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06913U - 腹壁缝合器 - Google Patents

腹壁缝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06913U
CN205006913U CN201520774559.XU CN201520774559U CN205006913U CN 205006913 U CN205006913 U CN 205006913U CN 201520774559 U CN201520774559 U CN 201520774559U CN 205006913 U CN205006913 U CN 205006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wire
guiding channel
needle tubing
sewing device
abdome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745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潇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weijie Chengdu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weijie Chengdu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weijie Chengdu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weijie Chengdu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745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06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06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069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腹壁缝合器,包括针芯和针管,针管前端开刃,针芯的前端为可开合的Y型结构,Y型结构包括两个弹性开合臂和一个针杆,两个弹性开合臂均与针杆前端连接,其中至少一个弹性开合臂前端设有针钩,针杆穿过针管。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有利于缝线的快速拾取和固定,方便将缝线送入和拖出腹腔。

Description

腹壁缝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腹壁缝合器。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因创面小、术后恢复快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及患者所接受。尤其以腹腔镜手术发展最为迅猛,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部分疾病更是将腹腔镜手术作为标准治疗方式。
腹腔镜手术操作必须通过穿刺锥(trocar)在腹壁上建立工作通道,目前穿刺锥规格为5mm-12mm,一般对大于5mm的腹壁戳孔,必须缝合腹膜及筋膜层以防止切口出血及减少切口疝的发生率。
传统的弧形针缝合方法对于这种小切口尤其是肥胖患者无法完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研制出各种腹腔镜戳孔的缝合器械。中国专利CN00213868.9“腹腔镜手术腹壁穿孔缝合针”公开了一种解决方案:该专利方案包括一针体,针体的后端设有针柄,前端设有针钩。手术时,用针钩钩住缝线,用穿刺套管固定,将针体从戳孔一侧的腹壁扎入腹腔,将缝线一端送入腹腔,将缝线与缝合针分离,退出缝合针,从戳孔另一侧扎入腹腔,用针钩钩住缝线,用穿刺套管固定,然后退出针体将缝合线一头带出腹壁,最后将缝合线的两头结扎即可。
中国专利201010532057.8“腹腔镜穿刺切口肌肉缝合针”、中国专利201120480595.7“腹腔镜腹壁切口深层缝合针”、中国专利201320633635.6“腹腔镜腹壁切口缝合针”在中国专利CN00213868.9“腹腔镜手术腹壁穿孔缝合针”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或改进,都能够实现将缝合线的线头送入、带出腹壁的手术操作。
但是,由于针钩的只能做得很小,手术中不易将缝线很好地固定,特别是做从腹腔内引出缝线的手术操作时,要准确、快速地将缝线钩住更为困难。上述专利都未能很好地解决腹腔内缝线的快速、准确拾取和固定问题,并且使用起来依然较为麻烦,同时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定位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缝合效果。
