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02317U - 一种嵌入式空调的风道及其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嵌入式空调的风道及其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02317U
CN205002317U CN201520676734.1U CN201520676734U CN205002317U CN 205002317 U CN205002317 U CN 205002317U CN 201520676734 U CN201520676734 U CN 201520676734U CN 205002317 U CN205002317 U CN 205002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iffuser
snail tongue
wind
spiral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767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雅栋
郝红波
崔文娟
马先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767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02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02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02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嵌入式空调的风道及其空调,包括罩设在空调贯流风扇外侧、组成风道的蜗壳和蜗舌,所述蜗舌包括:蜗舌扩散段,和由蜗舌扩散段的出风侧末端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导风部;所述蜗壳包括:蜗壳扩散段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蜗壳扩散段的出风侧末端的、竖直设置的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二导风部起到收口作用,所述第二导风部下端部分深入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嵌入式空调的风道设置新的导风部件,使得出风口的出风效果不受到出风面板样式所干扰,出风口处的风速更大,送风距离更远,风速分布均匀,制冷或制热效果更理想。

Description

一种嵌入式空调的风道及其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特别涉及一种嵌入式空调的风道及其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住宅向高档化和美观化方向发展,嵌入式空调由于更节省空间,更易与装修相契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传统的嵌入式空调一般都是风机盘管空调,其属于中央空调的一个安装部件,需要与电系统、风系统及水系统连接,还需要对回风管道等部件进行保温和遮蔽装修工程。如此复杂的工程,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电系统、风系统、水系统的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如果质量得不到保证,会出现冷量不足,故障检修多,机组凝水,冷凝水流出不畅等各种问题。因此其安装及运行维护成本非常高,且售价昂贵,不适合普通家庭用户使用。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种下进风、侧出风的嵌入式室内机。这种室内机安装在吊顶内,省去了回风管道及出风管道等复杂的部件,安装简单,对安装人员的资质要求大大降低,但是由于空调送风的风道结构的问题,送风距离较近、出风不均匀或者风向改变等问题,导致制冷或制热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嵌入式空调的风道及其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制冷或制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嵌入式空调的风道,包括罩设在空调贯流风扇外侧、组成风道的蜗壳和蜗舌,所述蜗舌包括:蜗舌扩散段,和由蜗舌扩散段的出风侧末端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导风部;所述蜗壳包括:蜗壳扩散段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蜗壳扩散段的出风侧末端的、竖直设置的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二导风部起到收口作用,所述第二导风部下端部分深入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部包括竖直放置收口板和由收口板末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平板,所述第二平板水平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收口板深入出风口的长度为5-15mm。
进一步地,所述收口板深入出风口的长度为10mm。
进一步地,所述收口板深入出风口的长度为α,所述收口板与所述蜗壳扩散段的交点到所述第一导风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β,α/β的值为0-0.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部为水平放置的第一平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板的长度为20—40mm。
进一步地,所述蜗舌扩散段向斜下方延伸,所述蜗舌扩散段的进风侧具有朝向所述空调贯流风扇的曲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公开了一种嵌入式空调,采用上述的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嵌入式空调还包括贯流风扇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为两段式蒸发器,两段所述蒸发器较短的一段设置于所述蜗舌扩散段的进风侧的曲面的下方;较长的一段设置于所述贯流风扇的进风口侧,两段所述蒸发器的下端连接有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嵌入式空调的风道设置新的导风部件,使得出风口的出风效果不受到出风面板样式所干扰。用户自行配置出风面板时,在本实用新型的风道上安装即可,保证用户使用不同装饰风格的出风面板时都能够达到出风效果,出风口处的风速更大,送风距离更远,风速分布均匀,制冷或制热效果更理想。解决了用户自配的出风面板与室内机出风口风道的兼容性难的问题,更加有利于嵌入式空调的普及。
为了上述以及相关的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其它的益处和新颖性特征将随着下面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考虑而变得明显,所公开的实施例是要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嵌入式空调的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嵌入式空调的风道的导风风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提出大量特定细节,以便于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理解,即使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也可实施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下,没有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过程和组件,以免影响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
下面参考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现在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图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嵌入式空调的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嵌入式空调的风道,包括罩设在空调贯流风扇1外侧、组成风道的蜗壳2和蜗舌3,所述蜗舌3包括:蜗舌扩散段301,和由蜗舌扩散段301的出风侧末端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导风部302;所述蜗壳2包括:蜗壳扩散段20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蜗壳扩散段201的出风侧末端的、竖直设置的第二导风部202,所述第二导风部202起到收口作用,所述第二导风部202下端部分深入出风口4。
其中,出风口处增加收口,增加收口增大出风口风速,增大送风距离,所述第二导风部202下端部分深入出风口4,如图2所示,第二导风部202的下端具有收口的结构,将气流向下导风,减少从出风口出来后因上浮产生的热风,起到导风效果,用户体验才能更好。另一方面出风口风速增大,送风距离也会更远。
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导风部202包括竖直放置收口板203和由收口板203末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平板204,所述第二平板204水平放置。
其中,收口板203和由收口板203末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平板204形成第二导风部202,将气流向下导风,气流向中下部导出,增加出风气流的利用率。
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收口板203深入出风口4的长度为5-15mm。
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收口板203深入出风口4的长度为10mm。
