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04853U - 超薄步进电机 - Google Patents

超薄步进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04853U
CN205004853U CN201520794022.XU CN201520794022U CN205004853U CN 205004853 U CN205004853 U CN 205004853U CN 201520794022 U CN201520794022 U CN 201520794022U CN 205004853 U CN205004853 U CN 205004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gulum
bonnet
skeleton
rotor
ult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940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gh Efficiency Moto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gh Efficiency Mot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Efficiency Mot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gh Efficiency Moto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940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04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04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04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步进电机,包括转子组件、电机引出线、前盖、后盖以及夹固于前盖与后盖之间的定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设有线圈的骨架,转子组件包括转子,前盖和后盖上的轴承孔内分别设有转动支撑转子组件的轴承,前盖和后盖内端面分别具有沿轴向伸入转子孔内以转子孔为定位基准的内止口,所述后盖轴承孔内的轴承具有向内伸出轴承孔的伸出端,该伸出端伸入设置在转子对应端的中心孔内,后盖上嵌入有由后盖压紧于骨架后端的环形PCB板,所述电机引出线通过环形PCB板与骨架上的线圈电连接,所述前盖和后盖上分别设有至少三条径向加强筋。本实用新型定位精度高、结构有所改良且易于制造。

Description

超薄步进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薄步进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超薄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超薄步进电机一般为注塑结构或压铸件结构。
注塑结构接线方式采用绑线式加滴漆(为了防止高度不均匀甚至采用压线包整形的方式,容易伤铜线),需要进行烘烤(1-2小时),效率低下;定子注塑时为了放入以及注塑后拿出,需要注塑芯棒大于定子内孔,通常会导致注塑后垂直度差,即使后续会珩磨车削,但是定子实际的垂直度已经偏差,导致磁路不均,影响电机的平滑性。另外采用定子与端盖的连接方式为胶水粘接,容易受操作因素影响,存在风险。
压铸件结构常采用外止口定位,因而增加了定子公差因素,这样导致成品的定位力矩不均衡,甚至卡死;另外由于采用一对轴向螺钉锁紧前盖和后盖,导致电机安装完成后端面受力不均衡(两点决定一线,三点决定一面),同时前盖和后盖没有加强筋,导致与轴向螺钉螺纹连接的螺孔深度不足,需要增加胶水防脱落,同时端盖厚度不够导致螺钉打入后引起端盖的变形,从而影响定位精度;采用绑线结构,需要滴漆进烘箱烤干;由于外止口结构限制,导致只能采用超薄轴承,小轴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定位精度高、结构有所改良且易于制造的超薄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步进电机,包括转子组件、电机引出线、前盖、后盖以及夹固于前盖与后盖之间的定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设有线圈的骨架,转子组件包括转子,前盖和后盖上的轴承孔内分别设有转动支撑转子组件的轴承,前盖和后盖内端面分别具有沿轴向伸入转子孔内以转子孔为定位基准的内止口,所述后盖轴承孔内的轴承具有向内伸出轴承孔的伸出端,该伸出端伸入设置在转子对应端的中心孔内,后盖上嵌入有由后盖压紧于骨架后端的环形PCB板,所述电机引出线通过环形PCB板与骨架上的线圈电连接,所述前盖和后盖上分别设有至少三条径向加强筋。
所述前盖和后盖通过穿设在骨架内的至少三根轴向螺钉相连。
所述环形PCB板上具有至少一块向外延伸的连线板,连线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位于骨架后端的PCB板固定柱,以实现环形PCB板的周向定位。
所述后盖内止口呈环形,该后盖内止口上设有五个豁口,环形PCB板具有五块连线板,环形PCB板套装于轴承伸出端上后嵌入后盖内止口与轴承伸出端之间的环形间隙内,而环形PCB板上的五块连线板则分别卡入后盖内止口上相对应的豁口内。