中国专利200980123504.X“用于腹腔镜孔口部位缝合的装置”,公开了一种腹腔镜术后腹壁缝合的解决方案,为缝合针刺入腹壁提供了引导,进一步简化了操作,同时可以获得更好的缝合效果。但是在针体扎入腹壁的过程中腹壁组织必然会出现退缩现象,依然操作不够方便,还会影响缝合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腹壁缝合器,使用方便,有利于缝线的快速拾取和固定,方便将缝线送入和拖出腹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腹壁缝合器,包括针芯和针管,所述针管前端开刃,所述针芯的前端为可开合的Y型结构,所述Y型结构包括两个弹性开合臂和一个针杆,所述两个弹性开合臂均与针杆前端连接,其中至少一个弹性开合臂前端设有针钩,所述针杆穿过针管。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导引器,所述导引器包括导引管和可折叠支撑平台,所述导引管管壁开设导引通道,所述导引通道的尺寸大于针管外径,所述可折叠支撑平台位于导引管的前端,可折叠支撑平台的顶面尺寸大于导引管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针管后端连接活塞腔,所述针杆后端连接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设有推柄A,所述活塞腔设有握柄。
优选的,所述可折叠支撑平台包括顶杆、支撑板和斜支撑,所述顶杆穿过导引管,所述斜支撑的一端与顶杆前端铰链连接,斜支撑的另一端与支撑板的一端铰链连接,支撑板的另一端与导引管前端铰链连接,所述支撑板和斜支撑均有两个,相对于顶杆对称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后端设有推柄B,所述推柄B的横向尺寸大于导引管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针钩的前端为针尖状。
优选的,所述针尖的斜边与针管前端开刃平行。
另一种优选,所述针管前端刃口的倾角大于针尖斜边的倾角。
优选的,所述导引通道相对于导引管轴线倾斜,导引通道的入口位置高于出口位置,导引通道成对设置,分别设置在导引管的相对侧壁,两个导引通道等高布置,两个导引通道的倾斜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导引通道至少两对,每对导引通道相对于导引管轴线的倾斜角度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针芯前端设计成Y形,并带向后钩线的针钩,有利于在腹腔镜手术条件下缝线的快速拾取和固定,方便将缝线送入和拖出腹腔。
2、针管前端和针芯前端设计成带斜面刃口,且套管刃口的倾斜方向与针芯刃口的倾斜方向一致,有利于减少穿刺阻力,减小对腹壁组织的损伤。
3、可折叠支撑平台、导引通道的设计有利于缝合针轻松、快速、准确地刺穿腹壁组织,有利于通过狭小的腹腔镜戳卡进入腹腔,适用于腹腔镜手术。
4、不同倾斜角度的导引通道,便于医生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灵活选择适宜的穿刺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针芯伸出针管时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可折叠支撑平台折叠状态下导引器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1-针管、2-活塞杆、3-弹性开合臂、4-针钩、5-活塞腔、6-推柄A、7-握柄、8-导引管、9-导引通道、10-顶杆、11-斜支撑、12-支撑板、13-推柄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腹壁缝合器,包括针芯和针管1,针管1前端开刃,针芯的前端为可开合的Y型结构,Y型结构包括两个弹性开合臂3和一个针杆,两个弹性开合臂3均与针杆前端连接,其中至少一个弹性开合臂前端设有针钩4,针杆穿过针管1;针管1后端连接活塞腔5,针杆后端连接活塞杆2,活塞杆2设有推柄A6,活塞腔5设有握柄7;针钩4的前端为针尖状,针尖的斜边与针管1前端开刃平行或者针管1前端刃口的倾角大于针尖斜边的倾角。
使用方法如下:
用针芯的两个弹性开合臂3夹住缝线,将针芯回缩到针管1内,用针钩4固定好缝线,将针管1刺入一侧腹壁,缝线一端同时被送入腹腔,将两个弹性开合臂3推出针管1,两个弹性开合臂3张开,释放缝线,闭合两个弹性开合臂3,退出针管1,将针管1从切口的另一侧刺入腹壁,张开两个弹性开合臂3,夹住缝线,将针管1连同缝线一并拖出体外,然后将缝合线的两头结扎即完成缝合。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导引器构成的,导引器包括导引管8和可折叠支撑平台,导引管8管壁开设导引通道9,导引通道9的尺寸略大于针管1外径,可折叠支撑平台位于导引管8的前端,可折叠支撑平台的顶面尺寸大于导引管8的外径;可折叠支撑平台包括顶杆10、支撑板12和斜支撑11,顶杆10穿过导引管8,斜支撑11的一端与顶杆10前端铰链连接,斜支撑11的另一端与支撑板12的一端铰链连接,支撑板12的另一端与导引管8前端铰链连接,支撑板12和斜支撑11均有两个,相对于顶杆10对称布置;顶杆10后端设有推柄B13,推柄B13的横向尺寸大于导引管8的外径;导引通道9相对于导引管8轴线倾斜,导引通道9的入口位置高于出口位置,导引通道9成对设置,分别设置在导引管8的相对侧壁,两个导引通道9等高布置,两个导引通道9的倾斜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导引通道9至少两对,每对导引通道9相对于导引管8轴线的倾斜角度不同。
使用方法如下:
沿腹腔镜戳卡将导引器送入腹腔,退出戳卡,打开可折叠支撑平台,对需要缝合的腹壁形成良好支撑,用针芯的两个弹性开合臂3夹住缝线,将针芯回缩到针管1内,用针钩4固定好缝线,沿导引通道9将针管1刺入一侧腹壁,缝线一端同时被送入腹腔,将两个弹性开合臂3推出针管1,两个弹性开合臂3张开,释放缝线,闭合两个弹性开合臂3,退出针管1,沿导引通道9将针管1从切口的另一侧刺入腹壁,张开两个弹性开合臂3,夹住缝线,将针管1连同缝线一并拖出体外,关闭可折叠支撑平台,退出导引器,然后将缝合线的两头结扎即完成缝合。