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收口板203深入出风口4的长度为α,所述收口板203与所述蜗壳扩散段201的交点到所述第一导风部302之间的垂直距离为β,α/β的值为0-0.2。
其中,所述α/β的值必须适当,太小的话出口处风速增加不明显,太大的话又会降低出风风量,不利于换热。
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导风部302为水平放置的第一平板302。
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板302的长度为20—40mm。用来增大送风距离,同时方便用户自配出风面板。后蜗舌3增加收口后,其深度要保证后蜗舌3出风口处于与蜗壳的第二平板204水平段上下平齐。
经大量的实验验证,所述第一平板302的长度20-40mm比较合适,如果长度过小,不利于用户自配的面板与空调安装,如果长度过大,气流从风道吹出来后变成水平吹出,由于热风上浮,所以制热时不利于把热风吹到地面,用户体验就会不理想,感觉制热效果不好,但是制冷时效果就会比较好,送风距离较远。
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蜗舌扩散段301向斜下方延伸,所述蜗舌扩散段301的进风侧5具有朝向所述空调贯流风扇1的曲面303。
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嵌入式空调,采用上述的风道。
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嵌入式空调,还包括贯流风扇1和蒸发器6,所述蒸发器6为两段式蒸发器,两段所述蒸发器较短的一段设置于所述蜗舌扩散段201的进风侧的曲面303的下方;较长的一段设置于所述贯流风扇1的进风侧,两段所述蒸发器6的下端连接有密封件601。
其中,蒸发器6采用了两段:一段短、一段长,并且长段的蒸发器明显大于短段的蒸发器的长度,两段式蒸发器6之间采用一个密封件601相连,防止漏风凝露。所述蒸发器的下侧设置有接水盘7,用于接冷凝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嵌入式空调的风道,包括罩设在空调贯流风扇外侧、组成风道的蜗壳和蜗舌,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包括:蜗舌扩散段,和由蜗舌扩散段的出风侧末端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导风部;所述蜗壳包括:蜗壳扩散段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蜗壳扩散段的出风侧末端的、竖直设置的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二导风部起到收口作用,所述第二导风部下端部分深入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部包括竖直放置收口板和由收口板末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平板,所述第二平板水平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板深入出风口的长度为5-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板深入出风口的长度为1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板深入出风口的长度为α,所述收口板与所述蜗壳扩散段的交点到所述第一导风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β,α/β的值为0-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为水平放置的第一平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的长度为20—4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扩散段向斜下方延伸,所述蜗舌扩散段的进风侧具有朝向所述空调贯流风扇的曲面。
9.一种嵌入式空调,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贯流风扇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为两段式蒸发器,两段所述蒸发器较短的一段设置于所述蜗舌扩散段的进风侧的曲面的下方;较长的一段设置于所述贯流风扇的进风口侧,两段所述蒸发器的下端连接有密封件。
CN201520676734.1U 2015-09-02 2015-09-02 一种嵌入式空调的风道及其空调 Active CN205002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76734.1U CN205002317U (zh) 2015-09-02 2015-09-02 一种嵌入式空调的风道及其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76734.1U CN205002317U (zh) 2015-09-02 2015-09-02 一种嵌入式空调的风道及其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02317U true CN205002317U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59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76734.1U Active CN205002317U (zh) 2015-09-02 2015-09-02 一种嵌入式空调的风道及其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0231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3188A (zh) * 2016-05-17 2016-08-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609620A (zh) * 2019-02-26 2020-09-01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具有两段式蒸发器的冰箱
CN114251737A (zh) * 2021-12-31 2022-03-29 美的集团武汉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天花机及空调器
WO2022077692A1 (zh) * 2020-10-13 2022-04-21 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3188A (zh) * 2016-05-17 2016-08-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5823188B (zh) * 2016-05-17 2019-0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609620A (zh) * 2019-02-26 2020-09-01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具有两段式蒸发器的冰箱
WO2020173357A1 (zh) * 2019-02-26 2020-09-03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具有两段式蒸发器的冰箱
WO2022077692A1 (zh) * 2020-10-13 2022-04-21 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4251737A (zh) * 2021-12-31 2022-03-29 美的集团武汉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天花机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02317U (zh) 一种嵌入式空调的风道及其空调
CN108613257B (zh) 空调器
CN212252857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005696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5698264A (zh) 具有引流结构的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5783123B (zh) 一种强化辐射供冷/供热顶板换热的吊顶装置
CN105402811A (zh) 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4202085U (zh) 地埋管辅助中厅自然通风系统
CN207692700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鸡舍
CN106907795A (zh)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CN204100394U (zh) 一种上下出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7449119B (zh) 一种适用于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诱导增强系统
CN203797797U (zh) 一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WO2022001845A1 (zh) 一种电视柜冷暖空调
CN211177121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5664516U (zh) 空调加湿器
CN201281436Y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组导风门结构
CN208011924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气机
CN205014475U (zh) 一种室内机、室内机系统及空调器
CN209386352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617443U (zh) 一种船舶用柜式风机盘管机组
CN207501285U (zh) 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527717U (zh) 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5299753A (zh) 分体式空调
WO2020020238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