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09962U - 混合电驱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混合电驱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09962U
CN205009962U CN201520789081.8U CN201520789081U CN205009962U CN 205009962 U CN205009962 U CN 205009962U CN 201520789081 U CN201520789081 U CN 201520789081U CN 205009962 U CN205009962 U CN 205009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transmission shaft
drive system
transverse arm
hybrid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890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承钢
孙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ongke Shenjia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ongke Shenjia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ongke Shenjia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ongke Shenjia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890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09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09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099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电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设置于左侧车轮内的左轮毂电机和设置于右侧车轮内的右轮毂电机;行星排,其包括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中央传动轴;主减速器总成;左制动器和右制动器;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所述发动机与所述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太阳轮连接,所述齿圈通过所述中央传动轴与所述主减速器总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减速器总成的左输出端与所述左制动器连接后通过所述左传动轴驱动左侧车轮,所述主减速器总成的右输出端与所述右制动器连接后通过所述右传动轴驱动右侧车轮。本实用新型的混合电驱动系统,能够实现无级变速,而且能够调节左右两侧驱动轮的驱动力分配,提高车辆横向动力学性能。

Description

混合电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混合电驱动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混合电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功率分流行星排等,发动机的动力由功率分流行星排进行分流,一路用于驱动第一电机发电,另一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叠加后通过传动链条、主减速器总成和左右传动轴后驱动左右两侧车轮。但是,该混合电驱动系统并不能对左右两侧车轮的驱动力进行调节和分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混合电驱动系统,能够实现无级变速,而且能够调节左右两侧驱动轮的驱动力分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电驱动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设置于左侧车轮内的左轮毂电机和设置于右侧车轮内的右轮毂电机;
行星排,其包括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中央传动轴;主减速器总成;左制动器和右制动器;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
所述发动机与所述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太阳轮连接,所述齿圈通过所述中央传动轴与所述主减速器总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减速器总成的左输出端与所述左制动器连接后通过所述左传动轴驱动左侧车轮,所述主减速器总成的右输出端与所述右制动器连接后通过所述右传动轴驱动右侧车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合电驱动系统,所述混合电驱动系统还包括离合器,所述离合器连接所述齿圈和所述太阳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合电驱动系统,所述混合电驱动系统还包括连接于车身及左侧车轮之间的左下横臂以及连接于车身和右侧车轮之间的右下横臂,所述左传动轴作为左上横臂与左下横臂构成双横臂悬架,所述右传动轴作为右上横臂与右下横臂构成双横臂悬架。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混合电驱动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混合电驱动系统,通过行星排对发动机进行功率分流,可以实现无级变速,而且通过调节左轮毂电机和右轮毂电机的动力输出,因此可以实现两侧车轮驱动力的不同,即可以对横向的动力分配进行调节,因此可以提高车辆的横向动力学性能;其次,在车轮内布置了左轮毂电机和右轮毂电机,简化了轮毂电机与车轮集成的问题,保证车轮接地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第三,传动轴不仅用于传递动力,还可以作为双横臂后悬架的上横臂,实现了多功能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所涉及的混合电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所涉及的混合电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动机;2第一电机;31、32分别是左轮毂电机和右轮毂电机;4、41、42、43、44分别是行星排、太阳轮、行星架、齿圈和离合器;5中央传动轴;6主减速器总成;71、72分别是左制动器和右制动器;81、82分别是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9车轮;101、102分别是左下横臂和右下横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应理解,实施例仅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所涉及的混合电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混合电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1;第一电机2;左轮毂电机31和右轮毂电机32;行星排4,其包括太阳轮41、行星架42和齿圈43;中央传动轴5;主减速器总成6;左制动器71和右制动器72;左传动轴81和右传动轴82;发动机1与行星架42连接,第一电机2与太阳轮41连接,齿圈43通过中央传动轴5与主减速器总成6的输入端连接,主减速器总成6的左输出端、右输出端分别与左制动器71、右制动器72连接后通过左传动轴81、右传动轴82驱动车轮9。
行星排4的作用是将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分解成两路功率流,一路功率流驱动与太阳轮41连接的第一电机2进行发电,给蓄电装置充电或者与蓄电装置一起给左轮毂电机31和右轮毂电机32供电,另一路功率流经齿圈43驱动中央传动轴5后传递到主减速器总成6,然后分成左右两路功率流通过左传动轴81和右传动轴82分别驱动两侧车轮9,左轮毂电机31和右轮毂电机32的输出在车轮9处与经过左传动轴81和右传动轴82传来的动力分别叠加后构成了两侧车轮9上的动力以驱动车辆。
通过行星排4对发动机1进行功率分流,可以实现无级变速,而且通过调节左轮毂电机31和右轮毂电机32的动力输出,因此可以实现两侧车轮驱动力的不同,即可以对横向的动力分配进行调节,因此可以提高车辆的横向动力学性能。
主减速器总成6的左输出端、右输出端与左制动器71、右制动器72连接后通过左传动轴81、右传动轴82驱动车轮9,即左制动器71、右制动器72和主减速器总成6一样都是布置在车身上而不是车轮9上,而在车轮9内布置了左轮毂电机31和右轮毂电机32,因此简化了轮毂电机与车轮集成的问题,而且可以采用较大的轮毂电机,而如果控制轮毂电机的质量使其不超过制动器的质量,则不会增大车辆的非悬挂质量,保证车轮接地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