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芯和针管,所述针管前端开刃,所述针芯的前端为可开合的Y型结构,所述Y型结构包括两个弹性开合臂和一个针杆,所述两个弹性开合臂均与针杆前端连接,其中至少一个弹性开合臂前端设有针钩,所述针杆穿过针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引器,所述导引器包括导引管和可折叠支撑平台,所述导引管管壁开设导引通道,所述导引通道的尺寸大于针管外径,所述可折叠支撑平台位于导引管的前端,可折叠支撑平台的顶面尺寸大于导引管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后端连接活塞腔,所述针杆后端连接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设有推柄A,所述活塞腔设有握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支撑平台包括顶杆、支撑板和斜支撑,所述顶杆穿过导引管,所述斜支撑的一端与顶杆前端铰链连接,斜支撑的另一端与支撑板的一端铰链连接,支撑板的另一端与导引管前端铰链连接,所述支撑板和斜支撑均有两个,相对于顶杆对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后端设有推柄B,所述推柄B的横向尺寸大于导引管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钩的前端为针尖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的斜边与针管前端开刃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前端刃口的倾角大于针尖斜边的倾角。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通道相对于导引管轴线倾斜,导引通道的入口位置高于出口位置,导引通道成对设置,分别设置在导引管的相对侧壁,两个导引通道等高布置,两个导引通道的倾斜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通道至少两对,每对导引通道相对于导引管轴线的倾斜角度不同。
CN201520774559.XU 2015-09-30 2015-09-30 腹壁缝合器 Active CN205006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74559.XU CN205006913U (zh) 2015-09-30 2015-09-30 腹壁缝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74559.XU CN205006913U (zh) 2015-09-30 2015-09-30 腹壁缝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06913U true CN205006913U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05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74559.XU Active CN205006913U (zh) 2015-09-30 2015-09-30 腹壁缝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069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1709A (zh) * 2015-09-30 2017-04-05 爱微捷成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腹壁缝合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1709A (zh) * 2015-09-30 2017-04-05 爱微捷成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腹壁缝合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4706A (zh) 带缝合功能的穿刺鞘
CN103654892B (zh) 腹腔镜术后切口缝合装置
CN201775644U (zh) 跟腱缝合引线装置
CN2780099Y (zh) 腹腔镜手术缝合器
CN205006913U (zh) 腹壁缝合器
CN108938023A (zh) 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线引导装置
CN105769271A (zh) 一种深部软组织切口吻合的器械
CN207590737U (zh) 带缝合功能的穿刺鞘
CN211131206U (zh) 一种微创缝扎器
CN211271051U (zh) 腹腔镜悬吊引导针
CN206659847U (zh) 外科手术装置
CN201631266U (zh) 一种腹腔镜戳孔的缝合器
CN203647405U (zh) 腹腔镜术后切口缝合装置
CN204814013U (zh) 一种医用缝合器
CN210124805U (zh) 反向腹腔镜切口缝合器
CN102727267B (zh) 一种用于膝关节镜手术的半月板缝合针
CN213098187U (zh) 一种医用带线穿刺套管针
CN201179082Y (zh) 双尖双孔双槽弧形缝合针
CN106551709A (zh) 腹壁缝合器
CN205795743U (zh) 一种腹腔镜协助牵拉装置
CN109303595B (zh) 一种带缝合功能的穿刺器
CN103315786B (zh) 基于内窥镜的快速缝合机构
CN208551894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缝合针
CN209018825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带线缝合针
CN205083556U (zh) 一种胸腔镜肺部手术中应对血管出血的入鞘式血管阻断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