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00651U - 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 - Google Patents

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00651U
CN205000651U CN201520466675.5U CN201520466675U CN205000651U CN 205000651 U CN205000651 U CN 205000651U CN 201520466675 U CN201520466675 U CN 201520466675U CN 205000651 U CN205000651 U CN 205000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leg
brace table
slideway
landing leg
capstan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666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如义
段智勇
江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Zhuochua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Zhuochua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Zhuochua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Zhuochua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666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00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00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006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所述混凝土泵车包括回转机构和支腿;所述支撑台包括与所述回转机构配合的转塔台及安装所述支腿的下支腿滑道、上支腿滑道及与副车架连接的斜拉梁;所述转塔台与所述支腿的下支腿滑道、上支腿滑道及所述斜拉梁之间为一个焊接整体,所述下支腿滑道上方、上支腿滑道下方没有多余的箱体结构,并所述转塔台的立筒为方形结构。该支撑台的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够简化加工装配工艺,并减轻重量;另一方面具有较大的可用空间,有利于泵车的总体布置。

Description

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传输的物品能够顺利地到达目标位置,在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起重机等工程机械中,通常设置转台,而为了方便转台与工程机械的连接,通常在转台和底盘之间设置有支撑台。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支撑台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支撑台本体包括转台连接板11,连接于转台连接板11且位于其下方的筒体,筒体焊接于支撑台本体的上板13,支撑台本体还包括由包括上板13在内的多块板连接形成的箱体,箱体的后端部设置有后支腿的连接座12,前端设置有伸缩支腿的滑道14,以方便支腿的设置。
由于支撑台本体起着连接转台和前后支腿的作用,其上设置有很多的预留接口,这就使得支撑台本体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
由于支撑台本体连接转台和支腿,工作过程中,支撑台本体会接受通过转台和支腿传递来的作用力,并将作用力传递至底盘。具体地,上述作用力主要包括上下振动作用力、工程机械移动过程中启动停车时的前后冲击作用力和转弯时的左右侧倾扭转作用力,与转台连接的臂架等装置的重量较大,惯性力很大,因此,为了保证臂架在每个方向工作时支撑台的受力平衡,转塔台立筒一般设计为圆形,折弯难度大、拼焊误差大;并且为了让作用力充分传递并保证支撑台本身的强度,在上下支腿滑道之间及各滑道上下空余的空间设计箱体结构。这样设计不仅增加了支撑台的重量、增加了材料成本,还浪费了空间,为整车的布置和维修操作空间设置了障碍。
因此,如何在保证足以承受作用力的基础上,简化支撑台的结构,释放支撑台的可操作空间,降低支撑台的重量,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支撑台,该支撑台在保证能够承受工作过程中的各种作用力的基础上,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够简化加工装配工艺,并减轻重量;另一方面具有较大的可用空间,有利于泵车的总体布置。此外,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支撑台的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包括回转机构和支腿;所述支撑台包括与所述回转机构配合的转塔台及安装所述支腿的下支腿滑道、上支腿滑道及用于连接副车架的斜拉梁;所述回转机构配合于所述转塔台,所述前支腿安装于所述支腿滑道上,后支腿安装在底盘车架上。
特别的,所述转塔台与所述支腿的下支腿滑道、上支腿滑道及所述斜拉梁之间为一个焊接整体,所述下支腿滑道上方、上支腿滑道下方没有多余的箱体结构,并所述转塔台的立筒为方形结构。
特别的,所述转塔台包括上平板、下平板及连接于二者之间的立筒;所述立筒为方形结构,并与所述下支腿滑道、上支腿滑道同时连接。
特别的,连接副车架的斜拉梁数量为两个,连接在支撑台与副车架之间。
特别的,所述下支腿滑道前部与上支腿滑道尾部中间构成的三角区域没有箱体结构。
特别的,所述下支腿滑道尾部与上支腿滑道前部中间构成的三角区域没有箱体结构。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撑台的转塔台和上下支腿滑道及斜拉梁焊接为一个整体,转塔台为方形,在上下滑道空余部分及两滑道的中间的三角区域均未再设计箱体,其加工装配工艺得到了简化,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还减轻了重量。同时上下滑道空余的空间对油管、电缆的布置及风冷器、电控柜等零部件的放置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为整车的布置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支撑台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台,2.下支腿滑道,3.上支腿滑道,4.筋板,5.上板,6、下板,
7、斜拉梁,8、下滑道顶板,9、下滑道前侧板,10、下滑道后侧板,11、传统结构转台连接板,12、传统结构后支腿连接座,13、传统结构上板,14、传统结构支腿滑道,15、传统结构油箱,16、上滑道顶板,17、上滑道后侧板,18、上滑道前侧板,19、立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支撑台,该支撑台的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够简化加工装配工艺,并减轻重量;另一方面具有较大的可用空间,有利于泵车的总体布置。此外,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核心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支撑台的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基础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撑台,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包括回转机构和支腿;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台包括与所述回转机构配合的转塔台1及安装所述支腿的下支腿滑道2、上支腿滑道3及用于连接副车架的斜拉梁7;
本实用新型中转塔台1与支腿的下支腿滑道2、上支腿滑道3及所述斜拉梁7之间为一个焊接整体;