混合电驱动系统还包括:离合器44,其用于连接齿圈43和太阳轮41。当离合器44闭锁后,行星排4呈一体转动,不再起到功率分流的作用。在中低速行驶时,特别是市区内频繁起停时,利用行星排4进行功率分流是有利于提高燃油效率的,但在高速路上行驶时,起停工况少,多数时间为匀速行驶,此时驱动车辆的所有动力均来自于发动机1,闭锁行星排4后发动机1直接驱动车辆,可以进一步提高燃油效率,为此设置了离合器4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所涉及的混合电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左传动轴81作为左上横臂与左下横臂101构成双横臂悬架,右传动轴82作为右上横臂与右下横臂102构成双横臂悬架,即传动轴不仅用于传递动力,还可以作为双横臂后悬架的上横臂,实现了多功能化。
左下横臂101的一端可以连接在左轮毂电机31的非旋转部件上,例如定子托架上,也可以连接在车轮托架上,另一端则连接到车身上,具体地,可以连接到安装主减速器总成6的副车架上,并不以此为限。右下横臂102也有类似的连接方式,于此不再赘述。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混合电驱动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混合电驱动系统,通过行星排对发动机进行功率分流,可以实现无级变速,而且通过调节左轮毂电机和右轮毂电机的动力输出,因此可以实现两侧车轮驱动力的不同,即可以对横向的动力分配进行调节,因此可以提高车辆的横向动力学性能;其次,在车轮内布置了左轮毂电机和右轮毂电机,简化了轮毂电机与车轮集成的问题,保证车轮接地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第三,传动轴不仅用于传递动力,还可以作为双横臂后悬架的上横臂,实现了多功能化。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覆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所有改变和修改。这些改变和修改不应被认为是脱离了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并且所有诸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修改均应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混合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第一电机;设置于左侧车轮内的左轮毂电机和设置于右侧车轮内的右轮毂电机;
行星排,其包括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中央传动轴;主减速器总成;左制动器和右制动器;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
所述发动机与所述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太阳轮连接,所述齿圈通过所述中央传动轴与所述主减速器总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减速器总成的左输出端与所述左制动器连接后通过所述左传动轴驱动左侧车轮,所述主减速器总成的右输出端与所述右制动器连接后通过所述右传动轴驱动右侧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电驱动系统还包括离合器,所述离合器连接所述齿圈和所述太阳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电驱动系统还包括连接于车身及左侧车轮之间的左下横臂以及连接于车身和右侧车轮之间的右下横臂,所述左传动轴作为左上横臂与左下横臂构成双横臂悬架,所述右传动轴作为右上横臂与右下横臂构成双横臂悬架。
CN201520789081.8U 2015-10-12 2015-10-12 混合电驱动系统 Active CN205009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9081.8U CN205009962U (zh) 2015-10-12 2015-10-12 混合电驱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9081.8U CN205009962U (zh) 2015-10-12 2015-10-12 混合电驱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09962U true CN205009962U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08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89081.8U Active CN205009962U (zh) 2015-10-12 2015-10-12 混合电驱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099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9873A (zh) * 2017-10-11 2018-01-19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双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的驱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9873A (zh) * 2017-10-11 2018-01-19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双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的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71627B2 (en) Integrated steering drive axle for vehicle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02483139B (zh) 用于高速电机驱动系统的驱动配置
Zulkifli et al. Operation and control of split-parallel, through-the-road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with in-wheel motors
CN201736790U (zh)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装置
CN103921667B (zh)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
CN102673365A (zh) 采用同步带传动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CN204895105U (zh) 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2at变速器和混合动力系统
Zulkifli et al. Split-parallel through-the-road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Operation, power flow and control modes
CN103640464A (zh)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
CN103287260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装置、混合动力汽车
CN101607523A (zh) 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CN204506463U (zh) 用于纯电动车辆的电动力总成
US20120018236A1 (en) Electric powertrain for off-highway trucks
CN201756055U (zh) 四驱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传动装置
CN104709059A (zh) 用于纯电动车辆的电动力总成
CN204161082U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总成
CN105480078B (zh) 一种混合动力越野汽车总成平板化布置结构
CN205009962U (zh) 混合电驱动系统
CN203766478U (zh) 混合动力系统及使用该混合动力系统的汽车
CN203344752U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增程系统及增程式电动汽车
CN107054043B (zh) 动力传动系统和具有该动力传动系统的车辆及控制该车辆的方法
CN202847867U (zh) 一种与主车相联的挂车驱动装置
CN104417339B (zh) 混合动力车辆用轮毂系统
CN104972888A (zh) 双动力耦合装置
CN210027018U (zh) 一种军用越野车机电液耦合分布式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