所述骨架前端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前盖内端面上设有与骨架前端相配的多边形孔,骨架前端伸入前盖的多边形孔中实现前盖的周向定位。
所述骨架前端的横截面呈八角形,所述前盖内端面上设有与骨架前端相配的八角形孔,骨架前端伸入前盖的八角形孔中实现前盖的周向定位。
所述前盖的外端面和后盖的内端面上分别设有六条径向加强筋,前盖的外端面上的六条径向加强筋中有三条径向加强筋分别通过设置在前盖上用于穿设轴向螺钉的螺钉孔,后盖内端面上的六条径向加强筋中有三条径向加强筋分别通过设置在后盖上用于与轴向螺钉螺纹连接的螺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盖和后盖采用以转子孔为定位基准的内止口定位方法,去除了定子公差因素,大大提高了定位精度;前盖采用外端面加强筋结构,即解决了车削肉薄的问题,同时增加了强度,减小了变形量;后盖也采用加强筋结构,这样设置在后盖上的、用于与轴向螺钉螺纹连接的螺孔有效深度达到1.5mm以上,从而不再需要加胶水固定;采用三根轴向螺钉连接定位,有效解决了两点定位不均匀的问题;转子掏空,这样就不需要采用轴承粘接的复杂工艺,从而排除了该工艺带来的不稳定因素;采用环形PCB板结构,不再需要绑线,因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后盖掏空的形式,既能解决无法采用环形PCB板结构的问题,又能解决焊锡高度干涩问题;为了防止电机运行振动引起环形PCB板移位,采用轴承内孔定位,后盖压紧方式,解决了此问题;采用后盖直接压紧电机引出线的方式,解决了压线板问题,同时解决了后盖定位的问题;前盖以及骨架前端采用八角形结构,解决了圆周定位问题;骨架卡槽则解决了电机引出线固定以及引出问题;骨架无裙边设计,既能达到超薄的目的,还能实现过线柱高度不足的问题;另外骨架采用倒钩设计,可以防止铜线脱落。目前该产品已经在线生产5000台以上,通过测试对比,定位力矩很小,在线不良率大大降低至0.1%以下,客户反应良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环形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骨架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盖;2.后盖;3.骨架;4.转子;5.内止口;6.伸出端;7.中心孔;8.环形PCB板;9.轴向螺钉;10.连线板;11.PCB板固定柱;12.径向加强筋;2-1.豁口;2-2.出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超薄步进电机,包括转子组件、电机引出线(图中未显示)、前盖1、后盖2以及夹固于前盖1与后盖2之间的定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设有线圈的骨架3,转子组件包括转子4,前盖1和后盖2上的轴承孔内分别设有转动支撑转子组件的轴承,前盖1和后盖2内端面分别具有沿轴向伸入转子孔内以转子孔为定位基准的内止口5,以提高前盖1和后盖2上的轴承孔与转子孔的同心度。
所述后盖2轴承孔内的轴承具有向内伸出轴承孔的伸出端6,该伸出端6伸入设置在转子4对应端的中心孔7内。
该伸出端6上还套设有环形PCB板8,PCB板8如图2所示,所述后盖2内止口5呈环形,该后盖2内止口5上设有五个豁口2-1,后盖2如图4所示,环形PCB板8具有五块向外延伸的连线板10,其中一块连线板10的两侧分别设有位于骨架3后端的PCB板固定柱11,用以实现环形PCB板8的周向定位,环形PCB板8套装于轴承伸出端6上后嵌入后盖2内止口5与轴承伸出端6之间的环形间隙内,而环形PCB板8上的五块连线板10则分别卡入后盖2内止口5上相对应的豁口2-1内,环形PCB板8由后盖2压紧于骨架3后端。
所述电机引出线通过环形PCB板8与骨架3上的线圈电连接,与环形PCB板8相连的电机引出线依次通过设置在定子组件上的骨架卡槽(图中未显示)和设置在后盖2上的出线口2-2伸出该超薄步进电机。
所述前盖1和后盖2通过穿设在骨架3内的三根轴向螺钉9相连后将骨架3夹固于两者之间。
如图3所示的骨架3前端的横截面呈八角形,所述前盖1内端面上设有与骨架3前端相配的八角形孔(图中未显示),骨架3前端伸入前盖1的八角形孔中实现前盖1的周向定位。
所述前盖1的外端面和后盖2的内端面上分别设有六条径向加强筋12,前盖1的外端面上的六条径向加强筋12中有三条径向加强筋12分别通过设置在前盖1上用于穿设轴向螺钉9的螺钉孔,这样既能实现加强筋的目的,又能实现节约内腔面积,减少车削量的目的,同时增加了螺钉孔处的壁厚;后盖2内端面上的六条径向加强筋12中有三条径向加强筋12分别通过设置在后盖2上用于与轴向螺钉9螺纹连接的螺孔,以增加螺孔与轴向螺钉9螺纹连接的有效长度,其中一条径向加强筋12位于后盖2上的出线口2-2处,用以压住电机引出线,防止其浮起。