本实用新型下支腿滑道2上方、上支腿滑道3下方没有多余的箱体结构,并所述转塔台的立筒为方形结构。其加工装配工艺得到了简化,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还减轻了重量。此外,支腿滑道剩余空间及上下两滑道中间三角区域空间可以得以利用,用以进行布置油管或电缆线,因而具有较大的空间,有利于泵车的总体布置。
在上述基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做出进一步改进,从而得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
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以对上下支腿滑道的结构做出进一步的改进,上支腿滑道3和下支腿滑道2在尾部在立筒外侧的部分可以去除,从而进一步的节省了材料、减轻了重量,为整车的总体布置提供了更多的可操作空间。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在上板5与立筒19焊接周圈增加筋板4,数量最少4个,可以增强转塔台的结构强度,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将下板6在下支腿滑道方向部分延长,最为支腿滑道与支撑台的连接筋板使用,增加支撑台的整体可靠性。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将上下支腿滑道侧板9、10、17、18向转塔台上板方向部分延伸,形成筋板结构,增加支撑台的整体可靠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包括回转机构和支腿;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还包括上述任一种技术方案中的支撑台,回转机构配合于转塔台1,前支腿安装于支腿滑道中,后支腿安装在底盘车架上。该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的其他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
申请人声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上述实施例某步骤,与实用新型内容部分的技术方案相组合,从而产生的新的方法,也是本实用新型的记载范围之一,本申请为使说明书简明,不再罗列这些步骤的其它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技术路线为: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撑台的转塔台和上下支腿滑道及斜拉梁焊接为一个整体,转塔台为方形,在上下滑道空余部分及两滑道的中间的三角区域均未再设计箱体,其加工装配工艺得到了简化,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还减轻了重量。同时上下滑道空余的空间对油管、电缆的布置及风冷器、电控柜等零部件的放置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为整车的布置提供了便利。
申请人又一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结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方法及结构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所选用实现方法等效替换及步骤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与本实用新型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实施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包括回转机构和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包括与所述回转机构配合的转塔台及安装所述支腿的下支腿滑道、上支腿滑道及用于连接副车架的斜拉梁;所述回转机构配合于所述转塔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塔台与所述支腿的下支腿滑道、上支腿滑道及所述斜拉梁之间为一个焊接整体,所述下支腿滑道上方、上支腿滑道下方没有多余的箱体结构,并所述转塔台的立筒为方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塔台包括上平板、下平板及连接于二者之间的立筒;所述立筒为方形结构,并与所述下支腿滑道、上支腿滑道同时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其特征在于,连接副车架的斜拉梁数量为两个,连接在支撑台与副车架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腿滑道前部与上支腿滑道尾部中间构成的三角区域没有箱体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腿滑道尾部与上支腿滑道前部中间构成的三角区域没有箱体结构。
CN201520466675.5U 2015-07-02 2015-07-02 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00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6675.5U CN205000651U (zh) 2015-07-02 2015-07-02 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6675.5U CN205000651U (zh) 2015-07-02 2015-07-02 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00651U true CN205000651U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57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6667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00651U (zh) 2015-07-02 2015-07-02 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00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50390B2 (en) Modular mobile crane
CN102493654B (zh) 一种工程机械
CN203486786U (zh) 多档位电液两用汽车吊
CN205000651U (zh) 基于混凝土泵车应用的支撑台
CN208085685U (zh) 定位装置和换电设备
CN205971398U (zh) 一种可升降式组装台车
CN201971549U (zh) 用于塔式起重机悬爬式支护系统的主梁
CN2775020Y (zh) 一种起重机小车
CN106088569A (zh) 建筑施工脚手架上的折叠式物料平台
CN203568754U (zh) 电力系统快速组合吊装工具
CN104309692A (zh) 一种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
CN210971508U (zh) 一种液压式起落架收放装置
CN103592116B (zh) 一种盾构管片试验机的加载油缸定位系统
CN103395708B (zh) 起重机、平衡重装置及绳排挂接机构
CN104417499B (zh) 用于拆装非贯通断开式车桥的支承装置
CN202370261U (zh) 一种固定转塔及应用该固定转塔的工程机械
CN202913347U (zh) 索塔专用吊篮机构
CN202139003U (zh) 一种车用举升装置
CN102094531B (zh) 工程机械及其固定转塔
CN105540462B (zh) 副臂导向滑轮安装装置及起重机
CN215622258U (zh) 副车架及消防车
CN103508331A (zh) 一种快速拆装型海上起重机
CN204210570U (zh) 一种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
CN102433999B (zh) 混凝土泵车及其固定转塔
CN203544115U (zh) 一种大吨位电动叉车的车身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Termination date: 20170702