (zh) 一种轴承
CN203130805U (zh) 一种钢球引导实体保持架结构的深沟球轴承
CN202790087U (zh) 一种满装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CN201793838U (zh) 环锭细纱机自调中心动压轴承锭子
CN203993315U (zh) 机床丝杠固定座
CN204003997U (zh)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的保持架
CN103511550B (zh) 一种高速无油轴承转子系统用阻尼器
CN103486046A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用下支承机构
CN202140499U (zh) 一种新型飞轮总成
CN207018350U (zh) 一种自预紧四点接触球轴承
CN204004021U (zh) 一种滚珠电主轴轴承的预紧结构
CN204239458U (zh) 一种滚动轴承
CN204003964U (zh) 一种圆柱滚子组合轴承
CN204985324U (zh) 法兰轴承快装结构
CN103104607A (zh) 钢球引导实体保持架结构的深沟球轴承
CN202629019U (zh) 一种轴承支撑装置
CN209278274U (zh) 提供轴向连接载荷的卡环
CN103964136B (zh) 用于非硅mems零件的自动送料机
CN203214606U (zh) 滚针轴承
CN203570844U (zh) 一种改良型轴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0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