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超薄步进电机,包括转子组件、电机引出线、前盖(1)、后盖(2)以及夹固于前盖(1)与后盖(2)之间的定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设有线圈的骨架(3),转子组件包括转子(4),前盖(1)和后盖(2)上的轴承孔内分别设有转动支撑转子组件的轴承,其特征是:所述前盖(1)和后盖(2)内端面分别具有沿轴向伸入转子孔内以转子孔为定位基准的内止口(5),所述后盖(2)轴承孔内的轴承具有向内伸出轴承孔的伸出端(6),该伸出端(6)伸入设置在转子(4)对应端的中心孔(7)内,后盖(2)上嵌入有由后盖(2)压紧于骨架(3)后端的环形PCB板(8),所述电机引出线通过环形PCB板(8)与骨架(3)上的线圈电连接,所述前盖(1)和后盖(2)上分别设有至少三条径向加强筋(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步进电机,其特征是:所述前盖(1)和后盖(2)通过穿设在骨架(3)内的至少三根轴向螺钉(9)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步进电机,其特征是:所述环形PCB板(8)上具有至少一块向外延伸的连线板(10),连线板(10)的两侧分别设有位于骨架(3)后端的PCB板固定柱(11),以实现环形PCB板(8)的周向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步进电机,其特征是:所述后盖(2)内止口(5)呈环形,该后盖(2)内止口(5)上设有五个豁口(2-1),环形PCB板(8)具有五块连线板(10),环形PCB板(8)套装于轴承伸出端(6)上后嵌入后盖(2)内止口(5)与轴承伸出端(6)之间的环形间隙内,而环形PCB板(8)上的五块连线板(10)则分别卡入后盖(2)内止口(5)上相对应的豁口(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超薄步进电机,其特征是:所述骨架(3)前端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前盖(1)内端面上设有与骨架(3)前端相配的多边形孔,骨架(3)前端伸入前盖(1)的多边形孔中实现前盖(1)的周向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步进电机,其特征是:所述骨架(3)前端的横截面呈八角形,所述前盖(1)内端面上设有与骨架(3)前端相配的八角形孔,骨架(3)前端伸入前盖(1)的八角形孔中实现前盖(1)的周向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步进电机,其特征是:所述前盖(1)的外端面和后盖(2)的内端面上分别设有六条径向加强筋(12),前盖(1)的外端面上的六条径向加强筋(12)中有三条径向加强筋(12)分别通过设置在前盖(1)上用于穿设轴向螺钉(9)的螺钉孔,后盖(2)内端面上的六条径向加强筋(12)中有三条径向加强筋(12)分别通过设置在后盖(2)上用于与轴向螺钉(9)螺纹连接的螺孔。
CN201520794022.XU 2015-10-14 2015-10-14 超薄步进电机 Active CN205004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4022.XU CN205004853U (zh) 2015-10-14 2015-10-14 超薄步进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4022.XU CN205004853U (zh) 2015-10-14 2015-10-14 超薄步进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04853U true CN205004853U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61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94022.XU Active CN205004853U (zh) 2015-10-14 2015-10-14 超薄步进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048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04645U (zh) 一种永磁转子及其应用的直流无刷电机
EP3371874B1 (en) Magnet retainer for use in an electric motor
CN206389212U (zh)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壳体
TWI675529B (zh) 防水馬達定子的製造方法及防水馬達定子
CN104883022B (zh) 串激电机
CN205004853U (zh) 超薄步进电机
CN204886621U (zh) 无传感器无刷外转子永磁直流电动机
CN209233636U (zh) 一种用于油冷电机的线出口结构
CN204835745U (zh) 一种无刷无铁芯盘式永磁电机的定子绕组结构及具有该定子绕组结构的电机
CN107171514B (zh) 永磁电机拼块定子装配工装
CN204886452U (zh) 一种三相无霍尔无刷直流吊扇电机
CN203014600U (zh) 无刷电机霍尔装置
CN205178677U (zh) 磁悬浮电机中隔离转子的复合密封护套
CN208675024U (zh) 泵组件
CN205544669U (zh) 一种采用磁环式烧结钕铁硼转子的无刷电机
CN207459847U (zh) 一种压缩机电机
CN201116526Y (zh) 一种无刷散热风扇
CN205356095U (zh) 一种直驱永磁电机转子磁钢压装结构
CN101860150A (zh) 四极罩极异步电动机定子
CN206259784U (zh) 一种磁悬浮电机下辅助轴承结构
CN205986548U (zh) 一种高压永磁同步电机的分体式转子装配组件
CN103944339B (zh) 串激电机
CN204231065U (zh) 一种电机用端盖
CN204022132U (zh) 储线轮
CN204578230U (zh) 一种无刷电机转子芯片与磁环内径的装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